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翅目”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经济意义
经济意义
第56行: 第56行:
  
  
 +
[[Category:生物]]
 
[[Category:生物学]]
 
[[Category:生物学]]
 
[[Category:生物分类学]]
 
[[Category:生物分类学]]
 
[[Category:动物学]]
 
  
 
[[Category:动物]]
 
[[Category:动物]]
 +
[[Category:动物学]]
 
[[Category:动物界]]
 
[[Category:动物界]]
 +
 +
[[Category:原口动物]]
 
[[Category:节肢动物]]
 
[[Category:节肢动物]]
 +
[[Category:节肢动物门]]
  
 
[[Category:昆虫]]
 
[[Category:昆虫]]

2016年6月26日 (日) 11:04的版本

科学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鳞翅目汉语拼音:linchi mu;英语:Lepidoptera; lepidopteran),昆虫纲有翅亚纲一目。鳞翅目昆虫包括蝶与蛾。其主要特征就是翅面上布满了色彩斑斓的鳞片,因而有“会飞的花朵”、“大自然的舞姬”等美誉。鳞翅目翅上具有许多存在于生物界中的最优美的色彩。艳丽的颜色是蝴蝶和一些蛾类最为引人入胜的部分。色彩可以由色素、结构或这两种共同产生。此目为昆虫纲的第二大目,世界已记载的种类数在15万种左右(其中蝶类约2万种),估计实际种类为30万种以上。除南极洲外分布遍及全世界,尤以热带种类为多。中国已记载约1万种,其中蝶类1,600多种。

形态和特征

  不同的生育期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成虫 头部多呈圆球形,有1对发达的复眼和2个单眼。口器虹吸式,主要由下颚特化而成的喙组成。下唇须发达,分3节,由于大小、形状的不同,往往是雌、雄和种类识别的依据。胸部一般有2对翅,前翅一般比后翅大。翅的形状在各科中常有变异,可用以辨别类群。鳞翅目脉序的特点是:前、后翅都有1个中室,共有12支纵翅脉(以字母或阿拉伯数字命名)。后翅的脉序变化可分为同脉亚目和异脉亚目:同脉亚目的前、后翅翅脉相同,异脉亚目后翅只有翅脉8支或更少。在同脉亚目中,前、后翅间的连锁器为翅轭型(前翅后缘基部有突出如指状的翅轭),包括少数比较原始的蛾类。在异脉亚目中,绝大多数蛾类为翅缰型(后翅前缘基部有针刺状的翅缰)。蝶类和枯叶蛾、大蚕蛾等则为翅抱型(后翅前缘基部扩大)。前翅的花纹是识别蝶、蛾种类的重要依据之一,花纹的变化很大。

  前胸比较退化,呈颈状,两侧有小突起,称为领片。中胸两侧前方有三角形的翅基片。足分5节。有些蛾类在后胸节或腹基的两侧有鼓膜,是听觉器官,尺蛾的鼓膜特别明显。

  腹部10节,第1节退化,腹板消失或仅呈膜状;第7、第8两节变化较小,但第9、10两节变化较大。在原始蛾类中,雌蛾只在腹部第10节有一孔(交配孔和产卵孔合而为一),因而被称为单孔类。但在绝大多数种类中,交配孔与产卵孔分离,位于第8节上,因而被称为双孔类。蝶、蛾的交配器构造比较复杂,种与种间区别很明显,同种间个体变异较小,所以常用以鉴别种类。

