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式飞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鸭式飞机( Canard airplane ),无水平尾翼、但在机翼前面有水平小翼面的飞机。机翼前面的小翼面称为前翼或鸭翼。前翼可以像水平尾翼那样由固定部分和升降舵组成(或是全动式前翼),起俯仰操纵和平衡的作用;也可以仅用固定前翼,这时飞机的俯仰操纵由机翼后缘的升降副翼来完成。

一般飞机在迎角增大时会产生低头力矩,需要由水平尾翼负升力的力矩来平衡。在鸭式飞机上,平衡力矩则是由鸭翼的附加正升力构成的。在大迎角时,平尾减小全机升力;而鸭翼则能增加全机的升力(见图)。

鸭式飞机.jpg

鸭式飞机1.jpg

鸭式布局战斗机与常规布局战斗机编队飞行

在大迎角时,前面的鸭翼总是处于较机翼更大的迎角状态下。这主要是飞机平衡的需要,另外也是由机翼对鸭翼的影响(上洗)造成的。这样,当鸭翼上的气流分离时,机翼的升力还远未达到它的承载极限。由于鸭翼承载能力的限制,全机的升力反而不如正常式飞机大。此外,由于机翼后缘距飞机重心(CG)较远,如用后缘襟翼增升,则较大的低头力矩会使鸭翼负担过重。因此鸭式飞机起飞着陆性能不好,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鸭式飞机因有前翼而不易失速,有利于简化飞机驾驶和保证飞行安全。这对于构造简单的低翼载轻型和超轻型飞机来说是宝贵的。

随着超音速飞行的发展,人们发现在超音速飞机上采用小展弦比、大后掠角的三角形前翼和机翼,则它们之间还存在一种新的有利干扰。它是由大后掠角的前翼在低速大迎角下出现脱体的旋涡产生的,当旋涡流经后面的机翼上表面时使机翼升力增大。同时机翼上表面的低压抽气作用提高了前翼涡流的稳定性,使前翼气流不易分离。这种有利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鸭式飞机的缺点。瑞典60年代研制的Saab-37超音速战斗机就具有这种布局特点。由于前翼与主翼非常靠近,因而被称为短间距鸭式飞机,又称近耦合鸭式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