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金城(1878—1926),中国近现代画家,原中国画学研究会会长。原名金绍城,字拱北、北伯,一字经郛、梅生,号北楼,又号藕湖。浙江湖州南浔镇人。南浔“八牛”之一金氏后裔。父亲金焘,字沁园,同治十年(1871)秀才,增贡生,缙云县训导,继承父业经营蚕丝,在上海开设金嘉记丝行,发家致富后又开当铺,经营房地产。金家老宅在东大街德懋弄东首,前临东大街,后达栲栳湾,与“四象”之一庞家大宅遥相并列,堂名“承德”。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三十一年(1905),金城留学英国,攻读法律、经济等。他精绘画,喜诗词,善画山水,间作花鸟。民国初期,曾任内务部人事并当选为众议院议员。民国2年(1913)在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支持下,目睹热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奉天(沈阳)行宫历经战乱,文物流失,建议将这两地众多的金石、书画等艺术瑰宝转移到北京,创办最早的国家博物院——内务部古物陈列所。1913年12月,北洋政府下令内务部筹办文物陈列所,并指派金城临修工程。民国3年(1914)2月,古物陈列所在紫禁城外朝部分正式成立,并从美国退还庚子赔款中拨出22万元,在武英殿以西的咸安宫旧址建了一座库房,名曰“宝蕴楼”。金城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国情,使古物陈列所日趋完善,可以说该所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博物馆。此外,他曾着手筹建“中华博物馆”,直至1945年古物陈列所与故宫博物院合并,渴望已久的梦想得以成真。

  民国9年(1920),金城借助总统徐世昌的幕僚周肇祥,创办中国画学研究会于故都,从学者甚多,鼎盛时达200余人,凡经指授,无不卓然成家。日本诸画室均来华造访,并乞画焉,遂有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之设。金城在北京创立中国画学研究会和湖社画会,其弟子中饮誉北京的有惠石湖、刘饮湖、李枕湖、陈梅湖、张湛湖、赵明湖、李五湖、李晴湖、陈升湖、陈东湖等,誉为“十大湖”。金城鉴于中日书画本同根源,为加强中日间文化交流,筹建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每隔一年举行一次。1926年,金城等赴日本东京、大阪等地举办绘画展览,受到日本艺术界的热烈欢迎。归国到上海后突患伤寒病,医治无效,于1926年9月病逝,终年49岁。

  金城病逝后,其弟子和嗣子开藩等搜集其遗墨刊于《湖社月刊》。传世作品有《山花幽禽图》及《墨梅》通景屏,均图录于《湖社月刊》。金城的早期作品,原收藏于南浔故居,敌伪统治时期为伪军霸住,侵入内室,将作品取出,作为花纸散发。遗著有《北楼论画》《藕湖诗草》等。

绘画

  作为一名传统绘画画家,金城并无师承,完全凭自己的悟性及不懈的努力,自学成才。金城在传统中国画方面是个全能型的画家,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走兽几乎无不精熟。金城自幼习画, 他的习画生涯主要是临摹古画,他临摹过唐宋元明清诸大家风格各异的作品。他的山水画既有宋人的境界, 又有元人的笔墨, 松秀严密兼而有之, 雄放淡逸风韵各呈。他的花鸟画徐黄二体兼备, 笔墨浓淡疏密处, 往往栩栩如生。人物画虽不多, 但也气格高古。他曾说“余致力艺术三十余年,自谓于花鸟一门,少有心得,山水次之,人物又次之”。可见他最满意的还是自己的花鸟画。金城的画学以宋人工致一路为正宗。他认为“工笔固未足以尽画之全能, 而实足奉为当轨。写意虽亦画之别派, 而不能视为正宗, 能工笔者, 学写意不难, 专写意者, 求工笔则匪易, 后人不察,动以写意矜人, 谓能尊崇高古, 而画之一道, 遂失其堂堂正正之师”。所以金城自己的画, 不论山水花鸟, 笔法精工秀丽。在创作上, 他主张师造化,创新意, 反对泥古不化。作为传统的集大成者, 金城赢得了“南画正宗”、“北平广大教主”的称誉 , 成为画坛一时的领袖。

  1920年5月29日, 以金城为首的北京国画界人士在西城石达子庙欧美同学会发起成立中国画学研究会,以“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为宗旨。研究会还得到雅好书画的大总统徐世昌的支持,画会由金城任会长, 周肇祥为副会长, 聚集了陈师曾、陈汉弟、贺良朴、萧谦中、徐宗浩、俞明等在京的一大批艺术名流。画会定时聚会, 举办展览, 让画人相互切磋交流, 同时广招生徒, 培养年轻一代以传中国画之薪火。此外还积极开展对外联络, 举办中日绘画联合展, 这些活动使画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金城还是中国文博事业的先驱,早在19 13 年金城作为议员, 首先倡议政府将盛京内库及热河行官所藏金石书画移至北京, 陈列于武英殿中, 以供大众参观, 继而又提议设立古物陈列所, 以保存展览文物。当局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命他监修工程, 19 14 年古物陈列所成立。金城参考欧美各国博物馆成规, 使其“备臻完美”而得到广泛的称誉。后来,他又筹设中华博物馆, 但因政局剧变, 未克竟成。可以说金城在近代博物馆的创立和建设、文物的保护等方面为开一代风气之先。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