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毛泽东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头,图为经过制版的毛泽东手书《人民日报》报头,一直沿用至今
1948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创刊号1版
《人民日报》2013年2月26日第1版版面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2月26日第1版版面
1948年《人民日报》创刊地河北省平山县里庄旧址院门

  《人民日报》英语:People's Daily),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1948年6月15日,由《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的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创刊,实际担负党中央机关报职能。毛泽东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头。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社迁入北京。同年8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将《人民日报》转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并沿用始于1948年6月15日的期号。

  《人民日报》为中国第一大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十大报纸之一。《人民日报》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的信息,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深入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先进事迹,高唱奋进凯歌,弘扬民族精神,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中央历来对《人民日报》非常关心,从办报思想、办报方针到日常宣传、内部建设都有明确指示,为《人民日报》的宣传报道和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人民日报》十分重视,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人民日报》宣传报道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亲临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看望干部职工,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闻宣传工作的历史地位、重要作用、根本原则,对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进一步办好《人民日报》提出了殷切期望,为《人民日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勇前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武器。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需要、满足广大读者要求,《人民日报》的版面形式和报道内容不断调整改进,由初创时的4个版增加到目前的24个版(周六、周日为8个版)。其中,一至五版为要闻版,六版为视点新闻版,七版为理论版,九至十六版为新闻版,十七至二十版为周刊、专版和副刊。辟有《经济周刊》、《新农村周刊》、《民主政治周刊》、《议政建言周刊》、《党建周刊》、《文教周刊》、《民生周刊》、《国际周刊》、《国际副刊》、《副刊》,以及《军事》、《台港澳侨》、《文艺评论》、《读者来信》专刊等。评论和理论宣传是《人民日报》的重点和优势,除社论、评论外,还设有《人民论坛》、《人民时评》、《声音》、《思想纵横》、《今日谈》等一批言论栏目,“任仲平”、“何振华”、“国纪平”影响力日益彰显。《政策解读》、《热点解读》、《人民观察》等一批栏目,受到广泛肯定与好评。2008年在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维护西藏社会稳定、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中,积极引导国内舆论,有效影响国际舆论,在重要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保持原有风格和传统、保持指导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认真落实“三贴近”要求,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进一步增强了新闻性、可读性、群众性和服务性,使报纸宣传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1985年7月1日,创办了《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海外版是中国对外发行的最具权威性的综合性中文日报,是沟通海内外交流与合作的纽带和桥梁。主要读者是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在各国的留学生与工作人员。除在国内印刷外,还在纽约、旧金山、洛杉矶、东京等10多个国外城市印刷,发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9年8月1日,创办了《人民日报》藏文版,对开4版,公开发行,主要面向西藏全区和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省份藏族聚居区的农村基层党支部、中小学等赠阅。

  人民日报社目前还编辑出版二十多种报刊,包括《环球时报》、《中国汽车报》、《中国能源报》、《证券时报》、《讽刺与幽默》、《健康时报》、《生命时报》、《国际金融报》、《环球时报英文版》等报纸和《新闻战线》、《人民论坛》、《环球人物》、《新安全》、《汽车族》、《家用汽车》、《商用汽车新闻》、《摩托车趋势》、《汽车与运动》、《人民文摘》、《中国经济周刊》、《平安校园》等刊物。人民日报出版社每年出版新闻、时政、文学、法律、教育等各类图书150多种。

  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创办了人民网。人民网(www.people.com.cn)是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已成为人民日报社新闻宣传的重要品牌和重要窗口。人民网以“权威性、公信力、大众化”为办网宗旨,目前拥有中文(简、繁体)、蒙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彝文、壮文以及英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等6种外语共计15种版本,用文字、图片、动漫、音视频、论坛、博客、播客、掘客、手机、聚合新闻(RSS)、网上直播等多种手段,依托人民日报社国内外70余个分社的采编力量,每天24小时在第一时间向全球网民发布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人民网设有《人民日报》PDF版和报系20多份报刊的电子版,网民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网强国论坛是中国网络媒体创办的第一个网上时政论坛,被称为“最著名的中文论坛”。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通过视频直播同广大网民在线交流,引起巨大反响,受到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网民的交口称赞。2006年7月1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全新改版后正式推出,成为互联网上最集中、最系统、最全面地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权威网站。中国共产党新闻与中国人大新闻、中国政府新闻、中国政协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妇联新闻、中国科协新闻等栏目构成中央网群板块,已成为发布国家重要新闻、权威解读政策法规和沟通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人民网上建有全国性的领导干部网络留言系统“地方领导留言板”,为全国60多位书记省长,近1000位副省、地市级党政正职官员及1000多位县委书记分别开通页面,供网友留言交流。创办三年来,已有数十位书记省长、近百位地市级领导公开向网友做出回应,近万项网友问题得到解决,已成为广大网友沟通领导、传递民意的首选渠道,中国互联网最受瞩目的官民互动平台。人民网正着力打造Web2.0多媒体原创互动体系,人民电视、人民播客、人民掘客和手机人民网、手机强坛、手机电视、手机报、手机短信等新媒体服务丰富多彩,广受业界肯定和网民欢迎。以网络电视、手机媒体两个新领域为重点,人民网目前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和3G手机视听节目内容服务许可证。近年来,人民网多种网络直播形式参与重大活动报道,影响大,效果好,深受各界好评。

