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文森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司马文森福建泉州人,自幼到菲律宾当童工,12岁返乡、17岁加入中共党组织,1934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1939年5月,当局顽固派发起反共高潮,正在粤北山区第四战区的司马文森,以“嫌疑重大”为名被遣散,在中共党组织的安排下,他从韶关来到桂林。曾住在七星岩前的小木楼上。是月,他被安排到东江天圣山广西建干校任中队指导员兼职教育长杨东莼政治秘书,又与周钢鸣担任校刊编辑。

  桂林“八办”被迫撤退后,桂林文化城党组也撤退,但组织上安排司马文森转入地下,继续活动。周恩来还指示司马接受胡鬓(鬓不要下半部分)的领导,并准备在一家故衣店设立电台。后电台设立。

  1939年内他住入施家园,与艾芜华嘉在逸仙中学、松坡中学任教。此时,他以沉重的心情,构思着小说《雨季》。

  1940年3月17日上午,司马参加了文协桂林分会在施家园49号召开的文艺习作指导联欢会。

  1941年8月,由建干校张健甫介绍,司马和夫人雷蕾到穿山汉民中学任教。教余编辑出版《艺术新闻》。1942年司马又介绍撤退了的《救亡日报》战地记者华嘉到汉民中学任教。

  1943年11月28日,熊佛西以《文学创作》社名义邀请知名作家、诗人、学者座谈“战后中国文艺展望”,一致呼吁政府改善检查制度、扶植言论自由。与会人士有田汉劭荃麟欧阳予倩黄药眠宋云彬李文钊买珠胡仲持张熄彭燕郊周钢鸣千家驹孟超秦似阳太阳洪遒韩北屏胡危舟等20多位。

  1944年7月,湘桂大撤退,司马帮助艾芜一家抢上了开往贵阳的火车,又动员汉中学生疏散,自己最后一批离桂赴柳。8月,不幸小说家王鲁彦贫病交加病逝桂林,丧事无法料理,司马闻讯从柳赶回桂林,刊登讣告、撰写悼词、发起募捐、召开追悼会、安葬遗体、抚恤遗孤,尽情尽力,处理完后事后,9月在二次疏散会后又匆匆离桂赴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