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孙皇后(601~636年),唐太宗李世民之妻,高宗李治之母。封号文德皇后。鲜卑族。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从《旧唐书》)。《新唐书》称为洛阳人,盖以她的先祖是后魏宗室,鲜卑拓跋氏,改姓长孙氏,孝文帝由代北迁都洛阳,其祖先随之定居洛阳之故。后魏分裂为东、西魏,其高祖、曾祖父均为西魏朝的王公大臣,遂定居于长安。因此《旧唐书》称她为长安人。

  长孙皇后少好读书,娴礼则。隋炀帝大业九年(613),长孙氏十三岁,他的舅父高士廉把她嫁给李渊次子李世民为妻,生三子一女,即李承乾、李治、李泰及长乐公主。她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李世民的帝业起了很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李世民当了皇帝以后,她协助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起了积极的作用。

  618年初夏,李渊在长安建立了唐朝,李世民封为秦王,长孙氏被册封为秦王妃。武德九年(626)六月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得胜,被封为皇太子,她随即被封为皇太子妃。当年八月,李世民即皇帝位,册立她为皇后。贞观二年(628)六月,她生下李治。她的兄长长孙无忌跟随李渊父子起兵,为建立李唐政权立下了功劳。李世民准备给无忌授高官重任。她对李世民说:“我已封为皇后,尊贵已极,不可再让我的兄弟子侄皆取高官厚禄,充列于朝廷。汉代吕氏、霍氏以皇亲把持朝政的教训应当记取,望你不要让我的兄长担任宰相要职。”李世民没有听取她的意见,将长孙无忌任命为尚书省长官。她又私下要求其兄苦求辞职,太宗李世民方将长孙无忌改为开府仪同三司,任吏部尚书。

  李世民特别喜爱女儿长乐公主,待出嫁时,李世民为长乐公主准备的嫁妆要比别的妃子所生的女儿的嫁妆多得多。大臣魏征向李世民进谏,认为这样作不合乎道理。李世民将魏征的意见告诉长孙皇后,她说:“今闻听魏征之言,确实是一位忠直之臣。我与你是结发夫妻有时讲话还看颜色。魏征是臣下,能忠言直谏,实不容易。‘忠言逆耳利于行’,当国持家者,若能听取,则家安国宁,若拒绝不纳,则朝政必乱。愿你听取逆耳之言。”她还请太宗派人向魏征送去五百匹帛,以示褒奖。

  李世民虽然是比较开明的皇帝,能重视采纳臣下的反面意见。但贞观六年(632)的一天,魏征因事固谏,以致和李世民当面争吵起来。李世民怒不可遏,回到后宫还怒气冲冲地说要杀魏征。长孙皇后问明情况后,连忙换上朝服,要向李世民贺喜。世民不解,她说:“人常言主明臣直。今魏征直谏,说明皇上你开明,我应当向你道贺”李世民听了她幽默的劝告,转怒为喜,不再生魏征的气。长孙皇后的进谏,对帮助李世民处理好国家大事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所以,当长孙皇后死后,李世民追念说:“每能规谏,补朕之阙,今不复闻善言,是内失一良佐,以此令人哀耳!”【注:见《旧唐书》】

  贞观八年(634),长孙皇后随太宗去九成宫,患病卧床。皇太子李承乾入侍时说:医药尽备,病体不能好转,可请皇上赦囚徒,度人入道,以求向天祈福。她说:“赦囚是国家大事,兴教于政无益,岂能因为我的病而扰乱国家法度?”朝臣们听到此事,还请太宗试行,但她又一次劝太宗不要这样做。当她病危时,还对太宗说:“我的本家族人,勿予以重权要职。我死后,安葬亦不可浪费,宜节俭薄葬,不须起坟,不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贞观十年(636)六月,长孙皇后卒,时年36岁。葬于昭陵。

  长孙皇后瞒着太宗,曾择录古代有名妇女的言行,成为一书,从儒家的立场探讨妇女的美德,并写下一些妇女应遵守的规条,取名《女则》,共30卷,自写序。在世时,没有公开。她死后,宫中内侍将此书稿交给太宗。太宗看后很受感动,对近臣说:“皇后此书,足可垂于后代。”【注:见《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