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和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孙德和(1911~1981),中国冶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1年9月生于安徽桐城,1981年7月21日卒于北京。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先后在柏林高工和阿亨工科大学攻读钢铁冶金,1938年获工程师学位。嗣后以炼钢工程师身分先后在克虏伯钢铁厂和柏林钢厂研究钢铁生产和铸造技术。1940~1943年在阿亨工科大学冶金研究所任助教及研究生。先后研究了各国合金钢中含氢问题、氢的含量及缺陷、氢的扩散对各种组织的影响、真空定氢、真空冶炼对不同钢种含氢影响、高频冶炼中增脱碳和氧对氢含量的影响,创造了新的真空和保护气体下的取样方法,并确定真空取样对钢中气体含量的影响。这一方法对50年代发展的真空处理脱气炼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其著作曾发表在德国《钢铁档案》杂志上,后被英、美、苏等国引用。1943年以最优秀成绩获工程博士学位,并被授予玻色尔斯奖。1946年回国,历任上海同济大学教授,无锡开源机器厂厂长,上海钢铁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兼上钢三厂厂长等职。1952年后,调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主持了中国第一个特殊钢厂——大冶钢厂的扩建工程总体设计,为中国自行设计特殊钢厂开辟了道路。他建议在中国采用氧气顶吹转炉新技术,并具体指导了第一个30吨氧气顶吹转炉车间的设计工作。指导了唐山中国首批连续铸钢的总体设计和实验。在上海主持了中国第一次钢水真空处理装置的设计和实验,对上海钢铁工业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冶金工业建设、引进先进技术和援外工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被授予“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