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教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婆罗门教汉语拼音:Poluomenjiɑo;英语:Brahmanism),印度教的一个发展阶段,从吠陀教演化而来。公元前10~前6世纪,原来以《梨俱吠陀》为内容,以祭祀为中心的吠陀教逐步演化为以婆罗门至上、吠陀天启和祭祀万能为三大纲领的婆罗门教。因婆罗门祭司是宗教的主宰者和传播者,故得此名。

特点

  该教有3个特点:

  1. 婆罗门祭司阶级在宗教和社会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祭祀仪式虽然不能缺少拥有财富的国王,但婆罗门被认可为具有神秘与魔术般力量的人,献祭仪式有助于增加祭司的权力,没有他们,献祭本身就不能举行。
  2. 把《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达婆吠陀》4部吠陀本集以及后来出现的解释《吠陀》的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统称为吠陀,视为“天启经”,并作为最高经典。奥义书所阐述的“梵我同一”、“业报轮回”、“精神解脱”等学说,成为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
  3. 把吠陀教时代的祭祀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不仅祭仪的种类增多,形式极其烦琐,而且规模也越来越大。如当时最大的祭祀仪式——马祭,要宰杀上百头牧羊作为牺牲。献祭仪式产生了一些有趣的副作用,如因为在献祭的场所要使用各种物件并各得其位,这种对于精确性的要求,使得基本数学和精确计算成为必需,由此增长了数学知识;动物常被用作祭品,又使人们有了动物解剖学方面的知识;等等。

  随着婆罗门教走向僵化,刹帝利种姓倡导新兴宗教如佛教和耆那教。他们反对婆罗门正统,否认吠陀权威,并反对实行以牲畜作献祭。新兴的佛教将“业”的概念作为其救世体系的实质,反对用来解释种姓的地位,吸引了社会上拥有经济实力的吠舍和首陀罗种姓;当时献祭成为了婆罗门权力的主要基础,但早期佛教完全摒弃了婆罗门教的繁杂祭仪,婆罗门教随之走向改革。佛教等对于吠陀祭祀的攻击,加强了婆罗门教教义中一神论思想的趋势,奥义书哲学中的“绝对者”或“宇宙灵魂”概念导致了诸神三位一体的思想——梵天是创世主,毗湿奴是保护神,湿婆是宇宙间罪恶横行时最终摧毁宇宙的神。这个概念与自然循环观联系在一起,创世、保存和摧毁被看作是事物的自然秩序。随着这种思想的发展和湿婆、毗湿奴发展为信仰中的两个主要派别,印度教的特征逐渐完全具备,婆罗门教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婆罗门教的神祇

三大主神

  1. 创造神梵天(Brahma) 佛教称为大梵天王,他创造了世界万物,他的坐骑为孔雀,妻子是辩才天女,由于在宗教观点上他已经完成了创世的任务因此不广为印度教教徒崇敬,全国4000多座印度教寺庙只有一座是供奉他的。梵天信仰在印度虽未发挥,但在泰国影响力相当大,华人俗称“四面佛”,泰国人叫他“四面神”。
  2. 保护神毗湿奴(Vishnu) 佛教称为遍入天,有众多化身,其中最著名的是黑天神克里希纳。他的坐骑为大鹏金翅鸟,妻子是吉祥天女,印度教徒有一派专门供奉他,全国有1000多座庙宇。
  3. 破坏、再生和舞蹈神湿婆(Śiva) 佛教称为大自在天,妻子为雪山神女,他在印度的影响最大,全国有3000多座庙宇供奉他或他的妻子,专门崇拜他妻子的为性力派。

其他神祇

  • 因陀罗(Indra)佛教古籍翻译为“帝释天”,意思为“最胜、最优秀、最优越、征服”,白种印度人共同尊奉的神明,对他的信仰融入印度,曾一度是诸神的领袖、雷电神和战神,空界的主宰。他的妻子在《梨俱吠陀》称为散脂,对她的信仰在后吠陀时期逐渐地弱化。对于因陀罗是否是一个曾经真实存在的人物,学术界尚有争议。
  • 乌莎女神(Usas),黎明女神,是太阳神的妻子,每天为夫开启日升的道路。
  • 伐楼那(Varuna)意译为“遍摄天”,司法神,时间秩序的制造者和维护者,曾经是婆罗门教最重要的大神之一,同因陀罗一样是雅利安人从远古就崇拜的古神,所以地位崇高,但后来地位日渐降低,最后成为了水神。
  • 利普神群,作为抽像名词为“聪明、才能、技巧、技能”的意思,作为普通名词则是“艺术家、工艺匠、铁匠、车匠”的意思,是神话中三个半人半神的共名,他们分别是利普、伐者、毗婆梵,传说三人生活在太阳城中,是神的工匠。
  • 苏利耶(Surya),太阳神。
  • 伐由(Vayu)风神,也名伐陀(vata)。
  • 苏摩(Some/Soma)本是一种可酿酒的植物,因被认为是神,尤其是因陀罗的最爱,所以地位日渐提高,成为了一种树神。
  • 阿耆尼(Agni),火神,由于祭祀必须通过火才能成为神的食品,所以有燃火祀天的仪式,火被当作上天的口,把供物放入火中燃烧的话,上天可以吃到供品,就可降福人类。所以火神同时也具有神的信使的性质。吠陀神话也记述了他与阎摩有很深的关系,正是通过他——火葬——灵魂才得以进入死者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