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历史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来西亚历史( history of Malaysia),马来西亚由马来亚(简称西马)和沙捞越沙巴(简称东马)两部分组成。两部分隔南中国海相距约600公里。“马来亚”一词源于南印度泰米尔语“Malonylom”,意为“山”。

民族有马来人、华人、印度次大陆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人)、欧亚混血种人、泰人和土著民族达雅克人等。在西马,马来人占总人口53%,华人占35.6%,印度次大陆人占10.6%,还有少数其他民族。在沙捞越,达雅克人占总人口39.6%,华人占30.1%,马来人占18.7%。在沙巴,达卡山人占总人口28.2%,华人占21.4%,马来人占6.8%。

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印度教、天主教等。马来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首都吉隆坡。

古代

根据考古材料,1万多年前马来半岛上就有人类居住,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的旧、新石器时代和阶级社会的铜器和铁器时代。公元2世纪初,在马来半岛建立狼牙修、羯荼等古国。6世纪,狼牙修成为马来半岛北部强国。该国人民、贵族和国王的衣饰有严格区别,居住条件悬殊,阶级对立明显,奴隶制占统治地位。生产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盛产沉香。许多印度商人来吉打贸易,因此该国深受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狼牙修在515~568年期间曾四次遣使到中国。7世纪开始衰落。

6世纪末至7世纪初时,吉打国脱离狼牙修独立。671年,中国义净曾路过该国前往印度。据8~9世纪到过吉打的阿拉伯商人记载,当时吉打商业繁盛,为沉香、樟脑、檀香、象牙、锡等物资的交易中心,9~10世纪时成为室利佛逝(三佛齐)的属地。12世纪末,三佛齐衰落,暹罗王朝统治了马来半岛北部。14世纪末,麻喏巴歇征服了三佛齐,统治了马来半岛并控制了马六甲海峡。

1405年,拜里米苏剌建立马六甲王国(又称满剌加王国)。马六甲王国是一个封建制国家。国王是最高统治者。土地归国王所有,国王把土地分封给各位大臣。臣属各邦每年要向国王纳贡和服役。农民耕种土地须交纳地租。1445年和1456年两次打败了暹罗军队的入侵,接着进行统一马来半岛的战争,彭亨、柔佛、丁加奴、霹雳等地先后被征服,从而结束了马来半岛长期分散割据的局面。就连苏门答腊一部分也列入它的版图。政治的稳定促进了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的繁荣。马六甲立国百余年,共传八世。自建国以来即与中国建立密切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马六甲王国原来信奉印度教,建国后不久改信奉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和印度等国也有密切的经济来往。

殖民地时期

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侵占马六甲、马六甲国王率领人民退入内地进行长期抵抗,并建立了柔佛王国。

1641年,荷兰殖民者打败葡萄牙军队,开始了对马六甲长达300多年的殖民统治。

1771年,英国殖民者侵入槟榔屿。1795年,英国以荷、法结盟抗英为借口,派军占领马六甲。1826年,英国把槟榔屿、马六甲、新加坡合并为海峡殖民地,由英国东印度公司管理。1867年转为英国殖民部直接管理。1874~1888年,英国殖民者先后把霹雳、雪兰莪、森美兰、彭亨等4地变为英国“保护邦”,1896年,进一步把4邦合并成马来联邦。1909年,英国取得吉打、玻璃市、吉兰丹和丁加奴的殖民统治。1914年又侵吞了柔佛,遂把这5个邦组成马来属邦。与此同时,英国殖民者也侵入沙捞越和沙巴地区,排挤了荷兰势力。至此,东、西马来亚均沦为英国殖民地。

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加速马来亚封建经济的解体,并沦为殖民地经济。英国殖民当局强迫当地人民种植橡胶、把粮田变成种植经济作物的种植园。从中国和印度拐骗大批劳工到该地当苦力,在马来亚大规模开采锡矿。马来亚从而成为世界最大产锡国。据统计,仅1901年英国就掠夺了47475吨锡。英国资本控制了马来亚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运输等各方面。超额利润年年流入西方,劳动人民贫困如洗。英国的殖民统治造成马来亚经济畸形发展。