  《人民日报》的新闻信息采集渠道遍布国内外。目前,人民日报社在国内设有33个分社,国外设有39个分社。1992年,人民日报社率先在全国报业建成卫星版面数字传输系统,做到全国43个承印点同步接收、印刷、发行《人民日报》。目前,人民日报社VSAT卫星通信网拥有130多个卫星地面站。2001年编辑业务网络建成并投入使用,采编工作实现网络化。2003年总社与国内分社的VPN远程图文传输网络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记者远程新闻稿件和图片传输的网络电子化。2004年视频点播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网络查询视频资料和网上电视广播及点播。2008年建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报社与国内外分社、报刊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提升了报社信息化建设水平。近几年,人民日报印刷厂先后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闻纸轮转胶印机和商业轮转机,印刷质量和速度在国内名列前茅。

  2009年6月,经中央批准,人民日报社进行了机构与职能调整改革,形成由22个内设机构、72个派出机构、2个所属单位、4个办事机构、25家社属报刊、若干家所属企业共计六大板块组成的基本架构,初步建立责权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人民日报社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国际新闻界交往频繁,促进我国主流媒体与世界各国主流媒体的交流和合作。近年来,先后举办“中日经济研讨会”、“中日文化研讨会”、“10+1(东盟与中国)媒体合作研讨会”、“10+3(东盟与中、日、韩)媒体合作研讨会”等国际会议,均取得圆满成功。2000年以来,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等会见并采访了10多个国家的总统、总理(首相)或政府其他主要领导人。50多家国外主要媒体的社长或总编辑先后访问人民日报社。每年来访的外国记者、学者、各界人士近千人次。

  《人民日报》全年日均发行量基本稳定在230万份,2009年1月1日,《人民日报》收订量达235万余份(不含海外版)。2007年7月1日,在全国范围实现彩色印刷。按照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的要求,初步建成以《人民日报》为主导,以《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为主体,以社属报刊为主体拓展的新闻传播格局,形成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相互促进、繁荣发展的事业发展布局,逐步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为把人民日报社建设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际一流媒体奠定了基础。

机构设置

内设机构

  办公厅、总编室、新闻协调部、地方部、经济社会部、政治文化部、国际部、文艺部、评论部、理论部、内参部、体育部、人事局、计划财务部、管理保障局、技术部、对外交流合作部、发行出版部、广告部、报刊管理部、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

  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部

派出机构

  1. 31个国内分社:北京分社、天津分社、上海分社、重庆分社、河北分社、山西分社、内蒙古分社、辽宁分社、吉林分社、黑龙江分社、江苏分社、浙江分社、安徽分社、福建分社、江西分社、山东分社、河南分社、湖北分社、湖南分社、广东分社、广西分社、海南分社、四川分社、贵州分社、云南分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甘肃分社、宁夏分社、青海分社、新疆分社。

  2. 香港分社、澳门分社

  3. 39个国外分社:阿联酋分社、巴基斯坦分社、朝鲜分社、哈萨克斯坦分社、韩国分社、蒙古分社、日本分社、泰国分社、叙利亚分社、以色列分社、印度分社、印度尼西亚分社、越南分社、埃及分社、科特迪瓦分社、南非分社、尼日利亚分社、突尼斯分社、比利时分社、波兰分社、德国分社、俄罗斯分社、法国分社、塞黑分社、罗马尼亚分社、瑞典分社、乌克兰分社、西班牙分社、意大利分社、英国分社、加拿大分社、美国华盛顿分社、美国洛杉矶分社、墨西哥分社、阿根廷分社、巴西分社、委内瑞拉分社、澳大利亚分社、联合国分社。

  (排序参照外交部网站标注顺序)

所属单位

  人民网、新闻研究中心、出版社、印刷厂。

所属报刊

  《环球时报》、《京华时报》、《中国汽车报》、《中国能源报》、《健康时报》、《新闻战线》、《大地》、《人民论坛》、《环球人物》、《新安全》、《中国经济周刊》、《信息导刊》、《思想理论动态参阅》、《台港澳报刊参阅》、《文史参考》、《证券时报》、《讽刺与幽默》、《生命时报》、《环球时报英文版》、《汽车族》、《家用汽车》、《商用汽车新闻》、《摩托车趋势》、《汽车与运动》、《江南时报》、《国际金融报》、《平安校园》、《人民文摘》、《中国报业》。

