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溪镇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锦溪镇,位于江苏省昆山市西南,是一个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锦溪,因溪得名,有着“36座桥,72只窑”的美丽传说。锦溪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在1平方公里的古镇区内,9家民间博物馆赋予了古镇旅游新的文化内涵。锦溪镇东以虬泽、盛塘村隔淀山湖与淀山湖镇相望或接壤;西以狭港、南前村隔澄湖与苏州市吴中区车坊镇相望;南以马援庄、顾家浜村隔汪洋荡、长白荡与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为邻;西南以朱浜、狭港村与周庄镇相连;北以袁甸、长云、孟子浜、北管泾村隔万千湖、杨树甸、白莲湖与张浦镇和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相望或接壤。

  锦溪镇曾名“陈墓镇”。据地方志记载,吴越春秋时,这里已聚为集市。北宋时,定名锦溪。南宋时,更名陈墓。“锦溪”原来是一条居于古镇中部西侧东西走向的小河。这条河因“桃李纷披,花叶尽洒河面;晨露夕晖中,满溪跃金,灿若锦带”,故而成。1985年2月,陈墓、淀西二乡并入陈墓镇。1992年10月,更名锦溪镇。

  老街巷中有地名七十九处。辖区的行政村有21个,包括68个自然村。锦溪素有“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之称,有通神道院、陈妃水冢、文昌阁、莲池禅院等名胜古迹。悠久的历史、旖旎的自然风光,无不给地名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建制和区划的频繁更变、镇村建设的快速推进,也成为地名变化的一个标志。如三图街,因历史上曾地处十二都三图故名。五保湖,因原地处“五保一都”而成名。袁甸村由境内袁家浜、田肚里两个自然村各取一字(“甸”为“田”的吴方言谐音)而名。当然,一些古建筑和文化名人也得到了新建路(街)名的青睐。如 1994年建太平路,因通往著名古桥梁太平桥故名。1995年建的贯通全镇南北的文昌路,以著名古建筑文昌阁名而名。1998年建的文鑫路,以锦溪籍著名 天文学家朱文鑫名而名。2002年建的槃亭街,也为纪念朱文鑫(号“槃亭”)而命名。

  老街小河南岸是“菉荇街”,北岸是“锦溪街”。菉荇街因地处“菉荇”而成名。“菉荇”是古时的一个村落。据乾隆《陈墓镇志》载,“陈墓八景”在锦溪河畔拥有三景:“通神御翰”、“福寿残碑”和“谯楼鼓声”。

  吴、晋时期,菉荇继续向东发展,基本形成了一个风景秀丽、文化气韵浓郁的集市。清代陈墓文人陆作兴的《陈墓小记》云:“余家自吴、晋以来居兹土,族多隐君子,与骚人逸士啸歌溪上。”隐居逃避尘世的人、诗人、不贪慕虚名利禄的人都居住在这里,足见这片土地吸引力。

  “陈墓”之名始于南宋,因镇南五保湖中有“陈妃水冢”而成名。雍正二年(1724年)陈尚隆撰写的《陈墓镇志序》云:“陈墓之名,启自宋朝,界属元昆。 考之姑苏志,去县东南五十里,宋光宗妃陈氏葬此,因名。有巡检司。其东北属昆山县治镇。”而《陈墓小记》则云:“陈墓之名何昉乎,惜宋绍兴南渡,于此择 地,水穴葬陈妃,用是名也。”

  陈墓正式拥有“镇”的建制,约在清代中期。明正德十三年(1518)昆山举人屈儒撰写的《陈墓纪原》云:“姑苏之东南去郡城二舍许,有陈墓村,村中以河为界,西为长洲,东为昆山。”康熙《昆山县志》载:“陈墓镇在西南四十余里,亦属长洲县,而东栅为昆之成区。”

  在清代文人的诗文中,也将“陈墓”称作为“陈溪”。著名僧人元垅的《归莲池酬莲社诸君子》诗中就有“自别陈溪已十年,归来风景尚依然”的诗句。原铺设于十眼桥上的牌坊石条上也有“芳仪钦寿母节著陈溪”的句联。

  前些年,跟老苏州或老上海们说到“锦溪”,他们会感到比较陌生;而说到“陈墓”,便会顿感亲切。上世纪90年代初,陈墓镇政府在开发旅游时,认为用“墓”字作镇名“有伤大雅”,于是恢复了“锦溪”这个富有诗意的镇名。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