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

2014年12月22日 (一) 11:08富甲一方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大理白族自治州汉语拼音:Dɑlibɑizu Zizhizhou;英语:Dalibaizu Zizhizhou),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辖大理市和剑川县、洱源县、宾川县、弥渡县、永平县、鹤庆县、祥云县、云龙县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漾濞彝族自治县11县。州人民政府驻大理市。有白、汉、彝、回、傈僳、苗、纳西、傣等民族。

历史

  西汉元封年间(前110年-前105年),汉王朝在大理地区设置了叶榆、云南、邪龙、比苏4县,属益州郡管辖,从此大理地区正式纳入了汉王朝版图。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属永昌郡。

  8世纪30年代,洱海地区“六诏”中的南诏,在唐朝的支持下,合六诏为一,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南诏国。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发动宫廷政变,建立了大长和国,南诏亡。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又先后建立了大天兴国和大义宁国。后晋天福二年(937年),通海节度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推翻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大军灭大理国,建立云南行省。南诏、大理国历唐、宋两朝,达500余年,使云南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统一体。

  元朝,云南政治中心东移昆明,大理地区设立上下2万户府。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改设路、府、州、县,大理地区分属大理路、鹤庆路、威楚路和云龙甸军民府。明朝,大理地区分属大理府、鹤庆府、蒙化府、永昌府、楚雄府。清朝,大理地区分属大理府、丽江府、永昌府、蒙化直隶厅。

  1956年11月22日,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定为自治州州府。

地理概况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地跨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之间。东临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州府驻地大理市下关,距昆明市331千米。自治州国土总面积29459平方千米,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3.4%,坝区面积占6.6%。东西最大横距320多千米,南北最大纵距270多千米。

自然状况

  大理州地处云贵高源与横断山脉结合部位,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复杂多样,点苍山以西为高山峡谷区。点苍山以东、祥云以西为中山陡坡地形。境内的山脉主要属云岭山脉及怒山山脉,点苍山位于州境中部,如拱似屏,巍峨挺拔。北部剑川与丽江地区兰坪交界处的雪斑山是州内群山的最高峰,海拔4295米。最低点是云龙县怒江边的红旗坝,海拔730米。州内湖盆众多,面积在1.5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有18个,面积共1871.49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6.6%。盆地多为线形盆地,呈带状分布,从西向东排列为6个带。第四纪山岳冰川遗址分布于洱海以西,永平以北的高山区,大理点苍山是我国最后一次冰期“大理冰期”的命名地。主要河流属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红河(元江)四大水系,有大小河流160多条,呈羽状遍布全州。州境内分布有洱海、天池、茈碧湖、西湖、东湖、剑湖、海西海、青海湖8个湖泊。洱海位于大理市境东部,是云南省第二大内陆淡水湖泊,风光明媚,素有“高原明珠”之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境内以老君山—点苍山—哀牢山一线的大断裂为界,构成两大部分。东部属扬子准地台区,西部属藏滇地槽褶皱区(又称三江区)。其东部扬子准地台区,西以洱海—红河深(大)断裂为界,往东延入楚雄州境,为扬子准地台西缘的一部分。其西部藏滇地槽褶皱区,是州境内西部及南部广大地区,东以洱海一红河深(大)断裂为界,西至怒江、澜沧江河谷,呈南北纵贯州境。

  大理州地处低纬高原,在低纬度、高海拔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形成年温差小,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四时之气,常如初春,寒止于凉,暑止于温”,四季温差不大。全州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气候的垂直差异显着。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雨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多。河谷热,坝区暖,山区凉,高山寒,立体气候明显。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州土地面积29459平方千米,山地占全州总面积的80%以上。现有耕地183161公顷,其中,田90458公顷、地92703公顷。园地面积13333.3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5%,是柑橘、苹果、桃、梅、梨、茶、桑等生产基地;水域面积55333.33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9%左右。全州土地使用状况:林地约占60%、牧地占20%、耕地占11.2%、其它用地占8.8%。土壤类别分属于8个纲、13个土类、23个亚类、76个土属、236个土种。紫色土类占土地总面积的31.75%,红壤土占27.7%。

  矿产资源

  大理州境内地质成矿条件好,矿产种类较多。金属矿有锰、铁、锡、锑、铅、锌、铜、镍、钴、钨、银、金、铂、钯、钼、铝、汞等矿床矿点200多个。已开发利用的有北衙铅矿、鹤庆锰矿,巍山、漾濞的锑矿,鹤庆、宾川的金沙等80多处。非金属矿有煤、岩盐、大理石、石灰石、白云岩、萤石、石英砂、砷、重晶石、石棉、石墨、石膏、滑石、膨润土、硅藻土、黏土矿等。已开发利用的有煤、盐、石灰石、大理石等。其中,大理石蕴藏量极为丰富,属特大型矿床,储量达1亿立方米。

  水利资源

  全州多年平均降水量298.7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105.8亿立方米,加上地下水储量32.3亿立方米,总计有水138.1亿立方米,人均达4500立方米。州境内江河纵横,水力资源蕴藏量930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807万千瓦,已开发利用30.47万千瓦,占3.8%。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涧——弥渡——下关——洱源一线。洱源县温泉分布集中,温泉出露15点。其它各县市温泉出露点有南涧县3点、弥渡县2点、大理市2点、云龙县8点、永平县5点、宾川县1点。

  生物资源

  大理州是一个天然的植物种质基因库。植物种类有温带甚至一些寒带地区植物的种类代表,还有从亚热带直至热带北缘植物的种类代表;有古老或较为原始的种类,也有后来演化、衍生的植物种类代表。植物区系成分及植被类型复杂,从植物角度区分,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分界线为鸡足山、点苍山和云龙一线。北部以温寒带植物为基调,南部则以亚热带的植物种类为主。大理州不仅是滇中、滇西北植物通道,也是世界各洲植物汇集的地方,而且还蕴藏着自身孕育的植物种类。既有世界分布的种类、与各大洲之间分布的种类、与各国之间尤其是邻近国家之间共同分布的种类,还有与我国有关省份共同分布的种类,甚至还有一些特殊的间断分布的种类。植被的垂直分布明显,州境内的点苍山、鸡足山从山脚到山顶分布着热带北缘至温带、高山寒带的各种不同的植被类型和景观。州内的主要植被类型有半湿性常绿阔叶林、寒温山地硬叶常绿栎类林、寒温性针叶林、寒温性灌丛、干热河谷灌丛、高原湖泊水生植被6类。森林资源丰富,是云南省的重点林区。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铁杉、冷杉、马尾杉、思茅松、柏树、樟树、椿树、栎树等。珍稀树种有银杏、牟尼柏、罗汉松、秃杉、红豆杉、珙桐等树种。经林业部批准,大理州建立了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即巍山县巍宝山、祥云县清华洞、弥渡县东山、南涧县灵宝山、永平宝台山。全州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苍山洱海)、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云龙县天池、宾川县鸡足山、永平县金光寺)、州级自然保护区14个。苍山现已查明的高等植物种类就有182科、927属,约3000种。大理州是云南省主要的药材产区之一,以品种多、品质佳而闻名,纳入国家经营的中药材就达600种。


