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农田水利(irrigation and drainage),发展灌溉排水,调节地区水情,改善农田水分状况,防治旱、涝、盐碱灾害以促进农业高产稳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农田水利在国外一般称为灌溉和排水。它涉及水力学土木工程学农学土壤学,以及水文、气象、水文地质等学科。其任务是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对农业水资源进行拦蓄、调控、分配和使用,并结合农业技术措施进行改土培肥,扩大土地利用率,以达到农业持续发展的目的。其内容主要是灌溉排水,兼及中小河道治理,塘坝、水库和圩垸建造,低产田改良利用,农田水土保持,农牧区供水,土地整治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等。农田水利有悠久历史。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修建大型灌溉渠道和陂塘蓄水工程,20世纪30年代应用现代工程技术曾修建多处自流灌溉和机械提水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农田水利事业空前发展。从1950~1991年末,全国灌溉面积由1608万公顷增加到5226万公顷,居世界首位;排水除涝面积达到1943万公顷,居世界前列;改良利用盐碱地面积将近469万公顷。在占全国耕地面积不到一半的灌溉土地上生产着约占全国总产量2/3的粮食,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人口众多、耕地有限的灌溉农业大国。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基础产业,农田水利建设方兴未艾,同时也面临以下一些问题:①灌溉水源日见短缺,用水技术粗放,水量浪费,水质恶化,供需矛盾突出。②原有工程设施大都配套不全,有些老化与破坏严重,加上管理落后,工程效益未能充分发挥,有些已难以为继。③新建工程难度越来越大,投入越来越多等。因此需要:认真维护与更新现有工程设施,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以改建、扩建为主,适当新建,扩大受益的面积。转变经营机制,多目标开发,多渠道集资,国营私营并举。加强节约用水、改良利用废污水、改善水土环境及灌溉排水监测预报等多项科研工作,面向市场,推广应用,促进农田水利事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