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应城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湖北省应城市风光:人民公园(一角)
湖北省应城市风光:烧香台公园
湖北省应城市风光:富水河
湖北省应城市风光:汤池温泉
湖北省应城市风光:老颧湖国家湿地公园
湖北省应城市风光:老颧湖国家湿地公园

  应城市汉语拼音:Yīng Chéng Shì;英文:Yingcheng City),中国湖北省辖县级市,由孝感市代管。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地理坐标东经113°19′—113°45′,北纬30°43′—31°08′。东临漳、涢水与云梦县为界,东北与安陆市毗连,西与天门市京山县接壤,南与汉川市为邻。总面积1103平方千米。总人口69.95万人(2014年末)。全市辖5个街道、10个镇。

  地处鄂中丘陵江汉平原过渡地区,丘陵平原相间。北部和中部属大洪山余脉,丘陵、低岗约占70%,南部属江汉平原。山脉依山势走向有座庙山系、龙山山系、何家脑山系、八百湖山系、牛脊岭山系、曾家湾山系,坡度一般小于10度,起伏平缓。海拔高程在41—80米之间。最高点为何家脑主峰白沙口,海拔高程111.6米。河流东有涢水、漳水,中有大富水,南有汉北河。湖泊主要有东西汊湖、龙赛湖、大湖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平均降水量1,099.8毫米。境内富藏石膏、岩盐、芒硝等矿。应城石膏矿开采历史悠久,所产白石膏驰名中外。农产品丰富,素称鱼米之乡。名特产有石膏枕头、石膏塑工艺品、白湖藕、陈岭荸荠、银鱼等。石膏、岩盐、温泉并称“应城三宝”。市西32千米处汤池温泉,为疗养胜地。境内有蒲骚故地、凌云塔、楚王墓、门板湾新石器时代遗址等。

  应城交通运输便利,现已形成了以公路、铁路、水路、空运并举的十分便利的交通网络,汉渝铁路穿境而过,三峡铁路、省级汉宜公路横贯市境。市区距107国道40公里、离汉孝高速30公里、离316国道仅20公里;一小时可直达武汉天河机场;汉襄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武荆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内河航运与汉江、长江联通,市区内建有百万吨级水运码头,500吨级船舶可直达长江。

  邮编:432400 代码:420981 区号:0712

行政区划

  全市辖5个街道、10个镇:城中街道、城北街道、四里棚街道、东马坊街道、长江埠街道、田店镇、杨河镇、三合镇、郎君镇、黄滩镇、天鹅镇、义和镇、陈河镇、杨岭镇、汤池镇,以及南垸良种场、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府驻城中街道。

历史

  应城为古蒲骚之地。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析安陆县南境置应城县,属郢州安陆郡。北朝·西魏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以应城为城阳郡治,领应城、云梦两县。隋时废城阳郡。改应城为应阳。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复应阳为应城,属安州,隶淮南道。宋时属荆湖北路德安府。元时先属湖广行省德安府,后隶河南行省黄州路。明时属湖广布政司德安府。清时应城仍属德安府,隶湖北布政司汉黄德道。

  中华民国初年,隶湖北省江汉道。1930年后,次第属第三、第五、第三行政督察区。1944年8月,析应城县境置应城、应西两县,次年3月,两县合并,仍为应城县。1949年4月,应城全县解放,属鄂中专区;1959年由武汉市领辖;1961年属孝感专区(后为孝感地区)。1986年5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应城县,建立应城市(县级市)。1993年为孝感市代管。

  1996年,应城市面积1103平方千米,人口约63万人。辖5个街道、10个镇:城中街道、城北街道、四里棚街道、东马坊街道、长江埠街道、郎君镇、天鹅镇、义和镇、黄滩镇、三合镇、杨河镇、汤池镇、杨岭镇、田店镇、陈河镇。境内有1个良种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应城市总人口650485人,其中:城中街道101778人,城北街道53097人,四里棚街道30937人,东马坊街道49670人,长江埠街道29306人,田店镇20168人,杨河镇49457人,三合镇37708人,郎君镇58221人,黄滩镇46009人,天鹅镇31552人,义和镇25453人,陈河镇55994人,杨岭镇37655人,汤池镇16864人,南垸6616人。

