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南果梨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果梨,是鞍山地区特有的水果品种,又称“鞍果”。


南果梨原产于鞍山市千山区大孤山镇对桩石村,据《中国果树志第三卷》记载,现南果梨树母株(祖树)仍生长于此。

1986年经中国果树研究院权威专家鉴定,该树被认定为南果梨祖树,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是仅存的一株自然杂交实生苗南果梨树。

经过百余年的人工嫁接和繁衍,当前鞍山的南果梨栽培地域已涵盖海城市王石镇、马风镇、接文镇、析木镇、岔沟镇、孤山镇、英落镇、南台镇、牌楼镇、八里镇;千山区大屯镇、唐家房镇、千山镇、大孤山镇等十四个乡镇,总栽培面积42万亩。


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对鞍山南果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3年“鞍山南果梨栽培系统”被农业部列入中国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14年“鞍山东部山区南果梨花带”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田园”。

2017年鞍山南果梨入选首届中国百强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

2018年成功创建鞍山南果梨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最佳品牌故事排名前十。

2019年“鞍山南果梨”入选农业部首批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当前,鞍山南果梨中国百强区域品牌价值58.11亿元。


南果梨在海城地区种植已有120余年历史。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王石镇、马风镇、接文镇等东部山区开始大面积种植南果梨;到上个世纪90年代,南果梨已经覆盖到海城东部山区10个乡镇。

海城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海城东部山区南果梨产业的从业人员已达30万人,种植面积达35万亩,年产量达到35万吨,总产值实现15亿元,成为海城东部山区的核心产业——“一县一业”主导产业。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鞍山南果梨原产地域范围以辽宁省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申报鞍山南果梨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函》(鞍政函[2004]58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海城市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栽培管理

⒈土壤条件:土壤类型为棕壤土类或棕壤土亚类,有机质含量1.28%以上,pH值6至7.

⒉种苗培育:砧木以抗寒、抗病、抗旱的山梨为主。

⒊施肥:亩施有机肥3000公斤。

⒋花果管理:授粉树不少于1/8.南果梨与授粉树最大距离不超过30米。在花后1个月内完成疏花疏果,每花序留1至2个果,其余疏除。

⒌果实采收:9月上、中旬晴天手摘。

产品质量特色

⒈感官特征:果形近似圆形或椭圆形,部分带红晕,果肉细腻、多汁、甜酸适度、香味浓郁。

⒉理化特征:单果重60至100克,果实后熟后最佳食用期的硬度≥2.0kg/c㎡,可溶性固形物≥13%,总酸≤0.40%,固酸比≥32%.

⒊保护等级: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专用标志使用

在鞍山南果梨原产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者,如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须向设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鞍山南果梨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报机构提出申请,经初审合格,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后,方可使用鞍山南果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


鞍山南果梨
鞍山南果梨
鞍山南果梨
鞍山南果梨
鞍山南果梨
鞍山南果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