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交通
第1行: 第1行:
[[文件:99521.jpg|right|thumb|300px|贵州百里杜鹃:杜鹃花]]  '''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汉语拼音]]:Guizhou Baili Dujuan Fengjing Mingsheng Qu),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东北面,[[黔西县]]与[[大方县]]交界处。因景区内呈新月状分布一片长50公里,宽1-5公里,总面积达125.8平方公里的原始杜鹃林,故称“百里杜鹃”。被誉为“地球彩带、世界花园、养生福地、避暑天堂”。有“杜鹃王国”、“世界天然大花园”诸多美誉。
+
[[文件:99521.jpg|right|thumb|300px|贵州百里杜鹃:杜鹃花]]
 +
 
 +
  '''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汉语拼音]]:Guizhou Baili Dujuan Fengjing Mingsheng Qu),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东北面,[[黔西县]]与[[大方县]]交界处。因景区内呈新月状分布一片长50公里,宽1-5公里,总面积达125.8平方公里的原始杜鹃林,故称“百里杜鹃”。被誉为“地球彩带、世界花园、养生福地、避暑天堂”。有“杜鹃王国”、“世界天然大花园”诸多美誉。
  
 
  目前景区主要分为金坡景区和普底景区。金坡景区的特点是连绵起伏、气势宏伟、大度壮观。普底景区的特点是纤细小巧、秀丽玲珑,景点相对独立。景区距省城[[贵阳|贵阳市]]150公里。该区旅游资源富集,蕴藏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景区主要分为金坡景区和普底景区。金坡景区的特点是连绵起伏、气势宏伟、大度壮观。普底景区的特点是纤细小巧、秀丽玲珑,景点相对独立。景区距省城[[贵阳|贵阳市]]150公里。该区旅游资源富集,蕴藏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第11行: 第13行:
 
  2007年9月,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为毕节地委、行署派出的正县级机构,辖4个民族乡54个村(居)委会、500平方公里、近10万人,为百里杜鹃的保护、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据统计,2011年百里杜鹃游客量达到115.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6.11亿元。
 
  2007年9月,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为毕节地委、行署派出的正县级机构,辖4个民族乡54个村(居)委会、500平方公里、近10万人,为百里杜鹃的保护、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据统计,2011年百里杜鹃游客量达到115.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6.11亿元。
  
== 地理 ==
+
=== 地理 ===
  
=== 位置、地质地貌 ===
+
==== 位置、地质地貌 ====
  
 
  百里杜鹃景区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东北面,黔西与大方两县交界处,距黔西县城32公里,距大方县城4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5′30″~106°04′45″,北纬27°08′30″~27°20′00″,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
 
  百里杜鹃景区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东北面,黔西与大方两县交界处,距黔西县城32公里,距大方县城4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5′30″~106°04′45″,北纬27°08′30″~27°20′00″,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
第19行: 第21行:
 
  景区地处黔西高原向黔中山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属高原中山丘陵地貌类型。区内地表尚保存着较原始的剥夷面状态,丘岗起伏,绵延成片,山体相对高差500米以下。境内坡度为10~30度,海拔在1060~2200米之间。区内基岩主要为砂页岩、碳酸盐岩,主要分布着二叠编统含燧石灰岩、寒武系中白云岩。
 
  景区地处黔西高原向黔中山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属高原中山丘陵地貌类型。区内地表尚保存着较原始的剥夷面状态,丘岗起伏,绵延成片,山体相对高差500米以下。境内坡度为10~30度,海拔在1060~2200米之间。区内基岩主要为砂页岩、碳酸盐岩,主要分布着二叠编统含燧石灰岩、寒武系中白云岩。
  
=== 矿产 ===
+
==== 矿产 ====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有无烟煤、黄铁矿、大理石、高岭土等。尤以无烟煤质优、储量多、分布广著称,初步勘查储量为4.5亿吨。目前辖区内有合法矿井37对,设计年产量达600万吨左右,其中金坡乡白岩脚煤矿年产60万吨、金坡乡黔金煤矿年产45万吨、大方县百纳乡化育煤矿和金坡乡化窝煤矿年产30万吨,其余煤井年产15万吨的22对、9万吨的11对。矿区主要分布在仁和乡(6对)、金坡乡(10对)、普底乡(20对)、大水乡(1对)等。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有无烟煤、黄铁矿、大理石、高岭土等。尤以无烟煤质优、储量多、分布广著称,初步勘查储量为4.5亿吨。目前辖区内有合法矿井37对,设计年产量达600万吨左右,其中金坡乡白岩脚煤矿年产60万吨、金坡乡黔金煤矿年产45万吨、大方县百纳乡化育煤矿和金坡乡化窝煤矿年产30万吨,其余煤井年产15万吨的22对、9万吨的11对。矿区主要分布在仁和乡(6对)、金坡乡(10对)、普底乡(20对)、大水乡(1对)等。
第25行: 第27行:
 