  成虫羽化后先向上爬,使头向上、背向下,借腹部伸缩使血液涌向胸部翅芽,待翅全部展出、充分硬化才开始飞翔。大多数种类需要依靠视觉和嗅觉来寻找花蜜、熟果、动物尸体或其他发酵液体等作为补充营养,也有些种类的口器退化,不能取食。蛾类大多夜晚活动,只有少数白天活动,如长角蛾雕蛾透翅蛾鹿蛾斑蛾等。交配行为包括雌性腹部末端分泌性信息素,雄性触角上的嗅觉器官感受以后,两者相会。另外,有些种类雄性体、翅、足上有香鳞性信息素,能起诱雌的作用。有些蝶类在交配前,雌雄双双在高空飞舞。有些蛱蝶、小灰蝶的雄虫能控制一定空间等待雌虫的到来,对偶然飞来的雄虫则表现强烈的抵御。北美洲君主斑蝶是著名的迁移者,每年秋季成群南飞,春季再向北飞回。

   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卵圆形或扁圆形,其长轴与胶着物体平行,卵壳表面仅有粗凹刻,稀有纵行条纹;另一类卵竖立呈瓶形、球形或半球形,其长轴与物体垂直,卵壳表面装饰较复杂,一般有纵肋,更分为若干小室。卵多为绿、白或黄色,蝶类的卵常有珍珠光泽。某些种类的卵具有不同的花斑。产卵量从100粒以下到1,000粒以上(如黏虫棉铃虫小地老虎舞毒蛾等)。卵单产或成块产在寄主上,有的卵被有丝或胶质物覆盖,或用雌蛾腹端的毛覆盖(如天幕毛虫舞毒蛾等)。蝙蝠蛾和一些蝶类把卵散产在寄主附近。当胚胎形成后,又往往等待适宜气候才孵化。卵期因种类而不同,短的2天,普通10~30天,越冬卵时间最长,可达数月。

  幼虫 幼虫多足,俗称蠋。头部两侧各有单眼6枚。胸部3节,各节有胸足1对,腹部10节。一般有腹足5对,生在第3~6和第10腹节上,腹足末端生有趾钩。身体上有刚毛,其排列有一定的次序,称为毛序。毛序因种类而不同,是幼虫分类的重要特征。有的种类体表尚有毛瘤、毛簇、枝刺、角突等构造(见毒蛾科、枯叶蛾科、灯蛾科、刺蛾科等幼虫)。此外,凤蝶科幼虫第1胸节前方与头部分界处有可以翻缩的叉状黄色腺体,受惊时能伸出体表并散发臭气;蛱蝶科、夜蛾科和舟蛾科的一部分,在前胸腹板有一开孔,能放射一种液体;毒蛾科第6和第7腹节背板也有同样腺体;灰蝶科一些种类第7腹节背方有一横行小裂孔,能突出小球状胞;绒蛾科腹部两侧突出物等均为不同的防御腺。鳞翅目幼虫和膜翅目广腰亚目幼虫很相似,但后者只有1对单眼,腹足超过5对,并且没有趾钩,尾端常卷起或高举,鳞翅目幼虫多呈黄、绿、褐色,往往有若干纵行条纹。

  蝶蛾幼虫绝大多数为害种子植物,对苔藓、地衣、羊齿等为害较少。体型较大的幼虫能把整片叶子吃尽或钻蛀枝干(如天蛾木蠹蛾等),体型较小的幼虫则往往卷叶、缀叶、结鞘、吐丝结网或钻入植物组织(如卷蛾麦蛾鞘蛾巢蛾潜蛾等)。从根、茎、叶、花、果实到种子,都有鳞翅目幼虫为害。少数肉食,如紫胶白虫(夜蛾科)专吃紫胶虫,苜蓿夜蛾专吃粉蝶蛹,寄生在蜂窝里的蜡螟专门以蜂蜡为食,也有一些种类能捕食小昆虫,如蚜灰蝶(Taradasp.)捕食竹介壳虫,还有少数种类还能引致虫瘿。除极少数螟蛾、夜蛾的幼虫为水生外,鳞翅目昆虫均为陆生。幼虫期一般蜕皮4~5次,有些潜叶生活者只蜕两次皮;在饥饿情况下,衣蛾可以蜕12次皮。

