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僰”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首字为“僰”的词语
 
(未显示3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僰'''([[汉语拼音]]:Bo;[[英语]]:Bo),[[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
 
 
  僰人之称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为“西方之戎”,属氐羌族群。秦以前有僰侯国,位于今四川宜宾地区。滇(今[[云南]][[滇池]]地区)和邛都(今[[四川]][[西昌]]地区)两部落也居住有大量僰人,史称滇僰和邛僰。
 
 
  在汉末以后,僰的名称不见于记载。宋代大理国是僰人(白人)建立的。元、明继续称为僰人或白人。明、清以后称民家。他们都是[[白族]]的先民。元以后也称傣族先民白夷为僰夷,最早见于《元史·泰定帝纪》。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C6E2FF"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C6E2FF"  
第19行: 第12行:
 
== 僰 bó ==
 
== 僰 bó ==
  
  中国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
+
  中国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春秋前后居住在以僰道为中心的今川南以及滇东一带。僰人之称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为“西方之戎”,属氐羌族群。秦以前有僰侯国,位于今四川宜宾地区。滇(今[[云南]][[滇池]]地区)和邛都(今[[四川]][[西昌]]地区)两部落也居住有大量僰人,史称滇僰和邛僰。在汉末以后,僰的名称不见于记载。
  
 
== 《康熙字典》释义 ==
 
== 《康熙字典》释义 ==
第37行: 第30行:
  
  
  僰道  僰僮
+
  [[僰道]]  [[僰僮]]
  
  
 
'''汉字检索:'''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笔画检字表(1—8画)|1—8画]],[[笔画检字表(9—13画)|9—13画]],[[笔画检字表(14—16画)|14—16画]],[[笔画检字表(17—48画)|17—48画]])<br>
 +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br>
 +
  ·返回 [[中文字典词典|'''中文字典''' 首页]]
  
  >>> 返回 [[中文字典词典|'''中文字典''' 首页]]
+
 
 +
  ''''''([[汉语拼音]]:Bo;[[英语]]:Bo),[[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
 +
 
 +
  僰人之称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为“西方之戎”,属氐羌族群。秦以前有僰侯国,位于今四川宜宾地区。滇(今[[云南]][[滇池]]地区)和邛都(今[[四川]][[西昌]]地区)两部落也居住有大量僰人,史称滇僰和邛僰。
 +
 
 +
  在汉末以后,僰的名称不见于记载。宋代大理国是僰人(白人)建立的。元、明继续称为僰人或白人。明、清以后称民家。他们都是[[白族]]的先民。元以后也称傣族先民白夷为僰夷,最早见于《元史·泰定帝纪》。
  
  
第50行: 第50行:
 
[[Category:b音汉字]]
 
[[Category:b音汉字]]
 
[[Category:bo音汉字]]
 
[[Category:bo音汉字]]
[[Category:12画汉字]]
+
[[Category:14画汉字]]
 
[[Category:人部汉字]]
 
[[Category:人部汉字]]
 
 
 
[[Category:B音词条]]
 
[[Category:B音词条]]
 
[[Category:历史]]
 
[[Category:历史]]
 
[[Category:民族]]
 
[[Category:民族]]
 
[[Category:中国]]
 
[[Category:中国]]

2018年12月7日 (五) 09:04的最后版本

拼音:bó 部首:人 总笔画:14 部外笔画:12 结构:上下 常用字表 拼音检字表
注音:ㄅㄛˊ 造字法:形声字 输入法:〔王码〕GMIO 输入法:〔万能〕GMIO 倉頡:DBO 通用字表 部首检字表

僰 bó

  中国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春秋前后居住在以僰道为中心的今川南以及滇东一带。僰人之称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为“西方之戎”,属氐羌族群。秦以前有僰侯国,位于今四川宜宾地区。滇(今云南滇池地区)和邛都(今四川西昌地区)两部落也居住有大量僰人,史称滇僰和邛僰。在汉末以后,僰的名称不见于记载。

《康熙字典》释义

  【子集中】【人字部】

  【唐韻】蒲北切【集韻】鼻墨切,𠀤音匐。【禮·王制】屛之遠方,西方曰僰。【註】僰,偪也,使之偪寄於荒遠也。又【說文】犍爲蠻夷也。【田汝成·炎徼紀聞】僰人在漢爲犍爲郡,在唐爲于矢部,蓋南詔東鄙也。【揚雄·長楊賦】羌僰東馳。 【說文】作僰。从人棘聲。或作𠍷。

  考證:〔【禮·王制】屛之遠方,西曰僰。〕 謹照原文西字下增方字。〔【說文】作僰。从人,在棘中。〕 謹照原文在棘中改爲棘聲。

《说文解字》释义

  【卷八】【人部】 编号:5163   僰,[蒲北切 ],犍爲蠻夷。从人棘聲。

首字为“僰”的词语

  僰道  僰僮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
  ·返回 中文字典 首页


  汉语拼音:Bo;英语:Bo),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

  僰人之称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为“西方之戎”,属氐羌族群。秦以前有僰侯国,位于今四川宜宾地区。滇(今云南滇池地区)和邛都(今四川西昌地区)两部落也居住有大量僰人,史称滇僰和邛僰。

  在汉末以后,僰的名称不见于记载。宋代大理国是僰人(白人)建立的。元、明继续称为僰人或白人。明、清以后称民家。他们都是白族的先民。元以后也称傣族先民白夷为僰夷,最早见于《元史·泰定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