  2004年末,应城市总人口650485人,辖城中、城北、四里棚、东马坊、长江埠5个街道和田店、杨河、三合、朗君、黄滩、天鹅、义和、陈河、杨岭、汤池10个镇,共有18个居委会、396个村委会。2005年末,应城市辖5个街道、10个镇,17个居委会、396个村委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应城市常住总人口593812人,其中:城中街道134010人,城北街道43785人,四里棚街道24438人,东马坊街道40684人,长江埠街道23504人,田店镇14570人,杨河镇37398人,三合镇28568人,郎君镇50520人,黄滩镇45325人,天鹅镇26812人,义和镇18922人,陈河镇43200人,杨岭镇27861人,汤池镇13354人,应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7204人,南垸良种场3657人。

地理

  应城市位于江汉平原中部,处湖北省中部偏东,孝感市区西南,地处东经113°19′—113°45′,北纬30°43′—31°08′。东临漳、涓二水,与云梦县为界,东北与安陆市毗连,西与京山县接壤,西南与天门市相接,南与汉川县为邻。市境东西宽43公里,南北长45公里,总面积1103.3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东南距省会武汉市96公里,东距孝感城区49公里。应城土壤肥沃,川原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物产丰饶,素有“膏都盐海”、“鱼米之乡”、“温泉之乡”的美誉。

地貌

  应城地处鄂中丘陵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以低岗为主,兼有平原,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低岗地区,约占版图总面积的66.4%。境内低岗系大洪山余脉,其坡度一般小于10度,起伏平缓;海拔高程在41-80米之间,最高点为何家脑山主峰白沙山,海拔高程111.6米。境域中部的大富水两岸和东部漳河、涢水西岸为平原地区,主要为岗间冲积平原阶地,约占版图总面积的19.6%;地势平坦,依势向东南伸展。海拔高程一般在25-40米之间。市境南部滨湖地带,多属湖沼洼地,约占版图总面积的14%;地势较低,海拔高程均在25米以下;最低处在东汊湖的郎君镇蔡咀村,仅20.4米。境域地貌特征构成“七丘一湖二平川”形态。境内主要有涢水、漳河、大富水和汉北河4条河流,均系过境河流。其中涢水为直入长江的独立水系,漳河为其支流;大富水属汉水流域的汉北河水系,境内长度114.7公里,控制来水面积384平方公里,过境客水量31.12亿m³。

气候

  应城地区为中纬度湿润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显著,雨热高峰同季出现。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光、热、水的地域差异甚微。年平均气温16.00C;1月平均气温3.10C,极端最低气温-15.50C;7月平均气温28.90C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应城市土地总面积164.3万亩。其中,耕地57.81万亩。耕地中水田45.0万亩,旱地12.81万亩;园地0.23万亩;林地5.8万亩,城镇农村居民及工矿用地15.58万;交通用地15.9万亩;水域面积54.54万亩,未利用土地(田坎等)8.94万亩;其它用地19.81万亩。应城市土地资源结构为:耕地——水域——城镇农村居民点与工矿用地——未利用土地——林地。以耕地、水域为主要土地类型,占总面积的68.39%,基本构成了“一山三水五分田,一分土地是家园”的格局。依地貌形态分为低岗粮油林牧区、漳府县河平原棉粮区、滨湖粮林渔区三个综合农业区。

