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奉圣乐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诏奉圣乐》,来自于“夷中歌曲”。南诏苍山会盟”之后,南诏异牟寻为答谢韦皋在南诏“弃蕃归唐”中的重要贡献,特派使臣率歌舞乐团赴成都向韦皋献乐。韦皋看了南诏乐舞后,被美妙的旋律、深远的意境、独特的乐器、宏大的场面、华丽的服饰、变幻的队形所震撼,同时对乐舞所表现的“悦归皇化,世为唐臣”的思想,深表满意。他忽发奇想,对南诏奉献的这台“夷中歌曲”进行加工,记录、翻译歌词,录成乐谱舞图,突出其政治色彩,将歌舞命名为《南诏奉圣乐》,然后命南诏使团直赴长安,向唐德宗晋献乐舞。贞元十七年(801年),庞大的南诏使团到达长安,所献《南诏奉圣乐》因气势磅礴,民族特色浓郁,一时轰动朝野。

  《南诏奉圣乐》是南诏民乐舞的最高成就,仿唐朝《奉寿乐》创作而成,后成为唐乐之一。其乐队演奏人员达196人,分为“龟兹部”“大鼓部”“胡部”与“军乐部”四个乐部,乐器多达30余种。整台乐舞,此起彼伏,歌舞相伴,以异牟寻归唐这一重大政治事件为主题,以宏大的乐章和富于变化的舞蹈来表现唐王朝的文治武功;表达了南诏复归唐王朝之后,对唐王朝明君圣主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唐朝文化的向往之意。南诏献乐舞的事新、旧《唐书》都有精彩的描述。据统计,描述《南诏奉圣乐》的文字达14000多字,详细记载了乐律、舞容、乐器、曲谱,这是南诏大理国时期,正史文献对其社会生活记录最为详尽、生动的罕见事例。同时说明《南诏奉圣乐》在当时确实是一件引起大唐朝野注目、文人墨客垂青的盛事。由于有系统的文献记录,我们今天才得以重现《南诏奉圣乐》。

  苍山会盟之后,唐封异牟寻为“南诏”并赐南诏印,在南诏统领区域设置云南安抚司,由剑南西川节度使兼任云南安抚使。苍山会盟结束了天宝战争40余年来南诏与唐王朝对峙的局面。南诏重新归附唐王朝,巩固了唐在西南的统治;唐王朝实现了断吐蕃右臂的战略,从根本上改变了唐王朝在西南、西北边疆的被动局面。《南诏奉圣乐》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到达长安进行演出的。

  《南诏奉圣乐》于苍山会盟之后6年,千里迢迢从云南赶到长安,并不仅只是一场单纯的文艺演出和音乐交流,《南诏奉圣乐》的歌、乐、舞都包含了许多象征符号,每一个符号都有其文化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