历史

毛泽东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头

毛泽东1948年6月在西柏坡手书《人民日报》报头原件1
毛泽东1948年6月在西柏坡手书《人民日报》报头原件2

  《人民日报》在发展沿革中用过三个毛泽东字体报头。

  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于1946年5月15日在河北邯郸创刊的时候,编辑部请远在延安毛泽东题写报头。因时间来不及,就由自己的编辑动手应急,从各种毛泽东手书中集字而成“人民日报” 4字。后来任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总编辑的李庄当时是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出色记者,他走遍邯郸,找不到会制做铅版的制版师傅,只好请人木刻制版,将毛泽东的集字做成由右向左的横幅报头,用在创刊号和随后的报纸上。这个集字报头只用了一个半月。

  毛泽东于1946年6月间在延安题写了由左向右的横幅《人民日报》报头,由薄一波带到河北武安,编辑部美工再将这个亲笔题词木刻成新的报头,刊用在7月1日的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上并沿用下来。

  创办华北《人民日报》时,薄一波向来到西柏坡的毛泽东提出请求,请他题写新的《人民日报》报头。

  毛泽东为新创办的《人民日报》题写报头,是他来到西柏坡后不久即完成的题字之一。在两张大约16开大小的白色土纸上,毛泽东一连写了4行“人民日报”共16字,原字写得并不大。对写得比较满意的字,毛泽东本人在一旁作了圈点。题写的时间应在6月8日以后,但最迟不会晚于6月12日。题字由薄一波转交给《人民日报》编辑部。

  当时负责《人民日报》1版版面设计的编辑是何燕凌。他从经过毛泽东圈点的字中,选出“人民日报” 4字,有的放大一些,有的略作缩小,拼制成自左向右的横排报头。这在当时印刷文字竖排的情况下,是不多见的。新设计的版样送到薄一波处审定,薄一波看了以后认为很好,批准了何燕凌的设计。

  据张磐石回忆,新的报头题字在刻版后送了几份给毛泽东本人审阅。毛泽东在其中的一张上画了圈,表示认可,而且还说:“人民日报”这4个字,两头两个字要大一些,中间的两个字要小一点才好看。

  华北《人民日报》的报头就这样确定下来了。这个报头字体一直使用到今天,整个报头的布局设计则使用到1956年7月1日。

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和《晋察冀日报》

  《人民日报》由晋冀鲁豫边区的《人民日报》和晋察冀边区的《晋察冀日报》合并而成。

  1946年初春,晋冀鲁豫党政机关进驻邯郸,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决定筹建机关报,任命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张磐石为总编辑。中央局领导让大家给报纸起个名,多数人赞同用“人民”这个名字。张磐石社长将这个报名上报中央局,很快就批准了。

  张磐石想请毛泽东主席题字,但毛泽东远在延安,一时等不及,于是大家想到了先用集字的办法,找到了毛泽东的几个题词,凑齐了“人民日报”四个字,描成了《人民日报》第一个报头。

  6月,中央局副书记薄一波到延安开会,回来时带来了毛泽东为《人民日报》写的报头。从7月1日起,《人民日报》就换成了毛泽东亲笔题写的报头。

  此后不久,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央局决定将晋冀鲁豫边区党政军机关迁到武安西部30公里的河西村,《人民日报》也随迁武安。

抗日战争中的《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邓拓

  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创办,可以追溯到1939年1月1日创刊的华北《新华日报》。该报驻地主要在太行山中段,长期跟随八路军前方总部,因此是侵华日军进攻的重点。由于战争环境险恶,华北《新华日报》成员付出了重大牺牲,仅在1942年5月一次“反扫荡”战斗中,就有总编辑何云等46人壮烈殉国。此后又有十几人牺牲。

  《晋察冀日报》创刊于1937年12月11日,起先叫《抗敌报》,为隔日刊,1940年11月7日改为《晋察冀日报》,邓拓为社长和总编辑。它是敌后根据地中创办时间最长的战略区机关报,历时整整11年。其历史同样彪炳史册,先后有38人在战斗中牺牲,另有18人在工作岗位上殉职。

  两家报社在战斗中牺牲和在工作中殉职的上百名新闻烈士,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为日后《人民日报》的创建铺垫了道路。

  1948年5月下旬,两报分别刊登了关于创办华北《人民日报》的消息:5月26日,《晋察冀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两大解放区合并,两大战略区机关报合并,创办《人民日报》的消息,这是目前已知的第一篇关于华北《人民日报》即将出版的消息。同一天的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也刊登了两大解放区合并的消息。

  两大报合并后,在新的《人民日报》总编辑、副总编辑人员构成上,来自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负责人占了四分之三,张磐石任社长兼总编辑,袁勃(后任《云南日报》总编辑)、安岗、王亢之(后任《天津日报》总编辑、天津市委副书记)任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