水利资源

  境内河港纵横,西北水库密布,南部湖泊毗连,塘堰遍布全市。主要有涢水、漳河、大富水和汉北河4条河流,境内长度114.7公里,控制来水面积384平方公里,过境客水量为31.12亿立方米。5公里长以上的港溪14条,境内长度201公里;境域东南原有大小湖泊21个,水面约28.5万亩,其中东西汊湖、龙赛湖、老观湖3个,面积6.45万亩。建有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9座,小(二)型水库80座,总库容13752.5万立方米,承雨面积498.76平方公里。河网密度0.29公里/平方公里。正常年景年降水量为11.97亿立方米,地表径流总量3.83亿立方米。境内地下水分孔隙潜水及承压水、裂隙承压水2种,面积约809.7平方公里。天然净储水量每年2.065亿立方米,年补给量(可开采量)约600万立方米。汤池温泉,属断层裂隙交汇带之承压地下热水,地热异常区约0.5平方公里。日计采储量为1.03万吨。径流量约300万立方米。最高水温69.3℃。水化学为硫酸钙型。现有人工钻井11眼,日提水6000余吨。

矿产资源

  境内已探明的主要矿种有石膏、岩盐、芒硝、锶、石英、高岭土等,以石膏、岩盐的储量最为丰富。石膏储量5.1亿吨,其中二水硫酸钙含量大于95%的一级品纤维石膏,洁白晶莹,质地优良,约占总储量的82.24%,占全国优质纤维石膏储量的82%以上,居亚洲之首,其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四。岩盐矿床分布约140平方公里,储量280亿吨,其氯化纳含量一般为63.4%—88.5%,最高达95%,且埋藏浅,易于开采。境内建有真空制盐厂7家,年产原盐100万吨以上;以盐为原料发展纯碱、氯碱、硫酸、合成氨、氯化铵和日用化工原料等数十种新产品。现已成为全国主要的盐化工基地之一。

主要物产

  农作物:稻谷、小麦、棉花、油菜籽、豆类、花生、芝麻、玉米、高梁、薯类等。

  动物资源:野兽有黄鼬、野兔、水獭、刺猬、狗獾等;野禽有雁、燕、凫(野鸭)、雉(野鸡)、斑鸠、鸲鹆(八哥)等20余种;家畜家禽主要有猪、黄牛、水牛、马、骡、驴、山羊、狗、猫、兔、鸡、鸭、鹅、鹌鹑、鸽等。

  植物资源:树木约100种,分用材林与经济林两类。用材林树种有马尾松、杉、枫杨、旱柳、意杨、池杉、水杉、白杨、法桐、湿地松等;经济林树种有梨树、油橄榄、柑桔、苹果、桃树等。花卉有6类、140多个品种;药用植物主要有桅子、菊花、射干、桔梗、芡实、半夏、女贞子、首乌、金银花等60余种。其它植物有藜蒿、荠菜(地米菜)、马齿苋等等。

  水产资源:鱼类共有47种,其中鲤科29种,占61.7%。主要有鲤、鲫、鲢、鳙、青、草、鳊、鲇、鲂、鳜、乌鳢(黑鱼)等经济鱼类。以及白鳝、黄鳝、鳖、龟、虾、蟹、田螺、蚌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水生动物。另有水生植物如莲藕、菱角、荸荠、芡实、茭白、芦苇、水浮莲等。

特产

  主要土特产品:白湖莲藕、陈岭荸荠、三合射干、松花皮蛋、黄滩酱油、白玉面条、三结豆皮、应城膏枕、玉兰石膏、三宝薄脆、汤池甲鱼、东西汊湖毛蟹等。

  锅块-草鞋板,锅块比黄酥饼要大一点,不起酥,周围面肉丰厚,味道纯正清雅,多为干点吃食。锅块有几种形态的做法。一种锅块做成菱形,里面放有豆瓣酱,红辣椒,有的还放葱,吃起来酱味香,口感舒适,叫做冲担锅块。一种是形同草鞋底子,而取名草鞋板子,它外焦内柔,层次分明,芝麻散香,胡椒稍带咸辣。一种成圆状,内心放糖,饼形饱满,色泽金黄,甜脆爽口,叫做糖饼子。再就是猪油饼子,配料齐全,操作精细。制作时,面不发酵,并用子面,馅心是用生猪网油和香葱混在一起剁制而成。

