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政治思想史英语: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政治学的一个独立的学科,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根据:①1922年,梁启超分别于春季和秋冬在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及东南大学讲授《先秦政治思想史》。②谢无量的《古代政治思想研究》于192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梁启超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于192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历史断限是从商代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约3 000多年。学术界一般认为,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国家的形成而产生的。中国最早的国家是夏朝,可是由于缺乏确凿可信的研究资料,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一般从殷商开始。

研究对象

一般而言,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史上关于政治的理论和认识,然而在进一步的具体表述上,学术界的认识并不一致。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

①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随着学科的发展出现了多种观点,有从史学角度,提出研究对象是关于国家的理论及其实践、个人的政治思想以及社会政治思潮等;有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认为,政治思想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表现为阶级斗争的思想。

②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大陆学术界关于政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极为缓慢。在台湾学术界,关于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仍在继续,基本是30年代、40年代学术观点的延续。

③80年代至今。关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问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学者从政治学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了严谨的界定。徐大同等认为“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上各个阶级和政治集团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组织以及各阶级相互关系所形成的观点和理论体系;各种不同政治思想流派之间的斗争、演变和更替的具体历史过程;各种不同政治思想对现实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也有学者从中国文化的民族特性出发,认为中国政治思想史除了研究国家和法的理论外,还要根据中国文化的特点有所扩展。刘泽华指出,需要将政治哲学、社会模式理论、治国的方略与政策、伦理道德、政治实施理论及政治权术理论等纳入研究对象。据此进行的界定较之前者相对宽泛,除了“研究历史上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学派和不同人物关于国家和社会制度、社会改造的思想理论”,还包括“通过国家机关和强力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理想、理论、方针和政策”等。这些观点的提出意味着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在理论上的创新,推动了这一学科的发展。

发展阶段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发展阶段分为殷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发展阶段的划分既有历史过程,也有思想流派或党派。大体上可以以新文化运动为界,此前,政治思想的发展基本与历史进程相应,主要有:地主阶级改革派、太平天国、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等。新文化运动时期被视为现代政治思想的开端,此后政治思想的发展进入多元化格局,主要流派有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第三党、新三民主义、戴季陶主义、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及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等。

殷周时代是政治思想的萌生和初起阶段。殷商王朝政治思想的特点是具有浓重的原始崇拜神秘主义色彩。商王是天下的最高主宰,通过祭祀和占卜与最高的神“上帝”对话沟通,表明其至高无上的政治地位和王权的权力合法性。同时,商王对天下臣民实行专制统治,通过“予一人”的特殊称谓来明确其权力的至上性。这些观念和认识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治思想的滥觞之源。

周公是西周王朝的实际开创者和建立者,他提出了“惟命不于常”,以至上神“天”的权威取代了殷商人的“上帝”,提出天命的赋予决定人间最高权力的归属,而天命的赋予则取决于王的“德”,在政治思想上解决了西周政权的权力合法性问题。同时,他将“德”的概念引入政治,促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伦理政治化特点。他还提出了“保民”思想,成为传统“重民”思想的源头。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争霸,形成了政治权力多极化格局,在政治思想领域则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发展局面。先秦诸子号称百家,其中,儒、道、法及阴阳家在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最重要,影响最大。自汉代以后,这几家思想相互补充、吸收,形成了汉代儒学“阴阳五行化”、“阳儒阴法”、“儒道互补”等思想文化特点。

秦汉时代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定型期。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制王朝。在政治思想上,将法家政治思想推向极端,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汉文帝、景帝时期,崇尚黄老清静无为思想,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汉武帝即位后,接受了董仲舒的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学说奉为政治指导思想,在朝廷设五经博士,使得儒家思想具有了政治身份,实现了思想统一,从而为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格局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政治思想的发展呈多元态势,主要有汉末三国时期以曹操、诸葛亮为代表的以法治国、治军思想,兴起于曹魏正始年间的玄学思潮,以及西晋、东晋及宋齐梁陈延续下来的汉儒正统思想等。两晋以后,北方有北魏孝文帝以孝治天下为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学化改革,也可以视为两汉政治思想的某种传承。