  辖区内有非煤矿山16家, 16家砂石矿企业主要分布在普底乡(11家)、金坡乡(4家),大水乡(1家)。
 
  辖区内有非煤矿山16家, 16家砂石矿企业主要分布在普底乡(11家)、金坡乡(4家),大水乡(1家)。
  
=== 气候 ===
+
==== 气候 ====
  
 
  百里杜鹃景区属于亚热带高原温凉气候。年平均温度为11.8C,年降水量1000~1200毫米,降水集中在4~9月。
 
  百里杜鹃景区属于亚热带高原温凉气候。年平均温度为11.8C,年降水量1000~1200毫米,降水集中在4~9月。
  
== 交通 ==
+
=== 交通 ===
  
 
[[文件:99519.jpg|right|thumb|500px|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 旅游示意图]]  百里杜鹃景区交通便利。一是外部快速交通骨架网已形成。正在建设中的国家重点工程杭瑞高速公路从管理区北部穿过,距离旅游服务功能区中心城区只有5公里,正在规划中的黔大高速公路从管理区南部穿越,距离旅游服务功能区中心城区仅8公里,景区离正在建设的毕节飞雄机场车程不超过一小时,正在开展前期规划设计的遵毕铁路也计划从百里杜鹃管理区北部穿过;二是内部交通条件逐步改善。党工委、管委会组建成立以来,不断加大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野坝至普底公路进行了改造,建成黄泥塘至普底旅游公路,普底至大水至仁和通乡油路正在建设中。
 
[[文件:99519.jpg|right|thumb|500px|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 旅游示意图]]  百里杜鹃景区交通便利。一是外部快速交通骨架网已形成。正在建设中的国家重点工程杭瑞高速公路从管理区北部穿过,距离旅游服务功能区中心城区只有5公里,正在规划中的黔大高速公路从管理区南部穿越,距离旅游服务功能区中心城区仅8公里,景区离正在建设的毕节飞雄机场车程不超过一小时,正在开展前期规划设计的遵毕铁路也计划从百里杜鹃管理区北部穿过;二是内部交通条件逐步改善。党工委、管委会组建成立以来,不断加大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野坝至普底公路进行了改造,建成黄泥塘至普底旅游公路,普底至大水至仁和通乡油路正在建设中。
  
== 百里杜鹃景区总体规划 ==
+
=== 百里杜鹃景区总体规划 ===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的分布范围为东经105°45′28″~106°04′31″,北纬27°09′44″~27°17′27″,面积为101.66 km2,属于大型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涉及原大方县黄泥塘镇、凤山乡、百纳乡、普底乡、大水乡、黄泥乡等5乡1镇;涉及原黔西县金坡乡、仁和乡、红林乡3个乡,共计8乡1镇,37个行政村。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的分布范围为东经105°45′28″~106°04′31″,北纬27°09′44″~27°17′27″,面积为101.66 km2,属于大型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涉及原大方县黄泥塘镇、凤山乡、百纳乡、普底乡、大水乡、黄泥乡等5乡1镇;涉及原黔西县金坡乡、仁和乡、红林乡3个乡,共计8乡1镇,37个行政村。
 
  
 
  
=== 景区 ===
+
==== 景区 ====
  
 
  根据资源分布特点和游览空间的组合,划分为5个景区。
 
  根据资源分布特点和游览空间的组合,划分为5个景区。
第51行: 第53行:
 
  5.嘎木景区:南起仁和乡与黄泥乡界线,北至大荒土,面积11.06km2,共6个景点。地理坐标东经106°02′8″—106°04′31″,北纬:27°14′04″—27°17′27″。
 
  5.嘎木景区:南起仁和乡与黄泥乡界线,北至大荒土,面积11.06km2,共6个景点。地理坐标东经106°02′8″—106°04′31″,北纬:27°14′04″—27°17′27″。
  
=== 保护区 ===
+
==== 保护区 ====
  
 
  一级保护区:各景区中,在特级景点和一级景点周围划出一定范围作为一级保护区,面积为18.32平方公里。
 
  一级保护区:各景区中,在特级景点和一级景点周围划出一定范围作为一级保护区,面积为18.32平方公里。
第59行: 第61行:
 
  三级保护区:在风景区范围内,以上各级保护区之外的地区划分为三级保护区。有序控制区内的各项建设与设施,并与风景区环境相协调。准许原有土地利用方式与形态,可以安排同风景区性质与容量相一致的各项旅游设施及基地。
 
  三级保护区:在风景区范围内,以上各级保护区之外的地区划分为三级保护区。有序控制区内的各项建设与设施,并与风景区环境相协调。准许原有土地利用方式与形态,可以安排同风景区性质与容量相一致的各项旅游设施及基地。
  
