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生矿床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外生矿床汉语拼音:Waishengkuangchuang; 英语:exogenic mineral deposit),在地球表层由外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是在岩石圈表层与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下,成矿物质经过迁移和富集形成的。外生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表层,有一部分是地内物质通过火山、喷气或热泉等带到地表的。

  外生矿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它包括全部的石油天然气,绝大部分的铝矿锰矿,大部分钴矿铁矿以及一部分有色和稀有金属矿产,还有重要的农肥和化工原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

  外生矿床的特点在于它形成在地表环境,成矿的温度和压力都较低,一般不超过100℃和20个大气压。成矿物质的搬运介质主要是水,水溶液的酸碱度(pH)和氧化还原电位(Eh)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是促使物质分异富集的重要因素。在地表条件下胶体广泛分布,它那很强的吸附能力和离子交换能力是使一些元素富集的另一种重要方式。此外,生物的生命活动可直接使某些有用物质聚集,或改变水溶液的物理化学条件而有利于成矿物质的沉淀。

  上述外生成矿作用的各种因素基本上决定于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是地貌气候及其影响下的水文植被等,而这些因素又与地壳内部的构造运动有联系。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地壳表层发生的地质作用可分为风化作用沉积作用。前者破坏了地表岩石,改变其矿物组成,基本上在原地或附近形成新的物质堆积;后者将风化产物由水、风等运移到适当地点主要是湖、河、海中而分别堆积。通过这两种地质作用而使某些物质富集成矿,因此外生矿床又进一步分为风化矿床沉积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