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汉语拼音:tong zhongshu menxia pingzhangshi;英语:jointly manager of affairs with the secretariat-chancellery),中国唐朝北宋宰相称号。唐朝武德贞观时期,以尚书省左右仆射各一人及侍中、中书令各二人,为知政事官。以他官预议国政者,即为与宰相参议朝政。唐初官制中无宰相之名,知政事官就是宰相。

  贞观后期,在宰相制度上出现了新的动向。贞观十六年(642),中书舍人兼侍郎岑文本为中书侍郎,专典机密。“专典机密”的用语缩小了知政事的内涵,把指派的任务限制在典机密的范围内。直到贞观末年,“掌机密”、“掌机务”等不断使用。而在制度上,掌机密的机构是中书省门下省。“专典机密”一类用语就把宰相的任务和职掌定位在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职掌范围之内,主要是中书令和侍中的职掌范围之内,而排除其具体的行政职能。这是把尚书省排除出宰相机构,把尚书省长官、副长官排除出宰相行列的重要前提和步骤。

  贞观十七年四月,特进萧瑀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李世勣为特进、太子詹事,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六月,高士廉为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的用语,将原来对知政事官任务的指派改变为品位的限定。中书令、侍中是正三品官,而这次任命的三位,均为一品、二品大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就是让他们在政事堂内按三品官的身份任职,与中书令、侍中处于同等的地位。“同中书门下三品”的用语还说明知政事官以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为核心的格局开始形成。

  从贞观初年以来,唐太宗一直把尚书省视为纯粹的行政机关,并且力图把作为宰相的仆射和尚书省分离开来,因此尚书省在事实上也就不再是宰相机构的一部分。贞观十七年尚书右仆射高士廉罢任后,终唐太宗之世,连续十六年不设仆射。这样,从限制仆射职权范围到长期不设仆射,也就是尚书省逐步从宰相机构分离出来的过程。“同中书门下三品”作为宰相名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同中书门下三品”作为中书令和侍中以外官员任宰相即知政事官时的名号用语,贞观十七年使用后,直到贞观二十三年,一直没有再使用过。贞观二十三年唐高宗即位后不久,以特进、英国公李勣为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三品。八月,又任命李勣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这是仆射带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开始。对于李勣的这两次任命,标志着贞观时期宰相格局调整的最后完成。“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一个他官兼知政事官的通用名号。此后,在整个高宗时期,除中书令、侍中外,不仅是仆射和其他一、二品高官入相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而且四品的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入相,也加同中书门下三品。

  尚书左右仆射带“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名号,说明仆射也与其他一、二品官员一样,以同三品的地位为宰相,不再有地位上的特殊。这就从制度上解决了仆射在宰相中高踞于其他成员之上的问题。从李勣为仆射始带此名后,“同中书门下三品”就一直没有从仆射头上摘下来,实际上标志着仆射宰相身份的丧失。随着左右仆射丧失了宰相身份,尚书省也最后完成了作为宰相机构的使命,不再是宰相机构了。所以杜佑在《通典》卷十九《职官一·宰相》中云:“大唐侍中、中书令为真宰相。”唐高宗以后的情况,正是如此。高宗总章二年(669),东台侍郎张文瓘、西台侍郎戴至德等,始以“同中书门下三品”著之入衔。中书令、侍中以外的知政事官,开始以“同中书门下三品”作为正式的职衔。高宗永淳元年(682)前,以他官任知政事官者,均需加此衔。“同中书门下三品”作为一个通用的宰相职衔,一直沿用到开元二十四年(736)。肃宗至德二载(757)李麟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是此衔最后一次授任。

  从贞观二十三年起,仆射尽管从制度上说已经不是宰相了,但此后半个世纪里,任仆射者无例外地都带“同中书门下三品”名号,兼任宰相之职。中宗神龙元年(705),豆卢钦望为左仆射,未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之名,不敢预闻政事。这是“仆射不带同中书门下三品者,但厘尚书省而已”的开始。

  唐高宗永淳元年,宰相职衔又出现新的变化。当年四月,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中书侍郎郭正一、吏部侍郎魏玄同并同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止平章事。“自是外司四品已下知政事者,遂以平章为名。”此后,知政事官包括三种职衔,即侍中和中书令、以他官同中书门下三品、以他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其中,中书令和侍中是知政事官的核心,是当然的宰相。同中书门下三品既然是一种品位的规定,并且已经入衔,成为以他官知政事者的职衔,那么他们的地位与中书令和侍中是平等的。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只是他们和中书门下一起平章事,并没有对他们在知政事官中的地位作出规定。“平章”一词,在隋唐时代有议论、谋划、商讨处分之意,与参预、参议相通。“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最初只是下达一种任务,而不是授予一种头衔。永淳以后,除侍中、中书令外,他官为相者均可加平章事。

  开元二十四年以前,“同中书门下三品”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直并用。一般来说,二者的区别是,二、三品官及一些中书、门下侍郎(四品)往往用“同中书门下三品”,而两省以外的四品官,则往往用平章事。开元二十四年以后,中书令、侍中以外的官员入相,一律使用“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

  安史之乱以后,中书令和侍中也开始成为加官,逐渐变成虚衔。于是唐代后期及五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才是真宰相。如果是节度使等而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也是虚衔,被称为使相。“同平章事”虽通常自朝廷众多五品以上官员中选拔,但拔充此职时,多转为中书侍郎或门下侍郎。穆宗长庆(821~824)以前,基本是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为宰相之首。长庆以后,宰相之中有了新的等级标志,即以馆阁职的加衔而不是两省侍郎作为宰相分工的依据。一般是首相兼太清宫使,次三相依次兼弘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的唯一职衔,说明唐代宰相制度已经彻底打破了三省长官共为宰相的格局。从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之后,“中书门下”就成为超然于三省之外的独立的宰相机构。尽管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之后三省依然存在,但其职权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中书侍郎和门下侍郎名义上还是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长官,实际上,都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衔,成为宰相,事实上是宰相机构“中书门下”的长官。

  唐代宰相的职衔也从共为宰相的三省长官,发展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的唯一署衔,这种职衔是以最高政务裁决机关“中书门下”为依托的,标志着唐代政治体制的重大转变。

  五代时期,“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虽是宰相,但那时枢密使权重,“同平章事”的实权被侵夺。北宋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中书门下”的长官,主政事,与主兵的知枢密院事(或枢密使)合称为“二府”或“宰执”。神宗元丰五年(1082)改革官制,以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宰相。虽复三省之名,实际上还是此前中书门下的体制。但在宰相名号上,此后除南宋孝宗时期外,不再置“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金代的尚书省和元代的中书省、尚书省均置平章事,位在两省丞相下。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