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海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居延海风光,2021年10月12日。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居延海,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河流进入断陷盆地后,无法流出盆地,最终在洼地停滞而形成的湖泊)。汉时称居延泽,唐时称居延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北部,形状狭长弯曲,有如新月,额济纳河汇入湖中,是居延海最主要的补给水源。发源于祁连山深处的黑河,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800余公里后,汇入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缘两片戈壁洼地,形成东、西两大湖泊,总称居延海。两湖之间相距约35公里。

随着黑河分水工程的实施,曾经干涸的东居延海已连续17年未出现干涸,水域面积稳定在40平方公里左右,从这里迁徙过境的候鸟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加。

历史上的居延海,由东、西、北三个湖泊组成。居延海的湖面因额济纳河的改道而时有变动,自元代以后分为了亦集乃、哈班哈巴儿、塔剌失三个海子(湖泊),清代以来又分成了东部的苏泊诺尔(蒙古语,意思是母鹿湖)和西部的嘎顺诺尔(蒙古语,意思是苦湖)。

历史上,居延海水量充足,湖畔是美丽的草原,有着肥沃的土地,丰美的水草,是我国最早的农垦区之一,早在汉代就开始了这里的农垦历史。居延海还是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和大戈壁通往漠北的重要通道,是兵家必争必守之地。《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汉)使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城居延泽上。”后又在这里设郡立县。

居延海景区,2021年10月12日。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历史

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入居延收河西,史籍始见“居延”(匈奴语,同今日蒙古语“乞颜”,意为“隐幽”),筑遮虏障,设居延都尉、居延农都尉、河渠司。其时可由张掖河乘船直抵居延海。

汉太初三年(前102年),置居延都尉府,后又置“张掖居延属国”,治居延县。

汉献帝建安末,改立西海郡,曹魏、西晋、前凉、前秦、后凉、西凉承制。

唐代设安北都护府和宁寇军。

西夏设黑水镇燕军司,但所在地不详。

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年)春,归属蒙古帝国。

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设亦集乃路总管府。

洪武十七年宋晟率兵攻下亦集乃,置亦集乃旧城,后又在肃州与亦集乃湖中间设立了威虏卫、白城子守御千户所、威远守御千户所,连接亦集乃旧城。

宣德五年为额济纳土尔扈特部游牧地。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设置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

民国元年(1912),直属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由宁夏护军兼辖。

现状

自1961年干涸以来,一直被白茫茫的碱漠和荒沙覆盖,已成为飞扬沙尘的发源地之一。

东居延海解放后已干涸了6次,到1992年彻底干涸。居延海的干涸是由额济纳河水量逐年减少所致,由此引发的居延海绿洲萎缩、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2002年7月17日,黑河水首次流入东居延海;2003年9月24日,首次流入干涸42年的西居延海。

2014年5月10日,额济纳旗居延海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在巡护中发现一处新的鸟类繁殖地。此次发现的鸟类繁殖地位于居延海水域中心的一片芦苇丛中,近百对鸟儿在这里筑巢产卵。芦苇丛中分布着约一百多个鸟巢,为居延海湿地增添了新的活力。居延海湿地水鸟繁殖地的发现,标志着居延海生态环境在逐步好转,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

2017年10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透露,居延海面积达到66.3平方公里,已成为近一百年来最大面积,生态出现不断向好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