  砂子馍,长江埠特有的面点小吃。砂子馍做得最好的要数喻连苟。他做的砂子馍掰开后,能清楚地看见里面的一层层酥,竟有五六层之多。别人做砂子馍是用猪油,他用麻油,而且他在和面时特别讲究风向。他每天半夜起床和面,总是观察一下风向,若是南风,就少加点水把面和干;若是北风,就多加点水把面和清点,因为南风涨朝,北风收潮。他把面揉开后,抹一层麻油后又合拢揉匀,如此反复五六次,面团和好放着待用,做砂子馍多用桶炉,其炉面形似“鸡窝灶”,便于放锅,炉子旁边有一个二层的木架,便于操作和摆放用具。其操作过程是:将干净的鹅卵石(直径不足一寸)放入铁锅预热,不时加入食油搅拌鹅卵石,待鹅卵石在锅内发烫时,铲出一半放入备用锅中,再用锅铲扒平铁锅内的鹅卵石,将一尺见方的面饼盖于其上,再将备出的鹅卵石置于面饼上面,利用上下的热石子将面饼烤熟。喻连苟做砂子馍十分讲究,每烤一个砂子馍后,还要用干净抹布把锅里的鹅卵石抹一下,炒石子的油也放得多些,所以他做的砂子馍相当俏销,总是供不应求,形成长江埠独有的特产而享誉四方,并传承至今。

  应城长江三扒,即扒肉、扒鸡、扒鸭,是长江埠三道传统名菜,因其色、香、味、形俱佳而久负盛名,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相传,清朝光绪年间,长江埠有一家陈万顺餐馆,共兄弟四人,后由排行老四的陈发松一人经营,人们便习惯称为“四房馆”,在当地颇有名气。陈的长子陈子庭12岁从师于堂兄其蔡、其芬,刻苦学艺,对菜肴的“滚、烂、淡”细心摸索,火候掌握恰到好处,烹调技艺日益深湛,尤对地方传统菜颇有研究。他16岁独立经营“四房馆”,开始对传统菜品从选料、烧制、火候、佐料上不断研究,加以改进,尤其是在菜肴的“滚、烂、淡”上功夫,特别擅长“三扒”的烹制,他制作的扒肉、扒鸡、扒鸭醇香悠远,色泽鲜亮,质佳味美,轰动一时,成为烹制“长江三扒”的名家和传人。后经历代厨师的继承和发扬,使之愈做愈精,成为享誉楚天的美馔佳肴。

  黄滩酱油,大富水在黄滩镇有一段回流处,取名义马河。这里河床土质优良,河水清澈如镜,底层有岩盐散发,河水富含各种矿物质,盛在碗里,能堆出碗面。用这种水再选上等黄豆和优质面粉为原料,经4年以上纯天然发酵,5年的日晒夜露,晒至酱缸里的油面结出一层薄冰样的物体,置在碗内摇晃一下就能粘住碗壁时,驰名中外的黄滩酱油就酿制而成。因酱油表面结出一层厚厚的冰晶,故又名“冰油”。具有汁浓、香醇、味鲜、耐储、有光泽、无沉淀、营养丰富等特点,是炒、凉拌或卤制菜肴的上等调料,是湖北著名特产之一。据记载,黄滩酱油在清乾隆年间,就被钦定为朝廷贡品。

  三结豆皮,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明末清初之时,有陈、祝、程三姓之人,相继迁徙至应城以东20多华里处定居。这三姓家长都很讲义气。于是学三国时的刘、关、张盟香结义,永结金兰之谊。又因三姓同住一湾,这湾尚未定名,便取“桃园三结义”之意,定名为“三结村”。三结村由此而来。住在三结村的三姓人中,有一人曾经是明皇宫里的御厨。清军入主中原后,他乘隙逃离皇宫辗转到了这里。在结拜为金兰之后,更安居于此,并以其任过御厨的经历,希图在烹饪膳食方面一显身手。这里,盛产稻谷和绿豆、小麦等杂粮。他感到这里的稻米很有糍性,柔软爽口,便细细琢磨用以加工成一种风味特具的食品,可能更为俏销。他就用稻米为主料,兼以绿豆或小麦,经水磨成浆,放在铁锅中摊开烙成一张一张的面皮,再将面皮卷成筒,切成丝,摊放在箩筐或晒垫上晾晒成干丝,名为豆丝,或称豆皮。平时可贮存起来,食用时取出即可,比米煮成饭熟得快,且别具一番风味。比如煮食,先用清水将干豆丝冲洗一遍,待水烧开后下锅,添入白菜及所需佐料后,捞起即可食用。还可炒食:将干豆丝用温水浸泡至软,再下锅翻炒,佐以大蒜等配料即可食用。这样制作的豆皮不仅本村老少喜吃,而且传之于外,均争相购食,比稻米还俏,又是经过加工的,售价和收益比稻米更高。从此以后,三结村家家仿效,行销于市,并取名为“三结豆皮”,盛传不衰。“三结豆皮”以其“皮薄、均匀、色浓、耐煮、味长”的风味特色,成为应城城乡居民喜爱的传统食品。

