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涵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涵(1876-1927),中国近代篆刻家。乳名湖儿、壶儿、阿壶,字子茹,号臧龛,别署藏戡。吴昌硕次子。浙江安吉人。代表作品:印章“郁勃纵横如古隶”、“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著有《古田家印存》。

  幼而颖悟,渊源家学,颇嗜文艺。吴涵八岁时,吴昌硕先生请王竹君做家庭教师,课其诗书。吴涵后又遵父命向虞山名诗人沈石友习诗,诗品甚高,题《画竹石》一诗云:“石进竹生香,苍翠阴可扪。凌云终有志,且自护篱根。”吴涵年二十八游宦江西,前后凡九载。先在新淦县总办膏捐局任职,吴昌硕当时所写家书,常力戒官场陋习。后累官至万安县令。赵之谦先后曾在江西鄱阳、奉新、南城三县作宰,吴涵于旧档案中得之谦朱笔判文,爱不释手,遂取而藏之。后转赠于其弟东迈。东迈逝世,乃子长邺即以献诸浙江省博物馆。民国以后,吴涵亦先后服官山西太原、黑龙江之哈尔滨,吴昌硕先生以年老催之再三,历十年始倦还。1922年返沪,任名画家兼富商王一亭秘书。王一亭画受吴昌硕濡染,晨起必作画二三小时始往公司视事,挥洒迅疾,日必十余纸。吴涵固谙于此道者,每代草拟题句,以等一亭论定。1927年夏,偶感小疾,遽尔逝世,时年仅五十二岁。

  吴涵鲤庭传业,通古籀六书,善诗古文辞,复精鉴别古器物;擅汉隶,甚得《张迁碑》神髓,气骨开张,遒劲横肆;能绘事,粗枝大叶,随笔点染,别具奇趣;而篆刻则以得于乃翁及汉印、封泥、古陶等为多,分朱布白,神采奕然,有《古田家印存》传世,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

  其书画篆刻诸艺,群以跨灶目之。吴昌硕晚岁应请索过忙,时亦遣之捉刀。沙孟海先生《沙邨印话》云:吴涵“印法多用缶老中年以前体,余每以此辨识大小吴真伪。世言萧祭酒书,晚节所变,乃右军年少时法,子茹印亦若是。子茹前缶老半岁卒,家人恐伤老人心,秘弗以告,阳称东游日本。直至老人殇,终未知子茹先己物化也。”王师个簃与臧龛交甚笃,得闻其耗,曾赋诗哭之:“去秋玉盫逝,相对泪丸澜。今君又徂谢,惨惨摧心肝。吁君古君子,心性弥贞坚。时或一疏放,快论尊酒边。家风擅铁笔,锥凿印私官。三绝俱清妙,驰誉宁无端。盘桓意多惬,切磋味似兰。西泠别旬日,闻病心难安。忽报鲤也死,饰说聊从漫。师老漫不觉,魂魄知辛酸。莫更怀知己,惨惨对琴看。”

  “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一印,此印分朱布白,自然、流畅,神采奕然,甚得浑朴高古之趣。印旁,有乃父“此二印涵儿手刻”数字款识。其父吴昌硕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亦即曾刻有同题印章,后被金庸收入《神雕侠侣》第一册。吴涵遗刻传世不多,颇得日本同道赞赏、珍视。曾见“郁勃纵横如古隶”、“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两大印,其旁皆有“此二印涵儿手刻”数字,乃缶翁手笔,至可宝贵。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