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一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中国人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组成的志愿军空军部队。主要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分指挥机构、航空兵部队组成。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出兵干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境危急,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国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重大决策,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联合国军”凭借空中优势,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行动、后勤供应造成很大困难。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不久,经过短期积极审慎准备,组成志愿军空军,在苏联空军的协同配合下,于1950年12月参加抗美援朝作战,至1953年7月朝鲜停战,完成抗美援朝作战任务。

概述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在抗美援朝作战中,胜利地完成了实战锻炼、掩护交通运输线、保卫重要目标和配合地面部队作战的任务,创造了光辉的战绩,立下了不朽的战功。志愿军空军由不会空战到学会空战,由打小机群到能打大机群;由单一机种作战,到多机种联合作战;由只能在昼间简单气象条件下作战,到能够在昼间较为复杂的气象条件下和夜间简单气象条件下作战。有10个驱逐航空兵师21个团672名飞行员,2个轰炸航空兵师的3个大队28个机组,59733名地面人员得到实战锻炼。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战斗英雄王海大队长(前一)击落击伤敌机9架,荣立特等功,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1952年2月10日,志愿军空军某部大队长张积慧击落美空军“王牌飞行员”乔治·阿·戴维斯及其僚机。张积慧先后击落敌机4架,荣立特等功,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某部大队长刘玉堤创一次空战击落美机4架的记录,荣立特等功,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某部大队长赵宝桐,先后击落敌机7架,击落两架,立特等功两次,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1951年1月2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一次击落敌机。图为首次击落敌机的李汉
  在参战期间,志愿军空军部队继承和发扬了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不畏强敌,英勇奋战,战斗起飞2457批、26491架次;实战366批、4872架次;有373名飞行员在空战中对敌开了炮,212名飞行员击落或击伤过敌机。击落美空军、海军和参与侵朝战争的其他国家空军的飞机330架。击伤95架。志愿军空军被击落飞机231架,被击伤151架。116名空勤人员牺牲。

  在抗美援朝作战中,志愿军空军部队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和立功单位。评选出三等功以上的功臣8000多名,集体三等功以上的单位300多个,其中荣立集体一等功的单位6个。由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批准的特等功臣16名,一等功臣68名,内有21名同时获得了英雄或模范的光荣称号。

  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王海 刘玉堤 孙生禄 赵宝桐 张积慧 鲁岷

  二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王天保 杨振玉 范万章 焦景文 蒋道平

  二级英雄、一等功臣李汉 邹炎 高月明 毕武斌 郑长华 韩德彩 吴胜凯

  二级模范、一等功臣钱良生 苏志明 耀先

  志愿军首长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之托,向所有志愿军空军的英雄、模范、功臣和参战一年以上的正排以上干部,分别授予了一、二级国旗勋章,一、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和军功章,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

进行参战准备,组织少量部队实战锻炼

  志愿军空军部队指挥员、飞行员虽在陆军经过战斗锻炼,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战斗作风,但无空战经验。组织少量部队实战锻炼,取得组织指挥、空中作战及地面保障工作经验成为参战准备重要内容。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开始进行参战准备:

  ①确立志愿军空军作战方针。10月底,以美国为主的侵朝空中兵力达到14个联(大)队,1200余架飞机,其飞行员飞行时间多在1000小时以上,大部分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丰富空中作战经验,占有朝鲜战场制空权。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决定采取边建边打,边打边训,以老带新,轮番参战办法,执行“积蓄力量,选择时机,集中使用”作战指导方针,在战斗中锻炼成长。

  ②深入进行思想动员,坚定敢打必胜决心。

  ③加速组建航空兵部队,至1951年5月,组建12个歼击师、2个轰炸师。

  ④组建志愿军空军领导指挥机构。1951年3月15日,在辽东省安东市(今辽宁丹东)成立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对中、朝空军作战部队实施统一指挥。刘震任司令员,王琏(朝鲜人民军航空局局长)、常乾坤任副司令员。7月,成立中朝空军联合轰炸机指挥所和中朝空军联合冲击机指挥所。后因作战任务变化,12月,两个指挥所撤销。

  ⑤突击训练。要求参战部队1951年3月底前达到参战水平。

  ⑥向苏联购买喷气式作战飞机。

  ⑦整修、扩建中国东北机场,在朝鲜北部抢修机场。因美军连续轰炸,朝鲜北部机场不能使用,志愿军空军放弃进驻朝鲜机场的作战计划。

  ⑧组织飞机维修和后勤保障工作。

  1950年12月21日,志愿军空军第4师第10团28大队由师长方子翼、政治委员李世安率领进驻辽东浪头机场,与驻该机场苏联空军协同作战。

  1951年1月21日,该大队在清川江桥上空与美国空军空战,大队长李汉击伤1架F-84型战斗轰炸机。29日,在定州地区再次空战,李汉取得击落、击伤F-84型战斗轰炸机各1架战果,开创抗美援朝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首次击落美机纪录。至3月2日,第4师第10团和第12团参加实战锻炼,初步取得了空战经验。

