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铳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鸟铳,中国明代后期对火绳枪和燧发枪的统称。清朝多称为鸟枪。与明代前期使用的手持火铳相比,鸟铳身管较长,口径较小,发射同于口径的圆铅弹,射程较远,侵彻力较强,并增设了准星和照门,变手点发火为枪机发火,枪柄由插在火铳尾銎内的直形木把改为托住铳管的曲形木托,持枪射击时由两手后握改为一手前托枪身、一手后握枪柄,可稳定持枪进行瞄准,射击精度较高。又因其枪机形似鸟嘴,故又名鸟嘴铳。它的基本结构和外形已接近近代步枪,是近代步枪的雏形。鸟铳是欧洲发明的,明嘉靖年间经日本传到中国。最初仿制的鸟铳为前装、滑膛、火绳枪机。口径约为9~13毫米,枪管长1~1.5米,全枪长1.3~2米,枪重2~4千克,弹重3~11克,射程150~300米。鸟铳传入后,中国许多火器专家即潜心研制,以求革新。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赵士桢制成有5支枪管的迅雷铳,可轮流发射。明崇祯八年(1635)毕懋康著《军器图说》,载有“自生火铳”,改火绳枪机为燧发枪机,提高了鸟铳点火机构的防风雨能力。清康熙年间,戴梓制成连珠铳,可交替扣动两个扳机,连续发射28发弹丸,提高了鸟铳的射速。康熙以后,鸟枪种类渐多。鸟铳的出现引起了军队装备的重大变化,很快就成为装备明、清军队的主要轻型火器之一。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后装线膛击针式步枪输入中国,鸟铳遂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