文化

表演艺术

戏曲

“滇戏”又称“滇剧”,明代以后由内地传入。此戏传入后,一直为白族人民所喜爱。新中国成立前,在鹤庆、大理等地都有专业的滇戏班子,经常到附近各县演出,促进了滇戏在境内的流传。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云南省城的滇戏名角,如粟成之、周锦堂、刘菊生等到大理,滇西有名的“李文明”、“来银成”、“李汉鼎”等3个戏班子也曾云集大理,使滇戏迅速在大理地区传播开来,成为大理地区流传广泛、耳濡目染的剧种。新中国成立后,大理先后成立过大理演剧团和鹤庆滇剧团,著名演员有张艳芳、赵家壁、周利昌、杜开明等。后来各县也相继成立过业余滇剧团,滇戏在大理一度很活跃,很受各族群众的欢迎。滇戏剧目大都是取材于汉族传统历史故事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榜》等,少数为本地创作戏目,如《蝴蝶泉》、《望夫云》、《金桥银桥》、《杜文秀》等,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大理的滇戏都是业余爱好者自发组织的,利用各种会期节庆日进行免费演出,自娱自乐。 (二)歌曲 白曲: 白曲又称“白族民歌”,是一种常在田间地头及歌会等民族节日里演唱的民歌,用龙头三弦伴奏。体裁多样,有山歌、小调、叙事歌、情歌、舞蹈歌、仪式歌、生活歌等和风格独特的反义歌、谐音调、一字曲等。“白曲”歌词结构为“七七七五”式“山花体”,四句为一段,两段或若干段为一首。如《白月亮》“白月亮呀白姐姐,白姐身穿漂白衣,白绣花鞋穿脚上,白羊皮斜披。白米白面吃进肚,白讲白说白费气,白天人多难开口,白月下相会。”“白曲”以其数量多、质量高、品种全、流传广而著称于世,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目前在《白族民间歌谣集成》中收编的白曲有479首,流传最广的传统白曲有 《剑川白族调》、《泥鳅调》、《割埂调》、《海东调》、《东山调》、《山后曲——白月亮》、《青姑娘调》等。电影《五朵金花》的主题曲《大理三月好风光》就是由白曲改编创作的。白曲主要流行于大理白族地区,尤以剑川最流行,被称为“白曲之乡”。 (三)音乐 洞经音乐: 洞经音乐是一种以道教音乐为主,融合了唐宋音乐、南诏大理国宫廷音乐、龟兹乐、佛教音乐、儒教音乐、江南丝竹、南北曲及白族民间音乐等多种音乐为一体而形成的传统音乐形式。由于其主要说演内容中有道教经典《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经》,简称《大洞仙经》或《洞经》而得名。大理洞经音乐始于唐宋,盛于明清。音乐分为唱诵音乐、纯器乐曲、打击乐三种主旋律,飘逸、柔婉、轻曼、悠扬、舒缓,营造出超凡脱俗、恬淡闲适、高雅深幽、虚玄缥缈、飘飘欲仙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神秘感、超脱感、净化感。洞经音乐演奏时,乐队按道教《易经》八卦排列,有十六人、二十四人、三十六人等排列法,设上座师、诵经师二师。上座师是音乐指挥,诵经师吟经文。乐队又分文乐和武乐两类,文乐演奏弦乐,武乐打击锣钹。打击乐用于“谈经”仪式的开始、结尾和做作事时一首乐曲奏完另一首乐曲开始的连接处。唱诵音乐是伴随经文唱奏的音乐,纯器乐曲是纯粹用乐器演奏的乐曲,又称“雅曲”。大理地区流传的洞经音乐,历史悠久,古朴典雅,内容丰富多彩,韵律优美。传统曲目有唐宋诗词《小桃红》、《浪淘沙》、《水龙吟》、《汉东山》,道家音乐《上清宫》、《天宫颂》、《真武赞》,宫庭音乐《南清宫》、《宜风曲》、《普天乐》《南洋洲》,江南丝竹《小开门》、《忆江南》、《金纫师》,民间小调《忆金莲》、《润雪飞》,白族调《蜜蜂过江》、《海东调》,还有吸收了部分儒家音乐的《大晟乐》等等。洞经音乐原来主要是在道、释、儒教主要会期演奏,而随着其发展,现已延展到了民间各种民俗活动之中。洞经音乐流行范围较广,主要在大理地区汉、白、彝族地区。 (四)舞蹈 1.南涧跳莱 “南涧跳莱”又名“抬菜舞”,是南涧县境内彝族民间办宴席上菜时,为敬重宾客而跳的一种礼节性舞蹈。“跳菜”一般在结婚庆典、新房落成、给老人祝寿和为老人送终办丧事时举行,用来表达彝族人民在丰收喜悦和美好憧憬,同时也用来表达对来宾的崇高敬意和深情厚爱。“跳菜”舞步以打歌步伐为主,一般有8种,即“半翻歌”、“三翻歌”、“全翻歌”、“ 三垛脚”、“扫脚歌”、“直歌”、“攒攒歌”。“跳菜”按抬菜方式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种跳法。 (1)常规跳法。当跳菜开始时,在忽高、忽低、忽急、忽缓的大铜和唢呐声中,大师傅们从厨棚相继而出。他们手里托着托盘,盘中摆满莱碗,在三声大锣响过后,先由两人跳着舞步,扮着怪相,表演着哑剧,幽默而滑稽,相互配合得得体别致,一步步徐徐入席,动作轻松、优美、流畅、连贯。落菜时,按所开的八碗宴,摆成回宫八卦阵,每一碗菜都是一粒“棋子”,自有定位,先放哪碗菜,再放哪碗菜,最后放哪碗菜,全按古有成规布阵落桌,有条不紊,丝毫不乱。 (2)“空手叠塔跳”。一位“跳菜”高手头顶托盘,盘中盛满8碗莱。双手伸开,每只手上分别托起重叠在一起的4碗菜,双脚踢踏着节拍,在唢呐声中跳着舒缓的舞步上场。两位搭挡忽前、忽后、忽左、忽右为其保驾护航,令赴宴宾客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但跳菜高手却从容自如,连一滴汤汁也末从碗中溅下。 (3)“口功送菜”。开始时,一位“跳菜”顶级高手口中紧衔着两柄大铜勺。勺上各置一大碗菜。头顶一托盘,盘中摆8碗菜。双手各托一盘,盘中各摆8碗菜(共24碗菜,2碗汤,另一碗由搭挡端上),在唢呐声中跳着舞步入场,口功、臂功、腕功、顶功、指功齐用,开张整合,徐缓有序,菜香四溢。一气精确落下三桌、精彩的表演绝不亚于杂技分毫,令人惊叹叫绝。 “跳菜”按表演时的不同步伐套路,通常分为无量山系黑彝“跳菜”、哀牢山系黑彝“跳菜”和无量乡红星村白彝“跳菜”三种,这种舞蹈在大埋州南涧县广大地区流行。 2.弥渡花灯 “弥渡花灯”是汉族民间传统的娱乐活动,因活功时男女手持巾、扇双双起舞,踏歌相乐,故又称“跳花灯”,在大理州主要流行于弥渡县,在弥渡流传着一句俗语:“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弥渡花灯”以“密祉花灯”最隆重、最传统,“密祉花灯”在农历正月十五、十六两天举行。各村组织灯班。有传统乡规可循,通常由上年生了男孩之家作灯头,负责筹办。正月初六接灯,初七上太极顶忠烈祠祭祀为国捐躯的先烈,尔后每天晚上挨户跳门户灯,祝贺四季平安,风调雨顺。盛会期间,八万观众,云集密祉坝中心区大寺广场,各灯班相继进场表演,狮灯龙灯轮番献艺,龙灯有白龙、黑龙、青龙、黄龙、花龙、妇女耍的姑娘龙、小孩耍的娃娃龙、三人耍的板凳龙,五彩缤纷的彩船、蚌壳、凤引麒麟、云高台、秧歌队、钱鞭队,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小唱大唱队伍,络绎不绝,鞭炮声、锣鼓声、歌舞声此起彼伏,蔚为大观。元宵之夜,各村灯班在本村广场表演折子戏,正月十七晚谢灯。弥渡花灯因受白、彝音乐和汉族山歌的影响,拥有许多来自民间独具特色的曲调,如《十大姐》就是弥渡山区的民歌。与其他地方的花灯一样,广场花灯表演是弥渡花灯在乡镇年节中传统的表演形式。一般在广场街头演出,分小唱和大唱两类。小唱又称小场,是各种花灯歌舞和小调演唱的统称,表演时间较短,唱段无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常穿插在大唱节目的空隙中表演。小唱所用的曲调称为“小调”,其数量丰富,经常演唱的有《十大姐》、《绣香袋》、《双采花》、《采茶调》、《拜年调》等“小调”,也是大唱曲调的基础。大唱分为花鼓和折子两种。花鼓的故事情节简单,主要以人物的歌舞来表演,节目有《凤阳花鼓》、《城门花鼓》等10多个。折子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但歌舞成分很浓,表演时间一般比小唱和花鼓长得多。登场人物一般2~3人,题材十分贴近现实生活,服装、道具、化妆都很简便,富于生活化。演出时,手持折扇和手帕,灵活运用各种步伐、手势及耍扇、耍帕的技法,形成清新活泼的艺术特色。过去,花灯长期停留在民间社伙活动的歌舞形式,20世纪50年代才逐渐搬上舞台,发展为较成熟的一种剧种——花灯剧,并创作了一批具有一定艺术水平的剧目,如《彝汉情》、《彩虹》、《男子汉》。尽管花灯已走上了舞台,但弥渡花灯的根仍然深深地扎在民间,至今不衰,反映了弥渡花灯的娱乐性和群众性。在长期流传中,弥渡花灯已成为云南花灯九个支之一。 3.阿吒力科仪乐舞 “阿吒力科仪乐舞”是一种融音乐、舞蹈为一体,动作套路多姿多彩,有程式化的宗教表演形式,常在庙会等佛教盛会上表演。现存曲目《散灯》(灯舞)、《散花》(花舞)、《剑舞》,为持灯、花、剑等道具载歌载舞的宗教祭祀性舞蹈,故此得名“阿吒力科仪乐舞”。“ 阿吒力”为梵语,白语称为“书资波”,是佛教密宗与白族本主文化结合而形成的一种佛教密宗的重要派别。“阿吒力科仪乐舞”为一经一忏配一部科仪,主要采用演唱形式来表现,伴奏乐器以大乐,即唢呐为主,辅之以细乐如芦管、三弦、二胡、哑胡、笛子等,打击乐器有铙、钹、点子(鸳鸯锣)、镲、锣、木鱼、鼓等。现存的曲牌有吹打乐、丝竹乐和打击乐。乐曲按唱词分为演唱长短句的“赞”曲调和“七言”、“五言”佛偈曲调,音乐丰富,表现力强,大多数腔调既可配词演唱,也可作为器乐曲演奏,甚至作为舞曲使用。伴奏乐器有唢呐、管子、笛子等。其曲调为阿吒力佛腔,唱词为经文。“阿吒力科仪乐舞”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少白族民间舞蹈素材,其动作套路多姿多彩,舞蹈不同,其节奏、舞姿造型、气氛等都不相同,音乐、唱词亦随之更换。“阿吒力科仪乐舞”曲目有近百首,主要传统曲目《散灯》、《散花》、《剑舞》、《鹿鹤同春》、《回礼向》、《午日三参》、《天高地厚》、《三不舍》、《夜月辉煌》、《容颜甚其妙》、《云何鱼池》、《若人念》、《丹凤来兮宇宙春》、《游四门》等。主要流行于剑川、大理、鹤庆等地。 4.里格高 “里格高”是洱源西山白族青年男女的一种自娱性集体舞蹈。每逢节日或走亲串戚、婚嫁喜庆之日,青年男女都会聚集在一起欢跳“里格高”,以表达、抒发欢快之情。“里格高”舞蹈没有音乐伴奏,由强有力的舞蹈节奏烘托出热烈而粗犷的气氛和变化多姿的舞蹈动作,有刚有柔。刚柔相济,加上舞蹈者的鲜艳漂亮的服装,粗犷的羊皮褂,装饰品的丁当声和舞者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给人以原始、质朴、自然、和谐的享受。跳“里格高”时,父母儿女,夫妻不在同一舞场跳。舞蹈内容有14种形式,有一步擦,二步擦、三步擦、四梅花、五子登科、萨雨夺(打转身)、唠利唠(往后退)、咬资恩八(羊羔吃奶)、王得儿卦(老鹰展翅),赛益赛荷(洗衣裳、洗麻线)、五算七诗(猴子搓麻线)、单麻花双麻花、给白儿诗(鸡啄食)、麦萨怕(马相踢)等。“里格高”舞蹈动作幅度较大,而动作重在脚下,双脚跺地、跺脚、擦地、跳换步,身体随着强烈的摆动自如地旋转,有进有退,队形互相穿插,男的跳得粗犷有力,女的灵巧柔和,各异其趣,相得益彰,显示舞蹈的古朴健美。“里格高”舞还跳动物十二属相动作,并加上“鹞子翻身”、“猴子遮太阳”两个动作。因此,“里格高”被称为原始舞蹈的活化石,具有深远的文化研究和考察价值。 5.诺苏达踢舞 “诺苏达踢舞”是彝族创造的一种打歌舞蹈。“诺苏”是洱源境内彝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炼铁、乔后、西山等地。“诺苏”人能歌善舞,歌舞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达踢舞”舞蹈动作以跺跳、叠脚跳为基础,有72种跳法,达踢舞是自娱性集体舞蹈,人员不限,队形变化复杂,幅度较大,或成一圈,或成斜排,或成半圆形,边歌边舞,亦有领舞者。用葫芦笙、月琴或响篾伴奏,达踢舞节奏明快热烈,奔放热情。男舞者头上打“英雄髻”(俗称“天菩萨”),身着“查尔瓦”披毡,多褶宽脚长裤,女舞者艳丽的百褶裙随着队形飞旋转动、起伏有致,显得粗犷有力,潇洒大方,营造着一种昂扬向上、喜庆欢乐的氛围,充溢着豪迈自信、团结奋发的气息,展示着彝族人民勇敢拼搏的精神风貌。“达踢舞”主要是在节日喜庆时,在广场、较平坦宽阔的山坡或火塘边演出,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期间尤甚。 6.彝族打歌 “彝族打歌”又称“踏歌”,是一种最具彝族民族特色的舞蹈。打歌始于部落时代,在大理州彝族聚居区盛行。每逢节庆和婚丧红白喜事,彝族山寨都要打歌,打歌时以篝火为圆心,芦笙领舞,笛子伴奏,男女结伴自然围成圆圈。打歌调内容丰富,唱词分为上支和下支,上支为比喻,下支为叙事,男女一唱一和,一问一答。演唱时,男子多用假嗓,女声甜润而富有感情,舞蹈动作节奏明快。舞步有十二步和七步2种,有“直歌”、“翻歌”,配以拍手、扭脚、拍羊皮等动作。“翻歌”中,又分“全翻”、“半翻”、“ 半翻半转”、“全翻全转”、“三翻三转”等,呈现出“蜜蜂采花”、“ 斑鸠喝水”、“苍蝇搓脚”、“ 喜鹊登枝”、“母鸡蹲窝”、“阉鸡摆尾”等优美舞姿。打歌常常是通宵达旦,舞兴酣畅,打歌调中有句名言"打歌打到太阳出,一块豆腐两块肉",正是对彝族打歌的概括和反映。 7.黑话人打歌 “黑话人打歌”是黑话人(彝族的一个分支)在接菩萨、祭祖先、结婚,尤其是中元节举行的一种歌舞活动。“黑话人打歌”采用歌、舞、乐结合形式,男男女女(有时老人也参加)的踏歌者围着火塘,绕成一圈,一个扶着一个的腰,在笛子和芦笙的伴奏下,踏着节拍边唱边跳,通霄达且。男的唱《哈之英》,女的唱《拉撒赊》。开头唱十二月,以后就任意唱,唱的大多是男女爱情。《哈之英》K拉撒赊》是黑话人比较古老的两支调子。“黑话人打歌”流行于巍山彝族地区。 8.苏比阿里路 “苏比阿里路”是白依人喜爱的一种歌舞结合的歌舞形式。白依人是彝族的一个分支,居住在金沙江西岸鹤庆六合乡。白依人能歌善舞,民间文学极为丰富。仅民歌、唢呐曲凋就有70多种,没有文字记载,均为口头流传。白依人尤其喜爱“苏比阿里路”,这是白依人最早的史诗,它以歌舞相结合的"打歌"形式,叙述其祖先的来历,“很早以前,有父子三人从‘莲瓦’、‘塔鲁’来,‘莲瓦’、‘塔鲁’在金沙江彼岸。在蜜蜂的引导下,他们路过顺州坝,在顺州河上搭桥,在金沙江上坐船。翻过硬石岩,正月初三到了夸萼,喜欢得跳了起来,把地皮踩下三尺深。”舞蹈还运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人民巨大的力量,如“腊月三十打秋千,一脚踢到剑川东山顶,折回踢到鸡足山,一脚踢到三月街,古楼底下乘个凉。”“苏比阿里路”在白依人中广为流传,表演时间是农历正月初三。参加“苏比阿里路”的人,头上插两根凤尾竹花,身穿民族服装,可化装成各种可笑角色,如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牵一只猎狗,一只羊,身背猎枪,腰挎砍刀,有的背小娃娃或各种生活用具。表演时,奏起乐器(笛子、二胡),由领队者(多系受尊敬的罗姓或字姓老人担任)左手持宝刀。右手摇铃,边领唱,边领跳,并提出歌词,大家手拉手跳圆场撵步,接着唱全年二十四个节令所做的农活,祈求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结束时,把羊牵到村里绕一圈,然后宰杀煮吃。“苏比阿里路”主要流行于鹤庆县六合乡夸萼山上的五星村五他莫、干龙脚,河东村阿戈肉、东岩脚、上萼坪等村。 9.鲁鲁则 “鲁鲁则”,意即“土族打歌”,是一种舞蹈形式。罗武族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这一舞蹈主要在两种场合举行,一是结婚大喜,参加者仅限于青年男女;二是庆祝节日,男女老少均可参加。跳时也以火堆为圆心围圈,人越多,圈子越多。跳到特定的节奏时,大家齐声欢呼“唔唔唔”、“且且且”等号子,气氛非常热烈。“鲁鲁则”一共12种舞步,依次为“二步开”、“三步”、“四个香橼”、“五趾登空”、“双母花”、“双喜”、“咬倒塞”、“的丽哝倒”、“里两步外两步”、“鹞子翻身”、“呼浩给猪”。基本风格与土族打歌相似,但更为奔放。至今,“鲁鲁则”仍在永平县北斗彝族乡双河、六米、黑豆场、栗树坪等地盛传。 10.仗鼓舞 “仗鼓舞”是白族人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仗鼓是一件非常古老的乐器,在《大理国张胜温画卷》中有描绘,现只有大理的洱源县民间还有保存,仗鼓舞是一个长1.2米,内空,两端大如碗口,皮革蒙绷,中间细小可握,有点像朝鲜族的长鼓。“仗鼓舞”表演时三人一组,仗鼓而入,鼎足而立,以多个小圈连成大圈,伴随笛子、唢呐、大号、锣鼓等音乐节奏,边敲边舞。常见的动作有“一二三”、“三二一”、“硬翻身”、“翻天仰”、“野猫戏虾”、“二龙戏珠”、“五龙捧圣”、“兔子望月”、“野马分鬃”、“魁星点斗”、“雷公扫殿”、“仙女献桃”、“观音坐莲”、“文王劝贤”、“霸王撒鞭”、“二十四边环”、“四十花枪”等81个套路,其中夹武术招数,灵巧多变,姿态优美。主要流行于洱源白族村落。 11.白族舞蹈 “白族舞蹈”是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的多种舞蹈总称,白族舞蹈类型较多,按活动性质划分,有娱乐性、祭祀性两大类。娱乐性舞蹈有霸王鞭、八角鼓舞、龙狮舞、模拟动物舞、兵器舞等;祭祀性舞蹈有羊皮鼓舞、手巾舞、碗箩舞、耍花舞、灯盏舞、巫舞等。其中霸王鞭、八角鼓舞、龙狮舞流行最普遍。霸王鞭、八角鼓舞多在喜庆节日和传统节日三月街、“绕三灵”时举行,男女各为双数,男者以八角鼓(八方八角鼓,单面蒙皮,边缘嵌着铜钱和铜铃)或双飞燕(竹板两副,上系彩带,左右手各执一副)为道具,女者以霸王鞭(长1米左右的竹棍,两头嵌入用铁丝穿着的铜钱数枚,舞时发出响声)为道具,同台演出。舞蹈时,步伐、队形、花样很多,种类有 “一条街”、“打四门”、“五梅花”、“金鸡打架”、“二龙抢宝”、“背合背”、“心合心”、“脚勾脚”等。表演时,有单个表演,集体表演,男女交错,旋转对舞,演员随着霸王鞭、八角鼓在身体各部位敲击的节奏,双膝轻轻颤动,肩、胸、腰随之晃动,并用白语唱各种小调,同时还有笛子或三弦伴奏,节奏鲜明,步伐整齐有力,气氛热烈欢乐。龙狮舞,即耍龙和舞狮,多在春节和重大节日时举行,先耍龙,后舞狮,随后伴以花灯歌舞。 12.花棒舞 “花棒舞”是一种舞蹈形式。这一舞蹈原为民国末期永平县曲酮镇明德小学首创,是一种带有自娱性和体育性的舞蹈。“花棒”用竹或木制作,长约70厘米,直径2厘米左右,以红、蓝、绿、白各色纸分节缠裹而成。打花棒简单易学,但队形变化较为复杂。原以吹哨为节拍,一声哨音一拍。出一次花棒,后又伴以用阿拉伯文唱的《义勇军进行曲》或赞圣乐。舞蹈动作主要有“进行步击棒”、“十字步击棒”、“左右踏步蹲击棒”3种基本动作,队形有摆字、摆五角形等多种。特点是下肢动作少,主要以手腕的各种旋绕动作形成舞蹈造型。具有生动活泼,泼辣明快的风格。目前主要流行于永平县回族地区。 13.傈僳族舞蹈

