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鸿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卢鸿基(1910年5月-1985年1月),中国雕塑家。字圣时,自号苦瓜老人。海南琼海人。1929年赴上海求学,第二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系,并加入“一八艺社”。1934年,因崇尚苏联的新写实主义转入雕塑系学习,师从刘开渠。1938年后,日军侵华,情势严峻,他投身抗日,利用自己的文艺特长,积极参与各种抗日活动,包括组织建立“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战协会”,共同创办《战斗美术》等。1941年由于形势紧张,他旧病复发,但在病中仍不忘革命,期间撰写了许多文艺评论及散文、并继续创作艺术作品。

  1950年,卢鸿基接受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院长刘开渠的聘请,前往杭州出任该院雕塑系教授兼《美术座谈》主编。后被任命为雕塑系代理系主任,上任伊始便参照苏联模式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还为南昌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创作了雕像《周恩来胸像》。1959年出任学院理论教研室教授兼院刊《美术与教学》主编。次年在教研室“(领导、教师、学生)三结合”的形势下,参与完成了26万字的《艺术概论》编写工作。其后又编写了《古代希腊美术》、《古代罗马美术》等教材,并翻译了一些重要的外国美术史论资料。1978年起为艺术理论专业研究生导师,指导艺术理论及文艺思想专业方向。由他筹备策划的“粉画联合展览”自1979年后在南京、广州、北京等地展出,盛况空前。

  最为世人所铭记的是他所创作的“大连苏军烈士纪念碑塑像”。1951年,国务院计划在东北旅顺口(今辽宁大连)修建一座规模宏大的纪念碑纪念苏联红军出兵抗日,决定由卢鸿基负责纪念碑设计和雕塑创作。卢鸿基到当地现场考察后确定了纪念碑的选址问题:在斯大林广场南侧建碑,既可以填补南侧的空白,又与北侧的三座建筑形成一种呼应的美学关系。1955年4月,纪念碑塑像正式完成。表面材料使用青灰色和粉红色的花岗石,塔基正面是一块黑色大理石,上面镌刻着郭沫若的题字:永恒的光荣。2009年,该纪念碑塑像荣获“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

  卢鸿基一直坚持人物“写真”观念。他说过:“我有一个很顽固的观点,即反对在造型艺术上塑造人物用拼凑的方法,认为这样是刻画不好人物形象的。即一个人物只能专用一个模特儿,这样刻画的人物才有个性,才活,才能避免兄弟姐妹的出乱;还自以为这是我自学艺以来独家的心得、创造发明。认为综合的人物形象的说法,只能用于文学,不能用于美术,因为美术的形象更具体而微。同时,我又反对不用模特儿的想象的刻画人物,认为作者的想象力是有限度的,刻画一个人物或少数人物还可以勉强应付,如果人物一多,而想象力又不丰富,结果想象出来的人物难免又是兄弟姐妹,没有个性,不活。这两点是我最顽强的观点,任何人的任何意见都改变不了我的看法。”

  卢鸿基对版画的热情及研究,早在1930年便开始萌芽。那时他年仅20岁,正逢鲁迅在中华艺术大学做《绘画杂论》的演讲,介绍木刻画,对青年卢鸿基产生了极大影响,至此,他开始大量阅读、研究鲁迅的文艺理论,也开始探索版画的创作。

  卢鸿基十分敬重鲁迅先生,曾写信向其请教文艺问题。在他的艺术生涯中,时常记得鲁迅所言:“依傍和模仿决不能产生真艺术”。他有多篇撰写研究鲁迅思想与艺术方面的文章,如《纪念鲁迅先生的一点感想——依傍和模仿决不能产生真正的艺术》、《鲁迅在美术上的现实主义观点略谈》、《关于鲁迅》等。表面上虽是阐述整理鲁迅的美学观念,同时也是他形成自己艺术观念的过程。

  卢鸿基学西洋画出身,对版画、粉化创作都精心研究、有所贡献。最引人注意的算得上由他倡导成立的“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和随后开展的“全国抗战木刻展览会”,以及始于1979年的一系列“粉化联展”。他在进行文艺创作的同时,又广泛阅读中外文艺名著,以后又转而研究美术理论,尽心尽力从事教育事业,是集雕塑家、画家、文艺理论家为一身的文人学者。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