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克思主义英语:Marxism),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思想体系。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参加革命斗争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人类思想文化优秀成果而创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世界观。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英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1848年2月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又根据新的革命经验写出一系列新的著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涉及到人类知识的几乎所有重要领域,包括哲学、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学、艺术、科技、伦理、新闻、军事等各个方面。在这个浩瀚博大的科学思想宝库中,核心内容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所构成的彻底而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国际工人运动历史经验,概括19世纪自然科学成果,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思想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的。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想的本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彻底而完整的唯物主义哲学。它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辩证法统一起来,坚持了唯物主义方向,又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第一次把唯物主义运用于解释人类历史,创立了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第一次把实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创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它给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吸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合理思想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解剖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露了资本剥削劳动的秘密,即无偿占有无产者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及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得出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结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吸收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思想,依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原理,所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指明了无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条件、手段和途径以及未来社会的一般原则,特别是指明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意义。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既是意识形态,又是科学。作为意识形态,它具有鲜明的党性,公开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求解放的工具和思想武器,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服务;作为科学,它是开放的体系,不仅继承人类文明社会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而且还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从人类社会的实践和各门科学成果中汲取丰富营养,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内容,开辟发现真理、发展理论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欧,英、法、德三国是发源地。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英、法等国已经或正在实现产业革命,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产业无产阶级已经由自在阶级开始向自为阶级转变。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发展,要求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理论的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他们就社会地位而言,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就哲学观点而言,原是唯心主义者;就政治观点而言,原是民主主义者。大体上在1842~1844年间,他们积极投身于现实的政治斗争、工人运动和科学研究,转变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从1844年起合著《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并分别著有《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哲学的贫困》等书,阐明无产阶级的新世界观。1848年2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对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作了系统的表述,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一词,是在1883年3月马克思逝世后,才被作为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的代表而逐步流行起来的。

主要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L.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吸取G.W.F.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摈弃其唯心主义,吸取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而摈弃其形而上学和社会历史问题上的唯心观点,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同时批判地继承法国资产阶级历史学家A.梯叶里、F.米涅等人的阶级斗争思想,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1841年柏林大学毕业后,在报刊上发表革命民主主义言论。从1842年10月至1843年3月担任《莱茵报》编辑,尽力为劳苦大众申辩。他在实践中第一次遇到要针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促使他去研究经济问题。恩格斯于1842年底到达英国后,也注意研究政治经济学。他们从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著作中吸取劳动价值论而摈弃其掩盖资本家剥削的理论,发现剩余价值剥削的秘密,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从1842年起他们研究C.-H.de圣西门、C.傅立叶和R.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并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动揭露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天才预测中吸取合理因素而摈弃其唯心史观和空想部分,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主要组成部分

  作为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高形式。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运用客观规律。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引出来的,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是关于一切运动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运动的根源在于矛盾。矛盾双方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之中。人们要认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必须通过实践,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力。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所以每一个历史时代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思想的基础。从原始公社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他们是在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杰出人物具有比一般人更大的作用,他们的活动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进程,但不是影响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各个时代的生产关系,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特点是自由雇佣劳动制,工人的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而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马克思发现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一天创造的价值同它每天的消耗全然不同。雇佣工人每天除了补偿自身劳动力价值以外,还必须额外工作若干小时,马克思称之为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称为剩余价值。马克思还对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分解等作出科学分析。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成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马克思把社会产品按价值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个部分,从而分析了资本主义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深刻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社会性和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及周期性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性。马克思阐明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指出资本积累必然造成社会两极分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更为尖锐。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同资本主义私有制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从而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要让位于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的发现,使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成为可能。剩余价值的发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这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它的任务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本身的性质。它是最直接又全面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斗争的行动科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合乎规律的结果,推翻资本主义并实现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是通往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按成熟程度不同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在低级阶段,各方面还存在旧社会的痕迹,实行的是等量劳动的交换;在高级阶段,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那时将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要保证社会主义革命获得胜利并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工人阶级必须组成与有产阶级一切旧政党对立的独立政党。工人政党要有一个新的科学世界观作为理论基础,它比其余无产阶级群众更善于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始终代表着整个运动的利益,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共产党在为实现自己纲领的斗争中要实行正确的战略策略,要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要善于争取各种同盟者,善于同其他政党采取种种共同行动。

  马克思主义除了以上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外,还包括政治学、军事学、历史学、教育学等方面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它第一次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正确的道路,而且为各门科学的发展提供锐利的武器。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革命行动的指南。100多年来,它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进行深刻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亲身参加和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V.I.列宁在世界历史进入帝国主义的时代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创立了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中,不断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富经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