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5年4月6日 (一) 12:37东方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拼音:chǒu 部首:乛 总笔画:4 部外笔画:3 结构:独体字 常用字表 拼音检字表
注音:ㄔㄡˇ 造字法:象形字/“醜”为形声字 输入法:〔王码〕NFD 输入法:〔万能〕NFD 倉頡:NG 通用字表 部首检字表
”字书法
作者:王羲之
”字书法
作者:王铎

(一)丑 chǒu

  1. 地支的第二位,对应的属相为牛。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纪月(指农历十二月)、纪日、纪时(指凌晨1时至3时)。
  2. 戏曲角色行当,扮演滑稽人物,鼻梁上抹白粉,有文丑、武丑之分。也叫“小花脸”、“三花脸”:丑角丨丑旦(戏剧中饰演女性的丑角)。
  3. 姓。

(二)丑() chǒu

  1. 相貌难看:丑陋丨他相貌虽丑,但心眼儿好。<注> 古人以为鬼的面貌最丑,故从鬼。“醜”的本义为貌丑。在古代,“醜”和“丑”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现在“醜”字简化为“丑”。
  2. 可恶;让人厌恶的或瞧不起的:丑闻丨丑态。
  3. 不好的、不光彩的事物:家丑丨出丑丨丑行(丑恶的行为)。
  4. 指坏人、恶人:丑逆(叛逆的人)丨丑徒(叛逆之徒)。

《康熙字典》释义

  【子集上】【一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敕久切【正韻】齒九切,𠀤音醜。十二月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丑曰赤奮若。【淮南子·時則訓】招搖指丑。【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紐牙於丑。 又神名。【山海經】女丑之尸。 【六書正譌】手械也。从又,手也,有物以縶之。象形。因聲借爲子丑字,十二月之象也。又丑象子初生舉手。

《说文解字》释义

  【卷十四】【丑部】 编号:9739   丑,[敕九切 ],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事。象手之形。時加丑,亦舉手時也。凡丑之屬皆从丑。

首字为“丑”的词语

  丑恶  丑化  丑陋  丑态  丑八怪  丑巴怪  丑宝  丑比  丑表功  丑博  丑叉

  丑诧  丑姹  丑差  丑侪  丑耻  丑辞  丑顇  丑诞  丑党  丑诋  丑地  丑点

  丑毒  丑乖  丑怪  丑话  丑秽  丑祸  丑角  丑脚  丑讦  丑羯  丑沮  丑剧

  丑剌剌  丑类  丑厉  丑詈  丑劣  丑漏  丑虏  丑慢  丑名  丑末  丑逆  丑奴儿

  丑虐  丑婆子  丑娸  丑气  丑肉  丑辱  丑扇  丑生  丑声  丑时  丑史  丑事

  丑饰  丑谥  丑俗  丑徒  丑土  丑闻  丑问  丑污  丑诬  丑险  丑相  丑亵

  丑媟  丑行  丑谑  丑言  丑仪  丑夷  丑异  丑裔  丑音  丑语  丑杂  丑贼生

  丑谮  丑正  丑质  丑状  丑拙  丑族  丑座


首字为“丑”的成语


  丑态百出  丑类恶物  丑声远播  丑态毕露  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
  ·返回 中文字典 首页


徽剧《借靴》剧照

  (京剧)(汉语拼音:chou;英语:clown; jester),中国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面部化装是用白粉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与大花脸对比俗称小花脸,与大花脸、二花脸并列俗称三花脸

  丑的名目初见于宋元南戏,为插科打诨的角色。到近代戏曲中,丑的表演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不同的剧种都有各自的风格特色。丑的表演一般不重唱功而以念白的口齿清楚、清脆流利为主,多用散白,表现上层人物时用韵白。表演程式不像其他行当那样严谨,但有自己的风格和规范,如屈膝、蹲裆、踮脚、耸肩等都是丑的基本动作。昆曲川剧汉剧等历史比较悠久的剧种在表演程式的规格上要求比较严格,民间小戏则比较灵活自由。可以表现幽默、机智的正面人物形象,也可以表现灵魂丑恶、道德败坏的反面人物形象。

  按扮演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技术特点,大致可分为文丑武丑两大支系。文丑中有扮演帝王将相的袍带丑、扮演儒生及书吏之类的方巾丑、扮演花花公子的褶子丑、扮演下层百姓的茶衣丑老丑等分类。武丑俗称开口跳。讲究念白的吐字清晰真切,语调清脆流利。动作轻巧敏捷,着重翻跳跌扑的武功,扮演机警幽默、武艺高超的人物,如《三岔口》的刘利华、《挡马》的焦光普等。昆曲特有的行当“付”,又称二面或副,多扮狡诈阴险的奸臣、恶吏、讼棍或无行文人,如《鸣凤记》的赵文华、《一捧雪》的汤勤、《水浒记》的张文远等,身份比小丑高,品性却比小丑坏。此外,着重做功的老旦有时由丑兼扮,如京剧《清风亭》的贺氏,昆曲《荆钗记》的王十朋母。彩旦亦为丑的本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