文化、旅游

  文峰塔,亦名凌云塔、文笔峰,俗称文峰楼。位于应城市区南3公里,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塔高34米,砖石结构,六面七层,每层以螺旋式石阶相连接,游人可循阶而上,每层均有休息平台和青石为栏的半圆拱门,塔顶有铸铜铸造的宝葫芦壮顶,塔西南向辟一门,门楣镌"青云直上"四字,塔基石砌,顶层正面有青石书刻“凌云塔”,正北向有扇形青石书刻“奎光”二字。文峰塔明、清多次毁于兵祸,至清同治十年(1871年)又重修建,保存至今。1986年3月应城市人民政府批文公布“文峰塔”为我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元月在此建立“文峰公园”。

  汤池温泉,亦名玉女温泉,位于市西汤池镇。相传昔有玉女乘车入泉,故名。唐代诗人李白曾有“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的题咏。温泉分为三池,水从泉下冒出,水温为摄氏60余度,含20多种矿物质,对神经官能症、风湿性肌肉炎、各种不同类型的关节炎和皮肤病均有很好的疗效。

  蒲骚故城遗址,一名蒲骚垒,又名蒲骚台。即《左传》“郧人军于蒲骚”之地。据《光绪应城志》记载:在县西北三十里崎山团古城畈,居民常于耕作时,抬得败瓦零砖、残戈断戟、古色斑驳。文物普查时,在田店古崎山团发现寨子湾和赵家湾两处春秋时期的遗址,面积约6.8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鬲足、鬲口沿、豆柄等残陶器多件,红、灰陶各半、积物面积为2万平方米;又从田店镇沿大富水西下三里许找到古蒲骚城池——沈家湖遗址。

  门板湾遗址,位于应城市区西南2.5公里,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大型古人类聚落遗址,遗址规模约110万平方米。在遗址的中部,有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城址一座,面积约20万平方米。在对城址西垣的发展过程中,清理出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房屋建筑,建筑面积115.5平方米,内分四室,外有走廊,门窗结构、火塘保存较好,墙壁最高处2.2米,周围有围墙构成大型院落,均由土坯夯筑砌成。门板湾遗址的城墙与城濠以及大型房屋建筑皆保存较好,为迄今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之罕见,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象征之一,是中国南方水稻农业聚落的典型遗存,也是江汉地区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特别是房屋建筑的发现,为迄今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之最,有较高的历史、科学价值。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门板湾遗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也是孝感地区唯一的一处“国保”级的古文化遗址。

  陶家湖遗址,位于应城市区西约18公里的四龙河中游,遗址总面积67万平方米。整个城址为土筑城垣,城垣外有护城河环绕,城内南部有大面积台地,在此地面发现有大量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亦即原发现的“四龙河遗址”所在地。湖北省考古专家对陶家湖古城遗址的调查,认定为屈家岭文化时期。关于陶家湖古城遗址,《光绪应城市县志》有记载:“古城在县西南汤池团,陶家湖城址尚存,故老犹能指其处,但城名无考,不知何代置。”

