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花边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临淄花边,是将棉线缠绕在小木头槌的一头,另一头用一串琉璃珠子来稳定和绞线,用铜大头针分别将线的起头固定在图纸上,将棒槌交替翻动,使线线绞合,构成各式各样的精美图案,故称“棒槌花边”。临淄花边为传统手工编织而成,主要有台布、餐套、床罩、被套、窗帘、琴罩、沙发靠垫等上千个规格几千个品种,成品远销东南亚欧洲美洲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抽纱之王”的美称。2009年,临淄花边工艺被山东省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临淄花边工序复杂,编织方式变化多端,每个细节都无可挑剔,有着机器制作无法替代的灵气和美感。小型作品精美绝伦、玲珑剔透,大型作品高贵典雅、气派豪华,是世界许多国家国宾馆、宴会厅的装饰用品,代表了中国编织技术的高超水平。临淄花边编织、缝合、刺绣等为纯手工制作,其编织仍然保留了原始的特色,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原始手工技艺之一,其中的很多图案表现了欧洲地区古老的地域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是对西方文明的一种保留、展示和传承。临淄花边是中国传统编织与欧洲编织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临淄花边起源于汉代初期,有20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末,临淄花边与欧洲技术相结合,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花边。临淄花边从产生到现在,先后经历了梭子长条花边、棒槌花边大套与现代花边三个阶段。

  梭子长条小花边,俗称“兰杆”,是用一条木凳固定经线,然后用缠有丝线的木梭,依据图案,在经线上来回穿织而成,称长条花边。当时是以母教女、嫂传妹的途径传播的,主要分布在临淄区齐都、皇城等地。1887年,德国传教士发现临淄的梭子长条花边与意大利的棒槌花边相似,便将棒槌长条花边带进来,并在教徒中传授编织技术,棒槌长条花边便在临淄生根而发展起来。生产工具由棒槌代替了梭子,编织者不再受工作场地的限制,很快就遍及临淄全县。1895年,齐都和敬仲两地的耶稣教徒办起了经营花边的作坊,他(她)们是临淄花边业的第一代经营者。1905年,姚宾才在临淄西关创办的“益成祥”花边庄是临淄花边业的第二代。之后,白兔丘的王星元、石佛堂村的崔太来等分别开办了花边庄。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临淄花边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年产值达到105万元,居当时全县产值之首。社会上从事花边半成品加工的有三四万人,各类图纸近千套,品种几千个,取得了“国家生产许可证”,并注册了“齐城牌”商标。1959年,临淄花边在人民大会堂山东厅使用。在各级美术品展览会上,临淄花边多次获图案设计奖和产品创作奖。1973年参加了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览,入编“中国工艺美术集”。

  临淄花边从编织到成型,分为编织、刺绣和整形处理三大部分,包括设计、放缩样、复制、刺版等几十道工序。编织是临淄花边最重要的工序。

  临淄花边在20世纪50—80年代曾经非常兴盛,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赚钱的渠道增多,织工获利少,家家户户妇女织花边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仅剩不多的老年妇女还在编织,从事花边生产的厂家在90年代也已破产,目前仅剩几家个人企业勉强支撑,亟待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