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拉伯,泛指讲阿拉伯语的各民族。“阿拉伯”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9世纪。欧洲人称之为萨拉森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阿拉伯国家,占各国居民的大多数。此外,还有一部分分布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乍得、坦桑尼亚等国。共约2亿人(2001)。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北非和南阿拉伯的一部分人混有尼格罗人种特征。阿拉伯语为阿拉伯国家官方用语,属阿非罗–亚细亚语系闪语族,分为众多方言。自公元6世纪起使用源自阿拉米字母的阿拉伯文字。绝大多数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多属逊尼派,部分属什叶派。各教派通用伊斯兰教历(希吉来历)。伊斯兰教徒以星期五为聚礼日,隆重纪念宰牲节(古尔邦节)和开斋节。黎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约旦的部分阿拉伯人信奉基督教。

阿拉伯人的民族来源可以上溯到远古的闪米特人部落。在历史上与亚述人、阿拉米人、迦南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等有亲缘关系。7世纪初伊斯兰教兴起,各阿拉伯部落在伊斯兰教旗帜下完成统一后,迅速向外扩张。8世纪中叶建立起东自印度河,西至大西洋,横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中国史称“大食”)。起初(632~661)置都麦加;倭马亚王朝(661~750)迁都大马士革;阿拔斯王朝(750~1258)迁都巴格达。9世纪起,国势渐衰,分裂为许多独立的哈里发政权。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攻占巴格达,东部哈里发国遂亡。西部各哈里发国也随之先后覆灭。但哈里发的名义一直延续到1258年。

阿拉伯人把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带到阿拉伯帝国各个角落,取代了当地语言和宗教,同时吸收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形成以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为中心的阿拉伯文化,在文学、医学、史学、数学、天文、建筑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对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阿拉伯风格的建筑物至今遍布于西亚、中亚和北非。早在阿拔斯王朝时期,阿拉伯人即与中国发生贸易关系,经海路到广州、泉州、扬州等地经商,并有一些阿拉伯人留居中国。在巴格达还设有专卖中国货的市场。

阿拉伯人绝大部分从事农业,耕地用骆驼或马、驴,少数地区用水牛或瘤牛。许多地区现已开始采用现代农业技术,但一部分阿拉伯人仍过游牧或半游牧生活。半游牧民主要饲养山羊和绵羊,兼营农耕。游牧的阿拉伯人又称贝都因人,主要饲养骆驼,仍保留部落制度及血族复仇残余。盛行嫡堂婚姻,个别地方尚有交换婚和临时婚。传统住宅一般为泥土房、四合院。南阿拉伯人多住塔式和堡垒式多层楼房,南伊拉克、巴勒斯坦及其他沿海地区居民多住用棕榈叶和芦苇搭成的茅屋或用珊瑚礁砌筑的小房,游牧民住羊毛或帆布四角帐篷。传统服装为白长衫、粗毛呢斗篷、黑色灯笼裤,戴白布或方格布的盖头或缠头。大部分地区的妇女外出戴面纱。妇女喜戴戒指、项链和鼻环等饰物;有的还在前额、脖颈、双唇、双颊、胸部、脚掌黥染蓝色花纹。

自16世纪起,绝大部分阿拉伯人遭受奥斯曼帝国统治,在某些地区长达400年之久。19世纪起又相继遭到英国、法国、葡萄牙、意大利等殖民主义国家的占领和掠夺。阿拉伯人反对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从未停止。自20世纪40年代起,各地区阿拉伯人分别建立了独立国家。不少阿拉伯国家石油工业发达,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日益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