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寺石窟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蹄寺石窟汉语拼音mǎ tí sì shí kū),中国佛教石窟。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城东南80余千米的临松山中,石窟的开凿年代无确切记载,一般认为约创建于5~6世纪,或更早一点,以北魏时期为数最多,以后历代均有营造和修建。石窟分布在临松山中的北寺、南寺、千佛洞、金塔寺和上、中、下观音洞等处。其中以金塔寺保存得最完整,今存中心塔柱式窟2个,塔柱座基上有3层造像,窟内开凿有许多龛,内塑佛、弟子、菩萨、天王、飞天等。北朝石窟以千佛洞为最多,约10余窟,中心塔柱式窟的第二、八窟,塔柱四面,每面四层造像,有北魏、北周的造像和壁画。第一、四窟类似于克孜尔石窟中的龟兹式窟形,有北魏或西魏时的造像。北寺约有窟龛30余个,以北朝和西夏、元、明以来的残窟为主,其中以第 8 窟规模最大。马蹄寺石窟在艺术上以金塔寺的造像最有代表性,其造型结构严整,统一和谐,以圆雕、浮雕、影塑和彩绘相结合的手法,塑造了庄重安详的佛像、形容俊美的菩萨、古朴稚拙的飞天等。人物脸型丰圆,高鼻梁,嘴小唇薄,身体壮硕,造型饱满刚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