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寺(北京市海淀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龙泉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西山凤凰岭山脚下,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始建于辽朝应历初年。山门前两株遒劲的翠柏有六百多年,寺内还有两棵粗壮挺拔的银杏树和两株古柏,截至2015年,已有上千年树龄。龙泉寺原址坐西朝东,寺内一座独孔古石桥还保存完好。龙泉寺东面百米有继升塔,继升法师圆寂之日,众僧诵经49日,该塔发出的檀香味持续三年。2005年4月11日,龙泉寺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佛教活动场所,并迎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和尚住持寺院。龙泉寺是海淀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所新开放的三宝具足的佛教寺院,开放时也是海淀区唯一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开放的佛教寺院。

历史沿革

  龙泉寺始建于辽朝应历初年,当时释继升因对佛法感悟超群而被师兄嫉妒,被排挤出白马寺,以手上唯一的财产《金刚经》为指引,向北行进,来到凤凰岭创建了龙泉寺。

  元大都妙善寺的比丘尼舍蓝蓝八哈石(“八哈石”意思是师尊)退居宫外妙善寺,该寺是舍蓝蓝以历年宫中御赐财物建成。舍蓝蓝退居妙善寺后,又于西山重修龙泉寺,建层阁于莲池。”[5] 1332年(元朝至顺三年),元大都妙善寺的比丘尼舍蓝蓝八哈石(“八哈石”意思是师尊)圆寂。

  1564年(明朝嘉靖四十三年),昌平州人崔学履为凤凰岭龙泉寺写下一首诗《龙泉喷玉》:“龙泉喷寒玉,汩汩无停时。道人对澄澈,游子杨清冷。”

  1659年(清朝顺治十六年),顾亭林由山东入京师,在《昌平山水记》中记录了“昌平州西南五十里龙泉寺”。

  1884年(清朝光绪十年),直隶总督李鸿章聘莲池书院主讲黄彭年主纂《畿辅通志》,其中以《昌平山水记》为基础,描绘了龙泉寺的地理位置及水流情况。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麻兆庆修《昌平外志》记载了龙泉寺。

  1889年(清朝光绪十六年),释印光来到龙泉寺担任行堂(寺院净碗扫地、铺筷添饭的杂役)。日后留书黄底黑字“南无阿弥陀佛”影壁于龙泉寺东院。

  中华民国时期,庙会兴盛。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广东的香客募捐在金龙桥南的东院建万缘茶棚,施茶施粥。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立《万缘茶棚碑》,该碑现已无存。抗日战争时期渐趋沉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龙泉寺仅有房屋几十间。至文革时期龙泉寺改为民居或他用。

  1995年,随着凤凰岭自然风景区开放,当地政府及以蔡群居士为首的诸善信开始逐渐恢复寺院原貌。

  2004年,释学诚率众弟子一行8人入住龙泉寺。

  2005年4月11日,经北京市宗教事务局批准,龙泉寺正式开放为宗教活动场所,释学诚任住持。

建筑布局

  龙泉寺过去坐西朝东,至清乾隆后期,昌平州府在原寺东侧,以金龙桥为中轴线,将寺院改建为坐北朝南的三进院,建有哼哈殿、天王殿、魏老爷殿及茶棚。旧的坐西朝东的寺院建筑基址残留至今。

  龙泉寺自西到东分为三个院子。

  西院:内有辽朝创建的龙泉寺残留的青石基座。

  中院:院内金龙桥,为单孔石桥,据说是辽朝龙泉寺住持释继升募化修建。各个大殿是按照清代古建筑式样修复而成,分别供奉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等。

  东院:位于崖边。内有见行堂、五观堂等仿古楼房。

主要景点

  神柏 山门前两株遒劲的翠柏有六百多年,寺内还有两棵粗壮挺拔的银杏树和两株古柏,都已有千年树龄。

  古石桥 进入山门,有座古石桥,现今还保存完好。桥长26.5米,桥面宽4米,距今一千年以上,是北京较为古老的一座独孔古石桥。这是当年第一代住持继升和尚募化修建的,人称金龙桥。

  龙王堂 供奉龙王。上悬匾:“灵通宇宙”,两旁有联:“佛道巍巍麓中天之杲日;慈风荡荡振大地之春雷”。髦王像旁是雷公和雷母。堂后峭壁流泉,堂旁丛丛翠竹。北边后殿的卧游阁和水池左边的“听泉小榭”,都是依山建筑,游人到此,可以一边游览,一边眺望山景。龙王堂的建筑和佛像,都是清代作品,现仍留存乾隆御书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