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跖草科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鸭跖草科汉语拼音:Yazhicao Ke;英语:Commelinaceae),单子叶植物纲鸭跖草亚纲的一科。多年生或稀为一年生草本,常具有粘液细胞或粘液道。茎直立或匍匐,节显著。叶互生,具叶鞘。通常为蝎尾状聚伞花序,或花序短缩而花簇生或成头状,或伸长,组成圆锥花序,少单生。花两性,极少单性;萼片3,通常分离;花瓣3,主要为蓝色或白色,通常分离,有的中部连合成筒而两端分离;雄蕊6,全育,或仅2~3枚能育而有3枚退化雄蕊 ,退化雄蕊在本科中是一个颇为重要的特征,其形态和排列位置,在不同的属有很大差异,花丝常有念珠状长毛;子房上位,2~3室,每室有1至数个直生胚珠。果为蒴果,有时不裂而常成为浆果状。约50属7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少数种产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产13属49种,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尤以西南地区为盛。

  该科植物有不少种类供药用,如鸭跖草属的鸭跖草、饭包草等。此外,杜若属、水竹叶属、蓝耳草属、吊竹梅属、紫万年青属的一些种类也供药用。观赏植物有紫竹梅、吊竹梅、紫万年青、紫露草、白花紫露草等,常栽培于庭园或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