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公路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在318国道川藏线上拍摄的“天路十八弯”(无人机照片)。2020年6月1日,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 摄

  川藏公路拼音:chuān zàng gōng lù;英语:Sichuan-Xizang Highway),中国四川成都市西藏拉萨市的干线公路,简称川藏线。东起四川省会成都市,西止西藏首府拉萨市,由中国的318国道、317国道、214国道、109国道的部分路段组成。是中国最险峻的公路。

概述

  川藏公路分为南北线。在南北线中间有一些连接的线路一般也归为川藏公路的一部分。

  南线由四川成都—雅安—泸定—康定—东俄洛—雅江—理塘—巴塘—西藏芒康—左贡—邦达—八宿—波密—林芝八一镇—工布江达—墨竹工卡—达孜—拉萨,全长2146公里,属318国道。南线是以康定为要点的川康公路和康藏公路的合称,有多个著名险段。

  北线由成都至东俄洛与南线重合,再由东俄洛与南线分开北上,经八美(原乾宁县)—道孚—炉霍—甘孜—德格—西藏江达—昌都—那曲县—拉萨,全长2412公里。分大北线、小北线。

  南北交接线在昌都-邦达镇。

  川藏、青藏公路通车前,从拉萨到成都或西宁往返一次,人畜驮运,冒风雪严寒,艰苦跋涉需半年到1年。而川藏公路只需数天,改建后路况单程只需三天。

  天险:通麦天险已整改,海通沟、觉巴山、怒江72拐还险。雪季的折多山要绕行。

  将来:川藏铁路打通南北线,北线有那昌铁路,八宿邦达镇-昌都通大格铁路。

历史

  雅安至拉萨段原名康藏公路,后以成都为起点,改称为川藏公路。成都至雅安段为旧线;雅安至马尼干戈段于1950年利用旧线改建;马尼干戈至拉萨段于1951年动工,1954年底完工。至此,全线建成通车。

川康公路(1930年代)

  川藏公路是川康公路和康藏公路的合称,川康公路建设于20世纪30年代,是成都通往当时的西康省省会雅安的省际公路。西康撤省后两条路并称川藏公路。

  从四川雅安到西藏拉萨间的1958公里,靠牦牛运输,一年只能往返一次,骑马旅行也需要半年多的时间。

川藏公路主体(1950年初)

  1950年初,解放军奉命进军西藏,完成祖国大陆统一的历史使命时,毛泽东主席指示进藏部队:“一面进军,一面修路”。11万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人员和各族民工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和顽强的战斗意志,用铁锤、钢钎、铁锹和镐头劈开悬崖峭壁,降服险川大河。在4年多的时间里,川藏公路穿越整个横断山脉的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色季拉山等14座大山;横跨岷江、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拉萨河等众多江河;横穿龙门山、青尼洞、澜沧江、通麦等8条大断裂带,战胜种种困难。工程的巨大和艰险,在世界公路修筑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整个川藏、青藏公路的修筑过程中,3000多名干部、战士和工人英勇捐躯,一代业绩永垂青史。其中,建设川藏北线就牺牲2000多军民。

  川藏公路修建时,受历史条件和经济、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公路修建时间短、工程等级低、施工粗糙,基本上属军用急造公路,加之沿线水文气象、地形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各种山地灾害频繁爆发,故阻车、断通经常发生。

  川藏公路翻越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等12座大山,跨过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和拉萨河等12条大河。沿线通过陡崖峭壁,石方工程极其艰巨;修建有许多钢桁架桥、钢缆索吊桥、钢筋混凝土梁桥和拱桥。川藏公路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路段有1245千米,占全线里程1/2以上。此外,线路所经地区冰雪期长,地震多,岩层断裂和风化严重,常发生塌方和泥石流,影响线路畅通。为便利云南、西藏和四川之间的交通,缩短运输线路里程,1957年修筑川藏公路的南线。这段线路由原线的东俄洛起改线,经雅江、巴墉、宁静在芒康与滇藏公路接线;并经左贡邦达,与原线路接线。南线共长769千米。与原线北段相比,缩短运输里程242千米,且南线冬季积雪少,利于冬季交通。但南线修建技术标准低,已分期分段进行改建。

中断维护(1977-1984)

  1977年以前,在四川和西藏的施工部队,以及852大队(武警交通独立支队前身)的通力配合下,对部分路段按公路老六级技术标准进行了改建,并将部分临时性桥涵建成永久性或半永久性建筑。

  1978年以后,国家中断了对川藏线整治改造投资,使本来技术标准就低、病害又多的公路,难以抵抗日益频繁、规模和范围日趋增大的山地灾害袭击。1979年至1984年间,全线平均每年断通164天以上,1985年达270天,至1992年,全线年平均断通达180天左右,川藏公路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

  1984年12月25日,为纪念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通车30周年,在拉萨建立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以铭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业绩和巨大牺牲。