== 旅游资源 ==
+
=== 旅游资源 ===
  
 
  '''杜鹃花'''(杜鹃林带) 杜鹃花生长在高海拔、低纬度地区,百里杜鹃林带呈环状分布,延绵50余公里,宽约1~5公里,总面积125.8平方公里,暮春三月,竟相怒放,繁花似锦。初步查明,百里杜鹃风景区有马缨杜鹃、大白花杜鹃、水红杜鹃、露珠杜鹃等41种,占世界杜鹃花5个亚属中的全部。花色多样,绚烂生辉。每年3月到5月次第开放,百里花山色彩缤纷,犹如广袤的锦缎华章铺山盖岭,百态千姿。被誉为“地球彩带、世界花园”。
 
  '''杜鹃花'''(杜鹃林带) 杜鹃花生长在高海拔、低纬度地区,百里杜鹃林带呈环状分布,延绵50余公里,宽约1~5公里,总面积125.8平方公里,暮春三月,竟相怒放,繁花似锦。初步查明,百里杜鹃风景区有马缨杜鹃、大白花杜鹃、水红杜鹃、露珠杜鹃等41种,占世界杜鹃花5个亚属中的全部。花色多样,绚烂生辉。每年3月到5月次第开放,百里花山色彩缤纷,犹如广袤的锦缎华章铺山盖岭,百态千姿。被誉为“地球彩带、世界花园”。
第103行: 第105行:
 
  '''马缨林''' 是马缨杜鹃最集中的地方。马缨,顾名思义就是马头上带的大红缨。马缨杜鹃树身高大,花冠浓密,多的有二、三百朵。花簇如团团烈火在枝头燃烧,映红了天,映红了地,映红了游人的脸,映红了四周的山。传说:在古时候,有一位美丽的彝家少女叫“索玛”,她的聪明令世人折服,她的勤劳让乡亲们钦佩,她的美丽让山鹰忘记了翱翔,她的歌喉让百鸟陶醉。有一位牧羊的彝家小伙“阿哲”勤劳善良,他像天空飞翔的雄鹰,矫健的身影让日月惊叹,他的勇猛能叫野兽退让。“索玛”爱上了阿哲,他们私定终生,在一个月明星稀、月亮蓝蓝的晚上,他们逃离了家园,他们采野果、食山芋、饮山泉,他们用清甜的泉水酿出了芬芳的咂酒,但好景不长,头人“阿支罗泥”看上了“索玛”,在采野果的路上害死了“阿哲”,逼迫“索玛”与他成婚,“索玛”誓死不从,跳下了山崖徇情,她的热血变成了火红的马樱杜鹃,她的灵魂变成了美丽的杜鹃鸟呼唤自己的爱人。“杜鹃啼血”的典故由此产生。
 
  '''马缨林''' 是马缨杜鹃最集中的地方。马缨,顾名思义就是马头上带的大红缨。马缨杜鹃树身高大,花冠浓密,多的有二、三百朵。花簇如团团烈火在枝头燃烧,映红了天,映红了地,映红了游人的脸,映红了四周的山。传说:在古时候,有一位美丽的彝家少女叫“索玛”,她的聪明令世人折服,她的勤劳让乡亲们钦佩,她的美丽让山鹰忘记了翱翔,她的歌喉让百鸟陶醉。有一位牧羊的彝家小伙“阿哲”勤劳善良,他像天空飞翔的雄鹰,矫健的身影让日月惊叹,他的勇猛能叫野兽退让。“索玛”爱上了阿哲,他们私定终生,在一个月明星稀、月亮蓝蓝的晚上,他们逃离了家园,他们采野果、食山芋、饮山泉,他们用清甜的泉水酿出了芬芳的咂酒,但好景不长,头人“阿支罗泥”看上了“索玛”,在采野果的路上害死了“阿哲”,逼迫“索玛”与他成婚,“索玛”誓死不从,跳下了山崖徇情,她的热血变成了火红的马樱杜鹃,她的灵魂变成了美丽的杜鹃鸟呼唤自己的爱人。“杜鹃啼血”的典故由此产生。
  
== 地方特产 ==
+
=== 地方特产 ===
  
 
  '''彝族咂酒''' 是百里杜鹃彝族同胞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环境,以玉米、小麦为原料,以传统工艺酿造而成,酒精度在10度左右,味香醇正,养身健体。每年三至五月,百里杜鹃姹紫嫣红,四方宾客如约而至。彝家人热情好客,饭酒豪爽,待客先用酒,主人客人围坐在酒坛的四周,用管大口吸酒,场面颇为壮观。据《史书》记载,1861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受彝族同胞款待时,豪饮百里杜鹃咂酒后挥毫赋诗曰“万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
 
