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坝古镇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6年10月15日 (六) 15:42阆中人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乐山市五通桥区:西坝古镇名胜

  西坝古镇,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原名“西溶镇”,因境内有溶江而得名,自古为水陆交通要冲,在历史上曾经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称为“西坝水码头”。古镇建制于公元前311年,明清以来成为佛、道、儒教胜地,至今古风犹存,明、清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天然而独特的水土,孕育出了“西坝三绝”:西坝豆腐,西坝生姜,西坝米酒。

  在西坝桫椤峡谷有着与恐龙同生代植物——梭罗树约8万株,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全国规模最大的梭罗树群。峡谷全长约12公里,山势险峻,千姿百态。以梭罗树为代表的原始生态环境,辅以山、水、树、洞的衬托,梭罗树、古遗迹、森林、瀑布、奇石、溪流、山洞等交相呼应,独具特色。

  西坝古镇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繁多,有庙沱城寨的古建筑遗迹,饶州府时代的西坝黑瓷烧造,宋窑遗址,东汉岩墓,古街鳞次栉比,更有明代建筑“陆砖房”、“李砖房”,古街道均系石英石、红砂石石板镶嵌。刘伯承元帅垂钓处为西坝又一人文景观。

西坝三绝

西坝三绝之一:西坝豆腐

  西坝三绝:西坝豆腐,西坝生姜,西坝米酒。

西坝豆腐

  西坝豆腐历史悠久,宋代曾经和赵匡胤比剑论道于华山的陈老祖,隐居西坝圆通寺有文字可查始于明朝万历(公元1573~1620)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西坝人代代相传,不断改进工艺。在选料浸泡、上磨、挤浆、烧煮、压单等工序上都有特别的讲究。用料:本地当年产小黄豆,加“凉水井”的水,上石磨磨制。“皮肤退尽见精华,旋转磨上流浆液”,制成的豆腐白如玉、细若脂;通过烧、炸、炒、熘、蒸、拌,烹饪出360多种菜肴,荟萃成精炒的豆腐宴席,让人惊叹不已。有文人品过西坝豆腐赞道 :“四川豆腐甲天下,西坝豆腐冠四川。”

===西坝生姜=== 

  西坝生姜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特产。产品以鲜、嫩、香、脆,肉厚、味浓、脆爽、无筋的特点。2014年申请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申请人:乐山市五通桥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五通桥区西坝镇、冠英镇、石麟镇、蔡金镇、新云乡、金山镇、辉山镇、桥沟镇、金粟镇、竹根镇、杨柳镇、牛华镇共12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9′45″~103°56′48″,北纬29°17′29″~29°31′30″。其主要产地在五通桥区西坝镇、冠英镇。

===西坝米酒=== 

  西坝米酒始于东汉时期,以西坝境内出土的东汉崖墓文物中的酿酒器皿和乐俑得以印证。其酿制方法一直流传于民间。到了宋代,曾经和赵匡胤比剑论道于华山的陈老祖,隐居西坝圆通寺。他收集民间配方进行工艺改进、提升,产出道家米酒,使西坝酒作坊品质大大增加,产品远销沿江各地,有绵延数公里的古陶窑遗址为证。后仅秘传于陈氏家族之中,其酒质纯净, 米香浓郁,口感极好,少饮有温胃养颜、滋阴壮阳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