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久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子久作品:为祖国寻找资源
刘子久作品:把物资运到祖国边疆

  刘子久(1891年5月-1975年3月),中国画家。天津人。毕业于北平中央陆军测量学校高等制图班。代表作品有《支援前线》、《长城放牧》、《为祖国寻找资源》等。

  刘子久初学测量,继嗜国画。1920年毕业于北平中央陆军测量学校高等制图班,同年在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学山水、花卉,受教于著名国画家金城。1927年参加湖社画会,任干事和导师。十几年中先后培育了约400位国画人才,同时他还与陈少梅陆文郁等著名画家探讨技法,丰富画艺。1931年,回到天津,任天津美术馆国画教师,并创立天津国画研究会,被推举为主任委员。从事国画创作和教学20余年。曾任天津市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刘子久一生从事绘画,尤善山水,其绘画风格与内涵可以1949年为线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1949年建国以前,刘子久重视向传统技法学习,遵循着“精研古法,博取新知”的宗旨,系统地观赏、临摹和研究了清宫收藏的古代绘画经典作品,并有选择地吸取前人的经验。他的山水画作品融入了诸家不同的技法。吸收了郭熙、李唐、戴进、樊圻等人布局严谨、用笔刚劲稳健的特色;用墨上,承袭了王原祁的积墨法,墨色厚重,富于变化,耐人寻味。画山石、树木得力于王石谷结体紧密的长处,给人以真实生动之感。他的山水画融南北诸家于一体,于秀丽中透出一股淳朴的韵味。由于他早年从事地质测量工作,足迹遍及燕山南北,在风景写生中深入观察名山巨川的风光特点,能够通过不同的笔墨肌理表现出山石地貌的不同特征,其特有的皴法,在全国各家中独树一帜。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