  '''彝族咂酒''' 是百里杜鹃彝族同胞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环境,以玉米、小麦为原料,以传统工艺酿造而成,酒精度在10度左右,味香醇正,养身健体。每年三至五月,百里杜鹃姹紫嫣红,四方宾客如约而至。彝家人热情好客,饭酒豪爽,待客先用酒,主人客人围坐在酒坛的四周,用管大口吸酒,场面颇为壮观。据《史书》记载,1861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受彝族同胞款待时,豪饮百里杜鹃咂酒后挥毫赋诗曰“万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
第122行: 第124行:
  
  
[[Category:中国]]
+
[[Category:旅游]]
[[Category:中国行政区]]
+
[[Category:风景区]]
  
 
[[Category:地理]]
 
[[Category:地理]]
第130行: 第132行:
  
 
[[Category:贵州]]
 
[[Category:贵州]]
[[Category:毕节]]
+
[[Category:毕节市]]
 +
 
 +
[[Category:中文词典]]
 +
[[Category:G音词语]]
 +
[[Category:贵]]

2021年4月30日 (五) 14:30的版本

贵州百里杜鹃:杜鹃花

  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汉语拼音:Guizhou Baili Dujuan Fengjing Mingsheng Qu),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东北面,黔西县大方县交界处。因景区内呈新月状分布一片长50公里,宽1-5公里,总面积达125.8平方公里的原始杜鹃林,故称“百里杜鹃”。被誉为“地球彩带、世界花园、养生福地、避暑天堂”。有“杜鹃王国”、“世界天然大花园”诸多美誉。

  目前景区主要分为金坡景区和普底景区。金坡景区的特点是连绵起伏、气势宏伟、大度壮观。普底景区的特点是纤细小巧、秀丽玲珑,景点相对独立。景区距省城贵阳市150公里。该区旅游资源富集,蕴藏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辖4个少数民族乡54个村(居),总面积为500余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林区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11.8°C,年降雨量为1150.4mm。生长在高海拔、低纬度杜鹃花,暮春三月,竟相怒放,繁花似锦,姹紫嫣红。初步查明,有马缨杜鹃大白花杜鹃水红杜鹃露珠杜鹃等41种。花色多样,绚烂生辉。“百里杜鹃”不仅是杜鹃花的海洋、杜鹃花的世界,而且还是参天古树云集、山水林洞辉映、珍禽异兽栖息的原始森林旅游景区。境内有鸟类104种,兽类3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云豹林麝,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豹猫小灵猫红腹锦鸡白腹锦鸡白冠长尾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杏红豆杉。二级保护植物有香樟厚朴喜树菌类有131种。古树名木有千年巨桑、杜鹃花王、御赐银杏和沙江古刺楸等。

  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喀斯特发育地区,形成了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有普底的红岩峰、白岩峰,金坡的五指峰等山峰景观;有金坡的大坑洞、嘎木与仁和交界处的燕子洞,洞内有米底河伏流从花底岩峡谷涌出,水流湍急,轰声如雷,只见其声,不见其影的溶洞景观;有水面宽阔,清澈明亮,宁静秀丽,休憩疗养的理想场所移山湖。

  百里杜鹃景区内主要居住有彝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浓郁。尤其是彝族、苗族的传统节日——彝族年火把节插花节跳花节等别具一格,令人神往;苗族的芦笙舞打鼓拳舞等原始古朴,神秘诱人;民族民间工艺——刺绣、蜡染、织布、漆器、服饰等独具特色;水西特色美食宫保肉、骟鸡豆花、黄粑等吊足胃口,令人垂涎;附近还有许多国家级名胜古迹,如大方县城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奢香夫人墓奢香博物馆,是纪念贵州西部开发先驱、明初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和集中展示中国古代彝族文化的大型场馆;游人还可游览黑颈鹤的故乡——贵州省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天下第一洞——贵州省织金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贺龙肖克率红二六军团曾在乌蒙山区回旋,现建有“黄家坝阻击战纪念碑”。

  2007年9月,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为毕节地委、行署派出的正县级机构,辖4个民族乡54个村(居)委会、500平方公里、近10万人,为百里杜鹃的保护、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据统计,2011年百里杜鹃游客量达到115.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6.11亿元。

地理

位置、地质地貌

  百里杜鹃景区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东北面,黔西与大方两县交界处,距黔西县城32公里,距大方县城4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5′30″~106°04′45″,北纬27°08′30″~27°20′00″,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

  景区地处黔西高原向黔中山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属高原中山丘陵地貌类型。区内地表尚保存着较原始的剥夷面状态,丘岗起伏,绵延成片,山体相对高差500米以下。境内坡度为10~30度,海拔在1060~2200米之间。区内基岩主要为砂页岩、碳酸盐岩,主要分布着二叠编统含燧石灰岩、寒武系中白云岩。

