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西稻作文化系统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北京京西稻作文化系统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北京京西稻作文化系统

  北京京西稻作文化系统,主要分布在北京市海淀区清三山五园周边区域(即海淀京西稻栽培区)和房山区长沟镇、大石窝镇及十渡镇境内(即房山贡米栽培区)。

  京西地区水稻种植可上溯至先秦时期,到东汉已有明确记载。辽、金时期,已是“粳稻之利,几如江南”。明朝迁都北京后,周边稻作生产开始供应宫廷。到清朝时,京西水稻得到多位皇帝的推广,形成了以“御稻”和“紫金箍”等品种为代表的京西稻稻作文化(海淀)和以石窝“御塘稻”等品种为代表的贡米稻作文化(房山)。

  海淀区京西稻清朝时种植在由皇帝亲自开辟的“官田”之中,以玉泉山山泉水灌溉,由国家机构管理,寄寓着数位清帝“以农为本”的治国理念,是农业生产的国家示范田。后发展为由国家管理和交于农民耕种两种形式;且保留了包括“御稻”和“紫金箍”在内的水稻品种核实1650个,是京西稻稻作品种种质资源库。稻田与明清皇家园林遗产相得益彰,是明清园林景观的景观标识之一。

  房山区石窝御塘稻种植于北京市三块“山前暖区”之一,依赖泉水灌溉,是生长期最长的水稻之一。米质优良,耐蒸煮,“七蒸七晒,色泽如初”,明清时即为御贡米。系统合理利用湿地水域,形成稻田与淡水泉、河流、湖泊、草本沼泽、库塘相协共建的湿地景观;因地制宜,在平原地区充分利用泉涌实现平原稻田的自流灌溉;区内“御米皇庄”的贡米文化和平民稻作文化相得益彰。

  北京京西稻作文化系统系住了北京人的记忆和乡愁,其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将成为北京市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也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农业生态化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起到模范作用。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