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贵州省 > 贵阳市 > 开阳县
开阳县:香火岩风光
开阳县:水头布依寨,位于十里画廊南端,清龙河经寨脚流入底窝坝;全寨均为罗姓布依族。
开阳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磷、汞、煤、铝土等30余种,尤以磷矿储量大、品位高而闻名全国。

  开阳县汉语拼音:Kāiyáng Xiàn;英语:Kaiyang County),中国贵州省贵阳市辖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偏北。地理座标东径106º45′~107º17′,北纬26º48′~27º22′。人口44万人。总面积2026平方千米。人口44万人(2011年)。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仡佬族、侗族、土家族。辖8个镇、8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和2个社区服务中心。

  地处黔中山原丘陵北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乌江、清水江、鱼梁河、谷撒河属长江水系。年均气温12.9℃,年均降水量1258.5毫米。矿藏有磷、煤、汞、锰、铅、锌、铝等,国家磷矿生产基地。川黔铁路开阳支线直达磷矿区。公路主要有104、305省道。马头寨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顶跋岩画、双流钟昌祚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景点有省级风景区南江大峡谷、香火岩峡谷、紫江地缝和永温谷撒河,以及马岔河、明皇御2处温泉。

  开阳南距省会城市贵阳66公里,北距历史名城遵义110公里,位于连接贵阳与遵义两大城市的次中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较为便捷,贵开高等级公路使开阳县融入了贵阳市一小时经济圈;正在建设贵阳至开阳城际快速铁路、久长至永温货运支线铁路,即将开工建设开阳至息烽高速公路、构皮滩库区开阳港。

  境内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52.92%,居黔中之冠。具有“中国散文诗之乡”、“中国富硒农产品之乡”、“中国绿色磷都”和“喀斯特生态世界公园”的美誉,是全国首个循环经济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县和贵州省经济强县。

  开阳所具有的优势及特点可概括为“4+1”资源:(1)磷矿资源。至2008年累计探明的磷矿资源储藏总量达6.68亿吨,其中P205含量高于32%的优质富矿储量3.92亿吨,是全国著名的三大磷矿产区之一,与湖北襄阳云南昆阳并称“三阳开泰”。依托资源优势,磷化工已成为本县龙头产业。(2)水能资源。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83万千瓦,可开发量45万千瓦。总装机容量38.3万千瓦的大花水、格里桥、南江、紫江4个水电站已建成投运。(3)富硒资源。全县75%以上的土壤富含硒元素,动植物硒含量在0.05—0.28mg/kg之间,符合联合国卫生组织保健食品含硒量标准。(4)旅游资源。以南江大峡谷紫江地缝香火岩为主体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145平方公里,景观独特、雄奇、瑰丽。南江大峡谷景区2008年被评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和“贵州省十大魅力景区”,十里画廊乡村旅游区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贵州十大标志性景观”。马头寨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顶跋岩画、双流钟昌祚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人文资源。唐朝贞观四年,贵州于开阳置蛮州,自明代以来就被称为“水东”地区,“水东”文化底蕴深厚,有距今上万年的打儿窝古人类遗址时代的顶跋画马崖遗存,历史文化悠远。是近代名人、中国古建筑学创始人、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辛亥革命先驱钟昌祚,抗日名将付砚农的桑梓地。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曾在开阳白安营幽禁达两年之久,是在国内幽禁时间最长的地方。

  • 邮编:550300 代码:520121 区号:0851

行政区划

  全县辖8个镇、8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和2个社区服务中心:城关镇、双流镇、金中镇、冯三镇、楠木渡镇、龙岗镇、花梨镇、永温镇、南龙乡、宅吉乡、龙水乡、米坪乡、禾丰布依族苗族乡、南江布依族苗族乡、高寨苗族布依族乡、毛云乡和紫兴社区、南山社区。县政府驻城关镇磷都大道。

历史

  开阳县地,西周时期为雍州、梁州边鄙。春秋时为牂牁国北境。战国时属大夜郎国时,属象郡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在南夷置且兰县,开阳地属其西北域。元鼎五年(前112),以原且兰县城为治所置牂牁郡,开阳地属其西北境。

  ,以牂牁郡且兰地置万寿、且兰、平渠3县,开阳属万寿县西北隅地。后划出万寿县一部与另一些地方建晋乐县,开阳地遂归晋乐县。

  ,牂牁郡领牂牁、宾化2县,开阳地属牂牁县。唐贞观四年(630)以今开阳县双流区同知衙为治建蛮州,领巴江县,隶黔州都督府。辖地有今开阳大部和贵阳、修文等。后又在蛮州南置光州,地在今双流光堵河北岸。

  ,以唐之蛮州地分置矩州、功州等,开阳地属蛮州,隶绍庆府;开宝八年(975),蛮州改称大万谷落总管府,治今羊场。

  ,在今贵州中部设有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其下有顺元路军民安抚司、管番民总管府、八番各安抚司等处。时雍真乖西葛蛮等处,纳坝紫江等处,葛蛮雍真等处均在今开阳境,属顺元路(路治今贵阳)。皇庆元年(1312),在三台山开科龙场地(今开阳县城东)置乖西军民府,隶管番民总管分,辖地包括今开阳和龙里、贵定等的一部分。后降为长官所。

  ,洪武四年(1371),置顺元路,合水西安氏,水东宋氏土司地置贵州宣慰司于今双流同知衙。水东宋氏有亲辖地陈湖十二马头,大都在今开阳县境。天顺中,贵州宣慰司治所从大羊场(今开阳杠寨)移至杨黄寨(今开阳县城)。崇祯四年(1631),将陈湖十二马头改置为开州,治所杨黄寨,领乖西蛮夷长官司,隶贵阳军民府。辖地与今开阳县地略同。

  ,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贵阳军民府称贵阳府,开州仍隶之。开阳之名,《开阳县志》认为源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所建之开阳书院,时人解释为“开阳者益欲开阳明之学也”。

  民国,三年(1914),废州,因直隶有开州,四川有开县,以州境有紫江(洗泥河),更名为紫江县,属黔中道。民国十六年(1927),直隶省政府。民国十九年(1930),改称开阳县。二十四年(1935),开阳改隶贵州省第一督察区。

  1949年,成立开阳县人民政府,隶贵阳专区。1952年,贵阳专区改为贵定专区。

  1956年,划归安顺专区.

  1958年,属贵阳市郊区县.

  1963年,改属遵义专区;1965年,复归安顺专区。1970年,改称安顺地区。

  1992年,改属贵阳市。至今建制未变。

地理

开阳县地图
  开阳地型地貌变化多样,地型起伏大,西高东低,呈斜坡状,森林植被完好,全县森林覆盖率42%(其中紫江地缝、南江大峡谷、香火岩景区高达80%以上),具有绿色喀斯特、绿色开阳之称。喀斯特发育最为全面,研究表明,世界喀斯特分属三大板块,一块在美国东海岸,一块在地中海,最大板块在东亚,东亚中心在贵州,贵州精华在黔中,黔中精品在开阳。紫江水上地缝、紫江、南江景区钙华“倒石莲”,石头上的森林等61个国家三级景源冠绝于世,生物资源400余种,动物112余种,其中国家级和省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15种,动物有12种,开阳喀斯特资源在89%,位居全国乃至全世界榜首。

地质

开阳县地貌
  开阳县地在区域性地质构造上,属黔中高原区。地势较高、起伏不平,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在频繁、剧烈的地壳运动中,境内多次出现深断裂和大断裂。这些断裂常相互交切,形成复杂的交叉断裂,对控制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有显著的影响。在地层构造区域中,开阳地区南及西南属前震旦系板溪群、下江群出露区。地层发育良好,沉积类型多样,微生物化石较丰富,并蕴藏着丰富的磷块岩和锰矿,如县境洋水、用砂、龙水、翁昭等地磷矿蕴藏区。在贵州震旦系地层分布区中,开阳地区属震旦系峡东型(黔中型)——台地相沉积建造露头分布区,地层发育较差。包括两统、三组或两统、二组、一群。该层震旦系地层下统发育极差,在开阳、清镇、息烽一带,为冰河(湖)相的马路坪群;在开阳、息烽、福泉等地为上升洋流富集成磷组合(曾被称作洋水组),富含磷质迭层石及藻类,厚仅数十米,具有台地潮坪——浅滩相沉积特征。

  在大地构造单元中,县地属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褶带的中部黔中早拱断褶束,在吕梁期、加里东期、海西期等构造运动中,多次隆升,间断沉积,沉积多遭剥蚀,后在燕山期宁镇运动中断褶成山,故本县地层出露不全,沉积厚度较小。

  县境出露地层,有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白垩系——下第三系、第四系等,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和奥陶系中上统,以及摆佐组以上的石炭系地层。

  境内地层与下寒武系过渡层的灯影组、牛蹄塘组含有丰富的磷矿。寒武系地层是本县的主要地层,各乡(镇)均有出现,占全县总面积的60%。出露的岩石主要为页岩、砂页岩、石灰岩、白云岩等。

地貌

  县境地貌由于风化强烈,流水侵蚀、溶蚀严重,岩溶较为发育,形成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山地、丘陵、盆地(坝地)皆有,以山地为主。全县山地面积1877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92.7%,丘陵面积10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4.9%;盆地(坝地)面积49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4%。土地以低中山为主,占山地面积的60.7%;中山次之,占山地面积的26%;低山最少,占山地面积的13.3%。另外,由河流切割侵蚀形成的峡谷地貌比较突出,由岩溶发育形成的岩溶地貌比重较大,占全县面积的75.9%。依照各种地貌的组合,全县可分为四个地貌区。

  西部中中山地貌类型区:西部中中山地貌类型区包括双流、白马的大部分,高云、金中的一部分地区。这些地区海拔1400~1700米,相对高差100~300米。主要岩层为上寒武系白云岩、砂页岩。大部分地区呈现覆盖式和半覆盖式岩,如在双流到刘育一带,分布着由水平白云岩层遭受侵蚀后形成的桌状山、阶梯式山,其上覆盖着第四纪红色粘土。双流西部的狼鸡岭为地壳褶皱运动形成的背斜山,相对高差在300米左右,山体主要由寒武系硬质页岩组成,山高坡陡,冲刷严重,冲沟发育。

  羊场、城关低中山丘陵地貌类型区:羊场、城关低中山丘陵地貌类型区,包括原羊场区、城关区的大部分和高云、永温的一部分地区。属于1200~1400米高原剥夷面。在原羊场区和城关区的大部分地区,高原面保存较完整,地面起伏不大。由许多相对高差在100米左右的老风化壳缓丘和半覆盖式岩溶缓丘组成。在羊场与城关之间,由于受河流的冲刷和切割,原来的高原面受到破坏,形成低中山河谷地貌,但大部分山头仍保留在1200米左右的高原面水平。河谷深度达300~400米,在沿河一些地区由河漫滩和阶地发育形成宽谷盆地和冲刷坝子。主要岩层为寒武系页岩、白云岩、二叠系、石灰岩、砂页岩,三叠系砂岩、石灰岩。

