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帕契亚遗址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哈拉夫文化彩陶
伊拉克阿尔帕契亚遗址出土(西亚新石器时代遗物)

阿尔帕契亚遗址(Arpachiyah Site),西亚铜石并用时代的哈拉夫文化典型遗址。位于伊拉克摩苏尔市以北,底格里斯河东岸 6公里处。1933年,英国考古学家M.马洛温主持发掘。

该遗址是一个5米高的土丘,其下埋有直径仅67米的史前定居点,以哈拉夫文化为主,其上部有欧贝德文化堆积。哈拉夫文化分为 3个时期:早斯哈拉夫无明确的建筑物。陶器是哈苏纳型(见哈苏纳文化)的。中期哈拉夫出现了这一文化特有的建筑:10个石基础圆墙拱顶房,其直径从5.5米到10米不等,墙厚达2.5米。较晚的圆房有一矩形前房与之相接。最大的一个位于村中心,门前有石砌路面,可能为公社的宗教或公共事务集会场所。晚期哈拉夫的居址有简陋的泥墙房,但陶器极精美。还发现了制陶和制石作坊。

哈拉夫文化层出土的遗物有骨、石工具,石瓶和各种石饰物,印章,护身符(有房屋、公牛头、男性生殖器、人手指骨、镰刀、鸟和双面斧等式样),粘土母神像和鸽子像等。晚期哈拉夫文化层还出有铜针、铜凿和铅,这是两河流域较早的金属器。墓葬中的随葬品多为石刀和陶器。从出土的谷粒和兽骨反映,当时已开始产生农业经济,并已驯养山羊、绵羊和牛。

阿尔帕契亚遗址的陶器极富特征,已成为哈拉夫文化的分期标准。早期陶器有平底、内曲壁浅碗和矮胖、漏斗颈的罐及直斜壁的“奶油碗”等,器形较小,质地较差,火候较低;中期“奶油碗”减少,出现了高座容器、大型的碗、罐等;晚期除中期流行的器物外,还流行精致的内外彩绘大盘等。阿尔帕契亚遗址的陶器装饰喜用红、黑、白、褐等色,描绘出两色或两色以上的纹饰。彩绘图案有几何纹,以羊、牛为主的动物纹,人物纹等,样式繁多,富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