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语拼音:kuɑnɡ chuɑnɡ;英语:mineral deposit; ore deposit),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所含有用矿物集合体的质和量在当前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和利用的地质体。矿床产于某一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矿体及其周围的岩石(如围岩脉石矸石等)组成,矿床是地质作用的产物,但又与一般的岩石不同,它具有经济价值。

评价

  一个地质体具备矿床的基本条件是:

  1.有用元素或矿物的含量要达到最低可采品位。如铜的最低可采品位是0.4%,铁的最低可采品位是25%。

  2.矿石工艺性质。包括有用组分的赋存状态,它决定着产品、加工工艺的生产成本。以铝为例,虽然铝在霞石高岭石中的含量比较高,也能提取铝,但工艺复杂,生产成本很高,所以目前主要从铝土矿中提取铝。

  3.矿体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指有用组分在岩石中的分布是均匀还是局部地段集中,如成为矿脉或矿层;矿体的形状和产状对矿床开采难易和成本影响很大,因而也对确定矿床的最低可采品位有重要影响。

  4.矿床规模。指可采矿石的储藏量。矿床规模大,则矿山建设投资大,建设时间长,便于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矿床规模小而品位高,则投资小而见效快;矿床的规模决定着矿山的生产规模和可采时间长短。

  5.获得矿产品的全部费用。采矿、选矿、运输、设备、人员工资等是影响矿山经济效益的因素,也会影响到矿床的最低可采品位;矿石开采、加工工艺的技术进步,运输条件的改善等,都会使生产成本降低,所以就总的趋势而言,矿床的最低可采品位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而逐步降低。19世纪含铜高于5%的矿床才有开采价值,而现在已降低到0.4%以下。因此,上述条件的综合分析和评价,决定一个具体矿床的经济价值。

  矿床是自然界中分散存在的矿质富集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如铁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约为5%,铁矿石最低可采品位为25%,说明铁必须富集5倍以上才能成为矿床;铜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为0.005%,铜矿的最低可采品位约0.4%,铜必须富集80倍,才能形成矿床。导致有用元素或矿物高度富集的地质作用称为成矿作用。发生明显矿质聚集(矿化现象)的地点叫矿点。有开采价值的矿点是矿床。

分类

  矿床种类繁多,固体矿床分布最广,液态矿床有石油卤水和地下水等,气态矿床天然气煤成气、CO2气等。按矿产性质和工业利用情况可分为:金属矿床(包括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和稀土金属、贵金属、放射性金属、分散元素矿床等)、非金属矿床(包括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建筑材料、宝玉石等矿床)及能源矿床(包括石油、天然气、煤成气、煤、油页岩泥炭等矿床)。按矿床与围岩形成的时间先后,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称同生矿床,矿体明显晚于围岩形成时间的称后生矿床。

  矿床的形成过程是地球演化的地质作用的一部分。按照矿床形成的成矿物质及其来源、成矿环境和成矿作用的综合分析,矿床成因分类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划分为四大类,即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和叠生矿床。由表可见,一级划分与三大类地质作用相对应,反映成矿作用发生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二级按照主要成矿作用系列来划分,而三级则主要考虑成矿环境的复杂性和成矿方式的多样性,不同的学者有所差异。矿床的成因分类反映人类对矿床成因和成矿过程的认识程度。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