   “傈僳族舞蹈”是永平僳僳族较古老的音乐舞蹈形式。音乐有山歌、小调、叙事歌等,其中叙事歌颇有特色,如“媒人调”,如怨如诉,幽婉动人。乐器主要是葫芦笙和弦子。舞蹈种类繁多,相传古有72种跳法,今尚存“阿奈瓜祖”(老鸹跳)、“阿叙瓜”(揉灰条舞)、“挖那瓜”(鱼小跳)、“泥乃瓜”(黑牛跳)等十多种。这些舞蹈大致可分为葫芦筏舞、弦子舞两类,而以弦子舞为独具风格。弦子舞只在逢年过节、办喜事时跳。跳时场子中央烧一堆火,男女系手围成一圈,弹弦人在圈内领跳,大家随着弦子的节奏变换动作。其间杂以男女对唱,唱生活、唱爱情,内容丰富多彩。傈僳族舞蹈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以下肢动作为主,身体的前俯后仰或左右摇摆随下肢的动作而变化。二是舞蹈动作与生产方式丝丝入扣。保留着大量狩猎生活的特征。风格泼辣如火,富有节奏和力度。"傈僳族舞蹈"流行于永平、云龙傈僳族地区。

14.祭祖舞 “祭祖舞”又称“大鼓芦笙舞”,是祭奠死者的一种舞蹈。永平县苗族村寨人去世入殓后,置棺于中堂。堂正中吊一大鼓,鼓边挂酒一壶、羊腿一只;一人吃槌击鼓,一人吹笙起舞,日夜不绝。直至出殡为止。60岁以上老人去世三年后做“大斋”,也跳大鼓芦笙舞。这一舞蹈,以两脚交叉和转身为基本动作,鼓点沉重,笙曲缓慢,充满悲哀之情。娱乐舞有独舞和集体舞两种,跳独舞者,自吹笙或萧,边吹边舞。时而蹲跳,时而窜跳。错落有致,变化莫测;曲调或抑或扬,或缓或急,曲舞相谐,丝丝入扣,仍以两脚交叉和转身为基本动作。“单足蹲跳”、“全转身跳”、“滚松球”、“苍蝇搓脚”等舞蹈动作极为精彩,但难度较大。集体舞以男女交叉围圈为基本队形,男的吹笙领跳。女的随之起舞。男女舞姿差异较大,男的手把芦笙,以双肩为主带动胸、腰,形成大幅度的扭舞动律;女的两手下垂略外伸,形似提裙,舞步纤巧,一步一颤,以膝部屈伸为主,舒缓而优雅。集体舞的节奏常由轻缓逐渐过渡为热烈。相传原来的跳法很多,今仅存“串花园”、“过关口”、“解疙瘩”等十多种。主要在永平龙街乡安吉、羊街一带流传。 (六)曲艺 大本曲:

   “大本曲”是白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曲艺形式,是大理这一广泛的区域内民间(特别是农村)广泛流行并深受当地民众喜爱的一种说唱艺术。主要流行于大理、洱源、宾川等地,以大理洱海一带最有代表性。它是在白族民歌和长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专门用于演唱整本长篇故事,因此又称“本子曲”。大本曲通常用古白文写成曲本。句法主要是“三七一五”句式。即“山花体”式。一般认为大本曲曲调有三腔、九板、十八调。三腔即南腔、北腔和海东腔,也就是大理城以南、以北和海东三个不同地区的流派。九板,是指平板(或叫正板)、高腔、脆板、大哭板、小哭板、大哭赶板、边板、提水板、阴阳板等九个主要唱腔。十八调是指“道情调”、“花谱调”、“家谱调”、“琵琶词调”、“放羊调”、“思乡调”等有调名的曲调。然而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大本曲的唱腔中,南腔分三腔九板十八调,北腔分三腔八板十三调。就三腔也有不同的说法,著名大本曲艺人杨汉先生认为“三腔”是指高、中、低三腔,也有说是指南、北、海东三腔的。南、北腔的九板多数相同,有高腔、平板、提水板、阴阳板、大哭板、小哭板等。南腔的十八调有螃蟹调、老麻雀调、新麻雀调、家谱调、放羊调、道情调、拜佛调、问魂调等,北腔的十三调有螃蟹调、麻雀调、打渔调、家谱调、放羊调、对经调、问魂调等,其中有许多是吸收了传统民歌的曲调而形成的,可根据曲本中不同人物、故事的发展变化选用不同的唱腔和曲调。南北腔的唱腔大同小异,在演唱风格上南腔较委婉细腻,北腔则较为高亢有力。大本曲曲本因内容和题材不同,所选板调也不相同。大本曲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发展,已基本形成固定的唱腔、韵律、曲本和表演形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特别是汉文化的影响。而在曲本和表演形式上有所创新,将汉族的一些剧目和故事也改编、移植到大本曲中来,但在内容和风格上已经是地方化和民族化了。例如汉剧《梁山伯和祝英台》是以梁山伯和祝英台双双化蝶的悲剧为结尾,而大本曲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则给予了他们新生,创作了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大结局。梁山伯和祝英台化蝶后,分别被洞宾老祖和尼山老母搭救,祝英台学了武艺,杀了开黑店的文通和与之勾结的朝阳总兵,自称朝阳王;梁山伯到京城赶考,得中头名状元,被封为元帅,二人在战场相遇,终得团圆。再如在汉族地区广泛流传的故事《目连救母》,在大本曲中叫做《傅罗伯寻母》,亦加入了许多与汉族故事不同的情节。从大本曲的曲目,我们看到了汉、白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反映了白族开放、包容和吸纳的民族精神。大本曲的传统演唱形式是一人坐唱,一人以三弦伴奏。但新一代的大本曲艺人已对这一形式作了创新,将坐唱改为站唱,并增加了表演内容,使演唱更加生动。
   关于大本曲的渊源,民间也有多种说法。或认为其直接从白族民间音乐、诗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或认为源出于唐代的“俗讲”、“变文”或明清的“讲宝卷”。大本曲产生的年代,现在还没有足够的材料可考,有的说起源于唐代,有的说起源于明代,有的说起源于清代,至今尚无定论。《五代会要》中记载大长和国郑仁旻上书后唐庄宗的信中附有转韵诗一章,诗三韵共十联,有类击筑词。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稿》认为这可能就是大本曲最古的记载。但结合明代《山花碑》等白文碑碑文"三七一五"的格式和结构及山花体诗文的盛行,一般认为在明代已经有了大本曲。
   大本曲的曲本有“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本”之说,实际上数目大大超过此数。据《白族文学史》的调查,共有116个曲目,曲目数量较为丰富。传统曲目有《白王的故事》、《火烧磨房》《观音得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大本曲主要流行于在大理白族地区,传播的中心地带是洱海地区(大理、海东、凤仪)。大理坝子中的各村各寨在春节、火把节及各村本主节时几乎都要请著名的艺人到村中演唱大本曲,其中既有娱神的内容又有娱人的成分,通过唱大本曲既可以祈求千年平安,又可以调节生活,娱乐民众。白族民间流行着一句话叫“三斋不抵一曲”(大本曲),意思是请人吃三斋席还不如请人听一台大本曲。说明大本曲对白族民众生活产生的影响是巨大且深刻的。大本曲曾经在白族民间流传广泛,也对民众生活发生了很大影响。但是,面临现代化条件下各种因素的冲击,这种传统的曲艺形式又已日趋消落,迫切需要保护和抢救。
   (七)杂技

上刀山下火海: “上刀山下火海”彝族又叫做“大戒”,是民间一种高难的杂技和民俗活动,旨在驱神求福,充满神秘色彩。这项表演一般由民间艺人表演,这些人一般兼做巫师——“阿毕”之职,这项技艺民间口头师徒传承,而且“传男不传女”。表演之前,选两棵标直的松树,砍去枝条,捆上一把把锋利的钢刀,刀刃向上,呈梯子形,称为“刀山”。烧一大堆栋炭火,称为“火海”。表演者一般是本族中最有本领的“阿毕”。一切准备就绪,阿毕诵罢经文,口念咒语,赤足拾级而上,爬到刀梯顶部,做“鹞子翻身”、“苍鹰展翅”、“老鹰搓脚”、“白鱼晒肚”、“倒挂金钩”、“拜八方”等惊险动作。然后,赤双足踏入火堆,作各种舞蹈动作。表演者从容自若,观众却为之捏汗,气氛十分紧张。主要流行于大理彝族、傈僳族地区的节庆日或庙会上。 (八)乐器 龙头三弦: “龙头三弦”是白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民族乐器,在“大本曲”、“白族民歌”演唱、“洞经音乐”演奏中,都有三弦伴奏。“龙头三弦”形制奇特,音色圆润,深受白族人民喜爱。流行于剑川、鹤庆、洱源、大理、云龙和兰坪等地。传说洱海边住着一位白族老人,他有三个儿子,大郎贪财,二郎好吃懒做,三郎爱弹祖传的龙头三弦。一年老人去世,两个哥哥为多分家产把三郎赶出家门。三郎到处流浪,用琴声安慰一切不幸的人,他在哪里弹起三弦,哪里就有歌声和欢乐。一天,三郎走进一个村寨,晚上在本主庙里燃起火堆,坐在火边弹起龙头三弦。借着火光,他见墙上画着一个美女,正对他微笑。三郎唱道:“姑娘,你是天上的仙女,还是人间的花神,你若有情,我愿表意。”歌末唱完,画上的美人飘然落地。围着火堆翻翻起舞。这时,吃人的妖魔进来了,想把姑娘和小伙一起吃掉。但三郎美妙的琴声使它瘫软入睡。姑娘忙解下三弦的背带一抖,变成一条铁链缠住了妖魔,三郎抽出腰刀砍下它的脑袋。原来,姑娘是洱海龙王的公主,羡慕人间花好月圆而出来游玩,被妖魔定身在墙变成一幅画。三郎靠琴声破了妖法,龙女和三郎结为夫妻,过上幸福的生活。从此,龙共三弦在白族民间流传开来,成为青年男女恋爱时离不开的乐器。龙头三弦用红木、梨木、核桃木等硬木制成,琴长70~100厘米,琴箱多为扁六角形,也有扁八角形或扁圆形。琴框用六块或八块硬木板胶接而成,上下开有插入琴杆的方孔。琴框前面多蒙以厚绵纸为震动膜面,这种绵纸有独特的蒙制方法,要使用较轻的糯米米汤,将5~8层薄绵纸裱糊在一起,经过自然阴干后,再将其胶胶于琴箱前口,它不会受气候影响而松软塌陷,振动起来既有革面的柔韧,又有板面的硬实效果;有的蒙以羊皮或蟒皮。龙头三弦多由民间木雕工匠制作,以剑川县的白族匠师所制最佳。不仅龙头饰以彩绘,有的还在琴框上雕刻出花纹图案.既可弹奏,又可供观赏、收藏。在北京中国乐器博物馆里珍藏着两支龙头三弦,选料考究,工艺细致,是龙头三弦中的精品,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中。龙头三弦音色圆润深沉,音量较大。左手有滑音、揉音、打音、和音等奏法,常用大幅度滑揉技巧;右手有弹挑、滚轮和扫弦等技法。龙头三弦较著名的独奏曲目有《剑川调》、《大摆三台》、《大边水板》、《凤羽白族调》、《甸北田埂调》、《通甸白族调》和《白族三弦调》等。 二、社会风俗

