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天文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钱德拉卫星观测的蟹状星云X射线图像(从中心脉冲星发出的X射线喷注和哑铃状的光环,直径1光年)

X射线天文学( X-ray astronomy ),寻找和观测以X射线辐射为主的高能天体或高能天体现象、研究其辐射规律的学科。X射线连续谱的主要观测能区低能端与远紫外波段相连,可低到数百电子伏;高能端与γ射线波段相连,可高到数十万电子伏;两端都没有明显边界。基本的产生过程可见高能天体物理学。一般情况下,与能量低于10千电子伏的软X射线相关联的物理过程大多是热辐射过程,而能量较高的硬X射线的产生大多与非热辐射过程相关,极端物理条件下的情况会有不同。天体过程的X射线谱线基本上是反映原子内壳层的能级跃迁产生的发射线或吸收线。由于地球大气的吸收,天体的X射线探测只能在火箭和卫星的高度上进行,能量高于20千电子伏的X射线可在40千米以上的高空气球上进行。

诞生

1962年X射线天文学的诞生也代表了高能天文学的诞生。2002年R.贾科尼因在X射线天文学的诞生和发展中作出的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对X射线辐射的首次天文观测可追溯到1949年,以H.弗里德曼为首的NRL小组用火箭载盖革计数管发现了来自太阳的X射线辐射。由于太阳X射线的辐射能量只占其总辐射能的百万分之一,由此类推到太阳系外,即使是最近的恒星也需要用灵敏度高100倍以上的探测器才可测到,所以最初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太阳系内。1962年贾科尼等把三个盖革计数管放在火箭上,试图发现由太阳X射线照射引起的月面荧光X射线,同年6月18日意外地发现一个来自太阳系以外的新天体。它是一颗13等暗蓝色星,后来被命名为天蝎座X–1,辐射的X射线总能量是它的可见光的数千倍。随后很快NRL组发现了蟹状星云的X辐射,比太阳的X射线发射要强100亿倍。以后的4年中用火箭和气球实验发现了大约50个新天体,揭示了一种新的未预见过的天体类别的存在。1970年10月美国发射第一个X射线天文卫星“自由”号(UHURU),X射线天文学从而进入卫星观测时代,至今已有几十颗专用X射线天文卫星升天,X射线天文学以惊人的发展速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探测技术和方法

利用高能光子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原理构造探测器,主要的作用过程有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正负电子对产生效应。电子对产生的阈能已到高于1兆电子伏的γ射线,会湮没产生511千电子伏的一对正负电子。根据观测能区和观测对象,可选择的探测器有气体探测器、闪烁探测器和半导体探测器等类型,按需要构造成谱仪、定位或成像设备。X射线源的辐射能量虽强,因为单个光子的能量高,探测以粒子形态计数,到达地球的可测计数并不高。因此X射线天文观测的定位或成像观测比光学的难度大。

采用准直型粒子探测器的向源背景观测,或用扫描的方法可实现对点源的空间定位,自由号卫星上装有两个840厘米2的铍(Be)窗正比计数器,观测能区2~10千电子伏,利用卫星自转的姿控方式对天区扫描,发现了339个X射线点源,编出了第一个宇宙X射线点源目录。以后,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向源背景观测方法主要被用于对特定天体或天区特性的详细研究。对软X射线的成像可利用光学原理,贾科尼等从1960年开始提出和发展了掠射成像望远镜技术,在一个较小的视场内,射线以大角度先后入射到抛物面和双曲面结构的镜面上,然后以大角度反射并聚焦,在焦平面上放上位置灵敏探测器,如CCD照相机、微通道板探测器、正比计数器等,便可直接成像,角分辨好,但视场小(约1°~2°),适用于0.1~10千电子伏能区,用PN–CCD新技术可把探测能区提高到20千电子伏左右。第一个成像X射线望远镜爱因斯坦卫星发射于1978年,空间分辨2角秒。以后相继发射了欧洲X射线观测站卫星(EXOSAT)、伦琴卫星(ROSAT)和最近的钱德拉、牛顿X射线多镜(XMM)卫星(1999年),角分辨最好已到0.5角秒,最大面积4 000厘米2,至今已发现的X射线源有100多万个。实现硬X射线成像困难较大,只能采用调制成像技术,用探测器加旋转准直器,或编码孔径加位置灵敏探测器记录下经过调制的天区强度分布,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后处理解调,实现在较宽视场下对天体的定位或天区成像,精度比掠射成像要差。1979年日本发射的自旋稳定的小卫星“天鹅”首次实现了旋转调制成像,定位精度几个角分。2002年发射的国际γ天体物理实验室“INTEGRAL”,用了多个编码孔成像设备,能量跨度15千电子伏至10兆电子伏,实现了X射线、γ射线和光学辐射在一颗卫星上的同时观测。