  清河、花梨低中山山地河谷地貌类型区:清河、花梨低中山山地河谷地貌类型区,包括原清河区和原花梨区的大部分地区。海拔多在1100~1200米之间,河谷低部海拔500米,相对高差600~700米。由于乌江河、洛旺河、南贡河贯穿本地区,受水流的冲刷切割,沟壑纵横,山高坡陡。中部花梨、新场、中桥等地残存部分低中山丘陵。岩层以寒武系白云岩、石灰岩为主。

  北部低山丘陵地貌类型区:北部低山丘陵地貌类型区包括原冯三、马场区的大部分地区,面积563.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7.8%。地势较平缓,海拔多在800~1000米左右。该地貌类型区是乌江南岸保存较好的800~1000米级高原面貌的一部分。地面平缓,相对高差在100米以下的老风化壳缓丘分布较广。岩层以寒武系白云岩、二叠系石灰岩、三叠系砂页岩为主。在石灰岩地区覆盖着较厚的第四纪红色粘土,形成覆盖式或半覆盖式岩溶地貌。山体浑圆,坡度平缓。本地区河流较少,冲刷较轻,切割亦浅,相对高差多在50~100米之间。乌江绕北流过,切割成很深的“V”形河谷,河床海拔600米左右,河岩陡峻,极少阶地发育。

山脉

  贵州山脉,来自昆仑,至云南宣威入威宁县。分三大支:北曰娄山山脉,南曰苗岭山脉,东曰武陵山脉。苗岭山脉自清镇境内分一支东北行,止于乌江南岸,为贵阳、修文、息烽、开阳诸山,开阳山脉即此支山脉。洛旺河外之花梨,为武陵山脉之余脉。开阳山脉总分为三系。

  中部及西北山脉:自息烽南望山、开阳狼鸡岭入境,至双流高峰寺,分布于城关、双流、冯三等地。自双流起,迤逦东行,分为三大支:

  中支:经干把衙、竹根寨,至县城;由老灌田、老王坡分一支经石头、马田、王必、白安营、赵家寨、蛇场、马江、三合场、毛坪、毛栗,南达新南河,北达两路口、中火炉、马场、宅吉。其东北抵大角口,至五台山,抵清水口。

  右支:由干把衙,经打铁哨、耳环屯、博上,至枇杷哨;于耳环屯分一支走顶方、顶坝,脚盆坡、佘家营,达南贡;于脚盆坡分一支走翁朵、毋溪、中坝,达洛旺河;于耳环屯分一支走顶兆、何家营、谷光、箐口,达翁昭。

  左支:由双流走芦蒿坝、刘家衙、杨家衙、永温,达山板桥。

  其西北边境诸山,由狼鸡岭分一支走用沙坝、勒马山、玉皇观、洋水新场、大水沟、大坝田、洪水营,直抵大塘口。

  南部山脉:由贵阳蔡家关、新铺分二支入开阳境,布满清河、羊场南部。

  西支:由乌当马场入境,右为哨上、南江河南岸,左为洗泥坝、马头寨、猴场诸山。

  东支:由拐二、拐堕入境,经坝子新场、羊场、高寨、杠寨,达平寨、蒲窝八寨。又一支由拐二分一支,西北走谷光、立京、立贾,其东北走毛栗庄,抵棉花渡。

  江外山脉:由福泉、瓮安县入境,至洛旺河东岸轿顶山。一支走花梨、米坪,抵清水口;一支东走石家卡、高楼、狗场、龙坑,抵乌江南岸。分布于花梨全境。

山岭

  县地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梯状斜坡地带,属黔中苗岭山群。县境地势较高,海拔一般在1000~1400米。县境南部多山,北部多峡谷。地势最高为双流狼鸡岭,海拔1702米,最低为龙水两河口,海拔506.5米,最大相对高差1195.5米。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主要山岭:

  西面为赤金山,走向北北东——南南西。北起于息峰县黑石头,经南极顶至天堰山,沿开阳、息峰边境南延,经刺竹山、狼鸡岭、龚家大岭进入修文县。过境长度约18公里,最高为狼鸡岭,海拔1702米。

  中部有冷淡坡,北起冯家坡,经羊角岭,大云盘,冷淡坡,老王坡至大营坡,北段与赤金山平行;自大营坡后,向西南方向偏转,走向东北——西南,经大岩坡,岩上、燕窝,沿修文边境与赤金山交汇,绵延约40公里,以大岩坡最高,海拔1504米。

  东南部为云顶山,山岭脉络不甚明显,主要有琴堡大坡、牛尾大坡、地也山,野猫山等,以和尚坡顶最高,海拔1537米。除此,县境南部尚有梨园坡(海拔1455米)、脚盆坡(海拔1351米)、祖阳坡(海拔1346米)、马鞍山(海拔1342米)、太子山(海拔1430米)、三角坡(海拔1415米)。

河流

  境内河流均属山区雨源型河流,由降雨补给河川径流,均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主要河流有乌江清水江鱼梁河谷撒河。全县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河长大于10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30余条,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下的溪流亦有30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0平方公里的有乌江,流域面积在1000~10000平方公里的有清水江和鱼梁河,流域面积在100~1000平方公里的有谷撒河、翁昭河花桥河细泥河洋水河,其余河流流域面积不足100平方公里。境内河流流向总的是由西南流向东北。

  乌江:古称延江,亦称黔江。发源于贵州西部高原乌蒙山脉东麓威宁县香炉山。向东南流经水城、纳雍、织金等县,至普定后折向东北流。经安顺、平坝、清镇等县后,于大塘口入开阳境,绕县境东北部,至龙坑出境,流入瓮安、湄潭、余庆等县,至沿河县城后折西北方向入四川涪陵汇入长江,流域面积12500平方公里。乌江流经县境61.5公里,流域面积332.30平方公里,河谷海拔602~506米,比降每公里1.68米。

  清水江:发源于苗岭山脉北麓的平坝县活龙冷水冲。其上游称南明河,汇入独水河后称清水江,流域面积6550.3平方公里。流域范围包括贵阳、平坝、开阳等9县。主要支流有老花街河、头堡河、小东河、沙子田河、定扒河、独水河、冷水河、鱼梁河等10条。

  南贡河:亦称南江河、鱼梁河。有南北二源,南源发源于凉风台南麓,经三里,腊鲊坝,右纳大桥河,入开阳境,经冷水河、王扯,左纳马路河,再纳马场河,至底窝坝西南与北源汇。北源发源于凉风台北麓,及热水,经同知衙、白马洞,于水头寨、奚家坝、净九、光堵河,右纳河玛寨河后,至底窝坝西南与南源汇。向东行,经过猴场、枇杷哨后,右纳泡木林河,左纳木盘河,再东行,经冷冲、南江河,左纳老猫冲河,经南贡,右纳翁朵河,经比时坡,右纳十万奚河,经鱼梁河,左纳毛栗庄河,再东行至小两叉河,汇入清水江。南贡河系开阳内河,是县境南部的重要河流。

土壤

  县境土壤面积202.2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66.5%。土壤类型分为6个土类,18个亚类,45个土属,119个土种。其中水稻土20.77万亩,占土壤面积的10.3%;黄壤140.58万亩,占土壤面积的69.5%;山地黄棕壤1.0178万亩,占土壤面积的0.5%;石灰土38.021万亩,占土壤面积的18.8%;紫色土1.8万亩,占土壤面积的0.9%;潮土301亩,占土壤面积的0.01%。

  水稻土:水稻土是本县生产水平较高的主要耕作土壤。由于长期处在水耕熟化过程中,PH值趋于稳定,有机质含量高,磷的有效性能高,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养分较旱地高,宜耕期长,宜种性广。按成土过程和水型的不同,可分为6个亚类,14个土属,41个土种。

  黄壤:黄壤是县内面积最大的土类,主要分布在海拔600~1400米之间的地区。黄壤土层深厚,土体长期处于湿润状态,质地多粘性,结构差,养分含量低,有效磷缺乏,呈酸性,有机质在植被覆盖好的地方含量高,植被差的地方含量低。依成土条件可分为黄壤、黄壤性土、黄泥土3个亚类、13个土属、36个土种。黄壤、黄泥土2个亚类面积最大,面积132.199万亩,占黄壤土类面积的94.1%。

  山地黄棕壤:山地黄棕壤为垂直地带性土壤,主要出现在海拔1400~1700米的狼鸡岭一带。山地黄棕壤分为黄棕壤、灰泡土(耕作黄棕壤)2个亚类,3个土属,7个土种。

  石灰土:县地各地均有石灰岩出露,形成的石灰土面积比较大。主要分布在原羊场、花梨、双流等区。石灰土一般土层浅薄,钙素含量丰富,呈中性或碱性,腐殖质和有机质容易得到积累。由于机械淋溶作用,粘粒下渗,多为上壤下粘。石灰土分为黑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大土泥3个亚类,7个土属,17个土种。黄色石灰土、大土泥2个亚类面积较大,面积34.27万亩,占石灰土面积的90.1%。石灰土中自然土多,土属浅薄,土壤破碎,基岩裸露,抗旱性差,水土流失严重。

  紫色土:县境紫色土面积较少,主要分布在金中镇和花梨乡。紫色土的矿质养分较丰富,但有机质含量低,呈酸性或中性,结构适中,宜耕性、宜种性均好,宜种作物多。因母质类别而为钙中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紫色土3个亚类,8个土属,12个土种,以酸性紫色土、紫色土面积较大,占紫色土类面积的98.2%。

  潮土:县境潮土面积较少,仅307亩,分布在龙水、米坪、新山的河滩中。潮土土层较厚,呈中性,质地适中,结构良好,养分含量丰富,但土中砾石多,保水生能差,易涝易旱。

气候

  全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分水岭地带向北面乌江河谷和东面清水清河谷倾斜。最高海拔1702米,最低海拔506.5米,相对高差1195.5米。县境大部分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热同季,无霜期长,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多云雾,湿度大。春、冬、夏季风交替,气温回升缓慢,寒潮频繁,天气多变,气温波动大。夏季光照充足,降水强度大;秋季多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凝冻大,雾多日照少。

太阳辐射

  本县太阳能年总辐射80.67千卡/平方厘米,在全国属低值区。最高年89.47千卡/平方厘米(1967年),最低年72.93千卡/平方厘米(1976年),变率为6.3%,变幅16.54千卡。月辐射最大值出现在7月,为11.51千卡/平方厘米·月;月辐射最小值在12月,为3.31千卡/平方厘米·月。在季节分布上,辐射量冬季为10.49千卡/平方厘米,占年总辐射量的13%;春季为22.18千卡/平方厘米,占年总辐射量的27%;夏季为29.79千卡/平方米厘米,占年总辐射量的37%;秋季为18.22千卡/平方厘米,占年总辐射量的23%。4—9月辐射总量为52.24千卡/平方厘米,占年总辐射量的65%。可供作物利用的光能约占总辐射量的一半,为39.53千卡/平方厘米,全年内10℃期间的生理辐射28.33千卡/平方米厘米,占生理辐射量的72%。