马来亚人民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进行了长期的斗争。1875年霹雳州人民反英起义,1891年彭亨人民反英起义和1915年吉兰丹人民反英起义,掀起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先声。1930年4月30日马来亚共产党正式成立后,民族解放运动更向前发展。马共成功地领导了1934年第1次全国总罢工和1936年第2次全国总罢工,获得初步胜利。

1941年12月8日日本军队侵入马来亚后,马来亚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了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在三年半的时间内进行了340多次战斗,歼敌5500多名。日本投降后,英国殖民军于1945年9月卷土重来。1946年1月20日,英国发表白皮书,规定新加坡为英国直辖殖民地,而马来联邦、马来属邦、马六甲和槟榔屿则联合成为马来亚联邦,由英国派总督统治。同年12月,又发表蓝皮书,把马来亚联邦改为“马来亚联合邦”。1948年2月1日成立马来亚联合邦政府。6月颁布紧急法令,对共产党和其他进步组织进行镇压。   1955年,马来亚人民组成华巫印联盟(即马来亚联盟党),参加大选获胜。经过1956年1月和1957年5月两次赴英谈判,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正式独立。

发展中的马来西亚

1963年7月5日,英国、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沙捞越和沙巴在伦敦达成成立马来西亚联邦协定。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联邦正式宣告成立(新加坡于1965年8月宣布退出马来西亚联邦,成为独立国家)。

1964年4月,马来西亚举行首次选举,马来亚联盟党获胜,阿卜杜勒·拉赫曼任首届总理。1970年9月阿卜杜勒·拉扎克任第2届总理。推行“消除贫穷,重组社会”的新经济政策,大力扶植马来人的经济。1976年达图·侯赛因·宾·奥恩继任总理。1981年7月侯赛因辞职,达图·塞里·马哈蒂尔·宾·穆罕默德接任,宣布继续执行过去的政策。

马来西亚实行类似君主立宪制。最高元首由统治者会议产生,任期5年。统治者会议由西马9个州(霹雳、吉打、玻璃市、雪兰莪、森美兰、吉兰丹、丁加奴、彭亨和柔佛)的世袭苏丹和马六甲、槟榔屿、沙捞越、沙巴4州的州长组成。1979年4月26日苏丹·哈吉·艾哈迈德·沙就任国家元首。

马来西亚议会采用两院制,上议院议员58名,其中32名由国家元首直接任命,26名由各州议会推派,任期6 年;下议院议员154名,其中西马114名,沙捞越24名,沙巴16名,任期5年。

根据马来西亚宪法规定,政府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的政党组成。马来西亚国民阵线自1974年执政以来,强调发展经济、协调各政党利益,建立和平、稳定、繁荣的公正社会。执政党的核心一直是马来民族统一机构(简称巫统)。此外,马来西亚还有泛马伊斯兰党、民主行动党和马来亚共产党等政党。

马来西亚建国以来,为改造旧的经济结构,实行发展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面向出口、全面开放的“多元化”方针。1957年以来先后实行了5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从1961~1976年的6.5%升至1977~1980年的7.8%。国民经济结构亦发生变化。1965年农、林、渔业在国内总产值比重占34%,1980年已降至22.2%,制造业则从同期11%提高到20.5%,粮食自给率也从同期50%增至90%左右。马来西亚的锡、橡胶、油棕、热带硬木和胡椒产量居世界第一。在出口产品中,1965年农、林、矿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产值90%以上。1980年降至80%以下,而工业制成品出口产值则从同期10.4%增至20.5%。进口商品中,生产资料比重上升而消费品则明显下降。1970年外资在国内投资占63.3%,1980年降至47.5%,而国内资本则从同期36.7%升至52.5%。

马来西亚自1970年以来,奉行中立和不结盟政策,积极推行东南亚中立化,反对霸权主义。1974年5月31日,马来西亚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