矿产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有无烟煤、黄铁矿、大理石、高岭土等。尤以无烟煤质优、储量多、分布广著称,初步勘查储量为4.5亿吨。目前辖区内有合法矿井37对,设计年产量达600万吨左右,其中金坡乡白岩脚煤矿年产60万吨、金坡乡黔金煤矿年产45万吨、大方县百纳乡化育煤矿和金坡乡化窝煤矿年产30万吨,其余煤井年产15万吨的22对、9万吨的11对。矿区主要分布在仁和乡(6对)、金坡乡(10对)、普底乡(20对)、大水乡(1对)等。

  辖区内有非煤矿山16家, 16家砂石矿企业主要分布在普底乡(11家)、金坡乡(4家),大水乡(1家)。

气候

  百里杜鹃景区属于亚热带高原温凉气候。年平均温度为11.8C,年降水量1000~1200毫米,降水集中在4~9月。

交通

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 旅游示意图
  百里杜鹃景区交通便利。一是外部快速交通骨架网已形成。正在建设中的国家重点工程杭瑞高速公路从管理区北部穿过,距离旅游服务功能区中心城区只有5公里,正在规划中的黔大高速公路从管理区南部穿越,距离旅游服务功能区中心城区仅8公里,景区离正在建设的毕节飞雄机场车程不超过一小时,正在开展前期规划设计的遵毕铁路也计划从百里杜鹃管理区北部穿过;二是内部交通条件逐步改善。党工委、管委会组建成立以来,不断加大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野坝至普底公路进行了改造,建成黄泥塘至普底旅游公路,普底至大水至仁和通乡油路正在建设中。

百里杜鹃景区总体规划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的分布范围为东经105°45′28″~106°04′31″,北纬27°09′44″~27°17′27″,面积为101.66 km2,属于大型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涉及原大方县黄泥塘镇、凤山乡、百纳乡、普底乡、大水乡、黄泥乡等5乡1镇;涉及原黔西县金坡乡、仁和乡、红林乡3个乡,共计8乡1镇,37个行政村。   

景区

  根据资源分布特点和游览空间的组合,划分为5个景区。

  1.百合景区:靠近凤山乡,面积19.21 km2,有2个景点。东起白鸡孔,西至烂河坝,南起大寨,北至化育。地理坐标东经105°45′28″—105°48′10″,北纬27°10′17″—27°15′14″。

  2.普底景区:从普底乡大苗寨至普底乡与红林乡交界处,面积24.41km2,共有8个景点。地理坐标东经105°50′13″—105°53′25″,北纬27°11′27″—27°16′08″。

  3.金坡景区:西起普底乡与红林乡界线,东至化窝至大水公路,面积23.26km2,共12个景点。地理坐标东经105°53′09″—105°58′33″,北纬 27°09′44″—27°12′56″。

  4.仁和景区:西起化窝至大水公路,东至仁和乡与黄泥乡界线,面积23.00 km2,共5个景点。地理坐标东经105°58′01″—106°03′32″,北纬27°11′34″—27°14′28″。

  5.嘎木景区:南起仁和乡与黄泥乡界线,北至大荒土,面积11.06km2,共6个景点。地理坐标东经106°02′8″—106°04′31″,北纬:27°14′04″—27°17′27″。

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各景区中,在特级景点和一级景点周围划出一定范围作为一级保护区,面积为18.32平方公里。

  二级保护区:景区范围内的非一级景点和景物周围划为二级保护区,面积 36.00平方公里。

  三级保护区:在风景区范围内,以上各级保护区之外的地区划分为三级保护区。有序控制区内的各项建设与设施,并与风景区环境相协调。准许原有土地利用方式与形态,可以安排同风景区性质与容量相一致的各项旅游设施及基地。

旅游资源

  杜鹃花(杜鹃林带) 杜鹃花生长在高海拔、低纬度地区,百里杜鹃林带呈环状分布,延绵50余公里,宽约1~5公里,总面积125.8平方公里,暮春三月,竟相怒放,繁花似锦。初步查明,百里杜鹃风景区有马缨杜鹃、大白花杜鹃、水红杜鹃、露珠杜鹃等41种,占世界杜鹃花5个亚属中的全部。花色多样,绚烂生辉。每年3月到5月次第开放,百里花山色彩缤纷,犹如广袤的锦缎华章铺山盖岭,百态千姿。被誉为“地球彩带、世界花园”。

  百里杜鹃大草原 距普底中心花区4公里,总面积近6万亩,呈环状和梯状分布,植物多为高山矮化杜鹃及原生灌木为主。由于受高海拔气候和风力影响,植被生长极为奇特,形成独具特色的天然盆景园;草原上的天坑星罗棋布,极具观赏价值;喀斯特地貌风格独具,山形奇峰突出,耸立危岩让人惊叹,被称为南方喀斯特地貌的神奇童话。