大批部队轮番参战,保护交通线

  朝鲜北部铁路线对志愿军后勤补给具有重要作用,清川江、大宁江桥是连接志愿军前后方咽喉要道。8月初,美军实施以空中封锁、切断朝鲜北部交通线为目的的“绞杀战”。9月起,志愿军空军以师为单位,采取由少到多,以老带新,先打弱敌再打强敌等方法,先后组织第4、第3、第2、第14、第6、第15、第12、第17、第16、第18等歼击航空兵师参战。在苏联空军配合下,与“联合国军”争夺并保持重要地区一定时间制空权,保护交通线的畅通。

  1951年9月下旬~1952年3月上旬,志愿军空军与苏联空军配合打击美军混合大机群,共击落飞机102架,击伤36架。空中战线从鸭绿江一线推至清川江以南,美军空中优势受到削弱,对交通线空中封锁遇到困难,被迫放弃对安州-西浦-介川三角地区(美方称“米格走廊”)封锁,新义州至平壤、熙川至平壤铁路干线交通运输得以保障。

  志愿军空军第4师参战38天,取得击落美机20架、击伤10架战果,大队长张积慧击毙美国“王牌驾驶员”G.A.戴维斯。

  志愿军空军第3师参战86天,击落美机54架、击伤9架。其他参战部队均取得战果。其间,经历双方几十架至百余架飞机大规模空战。

  1951年11月,志愿军空军第2、第3、第8、第10师各一部首次在朝鲜西海面协同作战,轰炸大、小和岛等岛屿,配合志愿军第50军取得攻岛作战胜利。

  经过不断探索适应高速喷气式歼击机空战特点的战术,总结制定以4机编队为单位,多层配置,保持一域,协同作战的“一域多层四四制”空战战术原则。作战指挥组织逐步健全,积累总结出适应空中作战特点的工作经验。志愿军空军变总体劣势为局部优势,争取空战主动。

  至1952年5月底,志愿军空军击落美机122架、击伤41架,争夺并保持重要地区制空权,保障了朝鲜北部铁路干线交通运输畅通,侵朝美军历时10个月的“绞杀战”没有达到目的。

保卫重要目标,掩护抗登陆战役准备

  1952年6月以后,美军把空中作战重点从阻滞和切断交通线转为摧毁水力发电、农业灌溉系统和重要军事设施。6月23日,美军出动数百架飞机轰炸鸭绿江上拉古哨(水丰)发电站和朝鲜北部发电厂,在以后一周内每日出动飞机300~600架次实施轰炸。志愿军空军继续组织部队轮番作战,执行以保卫重要目标为主作战任务。

  9月,华东军区空军指挥机构担任志愿军空军作战组织指挥任务。11月,聂凤智任中朝联合空军代司令员(1953年4月任司令员),全面负责志愿军空军领导工作。

志愿军空军作战阶段

第一阶段(1950.12~1951.9)

  进行参战准备和实战锻炼 志愿军空军部队指挥员和飞行员虽经过陆军的战斗锻炼,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战斗作风,但无空军作战体验。为取得空军作战的组织指挥、空中战斗和地面保障的经验,志愿军空军决定先以少量部队掩护交通运输线,进行实战锻炼。1950年12月21日,志愿军空军第4师第10团第28大队进驻安东(今丹东)基地,准备参战。1951年年9月,志愿军空军结束实战锻炼,正式参战。

第二阶段(1951.9~1952.6)

  配合地面部队进行反“绞杀战” 1951年7月10日,战争双方开始停战谈判。美军为向朝中军队施加军事压力,于8月中旬趁朝鲜北部发生特大洪水之机,发动大规模的以破坏铁路为主要目标的“绞杀战”。新安州以北清川江大宁江上的铁路、公路桥梁,连接着志愿军的前方和后方,美国空军一直将这一地区作为封锁轰炸的重点。志愿军空军为配合地面部队进行反“绞杀战”,从9月中旬开始增加每日出动的次数和飞机架次,在友军空军的协同下,与美国空军进行大规模的空战。双方都采用几十架飞机的大编队和100余架飞机的大机群作战。9月下旬开始,作战双方在清川江南北地区的安州、定州、泰川、价川、肃川、顺川展开大规模空战,以25~27日的空战尤为激烈。美国空军连连受挫。其第5航空队称这3天的战斗是历史上最长最大的喷气机战役。1951年秋~1952年春,美国空军从国内选调一批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校级、“王牌飞行员”到朝鲜作战。志愿军空军也陆续增调歼击机部队参战。1952年2月10日,志愿军空军第4师大队长张积慧在空战中,将美国空军少校中队长、号称“成绩最高的喷气式飞机王牌架驶员”G.A.戴维斯击毙,在美国引起了震动。美国远东空军司令O.P.威兰发表特别声明,称戴维斯被击毙是对远东空军的一大打击,是一个悲惨的损失。