X射线星空

X射线天文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展示了一个以X射线辐射为主的完全不同于光学观测的宇观世界。X射线由高能粒子产生,辐射区必定与宇宙中的热斑相伴,或有超高温度,或有高能粒子在超强磁场、超强引力场下被加速。X射线天文对中子星物理、黑洞附近的物理、热星系际气体物理提供了本质性的研究依据。X射线有较强的穿透力,可反映出发生在天体深处的物理过程。

太阳一类的恒星在宁静期的X射线辐射流量很小,主要表现为与光学耀斑爆发同步的X射线耀斑,1~0.8纳米软X射线耀斑的强度分类已被用作空间天气预报的标准级别。一个特大的软X射线耀斑可导致地球上的短波通信中断。硬X射线耀斑有非热幂律谱,能谱陡,不仅与太阳黑子区的高能电子有关,还与高能质子的运动有关,从而又有太阳质子事件之称。

银河系内存在大量双星X射线源,以高能过程为主要特征,时间尺度往往很短,说明其中存在非常致密的天体,有着极强的引力和磁场,可把粒子加速到相对论的能量:其中有一类是双星X射线脉冲星,主星是致密的磁中子星,如武仙座X–1;还有少数双星的致密主星的质量大于三倍太阳质量,如天鹅座X–1(CygX–1)等,其X辐射强,有不规则剧烈光变,被认为是黑洞附近的吸积物质的扰动形成的辐射,可提供最有希望的方式研究宇宙中的黑洞的存在、性质和效应。观测表明,超新星爆发的冲击波会把星际气体加热而辐射X射线,爆发的物质会发出X射线、γ射线和铁核谱线,最后留下的是急速旋转的高度磁化的中子星,直径只有20千米左右,是一个被X射线超新星遗迹所围绕的脉冲星。脉冲星极冠处的高能电子的同步加速辐射可产生从光学直至X射线、γ 射线波段的电磁辐射。钱德拉卫星拍摄的蟹状星云X射线照片,首次揭示了发生在深层的这种只有X射线图像能够反映的相互作用(见图)。X射线天文发现了温度可到几亿度的等离子体;从已发现的X射线天体中,可看到活动星冕,看到非常热的恒星伴有巨大的热气体区。

在星系和更大的尺度上,X射线天文也向人类展示了一个大尺度结构的X射线星空,星系和星系团中的活动星系核(AGN),包括强射电星系(如室女座A等)、赛弗特星系(如NGC1275、NGC4151等)和类星体(如3C273、3C279等)均为著名的X射线源。所有活动星系的中心都可被看作是质量非常大的黑洞,可包含1亿个太阳质量,吞噬着大量的星系气体,形成恒星质量的黑洞,类星体(QSO)是其中的典型。发现了300个以上的X射线星系团,室女(Virgo)星系团的最强X射线源延伸达1°,星系M87位于其中,估计每个星系平均的X射线光度在1037焦/秒以上。已观测到星系际气体从星系团流出,提供了关于暗物质性质的证据。

关于宇宙X射线弥漫背景的本质,伦琴卫星测出0.5千电子伏、0.75千电子伏的背景辐射天图,认为60%来自于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钱德拉卫星在高一些能量上的观测获得重大突破,证实了X射线在整个宇宙普遍发光,其中80%来自分立天体。与光学观测联合分析,发现了两类新天体,对X射线背景辐射的贡献各占1/3。其中一类是有强X射线发射但弱光学亮度的“隐星系核”星系,在全天约有7 000万之多,可肯定是重质量黑洞;另一类是没有可见光发射或光学亮度极弱的超弱星系,红移值高到6以上,说明远在140亿光年以外,是宇宙最早期的最遥远的天体。

40多年来X射线天文学所取得的成果是划时代的,现正处在巅峰时期,今后的方向将是在更高灵敏度、角分辨的观测和对特定类型天体辐射特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