  百里杜鹃湖 水域面积400余亩,周围青山如黛,山水绸缪,水中有岛,岛上有花。春来杜鹃烂漫,惹来八方游客;秋至层林尽染,醉倒一湖鹭乌。岛上闲情,鸟啼花间树;湖上荡舟,人在画中游。设若春宵,野外鹃声惊客梦;设若夏夜,湖畔蛙语伴君眠。百里杜鹃湖是云贵高原上一道纯洁无瑕的风景,是人类疲惫心灵返璞归真的皈依地。

  米底河 是乌江水系上的一条支流,河从高山流入深谷,一如生命的跌宕起伏。其中,在60米河段上的三叠瀑布一气呵成,落差达40米,水戏顽石,忽而泻过石上,忽而钻入山中,形成高石坝、石猪槽、天生桥、花底岩等千姿百态的岩溶奇观。219公里长的岩河两岸,原始杜鹃林一路簇拥。这里还有堪称中华第一桑的千年古桑,胸径达3 .25米,树高40余米;有四人合围的古樟树;有胸围2.2米的野生桂花树;还有胸围1.8米的野生杨梅树。

  杜鹃花王 生长在百里杜鹃风景区仁和杜鹃村,树径81.18厘米,树高约8米,树龄约1270岁,数条粗根裸露,枝干虬曲苍劲。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两位彝族小伙云游到白马坡,很是疲倦,背靠背地休息,不想便睡着了,化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杜鹃花王树”。那大的一株是哥哥,小的便是弟弟,兄弟俩紧紧依靠直到现在,他们头上的红头巾也演变成火红的杜鹃花。这株杜鹃花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树径最大,树龄最老的杜鹃树,杜鹃“花王”因此而得名。

  “千年一吻” 由两座形似亲吻的山岩构成,左岩高大、右岩矮小,两岩底下形成深谷,谷内悠深,冬暧夏凉,与周围的杜鹃花相辉映,一年四季谷外景色或姹紫嫣红或千里冰封,任凭谷外寒来暑往,景色多变,谷内始终保持迷人的春色。

  九龙山 支戛阿鲁神山,又名楚敖山,是离天最近的地方。这里流传着彝族神王支戛阿鲁在流水洪荒时期,孤身奋力补天排洪、感天动地的神奇故事。九龙山,就是神王身栖之地,山峰巍峨崔嵬,直指苍穹,仿若神剑,砥柱天地。

  黄家祠堂 位于普底街东侧、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砖木结构、一阁两院构成、规模宏大、工艺精细。

  黄家坝阻击战遗址 是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转战黔西北,强渡鸭池河,克黔西,夺大定(今大方县)、毕节,并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扩红”运动。国民党以数倍之敌向黔大 毕进犯,妄图红二、六军团围歼。当年2月1 8目,红军在黄家坝一带阻击狼敌,毙敌团长1名、营长3名、官兵100多名,缴获轻机枪l挺、长短枪60余支。这是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北上抗日之前的最后一仗,与毛泽东交往甚深的毕节籍开明人士周素园于此开始和红军一起长征。现在黄家坝还保留着当年红军英勇战斗的遗址。

  云台岭 云台岭杜鹃花林区内,高高低低、密密麻麻的鲜花大的数十根树干簇生一蔸,小的独树一株,舒影横斜。高的一仗有余,求枝舒展;低的不过盈尺,楚楚可怜。花多的上万朵,团花簇景。花少的一两支,孤芳独秀,杜鹃树干奇形怪状,宛如一株株巨大的天然盆景。

  醉九牛 是普底景区最为传神的景点之一,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个动人的传说,据《南蛮史》记载:明洪武十七年,水西土司奢香夫人为维护西南边陲的安宁,进见朱元璋的贡品中,就有九头水西壮牛,但是当走到这里,不肯走了,为什么呢?那就是被色彩艳丽的杜鹃花迷住了,醉倒杜鹃花林中。奢香禀告朱元璋后,朱元璋对奢香说,就把那里叫“醉九牛”吧。醉九牛因此得名。

  白马坡 白马山景点四面环山,山上有一棵马樱杜鹃花树,树高约7米,树干粗242公分,露根大约30公分,常年开花成千上万。树龄有1000多年,人们称它为杜鹃花中的白马王子。这株杜鹃“花王”,在2002年6月份贵州电视台《发现贵州》栏目播放两次。这个景点,好象所有的杜鹃花都在杜鹃王的统领下,竞相绽放,左山是花,右山是花,山上是花,山下是花,真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

  五彩路 顾名思义就是五种颜色的路。其实,原来这个地方老地名叫“五叉路”。因为有五条路可以通过花区,后来人们发现盛花季节,五条路上落英缤纷,非常美丽,就将“五叉路”改为“五彩路”了。“五彩路”是杜鹃花品种比较集中、齐全的景点,红的有大红、深红、亮红、水红、肉红、粉红,白的有纯白、黄白、紫白、灰白、绿白,紫的有深紫、淡紫、红紫、深红紫、蔷薇色、玫瑰色,黄有乳黄、鹅黄、浅黄、绿黄、棕黄等,鲜蔷薇色的是团花杜鹃,乳黄泛白的露珠杜鹃,淡红变紫的是迷人杜鹃,浅肉色的是皱皮杜鹃,玫瑰色的是锦绣杜鹃。