  经过数月空战的实践,志愿军空军认识到高速喷气式歼击机不宜采用大编队进行空战,便总结制定了以四机编队、多批多路、多层配置、集中一域、协同作战的“一域多层四四制”战术原则。各部队据此原则,结合自己的经验,采取各种具体的战术。作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有了明显提高。至5月底,志愿军空军在反“绞杀战”期间,共有歼击机部队18个团参战,击落敌机122架,击伤41架。由于志愿军空军积极作战,迫使美国空军战斗轰炸机放弃对安州、西浦、价川三角地区的封锁,从而保障了新义州至平壤、熙川至平壤两条铁路干线可以昼夜通行。至6月,美军历时10个月的“绞杀战”以失败而告终。

  在反“绞杀战”过程中,志愿军空军配合第50军在西朝鲜湾进行攻岛作战。1951年11月,空军三次出动轰炸机编队,轰炸大和岛及其附近的美军及南朝鲜(韩国)军舰艇。其中第三次轰炸大和岛时,遭到美机数十架F—86的截击。在空战中,志愿军空军的轰炸机和护航歼击机遭受重大损失,仍顽强飞抵目标上空遂行轰炸任务,并击落美机3架,击伤5架,开创了低速活塞式飞机击落高速喷气式飞机的范例。

第三阶段(1952.6~1953.7)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米格战斗机起飞迎敌
  保卫重要目标 美军在其“绞杀战”失败后,从1952年夏季开始,除继续破坏交通运输线外,将空中突击的重点转向工业的、农业的和军事的设施,连续组织大规模的空中战役,破坏朝鲜北部的水力发电系统、水利灌溉系统和军队补给系统。1952年6月23日,美国空军和海军联合出动500多架战斗轰炸机,在100余架战斗机的掩护下,对鸭绿江上的拉古哨(水丰)发电站和朝鲜境内的赴战、长津、虚川等水力发电厂同时进行轰炸,并在随后的一周内每日出动300~600架次继续轰炸发电系统和交通枢纽。志愿军空军在友军空军的协同下,与地面防空部队配合,积极保卫清川江以北的重要目标和交通运输线,并将战术性掩护作战过渡到战役性防空作战。此后,志愿军空军不断派出机群到平壤及其以南空域巡逻,多次击退北犯的美国空军轰炸机群,迫使其战斗轰炸机将活动范围收缩到平壤以南空域,从而使新义州至安州、满浦至价川的两条运输干线,大部分时间可以通行,并使拉古哨发电厂免遭再次轰炸。

  1952年秋,美国空军调来新式的F—86F型战斗机,志愿军空军亦改装了米格—15比斯歼击机,双方飞机都有改进,作战能力都有提高。美国空军为恢复其在清川江以北的“空中优势”,频繁组织大机群北上,企图再炸拉古哨发电站和鸭绿江桥,由于志愿军空军积极进行反击,使美军企图未能得逞。

  1952年冬,志愿军空军组织部队进行轮番作战,要求将空中战线推进到清川江以南,以减轻美国空军对志愿军地面部队的压力。空军参战部队在“一域多层四四制”的原则指导下,灵活变换战术。采取提前起飞,以小编队、多层次、多批路出动,运用引诱、迂回、夹击以及打大机群与打小机群穿插或结合的战术,频频越过F—86的“阻击屏幕”,攻击战斗轰炸机。11月2日,志愿军空军一部运用诱敌战术,从西路插到宣川,吸引60多架F—86飞机,掩护友军空军击落偷袭拉占哨发电站的美国空军战斗轰炸机14架。11月15日,志愿军空军运用钳形战术攻击F—86机群,第3师的副团长王海率队迂回到清川江以南掉头向北打其侧后,第12师的副团长王华清率队由北向南打其正面,两支部队在泰川空域夹击F—86机群,击落美机4架。1952年冬和1953年春,美国空军将F—86飞机增加到300余架,并组织一次新的封锁交通线战役和派飞机越过鸭绿江偷袭志愿军空军返航的飞机。志愿军空军不断出动多梯队小机群连续进至清川江以南截击美机,多次迫使其中途弃弹南逃。4月7日,志愿军空军第15师年轻的飞行员韩德彩,在反击美机偷袭基地的战斗中,将美国空军上尉小队长、号称“双料王牌驾驶员”H.E.费席尔的飞机击落,费席尔被生俘。从5月13日开始一连数日,美军出动大量轰炸机和战斗轰炸机,对德山、慈山、龟城、泰川等地的水库堤坝进行反复的轰炸。志愿军空军每日出动大量的飞机同其进行大规模的空战,这场空中交战一直持续到停战前夕。

  在第三阶段作战中,志愿军空军在作战规模、空地指挥、空中战术和地面保障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进和发展,获得了新的经验,并训练出在昼间复杂气象和夜间一般气象条件下都能作战的部队。第4师的副团长侯书军在1953年5月的一次夜间空战中击落敌机1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出现的喷气式飞机,在朝鲜战争中得到大规模的使用。志愿军空军在现代空战中经受了考验和锻炼,并迅速成长壮大。在战争中,培养了大批的空勤人员和地勤人员、指挥干部和专业干部。这些,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