修治(1985至今)

  为巩固国防和维护西藏边疆地区的稳定,加强国家经济建设,从1985年开始,国家又开始对川藏公路进行修治。

  1991年,国家根据川藏公路的使用功能和交通量预测结果,考虑到投资的局限性和灾害分布特征的特殊性,制定了“分区段合理整治”的原则,并酝酿确定了建立机械化养护保通队伍、强化路政管理措施、建立川藏公路全线或重点路段道路病害数据库及预警监测系统等养护保通措施。按照上述原则及措施,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1996年10月,组建了武警交通川藏公路机械化养护支队(2001年根据武警总部有关文件精神更名为武警交通第四支队),担负西藏境内地质最复杂、自然灾害最多的竹巴笼至东久桥(K3359+000—K4129+500)782.5公里区段的养护保通任务。

  1996年以前,国家下达的养护经费为平均每公里3000元左右,除去人工事业费后所剩无几,无法安排中小修工程、大修及抢险救灾,只能尽力保通,难以进行恢复和整治。

  2012年,318国道102滑坡群、通麦至105道班段改建工程开工。通麦1号隧道位于波密县通麦飞石崖,设计车速每小时40公里。由于特殊的地貌特征,隧道内围岩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丰富,开挖时容易发生坍塌、涌水突泥等现象,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该路段,与通麦1号隧道同时建设的还有4座隧道。2014年4月13日,8时50分许,受西藏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地震影响,川藏公路通麦大桥附近“一线天”处发生长约75米的塌方,致使川藏公路318国道交通暂时中断,无人员伤亡。据现场目击人士介绍,现场共滞留约300辆车、1000人。经过四川路桥集团二分部组织施工人员加紧抢修,中断的道路于17时至18时抢通,沿线交通恢复畅通。

  2014年10月18日上午9时30分许发生山体塌方的川藏公路西藏昌都境内然乌段,因受损掉落到路面上的防雪走廊体积太大,加之道路狭窄,落石不断,抢通工作受阻,大型设备抵达现场。此次塌方致使近70台车辆、200余人滞留于此,无人员伤亡报告。此次山体塌方冲毁了道路上方的防雪走廊,导致近百米路基被覆盖,堆积物最高处达8米,塌方量约9600立方米。灾情发生后,武警交通二支队立即组成“抢险突击队”,出动挖掘机2台,装载机3台,自卸车3辆,运兵车2辆,紧急奔赴受灾现场实施抢通,但到现场后发现,掉落到路面上的受损防雪走廊体积太大,需通过大型机械破碎才能清理。相关机械已经抵达现场,不过因为天色已晚,且次生灾害不断,为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抢通工作已中断。

  2014年为纪念川藏公路通车60周年,专题片见“新华社五问青藏高速公路修建:何时能通拉萨”。

  2016年,通车的318国道高尔寺山隧道,将行车里程缩短了20多公里;2017年通车的317国道雀儿山隧道,又打通了川藏北线的天险瓶颈,来往车辆只需十多分钟就可翻越雀儿山。

  2019年12月25日,在川藏公路建成通车65周年之际,西藏自治区“两路”精神纪念馆(简称“纪念馆”)揭牌仪式在拉萨举行,在基层养护段一线职工、交通行业全国劳动模范集体及个人代表等近百人见证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正式在纪念馆揭牌。

意义

  川藏公路从1950年4月开始,经过11万军民的艰苦修建,北线于1954年12月正式通车,2000多名军民为此付出了生命。此后,筑路大军又继续修筑了东俄洛经巴塘、芒康、左贡至邦达南线段,并于1969年全部建成通车,被正式列入国道318线的一部分。作为祖国内地进出西藏的五条重要通道之一(另四条为青藏公路、青藏铁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其中滇藏公路国道214线在西藏芒康与川藏公路汇合至邦达后分开),担负着联系祖国东西部交通的枢通作用,无论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它不但是藏汉同胞通往幸福的“金桥”和“生命线”,而且是联系藏汉人民的纽带,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意义和军事价值。

在318国道川藏线上拍摄的景色(无人机照片)。2020年5月31日,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 摄
在318国道川藏线上拍摄的景色(无人机照片)。2020年5月31日,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 摄
在318国道川藏线上拍摄的景色(无人机照片)。2020年5月28日,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 摄
在318国道川藏线上拍摄的“天路十八弯”(无人机照片)。2020年6月1日,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 摄
在318国道川藏线上拍摄的景色(无人机照片)。2020年5月28日,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 摄
在318国道川藏线上拍摄的“天路十八弯”(无人机照片)。2020年6月1日,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 摄
在318国道川藏线上拍摄的海子山姊妹湖(无人机照片)。2020年5月31日,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 摄
在318国道川藏线上拍摄的“天路十八弯”(无人机照片)。2020年6月1日,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