   (一)节 庆
   1.绕三灵

内容图片

   “绕三灵”是白族人民在大理苍山洱海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历史环境中,在长期农耕生活和稻作习俗中形成的别具特色的一种“文化空间”形式,是白族极其古老的民俗活动。“绕三灵”白语称为“观上览”(或记写为“拐上纳”),所谓“三灵”,是指洱海西岸三个神灵象征,它们是白族特有的“本主”崇拜中的几位重要“本主”和传入大理地区的佛教神祇,供奉它们的庙宇分别称为“佛都”(大理崇圣寺)、“神都”(大理庆洞本主庙)和“仙都”(河涣江洱河神祠)。“绕三灵”会期为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共三天,行走40公里路程,参加人数达数万人。每年会期,大理地区各村的白族不分男女,都插花戴朵,身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携带祭祀用具和简单的行李以及食品、炊具等,自发组成“绕三灵”祭拜队伍,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大理古城城隍庙,点燃香烛,准备行装。然后,组成一支支“绕三灵”队伍,在一男一女(有时也为两男或两女)两位手执柳树枝和牛尾的艺人(称花柳树老人)引导下,人们有的吹笛子,有的吹树叶,有的手执“霸王鞭”、“金钱鼓”、“扇子”、“草帽”,排成“一字长蛇阵”,从城隍庙出发,一路载歌载舞.沿着点苍山麓向北,先到矗立着唐代三塔的佛都崇圣寺燃香祭拜,继而又迤迥北行约16公里,到达苍山五台峰下的朝阳村本主庙祭拜“抚民皇帝”本主,称为“南朝(拜)”。再往北到庆洞村,祭拜佛教寺庙圣源寺以及被称为“神都”的庆洞“本主”庙,称为“北朝(拜)”。人们认为“神都”所供奉的是大理地区最大的本主“五百神(之)王”。然后,在寺院内外场地,打“霸王鞭”和“金钱鼓”,跳扇子舞、唱白族调子,傍晚在“神都”周围埋锅造饭,当晚即夜宿庆洞庙宇和四周野地树林中。人们如痴如狂,在“神都”内外尽情歌舞,通宵达旦,热闹非常,使这里成为“绕三灵”活动的中心场所。次日,“绕三灵”队伍陆续从庆洞出发,向东北行进,中途绕拜喜洲古镇的“本主”九坛神,在四方街作短暂休息、对歌后,一路歌舞走出古镇,向东到达洱海边的河矣江村的“仙都”洱河神桐,祭拜象征洱海之神的斩蟒英雄段赤诚本主。村里的洞经音乐社在古戏台上谈演洞经,欢迎“绕三灵”队伍的到来。傍晚在洱海边、寺院周围安营造饭,晚上对歌、跳舞,通宵欢唱。第三日,人们选购民间布扎、泥塑、纸花等小工艺品,带回给家里未能来的亲友,让亲友也沾点“绕三灵”的“福气”,得到神灵的保佑。“绕三灵”队伍再陆续从河矣江村出发,向南到大理城北洱海边的马久邑村,祭拜这里的“本主”保安景帝,这天也是马久邑村本主节,村民们扎花轿将本主接到村里,供“绕三灵”的群众祭拜,最后再各自分散归家。

内容图片

   在这四天里,“绕三灵”的人们要虞诚地祭拜,祈盼各路神灵的庇佑,使今年风调雨顺,秋后五谷丰登;也祈祷阖家平安。晓行夜宿,吹吹打打。载歌载舞,对歌应答。各处庙宇香烟缀绕,歌舞之声不绝于耳。沿路村庄也多设香案迎接,称为“闸坝”,以白族茶礼“三道茶”、糖果、糕点等招待队伍,并欢迎他们在自家门前歌舞祈福。各村庄主人认为这样可以给村庄带来六畜兴旺、人口增加的好运。各村庄也歌舞相继,纷纷举行本村祭祖本主活动,或摆设祭坛,陈列洞经乐队演奏南诏古乐,增加了“绕三灵”期间的节日气氛。人们饿了,便在路边溪边“三个石头搭眼灶,平地生火做一家”,集体野炊。困了,便围着簧火,男女相杂,席地而坐、裹毯御寒,对歌交谈。人们沉浸在欢乐浪潮中,沉浸在对本主和各路神祇的崇敬祈祷的虔诚中,同时也陶醉在自己歌舞才华的尽情创造展示中,痴迷在开放的男女恋情交流里。“绕三灵”既包含着对神灵的朝拜,又充满着以男女情爱为主要内容的纵情歌舞,“绕三灵”以白族本主崇拜为内容,以娱神、娱人的歌舞和祭祀活动为载体,是一项含有历史、宗教、民俗、艺术、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的,大理地区白族最具民族特色的古老民俗节庆和宗教盛典。

2.大理三月街 内容图片 “大理三月街”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盛会,它既是云南西部最为古老而繁荣的贸易集市,也是大理州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民间文艺体育大交流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古城西门外举行,会期七天。期间,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结棚为市,万商云集,大宗交易各地土特产品、骡马、山货、药材、茶叶、家具、日用百货。节日期间,还举行传统的赛马、赛龙舟、射弩、打秋千等民间体育比赛以及大本曲演唱、洞经古乐、民族歌舞表演,年年如是,热闹非凡。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记道:“俱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千骑交集,男女杂沓,交臂不辨,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蛮物无不至”,三月街又名观音市,相传南诏细奴逻时,观音于三月十五日到大理传经,因此每年届时,善男信女们便搭棚礼拜诵经并祭之,三月街成了讲经说佛的庙会。由于大理地处交通要道,古代云南信佛者甚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庙会逐渐演变成了滇西地方贸易集市和节日。大理乾隆举人师范有诗:“乌绫帕子凤头鞋。结队相携赶月街。观音石衅烧香去,元祖碑前买货来。”这就是三月街的生动描写。三月街传说源于观音讲经庙会,相传大理苍洱大地原先被一个名叫罗刹的恶魔盘踞,他专以吃人眼为生。观音大士来到大理,巧妙施展法术,制服了罗刹,为防止罗刹东山再起,每年三月十五日聚集万人于苍山神祠前(也就是至今不变的街坊)讲经说法。观音大士为了不让百姓耽误生计,让百姓可以同时做些买卖,因而也就形成一年一度的盛大集市,以至历来也常将三月街叫作“观音市”。 3.白族本主节 内容图片 “本主”,白语称“巫增”,意为“本境福主”,是每个村社所供奉的至高无上的保护神。本主崇拜是一种白族独有的宗教敬仰,它源于原始的多神崇拜、英雄崇拜,但因其崇拜对象具有亦神亦人的特点而深深扎根于白族人心目之中,久盛不衰。大理地区各村本主的身份不一,有南诏大理国的帝王将相、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人物、忠臣孝子、民族英雄或在某些方面有功于人的平民百姓,以及源于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的动物、山石等。一旦被尊为本主,便有着相当于帝王的称号,如“护国景帝”、“锡民皇帝”、 “洱河灵帝”、“白洁圣姐阿梨帝母”等等,足见其地位之高,在白族地区,村村都有本主店,供奉着各自崇信的本主木雕神像以及本主的后妃子女、六畜大王、子孙娘娘等配神。 内容图片内容图片 本主崇拜虽然没有系统的教义教规,但已形成白族统一的信仰和系列的祭祀活动。本主节举办日期因各村本主不同的身份和生辰而不同,一般以岁首或本主生日为节期,多选定于春节期间或每年二月和六、七、八月农事间隙期间。本主节又称为“本主会”,是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迎神社火,会朔三至五天不等。包括迎神、祭神、颂神、娱神等活动内容。主要程序有“起驾、出巡”,安置到“行宫”集中祭祀、社戏歌舞娱神等,最后送回本主庙。首先“起驾、出巡”系将本主及其配神从本主庙里接出,安置在特制的神轿或彩车中,在长龙般的仪仗队伍,包括唢呐鼓乐,化妆座骑、持香老人、霸王鞭舞队的护送下巡游进村,所过之处家家摆香设贡,鸣放鞭炮以示欢迎。然后将本主及随从诸神安置在村中广场事先搭好的“行宫”彩棚内。之后的连续两三天内,这里便成了村民纷纷前来烧香秉烛,唱念诵辞,祈神赐福的活动中心。同时合村人等在此耍狮耍龙、演奏音乐、唱歌跳舞,有的还在“行宫”前搭建戏台,演出地方戏剧,娱神娱人,人神共乐。有的地方几个村子共奉一位本主,便按此程序迎送到各村轮流祭祀数日,最后,才送回本主庙中供奉。每个本主都有其传说故事。故事中的本主都像人一样有着家庭、婚恋以及各自的经历和嗜好。在白族人心目中,本主既有着神的超人智慧和力量,也有着人的亲和与喜怒哀乐。白族人对本主的崇拜和祭祀也并非祈求来生来世的福祉,而在于今生今世的幸福和吉祥。相信本主能够保佑人们逢凶化吉,实现美好的愿望。白族本主会是白族村落最隆重和最欢乐的民族节日,每家都要备一些好菜,先供本主,然后请亲朋好友来一起来吃,共同欢度节日。 4.白族火把节 内容图片 “白族火把节”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白语称为“夫汪舞”,意为“六月狂欢”。无论城市乡村、山区坝区皆普天同庆。在白族人心目中,它是仅次于春节的最隆重的节日。除了村寨竖大火把的集体活动,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佳肴美食、各种节日用品,嫁出去的姑娘都要回娘家团聚。节前,遍街卖的是火把节的标志物——用竹篾彩纸糊扎的小升斗、小火把、纸火香袋以及专供妇女用来染红指甲的凤仙花根等等,节日气氛非常浓郁。节日当天,人们停止一切生产劳作,男女老少都着节日盛装,纷纷汇集到竖大火把的地点,或村中广场,或本主庙、古戏台前,大青树下。在热闹的唢呐鼓乐声中,人们忙着扎制大火把,老人们演奏洞经古乐,老太婆们齐声念诵经文。当家妇女便要带着孩子备上盐、米、酒、茶到田间焚香祝祷,祝愿五谷千登。每个村寨或片区都要共竖一株大火把,竖火把的坑要由当年生女孩的父亲挖掘,火把树要由当年生男孩的年轻父亲提供,先砍好一棵五六丈高的火把树,通体用柴禾或竹子捆扎,插满五颜六色的小三角旗、红香,再挂上梨串、苹果、海棠等,称之为“火把果”,象征多子多福。顶端还要饰以火把节的大型标志物——“连升三级”的“升斗”,上书“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吉祥语言。“升斗”顶端彩旗飘飘,拱托着一支振翅欲飞的白鹤。竖火把之前,先由老人们以“三牲九礼”祭祀,行“三跪九叩”之礼。火把竖好后。暮色降临时,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唢呐鼓乐队的护送下从本主庙取来火种将火把点燃。当熊熊烈焰升起之时,男女老少便载歌载舞绕着火把树转,孩子们争抢着烧落下来的火把果,意为迎祥纳福,青少年们个个手中舞起小火把,不断扑洒松香。飞出团团烈焰,互相追逐喷洒以示祝福,然后高举火把巡游田间。村里村外,人声鼎沸,火光璀璨,古人曾有诗赞云:“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落人间”。耍完火把之后,各家聚会吃水果和食物。晚上睡觉时,妇女和小孩要用一种捣烂的“凤仙花根”包捂手指头,第二天即把指甲染红。传说是以此纪念邓赕诏主咩罗皮的妻子白沽夫人,象征忠贞的爱情。关于火把节的缘由,白族人认为主要是为了纪念白洁夫人。传说1300多年前,南诏王皮逻阁为吞并洱海地区的其他五诏(小王国),设计以祭祖为名火烧松明楼,烧死五诏诏主。其中邓赕诏主夫人白洁远见卓识,事先己预计不测,事后又忠贞不屈,为刨丈夫尸骨,十指皆刨出鲜血。故火把节时白族青年妇女都要染红指甲以示纪念。 5.剑川石宝山歌会 内容图片