日照

  县境内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值介于898.1—1084.7小时之间,最多年日照时数平均值达1323.3小时,最少年日照时数平均值在871.9小时,年变化标准差±137.7小时,变率为13%。年日照时数平均值在1000小时以上的年份占70.6%。夏季日照时数最多,为427.8小时,占年日照总量的39%;春季日照时数为269.9小时,日照时数平均值占年日照时数平均值的25%;秋季日照时数为260.7小时,日照时数平均值占年日照时数平均值的24%;冬季日照时数为126.4小时,日照时数平均值占年日照时数平均值的12%。日照时数平均值7月最多,日照时数平均值为181.3小时,占日照时数平均值的43%;元月日照时数平均值最少,日照时数平均值39.6小时,占日照时数平均值的12%。日照时数平均值按季节分,夏季日照时数平均值占年总日照时数平均值的39%,春季日照时数平均值占年总日照时数平均值的25%,秋季日照时数平均值占年日照时数平均值的24%,冬季日照时数平均值占年日照时数平均值的12%。历年各月日照4月最稳定,平均变率为18%,其次是8月,变率26%;12月和元月变化最大,变率达65%。日照平均每天3小时,最多年平均日照为3.6小时,最少年平均日照为2.4小时。

  地区分布为东部日照少于西部。城关年日照时数平均值1084.7小时为最多,西北部永温1074小时次之,东北部新山日照时数平均值898.2小时为最少。城关镇作物活跃生产期≥15℃期间的日照数平均值为734.9小时,占年总日照时数平均值的68%;≥10℃期间的日照时数平均值为557.5小时,占年总日照时数平均值的51%;≥20℃期间的日照时数平均值为221.9小时,占年总日照时数平均值的20%,占≥10℃期间日照时数平均值的30%。夏收作物整个生育期0—5月间日照时数平均值544小时,占年日照时数平均值的50%。

热量

  县内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受纬度和距海远近的影响并不大,但地形、地势的影响较为明显。全县范围,从南向北气温随地势逐渐增高而显递减趋势,而地势较低洼的谷地和乌江、清水江、洛旺河则气温往往较高。全县年平均气温介于10.6—15.30℃之间。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2.3℃,极端最高气温35.4℃(1959年8月21日);最低气温为1月,平均气温2℃,极端最低气温-10.1℃(1971年1月6日)。春季平均气温以4月为代表,平均气温13.6℃;夏季平均气温以7月为代表,平均气温22.3℃;秋季平均气温以10月为代表,平均气温13.9℃;冬季气温以1月为代表,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期,平均气温2℃。最冷地区为西部双流、城关。双流属全县高寒地区。

降水

  形成开阳县境降水的水气,主要是由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降水量在区域分布上,由南到北,由东到西逐渐减少。其降水特点:一是夏半年(5~10月)降水最为集中,各地降水量多,占年降水量的75%以上,夏季(5~10)尤为突出,降水多达40%以上。冬半年(11~4月)只占15~30%,特别是冬季(12~2月)最少,只占6%以下。二是降水性质上,夏半年多阵性降水,暴雨多,强度大。冬季多小雨或毛毛雨。三是夜雨多见于冬、春季节。四是4、5月份雨季,自东向西先后开始,雨量显著增加。五是各地年总降水量变率大,有的月份降水量年际变化可达几十倍。六是雨日多,高地尤多,夏半年多于冬半年。

  本县年降水量地域分布,西部多于东部,南部多于北部。年平均降水量926.5~1419.2毫米。城关测站1258.5毫米,最多年降水量为1656.4毫米,最少年为869.8毫米。全县降水量以双流最多,年平均降水1419.5毫米,龙水最少,年平均降水962.5毫米。县境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于夏季。降水月、季变率大,冬季降水变率达50%;夏季降水量集中,降水为514.3毫米,占年降水量的40%,变率为43%;秋季降水变率为41%,春季降水变率为37%。降水量时间分布上,雨季平均开始时间为4月22日,最早开始于3月25日(1980年),最晚为6月1日(1969年)。平均终日为10月18日,最早为7月12日(1966年),最迟11月26日(1980年)。雨季平均为180天, 最长为247天(1980年),最短为1966年的93天。雨季平均降水978毫米,占年降水量的78%,最少年降水528.9毫米(1966年),占年降水量的61%,雨季降水变率为22%。80%保证率的雨季开始于5月5日,结束于9月19日,共138天。降水季节分布上,春季平均降水量为364毫米,占全年降水总量的28.9%,夏季降水量为514.3毫米,占全年降水总量的40.9%,秋季平均降水量为287.8毫米,占年降水总量的22.9%;冬季平均降水量为92.6毫米,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4%。降水月际变化看,以6月降水234.6毫米为最多,元月降水27.8毫米最少。降水变幅以9月的10.3倍最大,10月的3.4倍最少。降水日数(日降水量≥0.1毫米日数),全年为205.5天,以5月的20.2天为最多,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为25天。降水强度,5~8月降水集中,强度大,大至暴雨,平均每年暴雨为2~3次,以五、六、七月3个月最多。

降雪

  年平均11.9天,初日最早为11月12日,最迟为1月10日,平均为12月7日;终日最早为1月24日,最迟为4月4日,平均为3月5日。初、终间日数平均为89.3天,最多为135天,最少为41天。

气压、风

  气压:全县气压年趋势为秋冬高,夏季低。全年平均气压为872.3百帕。月平均气压:1月875.6百帕,2月874.2百帕,3月872.3百帕,4月870.7百帕,5月869.3百帕,6月867.8百帕,7月866.3百帕,8月868.3百帕,9月872.5百帕,10月876.2百帕,11月877.5百帕,12月876.5百帕。

  风向:县境各季节风向随大气环流季节变化有明显差异。秋冬季多偏北风,春夏季多偏南风。全年主导风向为NE(东北风),频率为12%,其次为NW(西北风),SSW(南西南风),频率均为9%,W(西风)频率为0%,静风为10%。年平均风速为3米/秒,其中春季为各季中最大,平均为3.3米/秒,夏季为3.2米/秒,秋季为2.8米/秒,冬季最小,为2.7米/秒。据资料载:开阳自1958年以来,最大风速为22米/秒,对应风向为SSW(1973年4月21日),各月最大风速在11—17米/秒,且多为偏南风。

霜冻

  头年8月至次年5月期间,凡出现地面最低温度等于或低于0℃均作为霜冻。霜冻包括“白霜”和“黑霜”。县境初霜最早出现在11月6日,最晚出现在1月18日,平均为11月30日;终霜最早为11月17日,最晚为4月6日,平均为2月25日。初、终间日数平均为88.3天,无霜期276天。

雾日

  境内多雾,全年雾日为109.8天,占全年总天数的30%强。最多年份142天,最少为64天。相对强度大,全年平均为85%。春季雾日32.8天,夏季9.7天,秋季25天,冬季42.3天。县境西部双流进入11月份,大雾陇罩,能见度低。

农业气候类型

  农业气候类型主要是依据农业生产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按农业气候相似原理来划分。从本县山区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选择以影响本县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业气候因子光照比(当地最大可能日照时数/天文可照时数)、≥10℃的活动积温、光热干湿度(光、热、水综合因子)和灾害性天气等作为分类指标,采取模糊(FN22Y)相似分类方法,将本县分为以下6种农业性气候类型:

  (一)双流、杠寨冷凉湿润冰雹秋风气候型;

  (二)城关、鱼上、白马、哨上、高云、穿洞、永温、顶兆、石头、坝子等地温凉湿润冰雹重秋风气候型;

  (三)龙岗、立京、毛云、久场坝、水口等地温凉干旱秋风气候型;

  (四)马江、临江、新凤、宅吉、宝星、中桥、花梨、新场、平寨、黄木、南龙等地温和冰雹干旱气候型;

  (五)毛栗、毛坪、新山、米坪、谷扬、禾丰、龙广等地温暖干旱气候型;

  (六)龙水、翁昭、金中等地温热干旱气候型。

灾害性气候

  县内对作物、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产生较大影响的灾害性气候有干旱、低温、冰雹、暴雨、凝冻、大风等。

  干旱 县内干旱分冬旱、春旱和夏旱。冬季干旱一般发生在2~3月。此时正值小春拔节到抽穗生长旺盛期,需水量多,干旱容易引起空花、瘪粒,降低产量;油菜正处于抽苔开花至结荚时期,同时又是玉米播种、水稻整理秧田或播种时期,如这段时期降雨量少,不但会造成夏收作物减产,还将影响到春播。本县(1959~1980年)21年间出现过7次冬季干旱,出现频率32%,即平均3年中有1年出现冬季干旱。其中严重的一次发生于1978年,该年2—3月降雨量仅31.6毫米。旱情以县境东北部、北部较重,南部、西南部较轻。

  冰雹 冰雹不时在县境内出现,大都出现在每年4~5月,出现频率占80%以上,次为冬季,秋季最少出现。在一天中,下午和傍晚(14~20时)降雹机率最大,占全天的80%以上,夜间(20~8时)次之,上午(8~14时)降雹机率最小。冰雹出现前夕,往往狂风大作,黑云密布,伴随电闪雷鸣。雹灾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而且对工业、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也较大。在全省雹区划分中,开阳县属一般雹区。该区年平均雹日介于0.6~1.7天,成灾雹日百分率介于10~18%,降雹最长持续时间介于11~30分钟,最大雹粒重量大于4克。县境冰雹发生的地域,大体上是西部多,东部少,北部多,南部少,以北部白马、双流、高云、用沙坝、双流茶场等地区为多雹区。冰雹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由息烽经用沙坝入县境,经白马、双流、高云至城关,在城关分为东北、东南向两支,东北支经胡家寨、翁昭、花梨至龙水;东南支经顶兆、南龙、毛云、久场坝至平寨出境。二是由遵义县经茶山关与桃子台间入县境,经谷扬、黄木、宅吉至宝星;三是由修文县经核桃坪入县境,经禾丰、哨上、乌当马场、白宜至羊场坝子、新河。

  暴雨(24小时降水量≥50毫米) 开阳县在全省暴雨分区中属一般暴雨区。该区年平均降水量介于1100~1300毫米,12小时降水量≥50毫米的年平均日数介于2~3天,连续3天或3天以上出现暴雨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例小于10%,暴雨量占年降水量的30~40%,大暴雨出现的机率较大。1973年6月23日,城关、双流、清河等地暴雨85毫米,致使山洪暴发,双流白马尤其严重,白马商店、饭店十几幢房屋被冲毁,死亡2人,761矿矿井被淹、桥梁公路被冲毁,开阳至贵阳交通中断一周。1995年6月23日至26日,县境遭特大暴雨,全县平均降水量为150毫米,部分乡(镇)降水高达198.3毫米,金中、双流、永温特别严重,6月23日夜10时,金中洋水河瀑涨,山洪暴发,泥石流铺天而至,洋水剧院一带水深10余米,水浮近殊,交通、通讯、供电等被损而瘫痪,因灾死亡26人。

