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时节令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农时节令英语:farming season solar terms),中国古代表达农业季节气候状况的一种方式。对传统农事季节、节气的统称。主要包括二十四节气、入梅出梅、三伏九九等。它们是根据农业气候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将全年划分为若干时段即节气,用以指导农业生产。

农时节令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根据日地关系,即太阳高度划分。太阳高度不同,所受太阳辐射能不同,农业气候也各异,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另一种是根据农业气候现象出现的时间,经长期经验累积而制定的,如夏至三庚数头伏、冬至后九九寒尽、芒种后逢丙日入梅等。

中国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自古就形成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概念。春秋时代(公元前8~前5世纪)已有圭表测日影的方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大节气。至秦汉间(前2世纪)形成了二十四节气。

农时节令按其划分依据大致可分为:根据日地关系(黄经太阳高度)划分,如二十四节气;在节气的基础上根据较重要的农业气候现象出现和持续时间划分的,如入梅出梅、三伏、九九等。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当初主要反映黄河中下游的季节、气候与农事。在各地广泛应用时,人们结合当地的实际灵活加以确定。以冬小麦播种为例,北京地区“秋分种麦正当时”,河南、山东为“寒露种麦正当时”,浙江则为“立冬种麦正当时”。

入梅出梅

反映梅雨季节开始和终止的节令。晋代(3~4世纪)已有记载。现以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梅。梅雨对中国东南地区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它既为农业带来了丰沛的雨量,也因阴雨连绵,空气湿度大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三伏

反映一年中炎热季节的节令。始见于前7世纪。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10天为初伏(头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10天为末伏(三伏),初伏与末伏之间为中伏(二伏)。三伏的农业意义在于表明夏至后二十多天进入伏暑季节,高温可持续30~40天。此时正值农作物旺盛生长季节,应加强农田管理。

九九

反映冬季严寒季节的节令。从冬至算起,每9天为一个九,三九最冷,九九计81天,寒尽春来,农耕开始。中国北方、南方都流行有当地的九九歌。此外,过去还流行过夏九九,现已不大流行。

中国的农时节令由于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形成了相应的周年农业气候历和农事历,农民根据长期生产实践经验,来安排生产,如清明下种,谷雨栽秧等。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