  应城孔庙,在应城公园内,是一处具有千年历史的建筑景点和儒学圣地。应城孔庙作为儒学圣地,源于黉学。唐·显庆元年(656年),韦思谦任应城县令,始建黉舍。至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令谢良佐于县署衙的东边,修建了学宫(即孔庙)。南宋·绍熙年间(1194年),刘炳宰应城,兴建儒学,后毁于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县贾严又重建。明·景泰七年(1456年),知县夏玑修殿、庑、门池;明·天顺五年(1461年),知县周锋又增饰一新,并建明伦堂。八年(1464年),推官章禺于堂前辟两斋:左曰“日新”,右曰“讲习”,后为讲堂。不久,又毁于兵祸。孔庙正式建成并传于后世,则是在明·成化七年(1471年),由知县汪清主持,重建大成殿五楹,高三丈,并有大成门、东西庑、明伦堂以及泮池、石桥、门前三坊和石龟等,建筑规模颇为壮观。大成殿总面积209平方米,殿高10米,歇山重檐,斗拱翘角,殿内宽敞轩昂,屋脊为宝瓶顶与吻兽,造型壮丽,结构精巧。殿前台基一米有余,植有古柏两株,苍翠挺拔,西边一棵曾遭雷击,数年后重发新枝;殿后植有桂树两株。双柏、双桂相映,更增几分古香。而孔庙大门前的泮池和建造于泮池上的石拱桥,夜晚又有“双月映照”(在桥的两边泮池中,能看到一左一右的明月),使古柏、双月映照的孔庙,更显得庄严肃穆。大成殿内,供有“至圣先师孔子”塑像,并有“至圣先师孔子赞并序”的碑文,系清·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张至书奉康熙二十五年七月初四勒文敬书,由湖广德安府应城知县许霖吉立。殿中还悬列清朝历代皇帝御赐的匾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御书“万世师表”,雍正二年(1724年),颁额“生民未有”,乾隆元年(1875年),颁额“与天地参”,嘉庆四年(1799年),颁额“圣集大成”,道光元年(1821年)颁额:“圣协时中”;咸丰元年(1851年),颁额“德齐帱载”;顺治二年(1863年),颁额“圣神天纵”;光绪元年(1875年),颁额“斯文在兹”。为纪元盛典,殿左为祭器库,右为乐器库;东西庑之南为更衣所。殿后有魁星阁,阁壁彩绘魁星像。另有戟门,在两庑前,即大成门,左建名宦祠,右建乡贤祠。

湖北省应城市风光:烧香台公园

  烧香台,距应城城东五里处,有一座迭起的小山丘,在300年前的明末清初,就被人们命名为烧香台。传说很早以前,祖神爷看中了这里是块风水宝地,准备在此显灵。但这里地处古云梦泽岸,时有鱼腥气随风吹来,祖神爷闻不得腥味,就放弃了这里而选中了木兰山。应城的善男信女去朝木兰山就在此歇脚。后来形成一种习俗,即大年初一出方后,主人不进家门,径直上路,行至这里,天已大亮,在此燃香一炷,心默大愿,以示其诚。于是烧香台就此得名。时至明末清初,有一名叫嘉太的和尚云游到此,便搭建了一个三角草棚,设一神龛供人们烧香朝拜,周围百姓始称草庙。不久,嘉太和尚四处化缘,在乡民绅士的资助下修建了一座明三暗五的祖神殿,并带有月光、月亮两位徒弟。每月的初一、十五、二十三,每年的正月初一、二月十九、三月三、四月初八、腊月初八等佛教节日,香烟缭绕,鞭声不绝。这里即以烧香台传名于世。

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应城素有“膏都盐海”的美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沉丰厚。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应城生息繁衍,并创造出门板湾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又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蒲骚文化、灵泉文化、膏盐文化。列入本市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有:汤池传说、义马河传说、伍家山传说(民间文学类);膏矿号子、十把扇子、绣荷包、打硪歌(民间音乐类);杨河高跷、熊门武术、魏河狮子(民间杂技类);应城膏雕、金漆木梅花(传统手工技艺);出平台故事(传统表演艺术)等。其中,汤池传说、膏矿号子、杨河高跷和应城膏雕列入孝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汤池传说,是优秀的民间口头语言艺术。公元432年,南北朝文学家盛弘之撰著《荆州记》“世传昔有玉女,乘车自投此泉”。公元730年,唐朝诗人李白作《安州应城玉女汤作》“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

