钟山即事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钟山即事

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诗题与背景:

  《钟山即事》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钟山:即紫金山,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即事:就眼前景物加以描写,有感于当前事物而作。

  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今南京市)时有感而作。王安石在晚年罢相隐居之后,诗歌创作也发生了变化,政治题材减少了,写湖光山色的小诗多了。这个时期的作品在艺术上则更为成熟了。


逐句释义: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山涧流水静悄悄的绕着竹林流淌,竹林西边的花草在春日里摆弄柔美的枝条。
  涧水:山涧流水。涧,山间流水的沟。
  竹西:竹林西边。
  春柔:春日优美的景色;春日植物柔软的枝条。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我)在茅屋檐下对着钟山静坐了一整天,没有一声鸟鸣,山中显得更幽静。
  茅檐:茅屋檐。
  相对:与山对着。
  一鸟不鸣山更幽:反用梁代王藉《入若耶溪》“鸟鸣山更幽意”。王安石曾对黄庭坚说过,古诗鸟鸣山更幽,我以为不如不鸣山更幽。幽,幽静。


钟山即事 题图
《钟山即事》诗意参考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大意是:山涧流水静悄悄的绕着竹林流淌,竹林西边的花草在春日里摆弄柔美的枝条。我在自家茅屋檐下对着钟山静坐了一整天,没有一声鸟鸣,山中显得更幽静。抒写了作者心无挂碍的超脱情怀,但字里行间也蕴含着的孤独、寂寞和政治上失意的心情。

  在作者笔下,景物都是鲜活的,“涧”是鲜活的,在山间竹林里流淌;“花草”在舞弄柔情。又都是幽静的,“涧水无声”,“一鸟不鸣”。人“茅檐相对坐终日”。末句是改用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翻过一层,变成“一鸟不鸣山更幽”。

  王安石的诗与王籍的诗实际上代表了两种修辞手法。王籍是用反衬。山中鸟雀欢鸣,声音扑耳,是因为山里已没有人,成了鸟的世界,鸟才会如此啼鸣,就像欧阳修《醉翁亭记》所说,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群鸟乐也”。这样写,寓静于闹,更富有情理韵味,经常被诗家所采用,如杜甫《题张氏隐居》:“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就是用此手法。王安石的诗是直写,从正面渲染静态,显得平淡自然,直截明快,也许以“一鸟不鸣”表示自己退居后再也听不到这些攻讦声因此而很高兴。


试题精选:

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这首诗前两句中的“绕”和“弄”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

参考答案:“绕”和“弄”字用拟人手法(1分),使涧水和花草显得有灵性,更添对春天的喜爱之情。(1分)


2.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

参考答案:无声(或涧水无声)、不鸣(或一鸟不鸣)。


3.简析“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中“绕和“舞”字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绕字写了出涧水在竹林间回环往复、静静流淌的情态;弄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竹林西边草地上,花草随春风频频舞动、款款弄姿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钟山美景流连喜爱之情。


4.末尾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分)

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弃官退居故乡后闲适恬淡的心情。


5.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表现了诗人悠闲平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6.王安石认为,与其“鸟鸣山更幽”,不如“不鸣山更幽”。你怎么看? (4分

参考答案:

同意。我觉得王安石的话有道理。本诗写于他隐居钟山时候,虽然他退出了政治舞台,但内心并不平静,过去的成败利钝,当今的朝政得失,还时时萦绕于心怀,这种心态就必然在诗中有所表现。所以一鸟不鸣山更幽就不单纯是描写山中的幽静,更重要的是表达诗人内心岑寂和对寂寞的不满足,以及对喧闹春天的期待。一个山更幽的更字,便把作者的心境集中的表现出来。

不同意。我认为鸟鸣山更幽更好,因为这句诗以动衬静,和无声的静寂相比较而言,用鸟鸣衬托山涧的幽静,一个更字使人感受到静的情趣和生命力。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年),北宋宰相、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罢相,次年再相;九年再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政期间,曾与子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诗遒劲清新。所著《字说》、《钟山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