  凝冻 本县在黔中属一般凝冻区,年平均凝冻日数介于5—20天,年平均持续时数介于100-400小时。年平均积雪日数5-10天,凝冻初、终日数介于80-120天,最长持续时数介于230-400小时,最大积冰厚度介于20-50毫米。凝冻日数有自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逐渐递减、中部向北部和南部边缘地区逐渐递减的气候分布规律。凝冻随地势抬升而明显增多。冬季低温小雨天气易形成凝冻。凝冻多出现在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以西南部双流、城关、羊场等地较严重,凝冻厚度大,持续时间长。2008年1月,县境出现百年不遇凝冻。从1月12日23时开始飘雪,翌日凝冻,并持续低温,凝冻加厚,持续1个月。电线冰凌直径10公分,高压电线、电杆压断,全县断电、断水,山头树木翻根折枝,道路冰厚5公分左右,车辆无法通行。县城行道树几被冻死,6月后才长出新叶,县城周围山坡迎风面树木大半折枝断株。

  低温 分为春季低温和夏季低温。春季低温,俗称“反春”或“烂秧”天气。此种天气的出现往往与春播同步,因而对春播影响较大。每年3~4月是阴雨低温天气出现时期,3月中旬出现频率29%,下旬出现频率33%,4月上旬出现频率27%,中旬出现频率11%。下旬较少有烂秧天气发生。夏季低温俗称“秋风”,发生在夏末秋初,主要危害水稻抽穗扬花,对粮食稳产高产影响较大。

  秋季绵雨 是指入秋后,连续5天以上的降雨天气过程(日降水量达0.1毫米以上)。县境主要发生在9-11月。秋季绵雨按降雨过程持续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级:持续5-6天为轻级,持续7-8天为中级,持续10天以上为重级。

  大风 县境大风(≥8级)较多。1959年至1980年的21年中出现258次,平均每年12.3次,最多一年出现36次(1967年)。大风大多出现于3、4、7月,平均每月2次。最大风速达每秒22米,出现于1973年4月21日。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开阳县自然资源
  县境地表径流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和部分客水。年均降水总量22.51亿立方米,年均径流量10.13亿立方米,丰水年为12.22亿立方米,平均年为7.8-9.7亿立方米,枯水年为5.5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87亿立方米,占67.82%,地下水3.26亿立方米,占32.18%。平水年(50%保证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837立方米,为全省人均3530立方米的75.07%,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属中等水平。

  地表水:主要来源于降水,有变幅大、暴涨暴落的特点,同时由于地形变化大,地面坡度陡,地表水下溅汇流的速度快,加上岩溶发育、渗漏严重,除少数坝子(如清河)及河谷地区外,很难形成常年的地表径流。

  地下水:根据《综合水文地质图》,将县境分为16个计算区,根据各计算区的资源模数,得出全县地下水径流量3.606亿立方米。全县地下水降水渗入补给量为4.5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天然排泄量为3.26亿立方米,丰年为3.88亿立方米,平均年为3.30亿立方米,枯水年为2.15亿立方米,地下水天然调节量为1.27亿立方米。全县地下水总储量3.26亿立方米,其中调节储量1.27亿立方米,占总储量的38.96%。地下水常以龙潭、井泉、暗出口等形式出露地表,全县共有594处,出露量8.04立方米/秒,其中出流量大于100升/秒的有20处。

  客水:除境内产生的地表水外,尚有3.27万平方公里的集水面积新产客水流入境内,其中鱼梁河区464.57平方公里,清水河干流区4426平方公里,乌江干流区27838平方公里。鱼梁河区径流量为2.41亿立方米,清水河干流区入境径流量24.12亿立方米,乌江干流区55.67亿立方米(乌江渡多年平均径流的一半计算),客水总量82.2亿立方米。为本县水资源的9倍。客水的数量虽然较大,但产水河段地势低洼,开发利用条件很差。

  水质:县境水质多数属碳酸钙类型,也有少数属重碳酸钙、碳酸镁类型,几个温泉则为流化氢类型。酸碱度一般6.9-8.8,个别山塘(苏家塘)达9.4,而金中镇洋水河上游仅为4;总硬度80.7-204,城关东门水井竞高达300.9;溶解氧4-10.4毫克/升;三日生化耗氧量0.65-6.5毫克/升。具有偏碱、总硬度偏大、溶解氧光足、生化耗氧不高的特点。除少数污染特别严重的河段外,一般河段经过河水稀释和自净,尚能符合地面水、农用水、渔业用水要求。但细菌含量高,无能细菌总数和大肠肝菌群数,均超过食用水标准。

  热矿泉水:县境热矿泉水有马岔河、洋桥、白马3处泉眼,以马岔河天然热矿泉水最负盛名。马岔河天然矿泉水位于县城东10公里之马岔河谷。马岔河温泉属偏硅酸、锶、锌碳酸钙镁型,水温40℃左右,流量4.65升/秒,日涌量400吨,并富含13种微量元素。水质晶莹透明,口感纯正,感官指标良好,有良好的医疗和饮用价值。其矿物质含量为:偏硅酸28.6毫克/升,矿化度237毫克/升,钠4.8毫克/升,碳酸251毫克/升,二氧化碳23.5毫克/升,钾1.2毫克/升,钙42.4毫克/升,镁24.8毫克/升,氟0.16毫克/升,氯2.5毫克/升,铁0.11毫克/升,锶1毫克/升,锌0.5毫克/升。在所含微量元素中,锶、硒、镍、铜、锌、氟、铁、锰、铬、钡等13种矿元素是人体所必需14种矿物质中的13种。马岔河热矿泉水低钠、低矿化度、富含微量元素,优于法国维和皮尔,美国阿克伦、西德阿坡里、台湾银泉等世界名牌矿泉水。马岔河温泉经长期自然流出,积水周围形成许多矿物质沉积。在缺医少药的年代,附近村民生病,爬山涉水到此吸水治病。

动物

  野生动物:县境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已查明有:

  哺乳类:豹、虎、獐子、苏门羚、野猪、果狸、狐狸、猪獾、狗獾、黄鼠狼、野猫、野兔、剌猬、猴、旱獭、松鼠、山鼠、岩羊、穿山甲。

  爬行类:四脚蛇、青蛇、乌梢蛇、青竹蛇、秤杆蛇、菜花蛇、水蛇、眼镜蛇、野鸡项、壁虎、鳖(团鱼)。

  鸟类:猫头鹰、啄木鸟、燕、阳雀、鹧鸪、野鸡、竹鸡、八哥、喜鹊、画眉、山麻雀、布谷、黄豆雀、鹭鸶、老鹳、鹞子、鹰、乌鸦、斑鸠、麻斑鸠、野鸭、黄莺、山岔、秧鸡、林鸡、金鸡。

  鱼类:鲫鱼、鲤鱼、鳙鱼、蜕鱼、鲢鱼、青鱼、白条鱼、泥鳅、刺鱼、乌蚌鱼、黄鱼、细白鲢、麻参鱼、大鲵(娃娃鱼)、团象、背角无齿蚌、海南沼虾。

  昆虫:蚜虫、水稻三化螟、粘虫、大蟋蟀、蝼蛄(土狗)、蝗虫、白蚁、小黄蚁、蝉、粉蚧、豆金龟、牛角蜂、蜜蜂、臭皮虫、野密蜂、蜻蜓、蜘蛛、螳螂、金龟子、蟑螂、蝇、蚊、蚂蚁、虻、蚤、稻飞虱、纵叶螟、红蜘蛛、菜青虫。

  饲养动物(禽):饲养动物有水牛、黄牛、奶牛、马、驴、骡、猪、兔、鸡、鸭、鹅等。

植物

开阳县自然资源:马尾松
县境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黔中山原灰岩常绿栎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及马尾松林地区,全县森林面积70万亩,森林覆盖率29.24%。在海拔800-1400米的广大地区,原生植被类型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类型,主要植物代表为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冬青科的多种植物。乔木有青冈、白杨、板栗、枫树、樟树等。林下有杜鹃、竹、马桑、红子等灌木草丛。由于湿度大,近地层苔藓、地衣发达。但因人为的砍伐破坏,本县仅有极少原生植被存在,伴之以天然植被和人工营造的次生植被类型,人工营造林主要是马尾松、华山松、杉、柏等。在海拔1400-1700米的狼鸡岭一带,由于气候湿润冷凉,加上风大,山的上部只长灌木林草丛,主要有杜鹃、水米柴、绣球花等;山的下部长着小面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983年已查明全县有:维管束植物114科、274属、445种,其中蕨类植物12科、17属、18种;裸子植物6科、6属、7种;被子植物96科、251属、420种。

  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银杏、杜仲、闽楠、伞花木、香果树。

  速生用材树种:泡桐、楸树、梓树、香果树、梧桐、旱莲木、赤扬叶、珊瑚朴、八角枫、马尾松、杉木、刺槐、枫香、蕈树、华山松、槐树、亮叶桦、复叶羽栾树、拐枣、灯台树、油桐、乌桕、漆树。

  纤维植物:小果榕、尖叶榕、裂叶榕、珍珠莲、构树、窄叶、花、紫麻、黄蜀、田麻、合欢、山合欢、野葛、哥兰叶、椴树、悬铃、木叶、苎麻、亮叶桦、棕桐。

  特种用材树种:胡桃、黄莲木、丝栗栲、西南米楠、红豆杉、黑亮楠、闽楠、梓树、川钩樟、巴东栎、水青冈、西南冈、铁崩杉、薯豆。

  油脂、芳香油植物:西南山茶、尖叶山茶、鹭爪枫、野漆、刺壳椒、梧桐、红豆杉、大花卫矛、漆树、椴树、猫儿屎、胡桃、乌桕、朴树、大叶醉鱼草、尾叶山茶、异叶梁王茶、柏木。

  庭院绿化观赏植物:武当玉兰、闽楠、合欢、香果树、复羽叶栾树、川滇蜡树、刺冬青、香港四照花、茵芋、野扇花、北棣唐花、猴欢喜、木芙蓉、紫薇、无花果、西南绣球、桂花、女真、梧桐、泡桐、樟树、浙江小茶叶、本地南贡茶,此外还有15个果树品种。如温州密桔、本地柑桔、白花桃、玉皇李、酥李、柿子、花红、梨子、杨梅、樱桃等。

  全县另有中药材588味、属于143科,总蕴藏量45.56万担,总产值1366.95万元,其中:植物类药材资源137科、581种;动物类药材6科、7种;矿物类药材4种。