  伍家山传说,应城伍家山,群山起伏,百鸟云集,古木参天,浓荫覆地。当地流传很多民间传说故事。比如:《白龙寺的来历》、《白龙井的传说》、《“一夜黄”的传说》、《李巧思抢金谷》、《瓠子开启宝库》、《神兔巧送灵药》、《风水宝地之争》、《北野太郎之死》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的《孝感地区民间故事集》中收录了《白龙井的传说》和《“一夜黄”的传说》。伍家山传说有三个特点。一是关于地形地貌地名的传说,表现劳动人民勤劳善良、机智勇敢的民族特点。二是将地方风物与历史人物伍子胥相结合,内容奇特且带有神幻色彩,尽管与史实大相径庭,但折射的特异文化心态却值得深入研究。三是根据在当地发生过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史实,口头创作并传播传奇故事,表现人民群众反帝反侵略的斗志和决心。

  义马河传说,流传在应城黄滩一带、与黄滩酱油有关的传说。大富水在黄滩一线的河段被叫做义马河。黄滩人用义马河的水结晶而成黄滩酱油“冰油”,关于黄滩酱油的种种传说故事也伴随着义马河流传至今,散发着岁月延续的醇厚色彩。义马河传说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具,是深入研究当地经济、生活和风土人情的生动材料,也为应城旅游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应城膏雕,应城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追溯膏雕技艺的历史与传承,有约两百年的历史。石膏雕刻从原材料选料到雕制、打磨、抛光直至上蜡,所有工序全由手工完成。石膏材质硬度较低,加工工具一般选用木雕工具。长期以来,膏雕的手工技艺全由师傅带徒言传身教,没有文字相传;徒弟凭借自己的记忆、悟性和长期实践的体会和感觉去掌握。因此,经过一代传承到二代传承之后,同样一件作品所出现的模型制式就会有所不同。比如:就传统的狮形或虎形膏枕而言,我们几乎找不到经两人之手雕刻出完全一样的膏枕形制。膏雕作品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生活实用类,比如:笔架、笔筒、烟灰缸、茶叶罐等;二是工艺装饰类,比如:屏风、壁画、形态各异的家居摆设等;三是医疗保健类,以膏枕和座垫为代表。膏雕作品外观晶莹闪亮,质地纯正细密,形似玉雕或玛瑙。

  膏矿号子,应城膏矿工人在繁重的采膏运膏过程中形成的劳动号子。膏矿号子根据石膏开采工序的不同,分为正眼号子、水眼号子、锤工号子、拖工号子、抬工号子,它们的节奏与劳动紧密联系,曲调与劳动和谐一致,从而调节了人们的呼吸,统一了劳动动作,减轻了劳动疲劳,有力地推动劳动的进行。如“正眼号子”(正眼即矿工上下和出膏的矿井),工人们操作吊车时,由一人领唱,众人哼和,节奏稍快。“水眼号子”(水眼,往外排水的矿井),工人们用木轳车把铁桶放下去打水起来,一般要三人以上操作,也是一领众和形式,节奏稍慢,自由疲倦。这两种号子没有歌词,全部由一些感叹性的呼喊组成。其它号子有具体而形象的歌词,不仅唱出旧社会石膏矿工人的悲惨生活,也表现了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的反抗和斗争。比如“捶工号子”:正月下洞腊月上,爹妈认不得儿子的像,这是托的么人生,我越思越想越心伤。“拖工号子”:东山高,西山陡,怀里揣个四两头;走一步,咬一口,坐班的麦在巷子口。猴头鞭子黑头棍,打得老子屁股鲜血流!拖不动,爬到走,哪年哪月能出头!“抬工号子”:慢慢地走,慢慢地行,招呼撞了脚后跟。一抬石膏几百斤,头不能抬,腰不能伸,压得肩坡血淋淋。哪个晓得我苦命的人!膏矿号子以它情感质朴、语言朴素的特点,点缀在民间音乐的百花园中,直抒胸襟,传唱不止。

