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病菌类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锈病菌汉语拼音:Xiubingjun;英语:Rust Disease Fungi),引起植物发生锈病的真菌。属有隔担子菌纲锈菌目。已发现130多属。5000余种,分别是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的专性寄生菌。在自然条件下只能在活的寄主植物体上生长,寄主植物被锈病菌类侵染后,在叶片、叶鞘或茎上长出铁锈状的孢子堆,俗称黄疸。

  锈病菌的发育既具阶段性又呈多形态,生活史中产生多种类型的孢子。小麦秆锈病菌是典型代表,一生中产生5种孢子,即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小麦秆锈病菌的生活史是在两种寄主植物上转株完成的,称转株寄生。它的性孢子和锈孢子是寄生在小蘖或十大功劳的叶片上,而夏孢子和冬孢子是转株寄生在小麦的叶鞘和茎秆上,担孢子是由残留在小麦叶鞘或茎秆上或土壤中的冬孢子发育而成的担子上产生的。

  然而 ,并非一切锈病菌都具有5种孢子的阶段,也不一定都有转株寄生的现象。锈病是流行性很强的植物病害,小麦上的条锈、叶锈、秆锈3种锈病,在中国各产麦区都有程度不同的危害,历年来以广大冬麦区的条锈病最为严重,其他作物如大豆、苹果、梨、向日葵、杨树等的锈病也很普遍,甜菜锈病在中国还未发现,是对外检疫的对象。生产上采取以合理布局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锈病菌类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