隋唐时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政治思想的发展有:①隋代文中子王通提出了“三教可一”思想。②隋唐统治者奉行儒家正统思想,倡导君臣一体、维护君权至上和以孝治天下。③晚唐五代的政治批评思想。这一时期佛、道思想仍然很流行,为维护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韩愈提出“道统论”,成为宋代理学思想的理论先导。

宋立国之始“积弱积贫”,政治思想的发展具有时代特色。①政治改革思潮,代表人物有范仲淹、李觏、王安石等。②理学思潮兴起,主要思想家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等。理学思潮的中心论题是“性与天道”,从政治哲学的高度为君主政治的权力合法性和等级秩序的合理性作论证。③以陈亮、叶適为代表的南宋事功学派。

元朝政治思想发展的焦点是两种民族文化的冲突与协调问题。郝经提出的“用夏变夷”理论最有代表性,他主张“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促进了汉蒙政治思想的融合。

明清时代是中国传统社会的衰落期。明代政治思想的发展有3条线索:①以朱元璋、张居正为代表的明朝统治集团,奉行既强化君主集权,加强专制,又注重吏治与安民的治国方略。②王守仁建构了以“致良知”为核心的心学体系。他的“知行合一”、“破心中贼”等思想命题对于教化民众桎梏思想的影响极为深广。③泰州学派王艮、何心隐等提出“百姓日用即道”和“平等”政治思想。泰州后学李贽提出“童心说”、“私利论”诸说,极具个性和反传统,构成了“异端”政治思潮。

明末清初的历史震荡对于政治思想的发展有着特别的推动作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重要思想家,主要代表人物是顾炎武、黄宗羲和王夫之。他们经历了亡国之痛和异族入侵,因而能对君主政治进行深刻的反思,其中以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最有代表性。他不仅深入批判了君主政治,而且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和“学校议政”思想,这些认识带有某种近代民主政治的思想因素。

清代帝王大兴文字狱,极力阐发儒家文化中的君主专制思想,强调君权至上,严禁朋党,致使思想界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局面。不过,这一时期也有不同的声音:①唐甄批评暴君暴政,提出“帝王皆贼”,主张对君权进行调整。②汉学家戴震对理学的批判,认为理的本质特征是“人伦日用”,抨击宋儒“以理杀人”。这些认识在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从晚清至1915年的“ 新文化运动 ”是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近代的过渡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内忧外患严重,随着帝制被推翻,中国走上了共和之路。时代动荡激发了思想的发展,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率先“睁开眼睛看世界”,提出要“师夷之长技”,以求“自救”、“自强”。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首的洋务派明确意识到必须学习“西艺”,购买西方军械,创办新式军事工业,于是力主“筹办洋务”,以图自强。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政治思想的总体概括。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为首脑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则认为,不仅学习“西艺”,还要学习“西政”,他们幻想通过维新变法,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走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以解救民族危机。1905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主张用武力推翻清朝统治。同年,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归结为三民主义,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

1851~1864年的 太平天国运动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洪秀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明确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中国农民战争的“均平”思想发展到顶峰。另外,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提出了多项治国政策和发展主张,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

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窃取了政权,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新文化运动以后的政治思潮主要有7种。

①马克思主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了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从中看到了拯救中国的新希望,于是由向西方学习转向研究和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李大钊、陈独秀等。