  “剑川石宝山歌会”位于剑川县城西南约25公里的老君山系石宝山上。这里峰峦叠嶂,林木葱茏,有被称为“南天瑰宝”的南诏大理国石钟山石窟和“云南悬空寺”宝相寺。石宝山歌会是一年一度白族地区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会期于农历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一日举行,以川流不息的数万人上山,随心所欲地唱曲对歌而著称于世,代代相袭,被誉为“白族歌城”。歌会期间,来自剑川、洱源、大理、丽江、兰坪等县市的白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此,一边游览山林古刹,一边亮开嗓子,无拘无束地唱曲对歌。
   内容图片
   方圆十多里的山间小道上,游人如织,如怨如诉的三弦声,悠扬婉转的调子声此起彼伏,此呼彼应,夜以继日地飘荡在山间林莽。弹弦唱曲本来就是白族青年以歌为媒,寻求知心伴侣的巧妙方式,歌会自然便成了他们最为公开的社交场合。通过对歌互相了解,比试才能,倾诉心曲,因而每段歌词都是那么质朴纯真,耐人寻味。每当出现一对精彩的对唱,围观者立刻云集四周,人们都从中获得至善至美的艺术享受,也有不少青年男女正是通过唱曲对歌结成百年之好。歌会不分男女老少,只要上得山来便要尽情舒展歌喉。老年人认为在歌会上唱白族调可以得到幸福吉祥,亦或平日在家已向神灵许下愿心,为保清吉平安,一定要上石宝山唱上百十个调子以还愿。中年人则多数借歌会抒发情怀,表现自己的心智和才能。青年人则多以歌传情,寻觅知音。歌会流行的曲调以大理州中部方言区流行的剑川调为主,以龙头三弦或吹树叶伴奏,唱词均为白族诗歌“三七一五”的传统格式,格律严谨。歌手在熟悉掌握传统民歌的基础上,面对当时情景加上即兴创作,往往妙语连珠,动人心扉。一旦棋逢对手便对答如流,连日连夜唱下去而不分胜负。因此,石宝山歌会既是白族人民抒发情怀,赞美生活的盛大聚会,也是进行民歌艺术交流,传承民间艺术的桥梁。歌会朝间还伴随有物质交易,各色小商品琳琅满目,尤以各种风味小吃和地方特产最盛,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烘托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歌会的由来,流传着不少神奇美丽的传说,相传石宝山形如石钟的巨石原先是一口金钟,每当金钟敲响,山下的沙溪坝子便风调雨顺。后来,有一条九头恶龙口喷烈焰,把金钟化为石钟,并随时兴妖作法,常给坝子带来旱灾虫灾。沙溪有一对名叫阿石波和阿桂妞的情侣得到本主神灵点化,得知用歌声可以破除恶龙妖法,便邀约了十姊十妹天天上山对歌,终于击败了恶龙。阿石波和阿桂妞也在与恶龙搏斗中丧生。为了纪念这对情侣,人们便年年上山对歌,成了代代相传的歌会。
   6.蝴蝶会

内容图片 “蝴蝶会”是大理白族民间一个人与自然亲密无间,共享美好春光的游乐盛会,于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在大理苍山云弄峰脚下的蝴蝶泉边举行。蝴蝶泉以崖下喷涌四季不竭的泉水,泉边古树聚满五彩缤纷的彩蝶而得名。天然妙景,遐迩闻名。360多年前,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描写道:“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还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蹋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以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每年四月十五日,正是蝴蝶繁殖交配期,当地白族青年男女便相约来此聚会,赏蝶观景,唱曲只对歌,谈情说爱,老年人也在此相聚谈演洞经古乐,祈祷风调雨顺,成了一年一度的蝴蝶会。关于蝴蝶泉的由来,白族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蝴蝶泉原名无底潭,潭后的云弄峰神摩山中盘踞着一条恶蟒。它可以忽而变作猛虎,忽而变作人形,经常下山吞食人畜、淫乱妇女,百姓苦不堪言。一日,有位名叫杜朝选的英雄猎人来到这里,得知恶蟒危害村民,便独自潜入山中,发箭射伤恶蟒。恶蟒逃跑后,第二天,杜朝选又再次跟踪追寻,在霞移溪口遇见两个姑娘在洗血衣,得之她们正是被恶蟒化作美少年骗进洞中供其淫乐的姑娘,所洗血衣正是中箭的蟒皮所变。于是,在二位姑娘的指引下,猎人深入洞中与恶蟒搏斗,终于杀死恶蟒,救出两位姑娘,两位姑娘对杜朝选感激、爱慕不已,决定以终身相许,不想却被杜朝选谢绝,于是二人悄悄跳入了无底潭。杜朝选得知情由,后悔莫及,也纵身跳入潭中殉情。三人均化为彩蝶翩飞于潭水之上,引来各方蝴蝶纷纷前来凭吊。从此无底潭便成了蝴蝶泉。此传说千古流传民间,杜朝选还被当地周城村奉为本主。两位姑娘同时被奉为本主夫人,他们的塑像都供奉在本主庙内供世人朝拜。蝴蝶泉是一个象征爱情忠贞的泉眼,蝴蝶会也自然成为白族青年追求爱情幸福的盛会。 7.栽秧会 内容图片 “栽秧会”是白族人民围绕水稻栽插活动所进行的一种农事节日,“栽秧会”既是一种临时性的劳动互助组织,又是一种将娱乐和生产劳动巧妙地融为一体的传统习俗。每当四五月间栽插季节来临,几十户人家或整个村庄的劳动力自愿组合起来,以换工的方式进行集体栽插,称为“秧会”。每个“秧会”推选出一名“秧官”,秧官既是生产能手,又是富于幽默风趣,在村民中有感召力的人物。秧官负责劳力的安排调度及质量把关等各项生产指挥。每个“秧会”郡有一杆作为活动标志的“秧旗”。“秧旗”威武雄壮,装饰得五彩缤纷,旗杆一般有三丈多高,顶端插着以彩绸扎成的升斗,象征五谷丰登。升斗下面飘扬着白色犬牙镶边的蓝色或红色三角大旗,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类祝辞。旗端还系有彩球彩带、野鸡翎、大铜铃等装饰。“秧旗”插到哪里,栽插队伍就在哪里摆开阵势。插秧的第一天称为“开秧门”,人们身着节日盛装,连秧担子上都要插满鲜花,高擎着“秧旗”,在唢呐鼓乐和鞭炮声中出发,沿路唱着高亢的”吹吹腔”和白族调,浩浩荡荡向田间行进。首栽田块的田埂上由主人备好果酒,队伍一到便分食糖果,饮酒高歌,然后在唢呐鼓锣声中开始下田栽插。整个栽插活动都在唢呐鼓乐和妇女们高亢的白族调声中进行。白族唢呐曲牌中有许多专门配合栽插节奏的调子,如“栽秧调”、“龙上天”、“蜜蜂过江”、“过山情”等,曲调悠扬。起伏跌宕,调节着劳动情绪。“秧官”则手提铓锣,在插秧人群后面来回“监督”,谁的质量差或速度慢,便不停地猛敲铓锣。非常滑稽逗乐。每栽完一丘田,妇女们便齐唱一曲调子,以示欢送,祝秧苗快生快长。欢歌笑语,终日不绝。午餐由主人送到田间,少不了都有大片的“栽秧肉”和象征“年年有余”的酸辣鱼。收工时还要分食炒豆,称之为“洗脚豆”。在白族人心目申,最为紧张的生产劳动,也就是最欢乐的农事节日。“栽秧会”流行于洱海北部包括大理古城以北地区及洱源、剑川、鹤庆等地。

   8.田家乐

内容图片 “田家乐”是全部秧田栽插结束后的一种节日活动,又称“关秧门”,有的称“谢水节”,有的称“闹春”,祝贺栽插圆满结束,也包括对水神的感谢。这一天,“秧会”的全部劳力包括家中老少都要到本主庙聚餐,杀猪宰羊,敬献本主,祝愿丰收。人们在高昂的唢呐声的引领下,锣声、鼓声、镲声齐鸣,抬上秧旗,簇拥着骑在马上的“秧官”,紧随着的是人化妆成渔、樵、耕、读等角色,还有人装扮成牛、猴等动物的队伍和霸王鞭、八角鼓歌舞队列,在各村庄巡回表演。每个人的装束和各种表演都以滑稽逗乐为目的,女扮男装、男扮女装,极尽反串、夸张之能事。“秧官”也被打扮成丑角,头戴竖着秧把的斗笠,双脚一只蹬皮靴、一只蹬草鞋,戴墨青眼镜,挂着麦穗做成的胡须,反身骑着高头大马。有的地方还有”打秧官”的习俗,给“秧官”抹个大花脸。渔、樵、耕、读的表演以唢呐伴奏的“吹吹腔”形式演唱,情节滑稽,唱词风趣,洋溢着浓郁的乡土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整个活动表现了紧张劳动之后的彻底放松和欢乐,也表达着对丰收的祝愿。田家乐主要流行于大理、洱源、剑川、鹤庆等地。 9.青姑娘节 内容图片 “青姑娘节”是白族妇女的一种纪念性的歌舞节日。主要内容为叙述旧时代白族妇女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寄托着她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节期为农历正月十五日。青姑娘节的活动以载歌载舞演唱一部反映青姑娘身世的白族民间长诗的形式来进行。内容讲述了青姑娘本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后被父母包办嫁为人妇,受尽了丈夫和婆婆的虐待,在一个月夜自吊秋千架上,被伙伴解救。返家仍遭毒打,终因不堪折磨,跳进海尾河自尽的悲惨故事。传说青姑娘于正月十五跳海,于是每年的这一天便成了“青姑娘节”。届时,全村的姑娘们要聚在一起,选出本村最美丽、最聪明、人品最好、歌嗓最亮的一位扮演青姑娘。有的村庄则用篾扎纸糊再加彩画的偶像来代表青姑娘。太阳落山时,全村女子簇拥着“青姑娘”从河边进入村中,一路手牵着手,踩着节拍边唱边舞,过街串巷,直到村中广场。然后围绕“青姑娘”吟唱整首长诗,诉说其痛苦遭遇以示悼念,直至月落西山方才散去。“青姑娘”长诗的词曲哀婉凄凉,分为“悼歌”、“恋歌”、“苦歌”、“哀歌”、“幻歌”等五大部分。从“悼歌”呼唤青姑娘“青姑娘子阿姐姐,今天姊妹来团聚,海尾河边来祭你,把你苦情叙”开始,直到“幻歌”中的“香樟树,树香樟,海尾河边树苍苍,砍棵大树造只船,划到南海上……”句句扣人心弦,令人回肠荡气。该长诗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白族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又借助于“青姑娘节”的传统习俗而流传民间,堪称为白族文化的一朵奇葩。流行于大理北部、剑川县和鹤庆一带。

   10.耍海会

内容图片内容图片 “耍海会”流行于大理洱海西岸的沿湖村庄。会期从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三日,长达一个月:规模最大的是八月初八日才村的“耍海会”。“耍海会”又称“捞尸会”,一说是为了打捞斩蟒除害的英雄段赤诚的尸体,一说是为了纪念投海殉节的邓赕诏主夫人白洁圣妃。由于起源传说不同,耍海会的时间也有前后,一般三至五天不等。邓川、上关、喜洲一带的耍海时间从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开始,大理、下关一带的耍海时间从农历八月初八开始,耍海的内容大同小异。耍海会是日,邓川、喜洲的白族群众身着民族盛装,聚会于弥苴河两岸和洱海之滨,举行用彩船游河泛海、唱山歌对调子等活动,持续三至五天。会期,家家户户都要接姑娘请客,节日隆重程度如同过春节。大理、下关沿海的白族群众除举行划船耍海对歌活动外,还要举行规模盛大的龙船比赛活动。赛前,参赛的各村都要彩画龙船,并在船上挂彩和插旗,将龙船装扮得绚丽多姿。比赛时,看谁最先绕过海心的标记转回到岸边,最先回到者为冠军。观看和助战的人群汇集在海边,摇旗呐喊,为参赛龙舟助威。清代师范《滇系》记载:“七月二十三日,西洱河滨有赛龙神之会。至日,则百里之中,大小游艇咸集,祷于洱海神祠。灯烛星列,椒兰雾横……即人无贵贱贫富,老幼男女都出游。” 11.绕海会 “绕海会”流行于剑川县剑湖之滨的白族乡村。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剑川坝子里的白族青年男女,天一亮就起身背上干粮、香袋,沿着湖边的村庄游览,逢庙烧香磕头,环绕剑湖一周。传说,这是为了悼念大理国与元朝交战时阵亡的18员大将。这些大将战死后被元兵丢入湖中。后来被群众打捞上岸埋葬,并将他们一一奉为各村的本主,雕刻神像,立庙供奉。相传,六月十五日就是这些大将战死的忌日,人们绕海一周到各村本主庙里朝拜的便是这些阵亡将士。