  绣荷包,应城杨河一带,每逢春节,有踩跷喜庆春节的风俗。高跷队伍可大、可小,在场地表演时,一人领唱,众人合唱,唱词借一年十二月唱出荷包的绣制工序,用以抒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或爱情祝福。2012年春节,老曲新编,用女声小组唱的形式,将《绣荷包》搬上应城“春晚”舞台,受到广泛好评。

  打硪歌,一种劳动号子。上世纪五十年代未,六十年代初,广大农村响应政府号召,兴修水利,开渠筑堤,没有机械能完成压土砸地的工序。勤劳的农民们,用石磙绑上四根木杠成“井”字形,不分男女四人对抬,随着号子的领合节奏,将石硪抬起来,砸下去。石硪号子的音调有江汉平原的民歌风,节奏有鲜明的强弱对比,唱词内容有见人唱人、见物唱物、借物抒情的特点。劳动场面热烈。

  杨河高跷,应城杨河民间的表演风俗。高跷分长跷和短跷。短跷由幼童踩,长不过一尺,长跷由成年人踩,长过4尺有余。杨河高跷现今保留的传统节目有:枯树盘兜、倒挂金钩、倒插金花、两朵金花、三朵金花、仙人搭桥、金狮落地、大堆罗汉、老汉挑柴、麒麟送子、拉犟驴、白鹤展翅等十二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拉犟驴”。杨河高跷早在民国年间就已流行。新中国建立后,在五、六十年代,杨河高跷成为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杂技,多次到周边县市进行表演。1981年湖北电视台专程到应城摄制杨河高跷记录片,春节期间向全省播映。

  魏河舞狮,城北办事处魏河村传承多年的民间传统文艺形式。“舞狮”以制好的金毛狮皮披于表演者身上,一狮两人,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两相配合,或站立,或疾行;有的还有舞绣球者引领,配以锣鼓,贺新设香案的商家或农家。有单狮舞、双狮舞、狮子盘绣球多类。最令人叫绝的是高台舞狮,即叠起十数张方桌(最高24张),舞狮人由底层桌子一直舞上最高层,从桌脚舞到桌面,一层一层圈翻,翻到最高层时,还站立摇头摆尾,向四方拜挹,让人叹为观止。

人物

  • 杨德清上将,1942年9月-,应城市郎君镇人,1963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 喻林祥上将,1945年1月-,男,湖北应城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高级将领,武警上将警衔。
  • 蒋作宾上将,同盟会成员。曾任民国临时政府陆军次长、国民政府内政部长、安徽省主席等职,1928年秋出任驻德、奥两国公使大使。
  • 张孝忠中将,1946年4月生,应城市义和镇人。1964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 程明群少将,1931年7月出生,应城市黄滩镇人。1945年考入应城县初级中学,1947年毕业后考入湖北省立应城中学。
  • 汪德源少将,1939年10月生于应城潘集汪家村。
  • 陈进平少将,应城人,1974年入伍,历任中队长、大队长、支队长、总队参谋长、副总队长、少将警衔等职,2008年5月任武警河南总队总队长,是在武警河南总队成长起来的优秀领导干部。
  • 刘仁静,亦名刘亦宇,早年与恽代英等组织“互助社”,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李青,1972年生,应城人,跳水运动员,国际级运动健将,湖北省劳动模范。1982年从应城业余体校体操班入选湖北跳水队,曾两次进入国家集训队。
  • 彭丽萍1971年生,应城人,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国际级运动健将,湖北省劳动模范,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获得者。
  • 张华辅,湖北应城葛蓬岗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日本陆军大学第一期毕业。
  • 李范一,1891年生于湖北应城一个城市贫民的家里。少年时期其父早亡,叔祖父助其维持生活,舅父供其读书,晚间帮助 抄写公文,得点微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