矿产资源

  开阳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磷、汞、煤、铝土等30余种,尤以磷矿储量大、品位高而闻名全国。据《贵州省志•地理志》载:迄至1983年底止,全省已不同程度探明矿产储量约有64个矿种,被收编在1984年出版的《贵州省地理志•贵州省矿产储量表》上的有59种。在探明的64个矿种中,铝土矿全省列有24个分布区,其中开阳县赵家弯矿区被列其中。

  《贵州省志•地理志》所列汞矿矿区中,黔中汞矿矿区两个:即开阳504矿区(38)和黄平纸房矿区(37)。探明储量为3667.0吨,保有储量为3325.3吨,分别占全省汞矿探明和保有储量的4.5%与9.4%。开阳白马洞汞矿储量2700吨,占两矿区储量的73%。

  贵州的钼矿有开阳504矿区、兴义大际山矿区、铜仁坝黄矿区3处。全是伴生矿产,累计探明和保有钼矿金属储量均为7173吨。在3处矿区中,已利用的矿区有开阳504矿区一处,探明和保有钼矿金属,金属量均为792吨,均占全省探明和保有储量的11%。在矿床成因上,有中三迭纪和早寒武纪的沉积矿,也有与汞伴生的综合矿床。

  磷矿 开阳磷矿资源丰富,是我国三大磷矿基地之一,素以量大质优著称。磷矿分布广泛,储量相对集中,交通方便,具有建设大型矿山强化开采的特点。开阳磷矿属沉积矿床。习惯把产于震旦纪陡山沱期的磷矿称为“下磷矿”,把产于“下磷矿”之上的早寒武梅树村期的磷矿称作“上磷矿”。“下磷矿”层保有储量为3.9亿吨,占全省磷矿石储量的17%,是全国最佳磷矿层。据《贵州省志•地理志》载:属于“下磷矿”层的开阳磷矿,平均品位为34%,保有储量达3.32亿吨,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富磷矿床,其矿石可不经选矿即直接制造各种磷酸盐肥料,或直接提黄磷。除此,省内其他46个县市均有分布,共有32处,其中包括开阳矿区、冯三、龙水3个矿区。在32个矿区中,有大型磷矿区开阳、瓮安白岩、福泉高坪、织金4处。中型矿区7处,小型矿区21处。开阳、瓮安、福泉、织金四大矿区的探明储量和保有储量分别占全省磷矿探明和保有储量96.4%与97.3%。1958年,由开阳磷矿进行大量开采。

   储量2700余吨,集中分布在双流白马洞一带。据民国《开阳县志稿》载:“汞,其学名也。用汞砂制炼而成,产物以五区之白马洞为中心,自马蹄关而用砂坝、而洋水三槽、而热水,又一区之斗甫、青冈林,三区之下王比皆有之。昔均从事大量采掘”。白马洞汞矿,为汞、钼、铀等共生大型综合矿床,赋生于中、上寒武系碳酸盐岩中。主要矿物为辰砂,含汞0.151~0.2%,钼0.135~0.182%,铀0.087~0.091%,镓0.0015%,锢0.0012%,铼0.00023%,硒0.0012~0.0058%,碲0.0014~0.0037%。已探明储量:汞(+1)级2783吨,铜(+1)级792吨,镓D级11.1吨,锢D级50.7吨,铼D级1.6吨,硒D级32.2吨,碲D级38.7吨。1958年起至1980年由761矿进行综合开采。

   县境煤的分布较广,已探明羊场坝子三、四井田和南龙、冒井4个矿区,宅吉、冯三、许家坝3个预测区。据民国《开阳县志稿》载:“产于一区活麻冲及翁朵属之后坡、主扎、杨柳湾、何家坡、主灶沟、后槽、黄泥田,二区坝子新场东之炼子厂,三区马场之金魏罗,毛栗铺之鸡场及王比之岩山厂、何家坡、练岔,四区花梨之关刀山,黄金水,五区双土地之快下。快下乡地广七八方里,即活麻冲亦其余脉,或曰其一面直抵修文界。”煤种有烟煤和无烟煤,发热量6500~8600大卡/公斤,灰分13.47~33.14%,挥发分19.26~25.81%,含硫1.56~8.75%。全县储量1.8亿吨。

  铝土矿 主要分布在城关、冯三、马场的新寨、赵家湾、石头寨、旧寨等处,除赵家湾外,均为中型矿床。铝土矿赋生于石炭系大塘组旧司段铝矿系中,矿体呈单一层状透镜体。矿石含三氧化二铝61.41—69.51%、二氧化硫9.01—16.13%,铝硅比3.8—7.7。新寨储量为C级378.8万吨,赵家湾C级196.8万吨;旧寨地质储量1375.5万吨,C级储量109.9万吨;石头寨地质储量852.7万吨,C级储量292万吨。几地储量共3205.7万吨,其中C级储量977.5万吨,地质储量2228.2万吨。有部分矿体出露地表,局部可露天开采。

  铅锌矿 已发现牛赶冲、芭蕉寨、大湾和梯子岩4个矿点,其中牛赶冲和梯子岩为铅锌型,芭蕉寨和大湾为锌铅型。境内铅锌矿含铅0.03~9.14%,锌0.02~41.4%,并伴生镓、锗等,含量均高于工业要求。几地储量共1.6万吨。

  硅石 储量31万吨。县境二叠系梁山组的石英砂岩含氧化硅97%以上,达到二组溶剂及泥配料的要求。青冈林处硅石厚度为2—4米,质量稳定,可开采利用。

  除此,境内矿产有铁矿、铜矿、耐火粘土,高岭土、重晶石等。铁矿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原城关、双流、羊场区。多为鸡窝矿床、罐矿床。入土不深,最大矿块可达20余立方米。多为褐铁矿,含铁量达50%以上的铁矿储量5000万吨。铜矿集中分布在谷顶大寨。谷顶大寨铜矿矿床分上下两层:上层厚5—8米,含铜0.001%;下层厚约2米,含铜0.0051%。县境双流、羊场两地亦发现铜矿,含铜达0.06—0.43%。耐火土主要分布在席家坪、窑上坪等地。耐火度1630℃,含三氧化二铝18—22%、三氧化二铁1.6—1.7%、氧化镁1.17—1.48%,烧失量5—9%。重晶石主要分布在城关、双流、清河等地,多为残职矿床,规模小,含硫酸钡95.98%,地质储量3873吨。

旅游资源

     县内喀斯特地貌在良好的水热条件下充分发育,形成了极具观赏价值的喀斯特生态景观。著名的开阳生态旅游区地处贵阳喀斯特中心的精华部位,以南江大峡谷、紫江地缝、香火岩为主体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145平方公里,以景观独特、雄奇、瑰丽著称。几乎涵盖了省内全部绿色喀斯特景观类型,有峡谷、天生桥、洼地、漏斗、盲谷、峰丛、瀑布、溶洞等喀斯特地貌,汇奇、险、雄、秀、幽、野于一体。2010年共接待游客19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1亿元,分别增长43.5%和49.3%。

  县内未开发的还有谷撒河、月亮河、双流大山溶洞群等旅游资源。2008年构皮滩水库截流后,高狭出平湖,开阳东部将形成上百平方公里的湖光山色;清水河梯级电站相继开发,库区一线自然风光、文化古迹、民族风情等均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人文资源

  唐朝贞观四年,贵州于开阳置蛮州,自明代以来就被称为“水东”地区,“水东”文化底蕴深厚,有距今上万年的打儿窝古人类遗址和秦汉时代的顶跋画马崖遗存,历史文化悠远。是近代名人、中国古建筑学创始人、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辛亥革命先驱钟昌祚,抗日名将付砚农的桑梓地,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曾在开阳白安营幽禁达两年之久,是在国内幽禁时间最长的地方。民间书画、诗文活动活跃,创作和研究成效显著,惊动了国内散文诗界,被喻为“开阳散文诗现象”,“中国散文诗之乡”美誉。县内“六月六”歌会、“杀鱼节”、“斗牛节”等民族风情活动浓郁。

经济

经济规模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2.32亿元,增长15.4%。其中,第一产业12.15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31.6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18.57亿元,增长16.6%。财政总收入10.36亿元,增长20.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1亿元,增长1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08亿元,增长32.5%,“十一五”累计完成258.83亿元,超目标58.8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亿元,增长17.2%。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393元,增长12.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278元,增长10%。

城市建设

  市政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率达46.5%。建成县体育馆、南江广场等5块led电子显示屏,市场化运作县城社会停车位1232个,完成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10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环城北路至炸药仓库道路改造工程,环西路、县城西绕线建成通车,动工建设第二中学路口人行天桥、县城污水管网改造等一批市政工程,启动了县城供水工程(白安河水厂)和环湖新区土地一级开发前期工作。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一批特色小城镇打造初见成效。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和城镇服务业,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县城和重点小城镇的配套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有序推进开洲大厦、东兴苑、南江大酒店、开磷盛世新城、兖矿生活小区、路发枫林绿洲、泰鸿金秋花园、吉城名苑等一批新建和续建房开项目。完成经济适用住房建设6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商住房15万平方米、竣工5.5万平方米。

特色产业

  依托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县委、县政府按照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商贸旅游活县的思路,强力推进磷化工、富硒农产品、喀斯特生态旅游三大特色产业的发展。磷化工业:现已基本形成了“双流-永温-金中磷化工走廊”和初具规模的磷及磷化工和相关产业集群。主要生产能力为:优质磷矿400万吨/年、黄磷10万吨/年、三聚磷酸钠10万吨/年、工业磷酸10万吨/年、食品级磷酸1.5万吨/年、饲料级脱氟磷酸三钙1.5万吨/年、固体五氧化二磷0.2万吨/年、六偏磷酸钠0.25万吨/年、工业级磷酸一铵0.5万吨/年、赤磷0.1万吨/年,以及硫酸6万吨/年、普通过磷酸钙10万吨/年、钙镁磷肥6万吨/年、颗粒磷肥和多元复合肥各3万吨/年等。年创产值20亿元,税金1.25亿元以上。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磷化工业,将依托资源平台和优越的电力支撑条件,打造“中国磷都”。到2010年磷化工总产值达到100个亿,成为全省、全市的支柱产业。目前正在市的支持下建设国家级的新材料工业园和循环经济磷化工生态工业园,在省的支持下兴办省级磷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农业

