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音韵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原音韵》(中华书局影印讷庵本)

  《中原音韵》汉语拼音:Zhongyuan Yinyun;英语:Phonology of the Central Plains),中国古典戏曲音乐论著。作者周德清,字挺斋,江西高安人。元代音韵学家。此书版本甚多,《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以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元刻影印本为底本校勘。

  《中原音韵》(1324)一书所反映的14世纪中国北方通语的语音系统。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韵书的形式,把曲词里常用作韵脚的5,866个字,按字的读音进行分类,编成一个曲韵韵谱。韵谱分19韵: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庚青、尤侯、侵寻、监咸、廉纤。每一个韵里再分声调,按平声阴、平声阳、入声作平声阳、上声、入声作上声、去声、入声作去声等不同调类列字。每一类里面以“每空是一音”的体例,分别列出同音字组,共计1,586组。第二部分称《正语作词起例》,是关于韵谱编制体例、审音原则的说明,关于北曲体制、音律、语言以及曲词的创作方法的论述等。《中原音韵》所代表的语音系统主要反映在它的韵谱里,韵谱划分出了同音字组,同音字组各读什么音,必须经过一番考订,才能了解清楚。

  罗常培最先研究《中原音韵》的语音系统。罗氏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以韵谱的音韵分类为基础,比照同期的音韵资料,如黄公绍熊忠《古今韵会举要》(1297)、卓从之《中州乐府音韵类编》等,构拟整个音韵系统。关于《中原音韵》的声母,罗氏考订的结果是20声类,后来杨耐思在《中原音韵的音系》中又增加一个“仰”类。21声类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与中古音《切韵》音系相比,《中原音韵》的声母发生了如下变化:

  1. 浊音清化。在《中原音韵》里,中古全浊字普遍清化,上声的全浊音字一律变为去声,跟去声的全浊、全清音字混并,平声的全浊字自成一调,不跟清音字混并。周德清在声调方面“平分二义”,是一大发明。他的平声阴来自中古清音字,平声阳来自中古浊音字。
  2. 唇音的分化与合并。中古唇音字有重唇音“帮滂并明”和轻唇音“非敷奉微”两组,在《中原音韵》里,重唇音是3个声母,并母依据浊音清化规律并入“帮滂”;轻唇音是两个声母,“非、敷”合并,“奉”依据浊音清化规律并入“非、敷”,微母还存在。
  3. 影、云、以三母合并。中古音声母“影、云、以”三类,在《中原音韵》里已合并成一类。
  4. 知、章、庄三组字合并,中古音“知、彻、澄”、“章、昌、船、书、常”、“庄、初、崇、生”三组声母,在《中原音韵》里已并成一组。

  与中古音《切韵》音系相比,《中原音韵》的韵母变化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中古一、二等开口字,在《中原音韵》里一般已经合流,唯有牙喉音字一、二等仍然对立。
  2. 中古的寒桓韵只有开合口不同,而主元音相同;《中原音韵》音的桓欢韵字全部来自中古的桓韵系,但是语音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寒韵的合口,而是主元音与寒韵不同。
  3. 《中原音韵》的鱼模韵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中古的遇摄一等韵以及三等唇音;另一是来自遇摄三等韵。
  4. 支思韵的字,在中古属于三等,在《中原音韵》里变成了一等。

  研究这时期的语音系统,以《中原音韵》为主,参考《古今韵会举要》、《蒙古字韵》、《音韵类编》、八思巴字对音等资料。《中原音韵》音系的声母有21个,韵母有46个,分阴阳上去4个声调。与中古音相比,声、韵、调的变化情况是:

  1. 中古全浊声母变成同部位的清音(全清、次清);
  2. 中古唇音分重唇、轻唇两类8个声母,这时变成[p]、[p‘]、[m]、[f]4个;
  3. 中古的微母与影、喻(喻三喻四)合流,变成零声母;
  4. 中古音知、章、庄3组声母已合并为[t∫]、[t∫‘]、[∫]一组;
  5. 中古的全浊声纽全部消失;
  6. 中古的四等变成了两等;
  7. 产生了中古所没有的[]、[]韵母;
  8. 中古的入声韵消失,入声韵尾脱落后变成相应的阴声韵(一说入声没有完全消失);
  9. 独立出支思韵,其小韵较少,只有“舌齿音”,即来自中古的止摄开口各韵系的“精”系、“章、庄”组字、“日”母字以及少数几个“知”组字。

  《中原音韵》音的声调,与中古音相比,有较大变化,可归结为“平分二义”和“入派三声”两项。这是周德清的发明。“平分二义”,指中古平声字分阴平、阳平两类,分化条件是声母清浊,清声母为阴平,浊声母为阳平。学术界对于周氏“平分二义”的理解是一致的,而对“入派三声”的说法,却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认识。争论的焦点是在《中原音韵》音系中有没有入声?一种看法是:《中原音韵》的“入派三声”,反映了当时实际语言的入声已经消失,分别变为平、上、去三声。另一种看法是:“入派三声”不等于“入变三声”,“入派三声”是为了曲词唱念方便扩大押韵范围,在戏曲语言里对入声字行腔吐字采取的变通办法。根据入声字的声母性质分别派入平、上、去声,即全浊声母派入平声阳,清(全清、次清)声母派入上声,次浊声母跟“影”母字派入去声。而在当时的官话里,入声仍然存在,跟平、上、去声严格地区别开来。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