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人本主义心理学汉语拼音:renbenzhuyi xinlixue;英语:humanistic psychology),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主张心理学者应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因其观点与近代心理学两大传统流派——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心理学有分歧,在西方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力量。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是A.H.马斯洛,主要代表人物还有C.罗杰斯G.W.奥尔波特K.霍妮H.S.沙利文E.弗罗姆R.梅等。这些心理学家各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或学说,但他们却有共同的思想渊源和哲学基础,即西方人道主义传统和现代存在主义思潮。他们主张个性解放,强调人的意识的选择和自由。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美国社会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加上战争的威胁,在人们心理上造成很大压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这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缺乏对人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因此提出人类应该由对外部空间的开拓转向对内部空间的探索,提出对人的尊严的重视。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凡是有机体都有一种内在倾向——以有助于维持和增强机体的方式发展自身的潜能,即机体潜能说。人的机体除具有一般生物潜能外,还具有心理潜能。心理潜能也有求得发展的内在倾向。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自我实现论就是指人有这种尽其所能的内在倾向。

  机体潜能说和自我实现论是K.戈尔德施泰因首先提出的,马斯洛把这种学说与自己的动机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以自我实现为最高目标的动机层级说。他把人的动机或需要比为金字塔的层次,基础层是生理动机或生理需要,依次向上为安全保障、归属、尊重、认识、审美,直到最高层的自由创造或自我实现。人的动机是由低到高依次发展形成的,高级动机的出现以低级需要的基本满足为条件,但只有高级需要的追求和满足才能使人产生更深刻的内在幸福感和丰富感。创造潜能的发挥或自我实现则能给人以最高的喜悦,称为“高峰体验”。

  自我实现论的另一重要理论支柱是罗杰斯的自我论。罗杰斯认为,人有一种内在的“机体智慧”,它能分辨那些有利和不利于实现自身潜能的经验。这是由机体的内部构成引导,并以复杂的反馈系统为基础的。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一般总是有附带条件的,当用外部条件来取代内部的机体评价时,个人的自我概念便有可能与机体潜能不协调,从而产生各种歪曲真实感情的防御机制。促进自我实现的关键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无条件关怀的真诚关系。因此,罗杰斯提出“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和咨询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以现象学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罗杰斯把这种方法的实际应用概括为三点:①通过自身内部的参照系统取得主观知识。②用他人的观察来核对主观知识以取得客观知识。③在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中取得人际知识。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这些认识构成个人的现象域。马斯洛和奥尔波特认为,传统心理学只着重对一般人或病态人的研究,这是一个缺陷;从人的价值和最高追求的角度看,心理学应该成为“健康人”的心理学,而涉及价值问题时只有健康人或自我实现者的选择、爱好和判断才是对人类有益的。因此,他们主张心理学不能仅仅依靠对一般人的调查统计和平均数字提出理论,而应着重对健康人或自我实现者进行质的研究。在他们的影响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个案研究的重要意义,主张走一条由特殊到一般、由个体到法则的研究路线。

  美国心理学界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评价很不一致,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学史家的评价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把心理学研究范围扩展到包括人类多方面精神生活的研究,它对近代传统心理学的批判是有力的,但对自身理论的论证尚嫌不足;它对人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者关系的看法也有相对忽视社会因素的错误。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