  2010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3亿元,同比增长10%。一是全面战胜了百年不遇的旱灾。为减轻干旱对我县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指导全县农民参与抗旱,增施恢复肥21万亩;浇灌农作物达24万亩;完成水毁渠道修复21.22公里,恢复灌溉面积6000亩。二是稳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全年粮食产量14.45万吨,增长13%,油菜籽产量2.21万吨,增长1.1%。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扎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种植烤烟8万亩,收购烟叶21.9万担,均价达750元/担。富硒特色蔬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种植业中成为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之首,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2万亩,总产量达26万吨,实现蔬菜总产值3.7亿元。新增茶园建设5600亩,新建和完善果树基地建设5500亩,新增枇杷种植2078亩,发展次早熟蔬菜基地、花菜生产基地及早秋大白菜基地各6000亩,建成延晚番茄生产基地、秋莴笋生产基地及大葱生产基地各2000亩。三是畜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县生猪存栏达32.5万头,生猪出栏达50万头,同比增长17.92%;大牲畜存栏达5.9万头,出栏0.7万头,同比增长7.69%。完成冯三、毛云、花梨和龙岗4个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龙岗镇3000头奶牛小区建设征地及三通一平工作已完成,2000头奶牛小区建设已启动前期工作。四是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实施南江乡“整乡推进、集团帮扶”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完成城关、冯三、高寨、禾丰通丰植物营养液示范推广项目1万亩;完成毛云乡70户/350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编制完成2011—2015年以工代赈及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五是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设完成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翁井、十三寸及拐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城关镇温泉村新田山塘等四座山塘整修工作、楠木渡镇关田村和龙水乡新场村烟水配套工程;全面建设完成12760人的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10个项目工程;完成农村串户路硬化200公里,完成了乡镇兽医站建设项目及动物防检体系建设项目;2000立方米大型秸杆沼气集中供气示范工程内需项目已调试产气;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监测站项目已完成设备采购、场地平整,正进行招投标;完成2009年度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启动201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工业

  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0.39亿元,增长14.2%,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4.6亿元,增长15.5%,其中磷及磷化工实现工业总产值74.35亿元,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成为拉动工业生产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开磷集团120万吨磷铵二期工程、紫江水泥公司120万吨磷渣水泥、清水河公司格里桥电站等重点项目新增产值8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0.9个百分点。二是外部市场回暖,促进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拉动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全年出口产品交货值23.98亿元,增长114%,增加出口12.79亿元,合成复合肥料(实物量)、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折纯)、硫酸(折100%)和水泥产量分别为204.65万吨、132.48万吨、294.68万吨和36.31万吨,增长43.1%、41.8%、24.96%和29%。三是扭亏增盈成效显著,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10.32亿元,增长42.35%,利润总额6.18亿元,比去年减亏增盈7.39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产品产销率104.8%。四是磷矿石就地加工转化率逐步提高,矿山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磷矿石全年开采量831.86万吨,增长6.24%,初步测算,磷矿石就地加工转化量472.5万吨,就地加工转化率56.8%,上洋水河片区矿业秩序整顿工作全面完成,磷矿资源管理的电子“一票通”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五是节能降耗工作深入开展,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加大。预计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5%;规模以上纳入能源统计的企业共消耗能源55.89万吨标准煤,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电按3.6折)为2.3吨标准煤,下降32%;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预计40万吨,增长59.8%,完成市政府年初目标(万吨)的114.3%。磷城磷化工、白马黄磷厂6300kva以下磷炉和紫江水泥公司2.5米机械化立窑如期淘汰。黄磷行业调查及行业准入工作全面展开,完成全县黄磷装置调查及相关资料上报工作。六是为进一步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于2010年11月成立了开阳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目前管委会办公设备、办公场所及机构编制人员均已落实,并正常开展工作。

文化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民俗风情

  布依族婚俗 布依族的婚姻礼俗与汉族相似,不同之处是布依族的婚姻历来都是以对歌形式,未婚男女青年利用赶场天或节日等机会,男邀男伴,女约女友,进行对歌,以表达心意,寻找意中人。第一次对歌叫“初相会”。初相会时,如果“哥无情妹无意”双方就自然终断往来,倘若男女情投意合,相约第二次以后的对歌,直至结婚聚合。第二次对歌后,双方各请一位已婚的知己为伴,男的称“伴郎”,女的称“伴娘”,“伴郎”和“伴娘”只起撮合见证的作用,不参加对歌。布依族女子结婚,第一次到男家,男女不同宿,新娘由送亲姐妹陪伴在男家住3天后即一同回娘家,一年之后,男家才派亲(堂)姊妹把新娘接回,连接3次,第一次在男家住3天;第二次住5-7天;第3次住10天至半月,以后姑娘才不用人接,自由来去,叫住“坐家”。

开阳县苗乡斗牛节:高寨乡斗牛现场
  苗乡斗牛节 每年3月初,高寨乡举办苗乡斗牛节时,来自十里八乡的苗族、布依族同胞都身着节日盛装,聚集斗牛场,观看精彩表演。
开阳县:鲊坝塘地戏
  鲊坝塘地戏 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长红村鲊坝塘自然村寨座落于清龙河边,由大河一、二、三三个村民组组成,居住着110户400多口人。整个村寨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民生活祥和富足。

  传说三国时期,蔼葛亮领兵收获南蛮国王孟获时,经过此地,并驻兵于长红村蔼葛寨,设发号司令地于鲊坝塘。善懂风水的蔼葛亮见鲊坝塘寨前空虚,需要修建一所阁楼配风水,才能保人民安居乐业,免除灾难。鲊坝塘原名扎把筒,即因发号司令用的大号名叫扎把筒而得名。阁楼几经烧毁又几经修复便是今天的戏楼。

  蜀军走后,此地从此年年平安,岁岁丰收,为纪念蔼葛亮,同时,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从正月初九至正月十六,鲊坝塘人都要玩龙花灯,在戏楼内表演自编自导祖传下来的地戏,欢庆佳节。

  《魏征斩泾河老龙》是鲊坝塘人春节期间的必演地戏之一,该戏讲述了泾河老龙因违抗玉帝旨意,错施雨量,造成长安城人民惨遭水灾,魏征奉命将其斩为七节的故事情节。

  布依“六月六” 布依族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每年六月初六,布依族寨喜气洋洋,屋里屋外打扫干干净净,杀猪备酒,追念先祖。男女老少,身着盛装,江集于旷野草坪,举行吹唢呐、对歌、跳花灯、画眉鸟打架等活动。民风浓郁热闹非凡。其间,布依族青年男女对歌最具情趣,他们三五成群聚集于幽静之处对唱情歌,寻找意中情人,称之“相表”,往往通宵连日,三日不绝。 农历六月初六是布依族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一个。关于“六月六“的来历传说较多,最广泛的有两种:一说是”人间第一个学会种庄稼的人是布依族的祖先盘古,他为了给后人解除饥饿带来幸福,不辞辛苦地走遍五湖四海寻找稻种教会人间栽种,因为过越劳累还未等稻谷成熟他就死了。

  “六月六”大米不出小米出,这时到处呈现一派丰收在望的情景,触景生情,激发了布依人民怀念盘古之恩,于是家家户户打糯米粑、烧香、散酒,把房子四周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祭奠”盘古。另一说法是布依族的祖先来自江西,因为面住江西的本族,思念离去的亲人,派人四处寻找,从正月初一出发,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不停地访寻,直到六月六这天才把亲人找到,本想将亲人带回江西团圆,但,当他们来到本族人住的大田坝,青山绿水十分可爱,每家都修建了高房大屋,丰衣足食,人丁兴旺,于是就打消了带回江西的念头,决定同他们安居乐业,开发山河,繁衍人烟,但要互相探视,带来常往,加强联系。

  来探亲的江西本族有了思乡之情,想回去探亲,可是正月间天寒地冻路远难行,二三月又春工忙忙怎样离开!一直忙到收完小季,种完稻谷,栽完秧子并镐完了头道草,六月初六的天才起程探亲。后来由于路途遥远去来不便,就定六月初六为祭祖日,追念祖先。每到这天布依族村寨杀猪宰羊,屋里屋外打扫及格外干净,家家割肉打酒,老年人走村窜寨话家常,青年人身着节日盛装到山花丛中密林深处唱歌“相表”热热闹闹,节日气氛不亚于元宵,因此有人说布依族是六月六的天过年。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部门积极帮助组织安排,从1985年以后清河苗族布依族乡政府所在地就成为六月六民族风情节活动最集中最热闹的地方,规模越来越大,项目越来越多,参观群众人山人海,商业活动琳琅满目,文艺活动百花齐放,除市、县参加联欢的节目外,他们自己表演的有“三滴水”、“苗族”、“土歌”、“酒歌”、“土爽明”、“九庄腔”、“吹木叶”、“吹卢笙”、“姊妹筲”、“苗家四弦二胡”等还相应的举行了“拔河比赛”、“游泳比赛”“画眉比赛”等随着旅游业的开发和完善,还可以去欣赏十八里青龙河的漂流,以及游览省级风景区-香火岩公园,起点都在这里。今天的“六月六”已成为各民族生活中最丰富、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苗族杀鱼节 是开阳高寨苗族布依族乡苗族同胞一个隆重而盛大的活动,带有浓厚的原始群居守猎的生活遗风,在每年清明前后进行,苗语叫“停米”,原意是用石块、木棒打鱼的活动。

  杀鱼节活动首先要推举“约头”。约头是苗寨中有一定威望的人,责任是确定活动日辰,制定并执行活动纪律,号令沿河两岸(南明河下游开阳段称清水江)的苗族同胞参加活动,并主持仪式等。杀鱼节没有固定的日子,而是在每年清明前后,约头按十二生肖属相来推算决定日辰,一般是逢“鸡”和逢“虎”的日子举行,习惯称为杀甲子。规定日子后,风雨无阻,到期必来参加,不得失约。每人一杆鱼叉,一包由化香树叶捣成的药泥。活动中如有遇险者要众人抢救;如两人同时叉着一条鱼,无论大小,从中两段,各得一半。

  杀鱼节前一夭,沿河两岸的开阳、龙里、贵定、福泉四县苗寨,家家户户上山采摘化香树叶,将其用碓捣成闹鱼的药泥,男子汉们修整五齿倒钩鱼叉,老人们烧香燃烛祭祖,妇女们则忙着磨豆腐,做面肉,准备好第二夭的“亚米”(鱼饭〉。

  节目当天,四县苗乡倾巢出动,男人们肩扛鱼叉和药包,妇女们身穿盛装,挑着米酒和鱼饭,男女不能同路,男走上水,女走下游,从条条山路汇集到江边。沿河两岸人头攒动,叉杆如林。在“约头”的指挥下,将成千上万包药泥分别堆码在河中的礁石上,下午三点左右,“约头”手抓药泥,口中念念有词,念一段咒语,将一把药泥抛向江中,如是这般,仪式完毕,“约头”高呼一声“放”,几万斤药泥同时推入江中,清水江瞬间变成一条“黑龙”奔腾而下。江水中的鱼被轻度麻醉的药水闹昏,失去自控能力,漂浮水面,此时早已守候在江岸上手持钢叉的男子汉们飞叉而去,一条条大鱼被杀中,此时,群情激昂,欢呼四起。杀鱼者追逐着“黑龙”逢岩爬岩,逢坎跳坎,如覆平地。十里河滩,如十里古战场,杀声震夭,壮观异常。黄昏时分,杀鱼的人们肩挑大鱼,带着胜利的喜悦陆续来到传说优美的姊妹岩下。这里,媳妇和姑娘们早已摆好了鱼饭和米酒,一个盛大的野餐场面展现在眼前。一圈圈,一堆一堆的人群,如一朵朵盛开的刺莉花,人们相互敬酒祝福,热闹非凡。年青小伙子和姑娘们则尽情的对山歌,叙衷肠,巩固着他们的爱情。夜幕降临,满河的火把,原来是余兴未尽的人们还在杀“火把鱼”。

