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0日 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2021年9月10日,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主题为“共享陆海新通道新机遇,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由中国商务部和东盟10国政府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

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这是9月10日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拍摄的开幕大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这是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及周边建筑。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这是参观者在品尝来自东盟国家的咖啡。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这是两名女子在展览现场弹奏京族独弦琴。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这是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现场。新华社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投资促进局供图)

新华社南宁9月10日电(记者 杨驰)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10日在广西南宁举行,各方共签订合作项目179个,总投资额3000.8亿元,较上届增长13.7%,签约项目总投资额创历届之最。

作为中国—东盟重要的合作平台,越来越多的双边企业借助东博会拓展经贸往来。此次签约项目聚焦实体经济,具有重大项目多、规模大等特点,项目平均投资额近17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7个。本届东博会还积极发挥广西的独特优势,促成多个区域合作项目,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经济带项目投资比重达64.1%。 今年是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年,一批零碳经济、环保产业、清洁能源等合作项目在本届东博会上成功签约。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创新科技城、零碳经济综合智慧能源、环保科技生产基地等签约项目超过30个,为中国—东盟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


携手30年——中国东盟合作硕果累累

1991年,中国应邀出席在吉隆坡举行的第24届东盟外长会,正式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双方不断拓展在互联互通、经济融合、经贸合作、人文交往等各领域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合作成果硕果累累。双边贸易额从不足80亿美元跃升到超过6800亿美元,贸易规模扩大了85倍。2020年,双方实现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历史性突破,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

2004年11月3日,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开幕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2020年10月6日。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广西凭祥友谊关口岸等待通关的运输车辆,2020年1月3日。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夜幕下的广西钦州港集装箱码头,2021年1月14日。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中越边境广西东兴市北仑河上的边贸景象,2016年10月16日。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2020年10月6日。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观众在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选购马来西亚商品,2016年9月12日。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年均增长16.5% 30年来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高速增长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记者 谢希瑶)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据海关统计,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由1991年的83.6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6852.8亿美元,年均增长16.5%,比同期中国外贸整体年均增速高出3.4个百分点。

30年来,我国对东盟进出口商品种类不断丰富。以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的1993年为参照,我国对东盟出口机电产品占比,从1993年的28.9%提高至2020年的53.3%。同期,手机、船舶、汽车等产品对东盟出口增势良好。我国自东盟进口机电产品占比,从1993年的11.1%提高至2020年的52.7%。同期,农产品、橡胶、石油等产品自东盟进口增长较快。

双边贸易高速增长背后是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李魁文说,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以来,我国海关牵头与东盟完成原产地规则升级谈判并顺利实施。积极推进原产地证电子联网,助力进出口企业充分享受关税减让政策。截至2020年底,我国企业享惠进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3.3万亿元;双方90%以上货物享受零关税待遇,共计减税314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中老铁路、印尼雅万高铁、中新共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有效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水平。据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4个省区市对东盟进出口812.2亿美元,增长28.7%,拉动我国对东盟进出口增长4.4个百分点。




携手共进 并肩前行——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再续新篇章

新华社南宁9月10日电 携手共进 并肩前行——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再续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 王嘉伟 赵曼君 辛睿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双方经贸合作机制逐渐完善,不断取得新进展、涌现新活力。展望未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前景可期,为区域经济加速发展增添新动能。

八方来桂共赴会

以“共享陆海新通道新机遇 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东博会)10日在广西南宁开幕。 东盟秘书长林玉辉表示,东博会的举办为中国与东盟加强贸易和投资合作提供重要平台,为未来双方关系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相较于往届,本届展会规模进一步扩大,参展海外客商数量上升,其中东盟国家参展企业超过200家。

长期以来,东博会紧扣双方关系发展进程,有效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经济发展战略对接。数字经济与电子商务、5G技术与云计算等领域正成为东博会关注焦点,推动形成双边合作新亮点。

林玉辉认为,中国与东盟加强数字化互联互通有利于区域经济保持活力与竞争力。中国致力于多领域推动贸易和人文交流的经验使东盟国家受益良多,未来双方将在金融科技、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合作开辟全新局面。

且歌且行三十载

2021年,恰逢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30年来,中国与东盟贸易规模扩大85倍,双方在多领域投资合作稳步拓展,互联互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不断加速,区域经济融合日益加深。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署理总会长吴逸平表示,中国东盟对话关系促进区域内经贸往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跨国企业提供巨大商机和发展机遇,符合双方共同愿景。

《菲律宾星报》专栏作家李天荣说,过去30年,中国和东盟国家经贸关系经历飞跃式提升。30年对话与合作,让双方构建起理解和互信,使得该区域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

30年来,从磋商伙伴和全面对话伙伴到“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再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印度尼西亚大学国际问题专家肖夫万·乔鲁扎德表示,从长远来看,中国与东盟日益密切的经贸合作将为东盟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带来积极影响,也为国际社会提供卓有成效的多边合作范例。

泰国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表示,中国与东盟多年合作的成功经验表明,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合作共荣乃区域繁荣之可取之道。

奋楫扬帆启新程

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去年双方历史性地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进出口总值达2.6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8%。

新加坡南洋学会会长许振义表示,东盟与中国在多领域存在互补优势,具有巨大合作空间。东盟国家中产阶级崛起为商品提供潜在消费市场,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以及工业制造等领域具有投资潜质。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等丰硕成果彰显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正释放乘数效用,不断创造新优势、共享新机遇。

柬埔寨贝尔泰国际大学教授约瑟夫·马修斯说,中国正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举措促进区域经贸往来与互联互通发展,为东盟国家商品敞开中国14亿人口的消费市场。相信未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将开启新篇章,以更快速度迈上新台阶。

缅甸仰光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钦玛玛妙表示,中国与东盟各层次对话和互动频繁,东盟国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大力支持东盟倡导的地区框架和机制。未来,双方关系将更加密切,走向更加光明未来。

以互利互信为桨,以共赢合作为帆,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巨轮”正开启新征程。面向未来,中国与东盟将携手世界共绘发展与机遇的新篇章。(参与记者:潘强、黄耀滕、胡佳丽、林昊、刘锴、闫洁、汪奥娜、蔡蜀亚、毛鹏飞、张东强、王文博、黄浩铭、宋宇)


>> 世界大事记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