   鳞翅目大多数种类的蛹是被蛹。头部腹面中央有上唇,两侧有复眼和触角,上唇下有1对下颚。背部前胸狭,中胸大,后胸部分外露。前足和中足胫节位于下颚和触角之间,有些种类的前足腿节外露。腹部分10节,通常仅第5~7节可以活动。第10腹节腹面中央的纵走裂缝为肛门,周围常略隆起。雄蛹在第9腹节腹面中央有一生殖孔。雌蛹在第8腹节有一生殖孔,第9腹节有一产卵孔,在很多种类中,两孔连接成一纵缝。腹部末端向后突出成臀棘,用以钩住物体或茧,臀棘的数目、形状和构造常被用作分类的依据。蝶类的蛹头部和胸部常有突起,体色多为绿色或浅色,并且常有色斑。蛾类的蛹为长椭圆形,除有的天蛾下颚突出体外,头部等没有突起,体多棕褐色。在化蛹前,老熟幼虫停食、迁移、寻找化蛹场所,有的在土中化蛹,有些卷叶或在嫩枝条上做茧化蛹,茧上常伴有幼虫毛、分泌物、排泄物、木屑或枯叶。茧上的特殊缝是成虫羽化的通道,有些种类的蛹具有割茧器,舟蛾等能分泌碱性物质使茧溶化而羽化。钻蛀性种类的蛹可以借腹部背刺在坑道内蠕动。

分类

  此目昆虫最早分为蝶类(Rhopalocera)和蛾类(Heterocera)。也有人主要依据体型大小将它们分为大鳞翅类 (Macrolepidoptera)和小鳞翅类(Microlepidoptera)。现在多把鳞翅目分为4个亚目和6个次亚目:

进化

  鳞翅目和毛翅目最接近。一些学者曾把鳞翅目中最原始的蛾类——小翅蛾科划分在毛翅目里。当鳞翅目发展成一个明显的类群时,人们就注意到它的一些主要倾向,如成虫口器特化为喙管,用以吸食汁液和果汁。有些类群口吻退化,不能取食,只靠幼虫期获得营养。翅脉的特点是每翅上有一无脉的中室,翅连锁器先是由翅缰代替翅轭,在蚕蛾总科和蝶类中,又以翅抱代替翅缰。一些小蛾类因环境不需要强烈飞行而双翅退化。在成虫演变的同时,幼虫也随着寄主的变化而分化,于是就更加需要有个静止的蛹期,使幼虫很好地变态到成虫。已知的鳞翅目化石很少,最早鳞翅目的化石是毛顶蛾和谷蛾类,出自第三纪早期。但该目必定在此之前已生存了很久。近缘的毛翅目化石出自中生代的侏罗纪。最著名的蝴蝶化石采自科罗拉多弗洛里森特的页岩中,一般认为属于第三纪中期。其中一些无疑是蛱蝶,而且更接近于现代的属。鳞翅目属于长翅类中一个重要的目,长翅类起源于二叠纪,有许多分支涉及现代的长翅目广翅目脉翅目双翅目毛翅目鳞翅目。与鳞翅目最近缘的目是毛翅目。

经济意义

  有几百种蛾、蝶幼虫始终在与人类争夺粮食和经济作物,如稻、麦、棉、油料、麻、桑、茶、糖、蔬菜、烟、果、森林。另外,蜡螟对蜂巢造成很大危害,紫胶白虫取食紫胶虫及蜡壳,对紫胶生产造成危害。但也有一些益虫:家蚕起源于中国,在山东和辽东半岛柞蚕业发达;冬虫夏草是名贵药材,金凤蝶幼虫、白僵蚕、黄刺蛾的蛹、高粱条螟的幼虫等能治病救人;一些种类的幼虫和蛹能食用。蝶类和一些蛾类是主要的传粉昆虫,其传粉作用居膜翅目、双翅目和鞘翅目之后,排第4位。蝴蝶和一些蛾类在观赏昆虫中占有重要一席,许多种类被爱好者和收藏家视为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