景区景点

开阳县:南江大峡谷景区谷口全景
开阳县:开阳天坑风景区
  紫江地缝 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开阳县东南部龙岗镇。贵开高速公路接龙岗镇可达。距省会城市贵阳65公里。景区内的地层古老,主要出露的地层为距今5亿年前形成的寒武纪早、中寒武世地层。主要为石灰岩白云岩,局部地区有页岩,景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景区主要为低中山峡谷地貌,由于第三世纪以来高原与盆地之间的巨大落差和活跃的外力作用,地形切割强烈,形成峰奇谷深的自然地貌。再加上大面积出露低碳酸盐具有良好的可溶性,造就了紫江风景区独特的喀斯特风光。紫江景区河谷长14公里,面积约25.4平方公里。以紫江两岸的峡谷风光为主线,以珍贵奇特的钙华壳景观为特色,集瀑布泉井、奇峰异石、原始植被、布依风情等景物景观于一体。林古瀑布,高200米,顶宽6米,多级,常年有水,气势恢宏。下段分成多束,气象万千,远视宛如白衣仙女跑于高峰岩壁间,裙裳飘逸婀娜多姿。水流下落中,形成多级石灰华,或成厅堂、或成幕帘。景色多,规模大。群龙戏水,河水清澈见底,河谷时宽时窄,两岸山高150米左右,6条“小龙”穿行于陡坡树林从竹之间,时隐时现,美不胜收。

  南江大峡谷景区 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开阳县南江布依族苗族乡,景区南距省城贵阳45公里,北距县城开阳16公里。景区全长约18.4公里,落差218米,现已开发龙广桥至锣鼓冲6.5公里。2006年评选为“贵阳八景”之一,誉为“喀斯特生态博物馆”。为2008年贵州十大魅力旅游景区、“2009年贵州十大魅力旅游景区。景区以发育典型,气势宏大的喀斯特峡谷风光和类型多样、姿态各异的瀑布群落、优越的生态为特色。景区内陡峭的岩壁、幽深的峡谷、茂密的植被和丰富的水体,造就了一唱三和泉瀑布、天外天瀑布、金钟瀑布、水落亭台瀑布、滴水观音、悟空拜观音、虬龙入海、诸葛亮授计,石门鬼怪、少女沐浴、铜鼓岩,象鼻吸水、桃源洞等近30处国家3级以上景源点。

  开阳天坑风景区 位于开阳县城关镇石头村,距开阳县城8公里,省会贵阳71公里,楠木渡镇31公里。是以避暑度假、休闲为主,兼具观光、探险、科考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优质旅游度假区。天坑,是地球造山运动时期的产物,地理地貌上命名为“喀斯特漏斗”,也称为“石围群”。开阳天坑属塌陷型天坑,坑口直径300米、坑深280米、坑底最大直径280米,为中大型天坑。开阳天坑因其外形酷似猴耳,又名猴耳天坑。坑壁岩层上部为三叠纪晚期的碳酸岩,中下部为三叠纪中期的沉积岩,坑顶四周是茂密的树林,生态环境优良。天坑底部有两条溪流。其中一条溪水较大,流入溶洞,并在10公里之外流出溶洞汇入乌江;另一条溪水是由坑顶丰富的地表水从高高的坑顶跌下汇集而成,溪水清澈,在坑底约150米长,与另一条溪水一同经溶洞而去。

  马岔河溪麓温泉 位于城关镇温泉村,距省会贵阳79公里,车程1个半小时,距开阳县城15公里。是全国罕见的元古界前震旦系深地温泉,也是全国仅有的几口可饮可浴的温泉。该温泉点位于翁昭背斜的西翼,马岔河张性断裂带上,属断裂裂隙泉。温泉出水标高693米,高于河水面0.2米,水温达43°C,流量4.65升/秒,每日涌水量可达400吨,水质晶莹透明,生物分析测试均达饮用水指标。温泉含三十余种微量元素,属含偏硅酸、锶、锌等多种微量元素的重碳酸钙镁型优质天然矿泉水,卫生指标符合中国饮用矿泉水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水质标准,可作为瓶装矿泉,配制系列饮料基液和医疗矿泉水予以开发。由于马岔河溪麓温泉附近居住着不少的长寿老人,据专家考证,与饮用温泉有关,故马岔河溪麓温泉又被誉为“长寿泉”。

开阳县:“旧林古渊”——凤凰寨
开阳县:王车村——布依书法第一村
  十里画廊 “十里画廊”乡村旅游区毗邻贵开高等级公路,距贵阳市46公里,开阳县城18公里。旅游区由禾丰乡和南江乡沿清龙河畔的10余个自然村寨组成,主要以沿河两岸的田园风光为载体,提供观赏、采摘、游乐等体验性休闲活动。宁静恬然的田园风光,底蕴深厚的水东土司文化,风情浓郁的布依族、苗族村寨,是十里画廊乡村旅游区的魅力所在。此外,这里的马头寨是贵州独有的水东土司文化的发祥地,“马头寨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林故渊”(凤凰寨)、“古风河韵”(河湾平寨)、“廊桥遗梦”(万寿古桥)、“玉水金盆”(底窝八寨田园风光)、 “土司古寨”(马头寨)、“云山茶海”(百花富硒有机茶园)、“水调歌头”(水头布依寨)、“书香门第”(王车书法村)等民风纯朴、依山傍水的自然村寨,是“十里画廊”知名的八景。2006年,十里画廊乡村旅游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8年被评为贵州省十大魅力景区之一和贵阳市最佳乡村旅游避暑休闲度假区。

  1.“旧林古渊”——凤凰寨 凤凰寨坐落于凤凰山之凤头,全寨以外婆桥与外界相连。凤凰寨背山临水,林木葱郁,位于“十里画廊”北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隐现于林荫之间布依民居寄托了无数人回归自我的田园梦想,凤凰寨“旧林故渊”因此得名。

  2.“古风河韵”——南江平寨 相传,三国诸葛亮南征时曾于此作战, 当地至今仍有诸葛寨等地名,当地居民在修建房屋时也挖出过兵器等物。一条连接两边柳绿河岸的索桥,静静地倒影在一湾清澈河水中。在浓密的古树树荫里,在当地古朴原始的阳戏歌声中,看着奔淌千年的河水,不由让人生出追忆古风铿锵,横舟河韵悠悠的思古情怀。

  3.“万寿古桥”——禾丰街上 万寿桥为一石拱桥,位于禾丰乡街上,又名杨方大桥、底窝桥。古桥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桥长53.33米,宽6.9米,拱高12.7米,是开阳跨度最大的古代石拱桥。古桥造型古朴优美,现仍为交通要道。斜阳下,古桥森森,河水幽幽,桥影波光交相辉映,似乎一位耄耋的老者在默默地注视着这片土地的发展与延续。

  4.“云山茶海”——百花富硒茶园 百花茶场位于百花山顶,“云山茶海”是一个集品茗、休闲、娱乐、餐饮服务于一体的绿色生态旅游景区。百花山海拔高无污染,长年云雾缭绕,土壤偏酸,适宜优质茶叶生长,所产“清和”碧芽和毛峰,外形美观、口感清冽,富含抗癌和抗衰老硒元素,已获有机茶认证。

  5.“马头古寨”——马头寨 为水东土司古寨,始建于宋代,为唐初至明末统治贵州水东地区(今鸭池河以东,含贵阳地区及龙里、贵定等地)千余年的宋氏土司亲辖十二马头之一。寨内居民多为水东土司宋氏后裔。民居多为百年以上古建筑,并融合了汉族穿斗式木构三合院、悬山青瓦顶,和布依族“水车花”窗棂、朝门设在左厢的特色。古寨布局典雅古朴,古树环绕,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总管府、红军标语、七大爷、八大爷宅等遗迹。

  6.“玉水金盆”——底窝八寨田园风光 在禾丰底窝坝,清龙河于此伸了一个优美的懒腰绕坝而过。春季,层层叠叠的油菜花灿若金色的朝霞,秋季,沉甸甸的水稻如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每个季节的底窝坝都被大自然装扮得丰润而醇厚,从观景台俯瞰,整个田坝在清龙河的包围下形似盆而色金黄,故名“玉水金盆”。

  7、“水调歌头”——水头寨 位于十里画廊南端,清龙河经寨脚流入底窝坝。全寨均为罗姓布依族,布依族传统手工艺和布依民歌在这里保留良好。漫步寨中,徜徉于百年老宅、私塾学堂、朝门、神树间,伴着清龙河潺潺的水声和布依人悠扬的歌声,一幅布依人家生于水畔、劳作于水中,其乐融融、生生不息地让人感动不已。

  8、“书香门第”——王车村 一入王车村,家家户户堂屋、大门上粘贴的对联,让人在隶、草、行、楷风格各异的浓浓翰墨中感受到一缕扑面而来的书香。早在清代,王车村寨民便重视教育、爱好书法,浓厚的书风一直沿袭至今。村内,上到70岁的耄耋老翁,下至7岁的年少幼童,均能书一手好书法,王车村因此被誉为书法村。

开阳县:香火岩神龛
  香火岩景区 位于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距贵阳市50公里、开阳县城20公里,景区起于开阳与修文两县交界的友谊桥,终于光洞河与清水河交界处的官塘口,总面积约20.7平方公里,全长12公里,现已开发8公里。以壮丽奇特的峡谷风光著称,是户外徒步观光的胜地。景区内森林履盖率达80%以上,旅游资源品位高、景点类型多。有香火岩、二洞天生桥、吐云燕子洞、大坝口暗流、香火岩瀑布、金鸡湖、红枫林、杜鹃林、玉关门峡谷、落霞岩等自然景观和铁索桥、杨森楼、水辗房、轧坝民族风景区等人文景观:

  吐云洞:喀斯特地貌地下形态之精华,全长1.3公里,洞中有洞,暗河清澈,钟乳和石笋千姿百态、奇特壮观,洞口燕雀翻飞,浓荫蔽日,清风习习,常有吞云吐雾奇观。

  香火岩神龛:因地壳剧烈运动形成的巨大绝壁,高100余米,宽500米,绝壁的酷似神龛,龛内有天然石纹形成的坐佛,庄严肃穆、巧夺天工,适缘者无不叹为观止,号称“天下第一大神龛”。

  香火岩大瀑布:瀑布与香火岩神龛遥相呼应,总落差约250米,宽40米。瀑布造型优美,奔流的河水在这里从断崖顶端凌空飞泻,如层层叠叠的银帘悬挂,呈纵向迭裙状倾入崖下深潭之中。瀑布两岸悬崖峭壁,树林掩映,时有飞泉滴入,景色分外娟秀。