②无政府主义。20世纪初,无政府主义被当作一种社会主义思想介绍到中国,代表人物有黄凌霜、朱谦之等。他们反对一切强权,主张消灭一切政府、国家、军队、警察、监狱和法律规条,要求绝对自由;主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归社会公有,废除财产私有权;主张消灭阶级,人人平等,人人劳动,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③国家主义派。1923年曾琦、李璜等组建中国青年党,标志着国家主义派的形成。他们奉行国家主义,政治纲领是“全民革命”、“全民政治”;行动纲领是“内除国贼,外抗强权”,以及“实现民主政治,实施社会政革”等。

④新三民主义。1924年1月,孙中山接受共产党人建议,在国民党“一大”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主张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政治纲领,从而为稍后的“国共合作”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⑤第三党。1930年国民党左派邓演达等人创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被称为第三党。其基本主张是进行“平民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建立“平民政权”国家,进而“实现社会主义”。

⑥戴季陶主义。由国民党理论家戴季陶所提出的一套政治主张,主要是以“道统说”作为理论基础,在政治上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在组织上反对国共合作,宣传团体的“独占性”和“排他性”,反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等。

⑦新民主主义。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政治理论之一,是由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而后提出来的。有学者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应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论”,解决的是如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的问题;二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解决的是夺取全国政权后,如何进行建设,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

20世纪上半叶,除国共两党两大政治派别的政治思想外,各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派别及其代表人物政治思想也曾流行一时,主要有人权派、乡村建设派、各民主党派和“中间路线”政治思潮等。

学理特点

“学理”指的是一个学科自身的知识特点及其独特的逻辑结构,一般可以从价值结构、认知逻辑和知识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从现代社会科学的一般学科领域划分来看,中国政治思想史带有某种交叉学科的性质,其学理特点受到政治学和历史学学科的双重制约,主要表现如下。

①在价值结构方面,中国政治思想史吸纳并建构了以政治学价值理论为主体的价值理论体系。这将影响并决定着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领域及其研究对象。从一般意义而言,政治学价值理论的观照范围集中在政治权力、政治利益以及相关的问题方面,所有与政治权力和政治利益有关的制度、组织、规则、行为、活动和关系,以及各种政治现象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与之相应,中国政治思想史的价值理论势必也将集中在有关政治权力与利益,以及相关问题的思想、理论等方面;同时,这也决定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不外乎是关于政治权力、政治关系、政治行为与规则、政治角色等各种政治现象的思想和理论认识。在实际社会政治生活中,人们的政治认识不可能是完全划一的,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包含非政治性的内容,换言之,人们在认识政治问题和政治现象的同时,常常夹杂着与之相关的对社会、人生等问题的认识。不过,这并不妨碍中国政治思想史的价值理论的政治学特性,这一点恰恰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理特点之一。

②在认知逻辑方面,中国政治思想史以政治性价值判断作为其最基本的认识依据。研究者对于历史上政治认识的评价和判断是其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如果缺少这一环节,所谓研究就会成为单纯的思想描述。基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认知逻辑,研究者在评价和判断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政治学理论的制约,政治学的价值标准,诸如专制、民主、平等、自由等成为分析、评价政治思想的工具。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知识体系正是以政治学的价值准则为基准而建立起来的,关于中国政治思想的历史进程的论述也是以政治价值作为参照系而达成的。这种评价体系和由此而形成的认知逻辑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是构成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术性与科学性的认识前提和基本保障。

③在知识体系方面,中国政治思想史具有明确的历史性。作为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知识组成是历史知识,因此,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理特点与那些以当代社会及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不同,在研究方法和认知方式上必然要采用历史学的分析方法,在价值判断上也要参考和运用历史学的价值标准。特别是在确定和判断具体的研究对象的内涵方面,参照具体的“历史语境”,即以具体的历史条件或历史环境作为“参照系”无疑是极为必要的。历史价值的判断或历史意义的评价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层认识,关于思想理论的政治价值分析才成为真实可信的学术论断。研究者通过历史的定位对人们的政治思想或理论作出尽可能公允的评价,从而使得我们得以在长时段的历史视野中,对于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思想演进过程有着更为合理的阐释与认知。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