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湖园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江苏淮安:勺湖园

  勺湖园,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西长街68号,古城淮安的西北隅,古运河东侧,因其水面弯曲如勺而得名,共计占地100亩,其中陆地面积40亩,水面60亩,相传王母娘娘外出游玩,途经淮安上空发现此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景秀丽,于是停下赏景,不小心将一手帕掉在淮安地上,于是便有了勺湖,其实勺湖是因构筑淮安古城,修补取土而逐渐形成的,自晋建淮安城池以后,古迹多在其地,据史料记载,古时先后在勺湖园修筑的庵观寺院有:法华禅院,文通寺,龙兴寺,文佛寺,老君殿等。由于长期的战乱,淮安城屡遭劫难,勺湖周围的寺院和名胜景观绝大多数已荡然无存。

  现在的勺湖园有东门和南门二个进出口。南门依照寺院山门形式修复,大门上方的矾石上“文通塔苑“四字为当代著名书法家、江苏省书协主席武中奇所书,当你踏进“文通塔苑“的门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双亭回廊,双亭北侧有一漂母井,相传韩信年少伤亲,家贫无靠,常得在此处浣纱的一农妇相助,后人为纪念这一历史典故,故起名为漂母井。井北20m处即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通塔,有了这座塔,不仅勺湖园格外壮观,整个文化古城也显得典雅而神采。文通塔始建于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距今已有1290余年。它原名尊胜塔,在崇祯二年(1629)年,重修尊胜塔,因其旁有文通寺,故改名为文通塔,文通塔的建筑具有佛教传统之特色。全为砖瓦结构,无梁无柱,高十三丈三尺,七层八角,外形为黄身青檐在阳光照耀下,显得古朴典雅,塔底层供秦四尊释迦牟尼。颇有神采,上层观音端坐莲台,颈悬珠琏,仪态慈祥。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童年时曾在塔下放飞风筝。湖光塔影即为勺湖十大景观之一。过文通塔,即踏上勺湖湖堤,我们往这边走,沿着一条清幽小道,过神怡,清趣二道玲珑别致的园门,令人顿生曲径通幽之感,园中随着水势变化而建的一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即显现在眼前。我们首先来到碑园,勺湖碑园于1987年建成对外开放,上方匾额为当代著名书法家费新我先生所书,碑园占地一亩,运用了中国园林传统建筑手法,随形就势,回廊曲折,体现了以小见大的特色,颇受好评。碑园中收集存放了淮安自唐宗以来的寺庙,文赋,墓志等体例文60余块,为古城淮安的历史文化见证。园中的一合(二块)唐碑,四块康熙、乾隆、道光的御碑为国内少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康熙御碑—雪作须眉,为康熙第五次南巡时,途经淮安,为淮安府山阳县人氏,老臣刘谦吉亲笔题写,距今已有了300多年,为研究康熙巡游的历史见证。在位于碑园北侧的一座桥为蜈蚣桥,原为木质结构,连接大悲阁,明代诗人姚广孝曾在此游览,并留下“襟吴第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的千古绝句,现桥为1982年修建,在原大悲阁旧址上,现建有一厅堂,内设茶室,东侧有贴水曲廊和扇形水榭,湖中建有石舫,舫上有二层楼阁,登楼可鸟瞰全湖景貌。向北过曲桥,即见金天德大铜钟悬于大钟亭上,该钟为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铸造,它高1.98m,底口径1.32m,厚8cm,重1.75吨,上部铸有皇帝万岁,重臣千秋,国泰民安,法轮常转十六个阳刻楷书大字,原悬挂于北角楼上,勺湖园建成后,移置此处。位于勺湖东北侧的勺湖草堂,是一座幽静典雅的书院,原清雍正年间湖南提督学政阮学浩的书塾,为士大夫课士会文之所,现屋为1981年修建,占地741.21平方米,门楼上方横排砖雕,工艺精美,玲珑剔透。与勺湖草堂隔湖相望的为勺湖园的最高景点——樱州,放眼湖面,水波荡漾,风光怡人,它以种植着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赠送给周恩来故乡的一批樱花而得名。每与春暖花开时节,她与北面的梅岭遥相呼应,竟相开放,争奇斗艳,美不胜收。人间常说,勺湖园有别于其它园林,它是一种朴素自然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