  览胜峰 览胜峰的红杜鹃像翻滚的火龙,如升腾的烈焰,并非一种色,马樱最红,红红火火、大红刺眼,深红、亮红、水红、淡红、肉红、粉红……红红的一片,着实透心惹眼。览胜峰的白杜鹃如云海翻浪、沧海桑田,白得透亮,洁白无暇,有黄白粉带,紫白、灰白、绿白……白色茫茫。览胜峰的紫杜鹃如孔雀开屏,淡紫红、深紫红、玫瑰紫彩霞满天、娇贵秀丽,清翠欲滴。览胜峰的黄杜鹃黄的高贵、黄的娇妍、黄的富贵,浅黄、绿黄、淡黄……显得雍荣华贵。

  奢香岭 是奢香与霭翠谈情说爱的地方。奢香出生在水西的姑朵山寨(现四川古蔺县境),她身材高大,脸似桃红,龙眉凤眼,从小读书习字,织布绣花,吹拉弹唱,能歌善舞,骑马射箭,能文能武。她笑时,百鸟争鸣万花开;发怒时,山摇地动鸟无声。婚后才一年多,正当奢香夫人从月子,外邦出兵侵占滇西,滇西头人派人来求援,霭翠亲自领兵去救援,不幸战死在滇西了。从此,才19岁的奢香夫人,便代替丈夫任职,执掌水西大政。她能文能武,不但会治理农事,而且会理政经商。在水西管地上深得人心。不几年,就把九穷一富的水西,变得富裕起来,使各族百姓安居乐业,欢天喜地。不久,奢香夫人开辟了连结中原的官道,设置了从龙场(今修文县)至毕节的九个驿站。这样一来,奢香岭下的西溪河畔,形成了上下大街七十二道,小巷三十六条,曾被人们称颂为“花都”。

  数花峰 是整个普底花区的最高峰。这里可看到杜鹃花峰连绵不断,此起彼伏。粉团杜鹃,银妆素裹,近观像白鹤戏水,远看如云海翻腾;红杜鹃花红似火、分外热烈,花团锦簇,艳丽光彩;迷人杜鹃,色彩缤纷,璀璨絢丽。身处花丛中,如同梦幻世界一般。

  龙场九驿 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朱元璋出兵两路进攻云南之前,先派员自岳州至贵州设置25驿,负责传递军情、运送粮草。这样就把云贵川驿路连接起来。明朝一个历史上十分有名的奢香夫人组织人力,“开偏桥、水东,以达乌蒙、乌撒及容山诸境,立龙场九驿”(《贵州通志》),一共修了560多里山路,建立了九座驿站。龙场在贵阳西北,今贵州修文县境内。龙场九驿起自贵阳城西40里的威清,经龙场、陆广、谷里、水西、奢香、金鸡、阁雅驿到归化驿。因第一站到龙场,因此通称“龙场九驿”。这对沟通内地与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也是我国民族团结的光辉范例。明吴国纶有《奢香驿诗》歌颂其这位杰出的彝族妇女:“我闻水西奢香氏,奉诏曾谒高皇宫。承恩一诺九驿通,凿山穿木开蒙茸,至今承平二百载,牂牁僰道犹同风。……”。

  金坡岭 有奢香夫人开通的“九驿”(就是起自贵阳城西40里的威清,经龙场、陆广、谷里、水西、奢香、金鸡、阁雅驿到归化驿),这里的花特别漂亮,远远看去,有的山一片鲜红,艳若朝霞,姹紫嫣红;有的山一片雪白,银装素裹,绚丽夺目;有的山百花齐放,繁花似锦。最为奇特的是“一树不同花”,即一棵树上开出若干不同颜色的花朵,最壮观的可达7种之多,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山间各色杜鹃花花团锦簇,云霞灿烂、千姿百态、色彩丰富。一个花序有20余朵花,一株树上多达上万朵花,花树高的有六七米,矮一米不到,景区内山岭起伏、花山绵延,一山山红杜鹃,艳如云霞;一坡坡白杜鹃,洁白如雪。大杜鹃树枝苍劲,小杜鹃俏丽多姿,各色花朵红的如红缨,银白的似粉球,鹅黄的如团扇,淡黄的似玉盘,美不胜收,令人陶醉。传说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杜宇,死后魂化为鸟,自暮春至初夏,日夜悲啼,嘴中流血,声若“不如归去”, 这个神话,哀婉凄侧,动人心腑。