  玉门关峡谷:黔中峡谷精品。这里谷深水急,幽深莫测,悬崖绝壁紧束河道,古树横空,天呈一线,当地人称“玉门关”,谷内景观旷古神秘,密布有虎跳龙滩、铜鼓塘、三道岩、灵芝岩瀑布等景观。

  杨森楼:此楼具有清未民初黔中典型的建筑风格,是香火岩最独特的一处人文景观,为民国时期贵州省主席周西成的夏都官邸,因大军阀杨森曾携妻在此避暑而得名。

  金鸡湖:峭壁下的峡谷湖,隐藏于深山之中,湖因外形酷似金鸡而得名。湖内时有鸳鸯成群,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泛舟碧波,可观岩壁如同原始石雕和壁画。

  开阳张学良幽禁地 是1942年2月至1944年12月国民党军统局幽禁爱国将领张学良的地方。2003年10月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开阳张学良幽禁处旧地,又名开阳“行辕”,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局)局长戴笠蒋介石之命指派军统特务、开阳县长李毓桢和军统黔站站长黄加特等秘密建造的。1939年9月至1941年5月张学良被幽禁于修文阳明洞期间,由于张学良患急性阑尾炎到贵阳中央医院治疗后转至黔灵山麒麟洞幽禁。1941年11月,戴笠、李毓桢等选中开阳刘育作为幽禁张学良的理想地点并秘密建造了开阳“行辕”。开阳“行辕”修好后,张学良1942年2月2日起即被幽禁于此,直到1944年12月7日被转移到桐梓幽禁。开阳刘育是大陆唯一为幽禁张学良而专修“行辕”的地方,也是大陆幽禁张学良时间最长的地方。

  安家洞 位于开阳县宅吉乡政府西北隅500余米的陈家屋基,洞内有多处石刻,并有诗文。据考为明代贵州宣慰使水西彝族土司首领安邦彦曾于此屯兵。该洞对考察明代以前贵州土司历史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贵州安氏土司其姓系朱元璋所赐,该土司中曾出过一位在贵州历史有影响的女能人——奢香夫人

  宝王庙 位于开阳城西30公里的白马乡,寺庙先建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道光二十八年(1848),当地开采硃砂矿的八大矿厂主承首重建,据碑载“耗银一千五百余两,钱七百余串,石工五千七百余,木工二千三百余,雕工一千六百余,食米八十余石,咸丰七年落成”。该庙毁于清咸同时期,仅存戏楼。民国元年(1912)重建正殿五间。整座寺庙布局合理,造型别致、工艺精巧,可称开阳古建筑之冠。

  顶跋画马崖 位于高寨苗族布依族乡顶跋村,迄今为止,已发现四处崖壁上留有古代崖壁画。其中,大崖口岩画宽5.1米,高2.1米,小崖口岩画宽长16米,高5.5米。几个岩壁的绘画均呈赭红色,画面有天体、动物和人类的生产活动等100多个图案。专家初步鉴定为秦汉以前遗迹,是贵州目前发现的最丰富的一处古代崖壁画,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打儿窝古人类遗址 位于开阳县南江乡土桥村南江峡谷东南端打儿窝半山腰的一个崖厦内,地理坐标东经106度57分、北伟26度55分,海拔1023—1025米,遗址总面积11.3X15.7共约117平方米。经考古发掘证实,该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5000年的历史,打儿窝遗址的发现,将整个贵阳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推进上万年,它说明开阳是整个黔中地区古人类活动最早的地方。

特色美食

  特色野生鱼 开阳县境内河流资源丰富,是天然野生鱼类最好的温床,当地人也对这一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野生鱼庄将野生鱼独有的鲜嫩爽滑彰显得淋漓尽致,以当地的红酸汤、高汤做底,配上很有韧性的野生鱼肉,让人垂涎三尺、回味无穷。其中野生鱼庄最为集中的当数花梨乡乐旺河,就连贵阳市也有不少餐馆以乐旺河鱼做招牌菜来吸引食客。当地野生鱼取自流过门前的乐旺河,听着乐旺河流水的潺潺声,伴着锅里煮沸腾的汩汩声,品尝着最天然的野生鱼,实乃人生一大乐事。开阳县城内也有几家野生鱼庄颇为出名,一是位于东兴大家的鲜香乐鱼庄,另一家便是位于贵开高速路口收费站处的紫江渔村。

  杀年猪 吃刨汤 每年冬季,在开阳县泡完温泉,最美就是能到农家乐杀年猪,再吃上一顿地道美味的刨汤宴。冬季可以在禾丰乡或者南江乡等乡镇的农家乐订购年猪(用土方法、熟饲料喂养的富硒猪),订土鸡(鸭)、土鸡(鸭)蛋。订好当天,农家现场宰杀,并将内脏和部分肥瘦肉做成风味独特的农家火锅,小炒等供游客品尝。游客晚餐后还可以将剩下的大部分肉品带回家,或者在农家腌制成腊肉、香肠等。

  花鱼火锅:选用河中小花鱼,食客自己在水池挑选鱼的大小,过称后由厨师杀鱼配料,即可边吃边下锅,配以其他菜肴,便可让食客酒足饭饱。我县洛旺河边就专营这种火锅。

  乌鸡火锅:专用乌鸡先用菜油爆炒,再放入加佐料的清汤著沸后即可粘辣椒食用。同时还可拌以火锅小菜,既送酒又送饭,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深受大众的青睐。

  脆肚火锅:脆肚分两种,一种是猪肚,一种是牛肚,这种火锅宜用盐酸辣椒佐料著食,肚子越著越脆,浓香热火,常食不厌。

  酸汤鱼:所谓酸汤是从槽辣椒、西红柿熬制过滤提取。再加姜葱等佐料制油汤,欲放在其中越著越紧,不会化汤,味美汤香。

  仙鱼汤:好钓鱼者往往数人相约,带着炊具及佐料前往河边。丢出鱼杆后,可生篝火熬汤。钓起鱼后即放在锅内,立刻即食,故称“仙鱼汤”。再斟一杯小酒,更有一番滋味。

  香酥鱼:用小鲫鱼、小花鱼、白条鱼、干鱼、鲜血均可,用菜油简脆,撒盐和少许香面即可。香酥鱼连鱼刺均可嚼食之,这是一道非常好的饮酒菜。

  白沾鸡:这种饮食选料十分讲究,只能用不到两斤的雄鸡,杀后拔毛,取其胸部两块,放在开水中滚数转,取出后将鸡撕于盘中,粘骨处还能见鲜血为适度,加佐料即可上桌,这是凉拌菜中的极品,脆嫩可口,忌放酸醋。制作此菜三分钟便可做好。

  鸡肠汤:用雌鸡与猪粉肠馆结加锟辣椒和拍破生姜,文火炖即成。吃时粘上辣椒水,香滑爽口。

  甲鱼王:甲鱼也叫团鱼,生活在水中,形状像龟,背甲上有软皮。用团鱼焖蒸,全鱼上桌,吃时切成块,由服务员分别给食客各盛一碗食之。

  羊尾:千万不要认为是羊尾巴。羊尾是将猪脊肥肉切成指头似的长条,先在鸡蛋芡粉中拌转,下油锅炸至黄色起锅,将油滤干,再用白糖在锅中化成浆,然后‘穿衣’加风吹干则成。成品形如蛋卷糖。食之甜脆而不油腻,男女老少都喜欢。这是酒席宴中的上等佳肴。

  卤菜:县城内夜市摊上卤菜中无奇不有,常见的油鸡爪、鸭蹼、猪尾巴、猪肚、猪肝、鸡蛋、豆腐、洋芋、带皮等等,专供夜宵饮酒者用。

  酒类:县城内普通食用苞谷酒;苗族和布依食用酪糟酒、炝荡酒;糯米酒;《酒仙醒酒》,此酒为开阳县凤金酒厂产品,本品取用地下阴河水,主要原料为上等糯米,采用新工艺反复提纯酿制,酒清透明,醇香甘甜,口感极佳,醉不伤身,嗜酒者梦寐以求。

开阳人物

开阳县:钟昌祚墓
  钟昌祚(1870-1912),开阳双流人。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天津人严修到贵州担任提督学政,并为光绪皇帝选拔黔中才俊。上任后,严传檄全省,以经史时务选拔高才生40名入经世学堂学习,钟应试,列全省第一。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钟昌祚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期间经有名的“十君子”之一杨度介绍与戊戌变法维新派首领康有为相识。1907年2月,钟昌祚与张百麟等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1907年设贵州自治学社同盟会(贵州支部)。1908年3月贵州自治学社正式成立,与会者800余人,钟昌祚被选为社长,并主办《西南时报》。至1911年辛亥革命之时,贵州自治学社发展到10余万人,成为中国西南一个重大政治组织。1912年因孤身入昆明调停滇黔战事,于反乡途中在安顺被杀害。民国二年,国民党北京稽勋局追认钟昌祚为陆军少将,民国十八年,国民政府再度对钟昌祚表彰,追赠“成仁取义”匾额。民国十九年五月十五日,贵州省重立墓碑,1985年,钟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何庆崧(1872-1920),开阳县城关镇人,光绪甲午科举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赵京会试,5月2日(农历四月初八)参加康有为发起的“公车上书”,成为全国1300多名、贵州95名签号举子之一。三次会试未及第,以候选直隶(天津)知县回籍讲学,主讲开阳书院,任书院山长。1901年,开阳书院改为学堂,何庆崧任首任堂长,为开阳新学之始。1920年11月,何庆崧病逝开阳家中,葬于县城东南校场坝,其墓被开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惟果,祖籍开阳城关镇松林村,毕业于清华大学,公费留美,获柏克莱大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历任蒋介石秘书,国民党中宣传部部长、行政院秘书长等职。1971年退休,后侨居美国。祖父李立元于1858年(清咸丰八年)生于城关松林,乾隆甲寅科举人,官至澎湖通判。父李鼎荣,清道光壬子科举人,后以军功授花翎同知。明清时代,开阳曾有“一里三进士、十里七翰林”之称誉,出现了何氏、萧氏、朱氏为代表的近30位进士(庶杰士、翰林院编修)。

  付砚农,开阳城关镇人,抗日将领。毕业于国民党陆军大学,在抗日战争中累建战功,1937年在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所辖国民革命民十四军83师任参谋处长。1938年调任85师参谋长。1942年秋,任国民党93军参谋长。1946年在陈诚部下任台北要塞高参。1947年去世,1948年付将军的骨灰从台北送回开阳安葬。

  朱生亮(1947-2003),开阳双流人,1968年11月参加工作,先后任中共开阳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副书记,中共修文县委副书记、书记,安顺地区行署副专员,中共毕节地委书记。2003年5月16日晨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病逝,享年56岁。

图集

开阳县禾丰乡马头村田园景色,2022年8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