   12.海灯会

内容图片

   “海灯会”是洱源县茈碧湖河头村“本主”龙王段老三的庙会,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在洱源县茈碧湖边举行。来自洱源、剑川、大理、漾濞等地的白族群众云集茈碧湖河头龙王庙,焚香祭祀之后便在庙外的树林中唱曲对歌,居住在山区的彝族同胞也赶来打歌跳舞,热闹异常。夜晚,沿湖的村民纷纷把渔船划到本主庙前,船上满载着事先用彩纸糊制的海灯,在鞭炮声中由德高望重的老人手挥龙王旗,并亲手点燃第一盏龙王灯放入湖中,相继,各条船上的海灯点燃下水,千万盏海灯随波在湖心漂荡。整个茈碧湖万灯齐明,好似满天星斗落在湖中,景色极为壮观。
   13.红山本主庙会
   在数不清的白族本主节会中,红山本主会以在海上迎送本主而独具特色,并以其地处洱海上游而影响面极广。红山本主庙位于大理市双廊镇的洱海北端的红山,滨临洱海。所供奉的本主为唐天宝年间曾经大败唐将鲜于仲通和李宓的南诏军事将领王盛、王乐和王乐宽祖孙三代。被供奉为本主后号称“赤男灵昭威光景帝”。传统的红山本主会为一年两次。即每年农历正月初四和农历四月十四至十六日三天。农历正月初四庙会为本主诞辰日。是日,天刚亮时,从双廊镇大建旁村驶出两只大船来红山接本主。船载本主雕像先到萝时曲的秋曲甸,先让本主“赏花”、“阅兵”,然后再驶向双廊北海滨。在龙灯、狮灯、霸王鞭舞队和唢呐锣鼓声中接本主上岸,坐上两部木轮拖车(佛车)。仪仗十分庄严,前面的人举着“回避”、“肃静”的黄牌,相继有黄罗大伞、金瓜刀矛兵器和五色旌旗簇拥着本主的銮驾在鞭炮声中按祖后孙前的规矩,由大建旁、岛依旁两村拉接小本主在前开路,康海和天生营村拉接大本主在后徐徐进入双廊街。本主所到之处,各家各户摆满香案、贡桌,鼓乐鞭炮齐鸣,本主接进村里在彩棚安置之后,村民们便整日整夜面对本主唱曲对歌,演出乡上戏剧,歌舞娱神,尽情欢乐。四月十四至十六日的庙会,则在红山庙里举行,大理城郊、喜洲、周城、挖色以及洱源县的江尾、邓川等地的白族群众都要来此祭拜,水上来的木船数以百计,桅杆林立,停满庙前海湾,陆上来的车辆也挤得水泄不通,人如潮涌,热闹非凡。人们准备着炊具、柴、米、肉、菜,在海边用石头搭灶,烧火做饭,然后将做好的饭菜端到庙中供奉,祈求本主神灵保佑,祭祀后,就坐海边就餐。外地白族之所以来祭祀红山本主,是因为有传说这里的大本主能够变成一条绿蛇,蛇头上有个“王”字,经常显灵保护群众,消灾免难,尤其保护洱海船只航行平安。现在庙会也逐渐演变成集民俗活动、商贸、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民族节日。
   14.祭铁柱庙会
   “祭铁柱庙会”是弥渡西山一带地区彝族群众的一种传统祭祀活动。南诏铁柱庙在弥渡县太花乡铁柱庙村,庙内立有一根1100多年前(南诏国时期)铸造的高3.3米,重达2100公斤的铁柱,是弥渡地区彝族的图腾崇拜物,被奉为“铁柱老祖”。“祭铁柱庙会”在南诏舜化贞中兴二年(公元899年)绘制的《南诏图传》上已有生动的绘画,记述了白蛮酋长通过祭铁柱将王位禅让给南诏国第一代王细奴逻的故事,反映出“祭铁柱”古老习俗。祭铁柱习俗延续至今,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弥渡西山一带地区彝族群众都要合族举行“祭铁柱庙会”,迎接“铁柱老祖”归山,礼仪虔诚隆重,祭铁柱程仪结束后,人们就在铁柱庙周围进行踏歌,通宵达旦。不能前来铁柱庙祭铁柱的人们也会在彝族各村寨中选大树一株代铁柱,在本村围绕大树踏歌作乐。“祭铁柱庙会”主要流行于弥渡西山一带彝族地区。
   15.哑巴会
   “哑巴会”是南涧无量山彝族村寨盖瓦洒村所保存的一种旨在驱邪的独特的民俗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傩”文化。“哑巴会”有一套自己的程式。活动过程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全村每户的家长聚集在一起开会,选出一个德高望重的“会头”(主持人)指挥这项活动。在这期间,各家亲朋好友,嫁出去的女子都来。到二月初八这天。全村人都穿上最好的衣服,庭院里撒上青松毛。黄昏时分,活动正式开始。村里所有的人聚集在一块宽敞的广场上,带着面具的会头口中念念有词,亲自点燃场中央的篝火。然后男女老少手挽手跳起舞、唱民歌。打歌活动要持续到夜里12点左右才结束。l点左右,哑巴会开始。首先由会头点香,跪拜,请神。经过近半个小时的祝祷之后,跳神活动开始。经会头秘密选出后浓彩化装的6个全裸体小伙子出场,他们代表“哑巴神”。其申4人化装成夫妻,以亲昵的舞姿表示神灵的与众不同。另外两人更是浓墨重彩,脸上带着涂抹得异常古怪的面具,腰部、双手双脚全都贴满了羽毛,脖子上系着铜铃、银铃等丁当作响的各种饰物,像两只大孔雀的模样,作为随神而来的神鸟。在三弦、笛子等民俗乐器的伴奏下,他们随着会头的指挥神杖翩翩起舞,动作大胆,夸张,口中还哼着古怪的曲调,作哑巴状。这样跳一阵子后,“哑巴神”就离开打歌场,轮流到各家各户去跳,表示将每家的妖魔鬼怪郡驱走,保佑家家户户吉祥平安。每到一户,这户人家就要准备肉食香火献“哑巴神”,活动一直持续到清晨6点左右结束。6个“哑巴神”最后要集中到河滩上,表示“哑巴神”已打道回天国,全村人从此将会吉祥平安。
   16.花朝节

内容图片

   花朝节时间是每年农历二月十四日,这一天大理古城的各族群众,家家郡把自己的盆景花木摆在门口,搭成一座座精美的“花山”,供人观赏。古城及城郊的居民身着盛装走出家门,到大理古城各条街道逛花街,赏花景,文人墨客就此吟诗作对进行赞誉。花朝节始于明代,延续至今。民国《大理县志稿·社交部》记载:“十四五等日为春会,又名太平会,即古者乡人傩之意,各街争胜陈列古玩,并以花木之嘉美者,磊集花山为点景之助。”

17.树花会 “树花会”又称“农家会”,是洱源县三营坝子白族的一个传统集会。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洱源县三营的白族群众都要去坝子举行“树花会”,进行物资交易和民间艺术交流,有唱歌跳舞、洞经音乐表演,热闹非常。一般会朝前几天,白族村寨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买来白布彩线,相互邀约,在一起挑花绣朵,赶做绣花巾。白族绣花巾呈正方形,边长两尺左右。绣花巾的四角分别绣一个彩蝶,绣花巾中央绣的是绿叶红花和蜜蜂。人们以此表达对蜜蜂、蝴蝶的感激之情。树花会前后,白族村民总要在房前屋后栽上几棵“蜜蜂树”,种上几株“蝴蝶花”,以表达“怀古思祖”的心情。三营坝子有“花果坝”的美称,在一定程度上,是和树花会的传说和风俗分不开的。关于“树花会”有一个传说,相传,唐朝初年,自恃兵强将勇的蒙舍诏主皮逻阁调兵遣将进犯浪穹诏。浪穹诏主命令数万将士,从山花烂漫的灵映山上折了很多树枝花枝,栽插在广广袤的三营坝子里,并在树枝花枝上酒了很多蜜糖水。浓郁的蜜糖气味和各种花儿的清香,使得远远近近的蜜蜂彩蝶闻香而至。几天后,数万蒙舍诏将士浩浩荡荡开进了三营坝子,面对呈现在眼前无边无际的“花海”,他们一个个眼花缭乱,拍手称奇,继而争先恐后去摘花。被惊动、激怒的蜂群,猛叮入侵者,一个个被叮得鼻青脸肿,叫天喊地。千千万万只蝴蝶,也在蒙舍诏将士眼面前飞来飞去,使得他们辨不清东南西北。在惊天动地的战鼓声中,埋伏在坝子里的浪穹诏将土乘势追杀敌人。一场有“蜂兵蝶将”助战的伏击战,很快就结束了,浪穹诏的白族村民,煮好了毛驴汤锅,端来了白面馒头和大麦酒,犒劳将士。这一天是农历二月十五日,为了纪念这不寻常的日子,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人们郡来这古战场遗址上赶会做买卖。

   18.巍宝山朝山会
   “巍宝山朝山会”时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十五日。到时巍山和邻近大理、洱源、弥渡、南涧、漾濞、凤庆、云县等市县的各族人民群众身穿自己的民族服装,怀着喜悦的心情到巍宝山朝山赶会,魏山民间洞经会在各个殿宇里演奏古朴优雅的洞经音乐,给名山古刹增添了迷人的色彩。朝山期间,各地商业单位和个体商贩在巍宝山摆摊设点,经营饮食、食品、山货、书画、儿童玩具、地方土特产品等。满足朝山群众的需要。其中农历二月十三至十四日,是巍宝山歌会,地点在巍宝山培鹤楼打歌场,周围山寨的彝族群众身着绚丽的民族服装,带着芦笙等乐器,汇集到打歌场。围成圆圈,举行打歌活动;歌词内容丰富,舞姿优美,芦笙旋律古朴优雅。朝山群众先是围观歌舞,随后都情不自禁地加入打歌行列,打歌队伍多到数圈。人数多达数千人。人们尽情地跳啊唱啊,直到太阳落山方散。巍宝山山会起源于道教,据巍宝山古碑记载。始于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而巍宝山的打歌则远在南诏时期就已盛行,因为巍宝山是南诏的发祥地,山中建有南诏祖庙巡山殿(又称土主庙),内塑南诏始祖细奴逻像,彝族群众于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日都要到巡山殿祭祖和举行打歌活动,纪念细奴逻,巍宝山山会兴起之后,发展为群众性的娱乐打歌活动。
   19.松花会
   “松花会”又称“龙华会”,是一个民间郊游与道教节日结合的民俗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初九,相传这天是玉皇大帝的圣诞,这天大理地区的各族人民群众都要到当地的玉皇阁朝拜玉皇大帝。其中以巍山玄龙寺和大理中和寺的松花会最热闹。是日,两县的各族群众部要去游览玄龙寺和中和寺。烧香许愿,祈求吉祥,赏景观光,尽情娱乐玩耍。
   20.葛根会

内容图片

   “葛根会”是大理独特的节会,时间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五,地点在大理古城北门外的文笔村。此会以交易一种药用藤本植物的根——“葛根”为主,同时有名食小吃供人享用,还有民间工艺品等。葛根是产于大理地区的一种藤本植物,其根块含有大豆黄酮、淀粉、异黄、葛素等,有壮阳生泽、健脾开胃的作用。是日。从文笔通向三塔寺的街道两侧都是卖葛根的摊子,上摆萄根、砧板、菜刀和土碱。凡赶会的各族群众都要购买葛根,卖者将葛根切成片售给买者,买者就用葛根沾土碱食用,并把葛根带回家中,供家人食用。吃过葛根之后,人们就成群结队地游览三塔寺,直到下午,方各自散去。此会相传始于唐代,民国《大理县志稿》载:“初五日,城西北三里三塔寺游人如蚁。留连胜境,倘佯登眺,襟抱豁然,有卖春酒、烧猪肉、生螺黄、生螺狮、凉米线,供人瞅瞰吃醉饱与薄片葛根者,故俗称葛根会云。”
   21.尝新节
   “尝新节”白族话叫“茵果顶”,是白族农家的传统的农事节日。每年稻穗初黄的仲秋时节,穿戴一新的大妈大嫂、姑娘媳妇,头戴麦秸草帽,身背竹编背篓,到稻田里采选早熟、丰盈的稻穗。她们下田前,还把点燃的红线香,插在出埂上。于是,丰收在望的出野上,香烟袅袅飘逸,欢声笑语荡漾……人们把采选回来的稻谷晒干后,就用水碓舂打。在这些日子里,一些村寨里的舂米声,犹如一曲曲既富有节奏,又和谐悦耳的田园乐章。过尝新节这天,中老年人和少年儿童,喜欢在村里的大青树下,或听人唱大本曲,或看人们打霸王鞭;男女青年喜欢到湖岸边、山坝里,在龙头三弦伴奏下对唱调子;各家各户的主妇,则在家中煮新米饭,做“八大碗”。夕阳下山,人影散乱,人们端着筵席,点着香火,先到田坝里祭“田公地母”、“五谷神王”,再回家祭“灶王府君”、“列祖列宗”。之后,才围坐在桌子周围,共进晚餐,“初享”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劳动果实。尝新节的晚餐是很丰富的,诸如排骨炖荷包豆、白木瓜鸡、泥鳅钻豆瘸、油煎乳扇等白族风味佳肴,在很多人家的席面上都能看到。白族过尝新节,没有固定的日子。哪个村子或哪些人家哪一天过尝新节,要由稻穗成熟的迟早来决定。白族过尝新节的习俗源远流长,明代学者谢肇制在其《滇略·风俗》中,就写下这样的文字:“夏秋之交,稻向未熟,先取其稚穗,扁而晾之,致馈于亲厚,谓之尝新。”这些年来,哪家的责任田种得好,选用了什么新品种,有哪些增产措施,往往成了过尝新节这天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因此“尝新节”也成了白族人民交流种田技术的场所。
   22.撒花秧
   “撒花秧”是洱源县茈碧白族地区在夏插时流行的一种古老的田间民俗娱乐活动,是在农事最忙又最辛苦的栽种中途进行的。花秧(白语叫“花纸”)是从整块秧田里长出的为数极少的两三株有别于其他的秧苗,拔秧时偶尔发现。花秧是整株或其中有两三片秧苗的边缘,镶着白里透黄的一道细细的颜色,显得独特、好看,当地白族赋予它一个很美的名字叫“花秧”。清晨,男的拉田,女的拔秧。拔秧时无论老少青壮,若遇上花秧,预示着当年有好运气。拔到花秧后。找来几分硬币,用一小块红布或红线,将硬币包紧或扎牢在花秧的根部,再把花秧捆扎在整把秧的内层中心。从表面看,与其他秧把一模一样,混同于一筐秧把中,就连扎花秧本人也一时分辨不出到底是哪把了。约定俗成,这筐秧苗只许两到三把是扎有花秧的。撒秧的必须记住,这筐苗只能撒在同一块田中,即当天插秧人数集中的大田里。中午,栽插开始了。劳作的人们你追我赶,一片热火朝天的气氛。此时,有人无意中拿到了那把花秧,拆开后,花秧、红布等物一下子抖落出来,非常显眼,旁边的人便大声嚷着:“有喜啦!有喜啦,某某有喜啦,请客!”所有的人停下手中的活计呼应起来,向花秧得主表示祝贺:是上年纪的中年女人,祝贺她讨上儿媳或早日抱上孙子;是大姑娘的预祝她嫁个好郎君;是新媳妇的则祝她早日生个胖娃娃;是小伙子的则祝贺他娶个漂亮的媳妇。大凡遇到花秧的得主都认为自己碰上好运,立即起身去筹办食品。午后栽秧途中“打腰台”(休息)时,花秧得主便把买来的糖果、炒豆、香烟等一一分送给所有栽插的人们,而对扎花秧的则予以重点酬谢。
   23.打醮
   “打醮”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祭祀活动。在春节、巍宝山山会、天摩牙庙会时,巍山地区各村都会自发组织打醮祭祀活动,期间伴有龙灯(飞龙、跳龙、围龙、草龙、板凳龙)、舞狮、高台社火、跳猫猫、划旱船、骑火驴等民间艺术表演。打醮活动主要流行于巍山地区。
   24,高台社火
   “高台社火”是一种民间民俗游演活动。游演开始,表演队伍中由8人抬着用一根5米长的杆子和一张高桌子组成的高台,杆子上支撑着一组衣着戏剧服装的表演者,表演惊险而优美。随行表演的还有舞龙、舞狮、跳猫猫、踩高饶等民间艺术,游演队伍缓缓沿街游演。社火取材于历史故事传说,每一组人物构成一个历史典故或传说,有《三英战吕布》、《吕布戏貂婵》、《八仙过海》等。高台社火表演活动主要在春节及重要节时才举行,常流行于巍山地区。
   25.永平灯彩

