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主义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主观主义英语:Subjectivism),一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特点是: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感情、愿望、意志出发,从狭隘的个人经验或本本出发,采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使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在实际工作中,常常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狭隘经验主义。

主观主义主张“我们的思想活动是我们经验中唯一毋庸置疑的事实”,这不是能够共享的,也不是公共的,并且没有外部和客观的真理。

这个主张主要归功于勒内·笛卡尔及其方法的怀疑,尽管他将其用作认识论的工具来证明相反的事实(客观事实世界独立于自己的知识,因此他被视为“现代哲学之父”。这观点构成了科学的世界观)。主观主义把主观经验视为所有法则的基础。在唯我论的极端形式中,这思想认为每个性质仅取决于某人对其的主观意识。然而,乔治·贝克莱则认为上帝是人类感知的主要来源,因此可以把乔治·贝克莱视为经验主义

形而上学的主观主义

形而上学的主观主义认为,我们认为现实是真实的,并且不存在独立于感知的潜在真实现实。人们会认为, 意识就是现实,而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这与客观性实在论形成鲜明对比,后者认为存在一个潜在的“客观”现实,这种现实可以被不同的方式去感知。

这种观点不应与“一切都是幻觉”或“不存在现实”混为一谈。 形而上学的主观主义者认为现实已是真实。但是,他们认为,与意识相关的现实本质取决于该意识。 这在勒内·笛卡尔的著作中我思故我在有其哲学基础,并为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形成了哲学的基础。

然而,基督教神学家谴责主观主义,他们反对教会的客观权威,反对基督教教条和圣经。故此,基督教神学家如卡尔·巴特,他表示人类中心主义是其中一种主观主义。

现代版本

最近,人们研究了形而上学主观主义不同的版本。例如,我认为巧克力是可口的 ,纵使每个人都认为不好吃。这代表着存在一些主观的事实。(同样地,人们会争论北半球的冬天,然而北半球本来就有季节交替,这代表着某些事实是有时限的)。乔瓦尼·梅洛也发表了形而上学主观主义的另一版本,在该版本中,主观事实始终与心理有关。卡斯珀·黑尔的自我中心存在主义理论是另一个紧密相关的例子。

主观主义与泛灵论

主观主义的思想有可能扩展成所有客观可感知的事物都有意识。在查看火山爆发的摄录图像时,人们可能会认为它们的运动是来自火山内的主观意识。

但是通过这种方式,主观主义演变成与泛心论相关的学说,即每个客观实体(或事件)都具有内在或主观方面的信念。

伦理主观主义

伦理主观主义是一种元伦理学思想,即道德句子为关于一个人对事实的陈述,也可代表每个道德句子都隐含着某人持有的立场。因此,它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其中道德主张的真实性是相对于个人(社区)的态度而言的。若要思考这种情况,可举一个例子:对于一个想像成猫的人来说,捉老鼠和吃老鼠是完全自然而道德的;对于一个想像它们是老鼠的人来说,被猫猎杀在道德上是可憎的。尽管这是一个宽松的比喻,但它可以说明每个个体对是非都有自己的理解的观点。

举例来说,一个伦理主观主义者可能会建议,某件事在道德上是对的,这代表着它被认可。但这可能导致人们相信,根据每种特质的道德观,不同的事情都可以是正确的。这个信念的一个含义是,道德主观的句子虽然是主观的,但随着情况和立场的不同真和假也会随之而改变。这与道德怀疑主义非认知主义不同。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