  画眉岭 曾经是金黄色的金画眉的家园。多年以前“百鸟中的歌王”金画眉的婉转清脆的叫声是这里最动人的“风景”。有农谚道:“烟雨濛濛好风光,画眉声中春播忙。”阳春三月,杜鹃花开,画眉欢唱,正是春耕播种的大好时机。由于这里风景别致,成了各族青年男女对歌谈情的理想场所。

  锦鸡箐 这里的杜鹃,树大林密,交织丛生着粉红色的迷人杜鹃和鹅黄色的露珠杜鹃、大白杜鹃及深红色的马缨杜鹃,引来锦鸡在这里安家繁衍。这里由于花茂林深,腐殖土深厚,是野生天麻的理想生长环境和香菇、木耳的出产地。这里生长的天麻天麻素为14.8%,为天麻之王,这里所产的一种人们常用待客的茶叶,叫“九龙神草”。

  马缨林 是马缨杜鹃最集中的地方。马缨,顾名思义就是马头上带的大红缨。马缨杜鹃树身高大,花冠浓密,多的有二、三百朵。花簇如团团烈火在枝头燃烧,映红了天,映红了地,映红了游人的脸,映红了四周的山。传说:在古时候,有一位美丽的彝家少女叫“索玛”,她的聪明令世人折服,她的勤劳让乡亲们钦佩,她的美丽让山鹰忘记了翱翔,她的歌喉让百鸟陶醉。有一位牧羊的彝家小伙“阿哲”勤劳善良,他像天空飞翔的雄鹰,矫健的身影让日月惊叹,他的勇猛能叫野兽退让。“索玛”爱上了阿哲,他们私定终生,在一个月明星稀、月亮蓝蓝的晚上,他们逃离了家园,他们采野果、食山芋、饮山泉,他们用清甜的泉水酿出了芬芳的咂酒,但好景不长,头人“阿支罗泥”看上了“索玛”,在采野果的路上害死了“阿哲”,逼迫“索玛”与他成婚,“索玛”誓死不从,跳下了山崖徇情,她的热血变成了火红的马樱杜鹃,她的灵魂变成了美丽的杜鹃鸟呼唤自己的爱人。“杜鹃啼血”的典故由此产生。

地方特产

  彝族咂酒 是百里杜鹃彝族同胞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环境,以玉米、小麦为原料,以传统工艺酿造而成,酒精度在10度左右,味香醇正,养身健体。每年三至五月,百里杜鹃姹紫嫣红,四方宾客如约而至。彝家人热情好客,饭酒豪爽,待客先用酒,主人客人围坐在酒坛的四周,用管大口吸酒,场面颇为壮观。据《史书》记载,1861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受彝族同胞款待时,豪饮百里杜鹃咂酒后挥毫赋诗曰“万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

  苔菜 是百里杜鹃独有的特色蔬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百里杜鹃苔菜种植基地位于仁和乡仁和村、朝阳村、中河村。因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而生长,现种植面积2000余亩,每亩产值2000元,年产值达400万元以上。近年来,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苔菜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发展、壮大苔菜产业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的首选之路。

  火烟豆干 是百里杜鹃一种独有的豆制品,蛋白质含量极高,是人体必须摄入的食品,该豆干以白豆和绿豆为原料,利用大山脚下涌出的泉水将豆经过长时间浸泡,用彝家石磨磨成浆,然后通过柴火煮浆、除渣,在80度左右的温度下添加酸汤后形成豆腐,挤压成块,经烟薰而成。该豆干富有较好的弹性,色泽味美,是百里杜鹃特色食品之一。

  蕨菜 是一种野生植物,主要生长于弱酸土壤区,其味甘、叶嫩可食用,根茎可制成淀粉,富含人体所需氨基酸、维生素等,具有美容养颜、延年益寿之功效,是纯天然野生食品。由于百里杜鹃范围内土壤大多属偏酸性,最为适合蕨菜生长。对野生蕨菜进行人工栽培及深加工,将成为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开发旅游产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的一条好路子。

  金丰金银花 属百里杜鹃保健“三宝”之一。由于百里杜鹃得天独厚的土壤、无污染水源及典型的亚热带温湿季风性气候和负离子富足的空气孕育了其优良的品质和特性。2003年,经贵州省中医学院药学系鉴定,其绿原酸含量达5%(超过国家《药典》既定标准),享有“金银花极品”的美誉,花茎坚韧,花单生叶腋,香气宜人,具有清热解毒、祛血化瘀、疏散风热、通经活络之功效,长期食用将起到保健和治疗的双重疗效。 作为百里杜鹃重点发展的特色农业品牌,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科研部门”的生产模式,集种植、加工、包装为一体,逐步形成产业化生产经营。目前,种植规模达2000余亩,种植金银花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项目。

  九龙神草

  野生木耳

  彝家香豆腐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