“永平灯彩”是一种民间民俗表演形式。相传产生于明末清初,“永平灯彩”主要有龙灯、狮灯两种形式。一般永平老街、厂街地区以龙灯为主,曲酮、杉阳地区以狮灯为盛。灯队通常由20来人组成。“灯头”由较有声望、技艺高强着担任,“灯姑娘”旧时为男扮女装,今则多由女子扮演,其余人员统称“灯友”。演出一般限于春节和重大节日期间。不论到何处“耍灯”,必须先送“灯贴”,主人接了灯贴,方可前往;也有主动提出邀请者。灯队到哪家表演,哪家负责接待,并给“喜钱”(又称“红封”)。 龙灯。“龙”,以篾片扎胎,白纸糊裱,彩画而成。少则七八节,多则十一二节,闰月之年,多达十三节。舞龙者均武士装束,紧身箭衣,腰系红彩。主要耍法有“立地龙”、“台风龙”、“滚龙”、“板凳龙”、“桩龙”等。现在一般只耍“立地龙”(或场中起舞,或招摇过市),其他耍法多已失传。耍到高潮时,“灯头”高声诵彩词(俗称“讲吉利”),主人鸣放鞭炮,一场龙灯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狮灯。狮灯较龙灯为复杂。主要角色有“狮子”、“喜神”(俗称“大头和尚”)、“猴子”、“武士”等。基本情节是:演出开始,“武士”上场表演武术,多为耍刀枪、翻筋斗之类。然后“喜神”登场,手挥耍须,指天划地,以惹笑观众者为佳。表演完毕,门上高桌憨睡,此时,“猴子”上场,闹醒“喜神”,相互戏虐,赌钱打斗、划拳醉酒,滑稽可笑。少倾,“喜神”招引“狮子”出场,“猴子”在一旁凑趣,情节进入高潮。“狮子”由二人共舞,一首一尾,默契配合,依次做卧、跳、扑、翻、滚、咬等动作。先是在地上舞,然后边舞边爬累叠的八仙桌,直至最后一层,在桌面上“耍四方”。每耍一方,诵一段彩词。舞毕,主人常燃放鞭炮致谢。

龙灯队、狮灯队除有严密的组织、训练有素的技艺外,还有一套礼仪活动。例如,如果龙灯、狮灯在路途相遇,双方要对舞一番,互赠彩词:“天上明星对明星,地上龙灯会狮灯;精诚团结万万岁,铲奸除恶一条心。”诵毕,彼此让路,引队而去。 (二)礼仪 1.白族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是白族民间的一种待客的茶文化礼仪。白族三道茶由“苦茶”、“甜茶”、“回味茶”构成,白族三道茶除美味可口,礼仪庄重而热情外,还包含着人生的哲理“头苦二甜三回味”。“三道茶”的兴道茶称为“苦茶”,其制作方法是先把上好茶叶放入土陶罐中用文火烤,边烤边抖,直至茶叶微黄并发出清香味,后冲入开水,茶罐内即发出声响并冒出水泡。待水泡沫散去,陶罐内即留下少许又苦又香呈琥珀色的浓酽茶水。头道茶因开水冲入罐时有响声,故又叫“雷响茶”。茶制好后倒入茶杯,敬献给客人。这道茶比喻人生应当吃苦耐劳方能有所作为。二道茶称“甜茶”,方法为是先将核桃仁片与烤乳扇(牛奶制成的扇状食品)和红糖等配料放入茶杯,后冲入滚烫的茶水即可敬献客人。茶水又甜又香且有乳香味,十分可口,营养丰富。这道茶象征生活应当先苦后甜才有意义。三道茶称“回味茶”,方法是先将蜂蜜、花椒、姜片、桂皮末等按比例放入细瓷杯,然后冲火热茶水即可敬献给客人,此道茶集甜、麻、辣、茶香于一体,香甜而又略带辛辣,使人精神爽然,饮时别有风味,令人回味,故名“回味茶”。这道茶寓意事业开拓成功令人回味无穷。”三道茶”为白族人家在节庆婚嫁时或贵客临门时敬献宾客的茶饮,同时也是一种迎宾礼仪形式,主要流行于大理白族地区。

   2.白族婚礼
   白族婚礼是白族民族特色最浓的一项民俗礼仪,它有一套稳定性、程式化模式,白族人民世世代代就按照这一模式相传。正婚日前一天,有“压床”习俗,即男方家安放好喜床,床的四脚放硬币、明子等物,当夜,请两个父母双全的童男在喜床上睡觉,俗称“压床”,这一天,女方家则在晚上进行“装箱装柜”仪式,由姑娘的女性亲友在大木柜的四角放入四块小石头,称“压柜底”,据说石头代表实实在在,有分量。以前还要在喜柜中放入几个硬币,并装满谷子,现在则只象征性地装放一小点五谷。再请一对未婚女青年把烟、茶、糖果等第二天需要用的物品装入柜子、箱子。然后,在柜子上铺上当天男方家送来的那套被褥,由两个女青年在上面睡觉,俗称”压柜子”。正婚日还有迎亲、拜堂、吃坐席(吃双席,在中堂摆两桌长条形席,新郎、新娘在陪郎和新娘的几个女伴的陪同下吃,席间,陪郎们会出一些难题让新娘完成)、闹房等习俗。白族婚礼广泛流行于白族地区。

三.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1.白族服饰 白族服饰以白色为主,并根据不同性别、年龄、身材、相貌配以其他色彩布料加工制作外装。白族男子多着白色对襟的上衣,外罩镶花边曲黑领褂或蓝领褂,下身穿白或蓝色宽大的裤子,头缠白布包买,肩挎绣花挎包。在山区和半山区居住的白族男子,在白色对襟衣上面穿一件鹿皮或羊皮领褂,白衣上系蓝色腰带。白族妇女服饰各地略有差异,但仍以白色为尊贵,内衣均为前短后长的衣服,外穿制作精美的红、蓝或浅蓝色领褂,下身穿灰蓝、绿色布料和裤脚绣花边的裤子,脚穿绣花鞋(老年则穿绣花船头鞋),腰系加工精致,上面镶边处绣花、鸟图案的短围裙,头缠绣花布或粉色毛巾,头巾边侧飘着一束白色缨穗,胸系多穗银器链子,手戴玉镯,耳系玉环或金银耳环。洱源一带未婚白族姑娘,则头戴钉满银饰、尾部上翅的“凤凰帽”(也叫鸡冠帽)。未婚白族妇女的服饰以绚丽多彩为特点,而已婚的白族妇女发辫挽成髻于脑后,用黑色丝网罩或黑色布包头帕包住,上罩绣花蓝手巾,给人一种成熟和庄重美丽的感觉。白族服饰从整体上看,在色彩、装束和结构上,都具有明快、大方、精细等特点。白族服饰“苍山绿,洱海青,月亮白,山茶红,风摆杨柳枝,白雪映霞红”,是婀娜多姿、飘然若舞的白族服饰的真实写照。白旅服饰最明显的特征是色彩对比明快而映衬协调,挑绣精美,有镶边花饰,朴实大方,充分展示了白族人民审美才能。白族男子服饰差别较小,简洁朴实,戴八角帽、八角巾、布里子飘带麦秆草帽及黑白色包头。包头两边绣花,吊有玻璃圆珠缨穗。衣饰有“三滴水”、“五滴水”、对襟褂子。多件三包多钮普通衣,黑领褂。短宽裤脚普通裤,腰扎3米多长白布腰带。妇女服饰悬殊较大,既鲜艳华美又素雅大方。上身和头饰较花哨,下身较朴素。姑娘和小孩服饰较艳丽,中老年服饰较淡雅。少女喜梳独辫,头饰挑花头巾叠成长条形盖于兴顶,红绳绕辫挽上居中间,上成龙马角,下成龙凤尾,头巾上的缨穗垂到左耳下,风吹飘摇。银珠闪闪发光,额上缨花发垒成串,颇有风韵。衣饰穿白色、水红、粉蓝无领大襟衣或衬衣。外罩红色、浅蓝色领褂。腰系白或绿色镶花边、绣花短围腰,连以绣花“鸭舌”飘带。中老年妇女头饰为高髻,扎染黑色头巾,给人以庄重之感,衣饰与少女相比,有色彩上的不同,喜黑、篮色,由暖色转向冷色,花色由繁变简。 2.民间工艺风羽砚台 “凤羽砚台”,又称“羽砚”,产于洱源县凤羽镇。凤羽砚台自元末明初开始生产,至今己有400多年历史。砚石产于入负盛名的鸟吊山。石色墨黑纯净,石质细腻柔和,故砚石又称“墨石”。凤羽砚台具有易于磨墨,光泽深沉,涵养水分,砚盖凝珠,有墨不腐,磨出墨汁流利铮亮等优点,曾被《中国书画报》作为名砚介绍,可与中国四大名砚相媲美。在造型上,凤羽砚台造型独特,图案生动活泼,精致典雅,款式新颖,深得民间传统艺术之精髓。近年来,随着生产规摸的扩大。工艺水平的提高,风羽制砚名匠在汲取传统工艺精华的基础上,增加了八仙过诲、龙凤呈祥、双凤朝阳,二龙戏珠、李白斗酒、喜鹊登梅、三羊开泰、唐僧取经、牧归砚、葡萄砚、竹节砚等30多个品种。砚台采用紫木雕方盒或锦缎方盒包装,大方古朴,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凤羽砚台制作全靠手工,已成为一种高档、高雅的具有很高实用价值与工艺欣赏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3.剑川木雕 剑川木雕广泛用于房屋建筑、家具制造和工艺美术品制作之中,起装饰和美化的作用,同时又是一种民族民间艺术创造。剑川被誉为“木雕之乡”。云南许多著名的古建筑,多数出自剑川民间艺人之手。剑川木雕能做古建筑及居家的雕花装饰,如斗拱、门楣、窗棂、格子门、祖宗牌位龛、寺庙佛座、佛像背光等;室内家具,如马扎椅、八仙桌、客堂供桌、茶几、床凳等;民间乐器,如龙头三强上的龙头和音窗;日常用品,如箱柜、笔架、茶盘、面模(做饼子之用)等。木雕内容以花草、动植物图案为全,也有神仙传说故事的题材,常见的有“八仙过海”、“八仙庆寿”等。木雕图案有香草、纹龙、纹凤、狮头、凤头、云纹等,变化多端,独具匠心和天才。建筑装饰大件中最有特色的为格子门,一般以4扇或6扇为一堂,置于寺庙大殿和居家正厅客堂,有2~4层楼空浮雕等。内容有“富贵根基”(牡丹和公鸡),“喜鹊登梅”、“鸳鸯戏水”、“白鹤飞松”、“鹿鹤同春”、“八仙过海”等,雕工精细,层层镂空,空间层次明朗。浮雕和立体雕巧妙融和,生动活泼。木雕技术还广泛用于印刷,始于南诏、大理国时期,用于制作族谱、经卷、甲马纸、包封等。

   4.白族甲马纸
   白族甲马纸亦称”甲马”、“纸马”,是一种木刻纸画,是白族原始巫术礼仪尚遗民间的一种木刻作品。其制作方法是先将文字和图案用反笔写或绘在木板上,再进行精工雕刻刻成文字、图案,然后在上面刷上各种颜料,再将文字和图案套印在厚白绵纸上。甲马纸造型多样,刻工精细,其刀法有阳刻,也有阴刻,皆以线造型,线条粗细相间,虚实变化,刻工遒劲,有古拙朴实的艺术效果,独具地方民族特色。在构图上,千变万化,打破了复制木刻千篇一律的程式。刻工凭着他们纯真的感情,不循固有的技法,毫无顾忌地握着手中的刻刀,在目由的想像中把心中的意象挖出来。白族甲马纸,内容丰富多彩,其数量近千种,归纳起来有三大类:一是白族固有的“图腾”。如“龙”是白族先民的图腾,在甲马纸中有很多表现,有“白龙”、“苍龙”、“财龙”、“飞龙”、“芭蕉龙”、“五方神龙”、“青龙神君”、“火龙太子”、“水府龙王”等,还有以“龙”为配景的“瘟司”、“天蛊”、“春牛”等的甲马纸。二是白族特有的“本主”。“本主”白语称“武增”,汉意是“我的主人”,是白族民间宗教信仰中的主要内容,源于白族先民原始宗教中的自然神“社神”崇拜,在白族甲马纸中,“本主”神占有一定的数量,典型的如“水草大王”、“阿利帝母”、“清宫本主”、“洪山本主”、“雪山太子”、“品殿大王”、“本主娘娘”等。三是白族先民原始自然崇拜的各种偶像和白族民间信奉的各种神祇。如“家神”、“喜神”、“土地之神”、“水火二神”、“木神”、“桥神”、“路神”、“岩神”、“脚力神”、“五谷神”等。白族的这三大类甲马纸,用途涉及了白族生存的自然环境,从事的主要活动,自身的生活习俗、伦理道德、审美观点、艺术歌舞等各个方面。白族甲马纸始于白族古代社会。当时,中原汉族地区有一种“甲马”,即“俗于纸上画神佛像,涂以红黄彩色而祭之,毕即焚化。”白族先民很快引进了汉族的“甲马”,用这一形式来表现自己的传统文化、民族意识。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了地地道道的“白族甲马纸”。无论是在制作和内容上都与中原汉族地区的“甲马”有了严格的区别,是 “源于斯而不同于斯”了。白族甲马纸广泛流行于大理地区。

5.大理草编

   大理草编是大理地区白族群众的一项传统手工艺。据传南诏时期太和城附近就曾有过草帽街,现今的大理市七里桥太和村内仍有此街名。草编是先将麦秸秆经过漂白后,手工编织成一条条长长的宽度约2厘米的扁平草辫,再用手工缝制成各种物品。“草编”是大理民间沿袭的一项手工传统工艺,白族妇女大都会编。家家户户在麦收之后,将好的麦秸秆选出打成小捆,用硫磺薰成“象牙白”后,利用闲暇时间,不论在庭院屋里,田间地头,还是在村社路边,闲谈纳凉时,肘夹一捆麦秆,手指不停地编织草辫,当编好很多草辫后,用手工缝制成各种款式的成品。大理草编以原料麦秆细、皮薄、色白、编织致密均匀,缝合线轴、针密者为上品。由于大理草编具有传统古朴的美,花色品种多,价格便宜,深受白族人民喜爱。大理草编工艺制品种类越来越多,有草帽、草帘、草垫、草篮、草扇、草席、草制玩具等数百种花色样式。仅是草篮一类,五颜六色,造型多样,让人眼花缭乱。草编制品上面绣着蝴蝶、茶花、三塔、洱海、苍山、禽兽等民族民间喜闻乐见的图案,既别致美观,又经济实用。大理草编已成为白族群众生活的必备品。
   6.白族手工纸
   白族是云南记载最早使用纸的民族,在三国、晋时就有用纸的记载,根据考古研究,古代所用的白绵纸与现代白绵纸在纸质上没有差别,所以白族先民掌握造纸术的历史应在确切记载之前。白族所造的纸在历史上曾有盛名,在明清的文献上有所记载。《滇小记·大理纸》云:“云南产纸之处甚多,皆楷为之,惟大理纸光致莹洁,坚实精发,盖水孕苍山,得川原之灵气为多……明时进本亦用此纸,并以造笺”。清代大理纸还作为宫廷贡纸。当时鹤庆已是造纸中心,生产的白族手工纸品种有草纸、白绵纸、红青梅纸(竹纸)等。其中白绵纸质薄而韧性好,不仅易于托墨吸水,而且耐搓揉,远销缅甸、印度、泰国等国。云南大理的鹤庆县现仍是白族造纸中心,六合、龙珠郡有村寨造纸,主要生产白绵纸和竹纸。
   7.白族布扎
   白族布扎是白族妇女喜爱的一种手工工艺。按白族风俗,每逢农历五月端午节,为了吉祥辟邪和驱虫,家家户户郡要购买或自己做装有香草的布扎饰物挂在儿童胸前和家中帐边床头。布扎是用各种颜色的碎布头为主料,用丝线刺绣装饰,再用各种小配件(玻璃小珠、铜片、玛瑙珠、布纽扣等)点缀而制成。在造型上大多采用白族人比较喜欢的艳丽、明亮的色彩和夸张的变形手法,并充分利用布扎的特点,弥补了布扎在塑造上的局限,使布扎饰物在雅拙中透出了民间艺术的生动可爱。白族布扎题材很广,有动物(牛、马、猴、鱼、鼠、龙、凤等)、人物(牧童、寿星、财神、仙女等)、生活用品(鞋、帽、荷包、彩球等)。白族布扎工艺品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想像手工缝制的,因此,不同艺人,扎出的布扎也不相同。这些布扎饰物,也常在一些庙会或集会上出售。白族布扎广泛流行于白族地区。
   8.盒子灯烟火
   盒子灯烟火为民国时期巍山民间艺人李遇春发明。盒子灯烟火是以钢筋扎成分台的六方形或圆形框架,再分台串联起来安装上各种烟火。每台还装有各种人物和动物图像的走马灯。然放时点燃下台烟火,烟火由下逐台燃爆,烟花四射,绚丽多彩。活动时期是春节、火把节。流行于巍山县城。
   9.扎染
   扎染是一种民间印染工艺。中国有古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蓝染古来有之,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扎染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点和艺术表现力。白族民间扎染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扎染制作一般需要四个骤:①染前处理。为保证扎染制作过程中染色均匀,需对织物进行染前处理,如退浆、精炼、漂白等。②捆扎。将设计好的图案纹样用画粉在布上做记号,或用绘稿液描上,捆扎缝结布料。③染色。把捆扎好的布料浸入水中湿透,取出稍晾,待不滴水后放入已准备好的染液中,或浸染或煮染。④漂洗。一定时间后,捞出用清水冲洗、晾干。⑤染后处理。经染色后的捆扎布料在不完全干透时,解开扎结,并用熨斗趁湿熨平整.晾干。扎染工艺主要流行于大理和巍山。
   四、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1.白族民间故事
   从南诏到大理国时代(公元738~1253年),由于社会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加上汉文化的影响和佛教的传人,白族民间文学也相应趋于繁荣。涌现了大量的传说和民间故事,主要有龙的传说、本主的传说、观音的传说以及民族风俗传说故事和地方风物传说故事。龙的传说如《白龙掌印》;本主的传说如《大黑天碎神》、《猎神杜朝选》、《段赤诚斩蟒》、《白洁夫人》等;风俗传说如《三月街的来历》、《火把节的故事》、《火烧松明楼》、《蝴蝶会的传说》等;风物传说因大理山川秀美,文物古迹众多,几乎每个景点都有一个传说故事,如《望夫云》、《大理石》、《玉白菜》、《风花雪月的传说》等;地名传说如《盟石村的来历》、《鸡足山的传说》、《大理辘角庄的传说》、《鸟吊山的传说》等;木匠传说,主要有鲁班夫妇和木匠的传说故事,传说地区主要在木匠之乡剑川,如《鲁班造船》、《锯子的来历》、《公榫、母榫》、《木马三只脚》、《师傅带徒弟》等;动植物故事如《猴子屁股为什么是红的》、《狗为什么恨猫》、《楸木为什么开花不结果》、《稻种来源》等;机智人物故事如《艾玉的故事》、《六八的故事》、《阿连登的故事》等;爱情故事如《郊边牧笛》、《笛声吹动龙女心》、《蛙儿讨媳妇》、《海东娘娘的故事》、《打鱼郎》等;反封建迷信故事如《成仙洞》、《偷鸡庙》、《本主不吃牛》、《原来如此》、《贪口腹的城隍爷》、《四个猪头一齐接》等;反映劳动生产故事如《独脚龙王》、《三娘娘》、《金银塘》、《多收二斗五》等;反映道德观念故事如《啊呀呀》、《荨麻与艾蒿》、《事久见人心》、《鹅卵石》、《大甄底和二甄底》等;反映阶级斗争传说如《高家土官的故事》、《豆腐打死县令》、《农民告状》、《神笛》、《牛角》等;历史故事如《白王与乌鸦》、《孔雀胆》等。
   2.白族民间神话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大理的白族对于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和世界万物的起源,不能给以科学的解释,只能把理想寄托在幻想之中的“神”身上,于是产生了各种神话,神话的种类有数十种之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开天辟地和氏族来源的神话,代表作有《开天辟地》、《伏羲和娲妹》、《氏族起源》、《兄妹配婚》等。具体的有巨石、葫芦、生殖器、虎、鸡、鱼、螺、龙等方面图腾的神话。龙神话,有各种颜色龙和龙潭、河流、洱海小龙的神话,其中最古老和流传最广的是《九隆神话》,讲南诏蒙氏始祖的来历,此神话最早记入晋代常據《华阳国志·南中志》中《白玉柳话》,有《白王的出生》、《果子女和段白玉》、《白饭王开国》、《白王建立城》、《白王的故事》、《南诏国王的诞生》、《大理国王的诞生》、《张氏让国》等。大理地区河流、湖泊、龙潭众多,在历史上水患无穷,人们认识不了这种自然现象,认为主宰水的是龙,龙主吉凶,人的祸福与龙有密切关系,于是产生了很多有关龙的神话,如苍山九十九条龙》、《赵宝龙降服母猪龙》、《金猪串三海》、《小黄龙与大黑龙》、《浪穹龙王》、《白龙潭的故事》、《掷珠记》、《幺龙王》等。本主神话,大理白族崇拜本主,几乎每个村子都有本主庙,于是关于本主的来历都有一个神话故事。本主有英雄人物,有祖先,有自然物,有动植物等,因此在神话中本主神话最多,内容最丰富,如《杜朝选》、《杨干贞》、《段宗榜》、《中央皇帝》、《段赤诚的故事》、《本主不吃牛》、《大黑天神》、《瓦色本主》、《景庄皇帝与武宣王》、《武宣王段思平》、《凤羽街本主》等。密教神话,密教自唐代从西藏和内地传入大理后,随同密教的传入和发展兴盛,产生了许多密教神话,有《赞陀崛多开辟鹤庆》、《观音制服罗刹》、《观音负石阻兵》、《观音开辟大理》、《牟伽祖师》等。道教神话,道教在汉代传入大理后,为弘扬道教,出现了很多宣扬道教神话和弘扬道教礼仪的神话,如《八仙神话》、《老君点化细奴逻》、《吕祖度仙姑》《巍宝山遇仙峰的传说》等。图腾神话,大理遍地皆石,有“石国”之称。由于白族先民居于苍山洱洱之间,对奇石、怪石有神秘感,便出现了一些有关巨石的神话,有一篇《石头当本主》的神话说,洱海大涨水,从海东冲过来一块茂石,有柜子那么大,石面凸凹不平,别村的人抬不动它,唯独星座的人去抬,轻易地就把它抬回村中,人们视为神灵,便奉为本主。太阳神话反映了白族先氏对光明的热爱和追求,《太阳神》就是其中的一篇:很久以前,太阳被天狼咬住了,天空乌云密布,地上又黑又冷,树木都死了,庄稼也不长了。阁洞旁村有个青年阿光,冒着危险,翻山越岭找到了太阳神,太阳神用箭射跑了天狼,驱散了乌云,天上又出现了光芒四射的太阳。《九隆神话》出于古哀牢国,即今哀牢山一带,这篇神话说:有一妇人名沙壶,因到江边捕鱼,触沉木而怀孕,生下十个儿子。后沉木化为龙作人言问:“我的儿子何在?”九子惊走,独幼子不去,背龙而坐,因而取名九隆。九隆长大后,雄桀出众被推为王。当时有一妇人,名叫奴波息,也生有十个女儿,九隆兄弟皆娶以为妻,子孙繁衍,散居溪谷。九隆死后,世世相继,分置小王。到了唐代初期细奴逻的父亲自哀牢避难到蒙舍川,耕于巍山之麓,当地白国王将女儿嫁给细奴逻并让位于他,这便是流传民间的开国神话。观音的神话,大理神话申有关观音的最多,其中以制伏罗刹一事为人民喜闻乐道,至今不衰,因为它反映了正必胜邪的信念。这个神话讲的是在远古的大理坝子,是一片汪洋,罗刹统治着这块土地。观音为了使山头上的人民有耕种之地,向罗刹借一块只有白狗跳三跳、袈裟披一披的丁点之地,罗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立了契约,刻在赤文岛上。谁知袈裟被一披,从苍山脚坡退海水十多里;白狗跳三跳,从上关跳到下关,把罗刹的地盘全占了。罗刹懊悔不及,想要逃跑,观音用手一指,上阳溪旁边忽然出现了一座琼楼玉宇,罗刹刚一进去,从山上滚下两块巨后,就把罗刹永远关在里面了。从此,大理人民便有了耕犁之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另外,一些观音的传说如《负石阻兵》、《干黄鳝变真龙》、《平定海东》等,都寄托着白族人民善良而又美好的愿望,激发人民去思考、去斗争、去追求。


旅游

  大理州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良好的区位优势,秀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古朴的民族风情,奇山秀水闻名中外。大理风景名胜区包括苍山洱海风景区、石宝山风景区、鸡足山风景区、巍宝山风景区和茈碧湖温泉休疗区5个风景区。大理风景名胜区面积1021平方千米,是一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皆备的多功能大容量风景区。全州有大小旅游景点130多个,其中已有60多个景点具备旅游观光条件。大理州现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8项,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项、省级36项、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1项。州境内具有独特的横断山风光,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众多的名胜文物古迹,宜人的四季如春气候。苍山奇、洱海美,大理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吸引着古今中外旅游者不远万里纷至沓来。

最后修改于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