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翔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龙翔(1941年3月13日,摄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张龙翔汉语拼音:Zhang Longxiang;1916-1996),浙江吴兴(今湖州南浔镇)人。生物化学家和教育家。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2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4年回国。曾任重庆桐油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校长(1981年5月至1984年3月任北京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生物化学学会第一至三届副理事长。专于生物化学,从事致癌芳香烃代谢作用、结核菌脂质、葡萄糖脂肪酸脂、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撰有《猪胰蛋白酶自溶后活性产物的亲和层析分离和动力学性质》、《大熊猫及几种哺乳动物乳酸脱氢酶同工酶M的一级结构比较研究》等论文,与人主编《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

  张龙翔1933年,张龙翔入沪江大学化学系,次年转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38年入岭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1939年应聘到昆明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任研究助理,同年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学。但准备出发时,由于二战爆发暂不收外国留学生,遂重返昆明。二次赴英又未成行,因航船要经过日本并靠岸,同学们拒绝前往。于是8月由上海乘船,改赴加拿大留学。1942年,他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获博士学位(生物化学专业)后,赴美国耶鲁大学作博士后研究,1944年回国后,应聘到重庆桐油研究所任研究员。1946年,到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

  张龙翔在北京大学度过了半个世纪。1950年任北京大学秘书长。1952年院系调整时任清华、北大、燕大三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1953年任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教授、副主任。1956年任北京大学科学研究处处长。1960年至1966年任北京大学自然科学处处长。他任生物系副主任时,根据国际上生物化学迅速发展的趋势,与沈同教授向教育部建议,并于1956年经批准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生物化学专业。40年来共培养出专业人才1400余人。1953年开始研究胰蛋白酶,1958年又指导生化教研室的青年教师完成八肽(催产素)的化学合成。20世纪60年代初,他选择了分子生物学中的蛋白质结构与研究方向,对胰蛋白酶在自溶过程中化学结构的变化与酶活性的关系开展了系统研究,并建立起一个设备齐全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实验室。1985年,在此基础上又开始了胰蛋白酶分子设计与蛋白质工程研究,在我国率先开展了蛋白质工程的研究工作。这项研究后来成为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中生物技术领域的一项研究课题。他的实验室也成为“蛋白质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另一项科学研究是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作为生物进化和分类学特征,提出了大熊猫应在食肉目中划为独立一科的见解。大熊猫生物学的研究成果获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一等奖。

  1976年3月,他任北大748工程(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领导小组组长。1978年任副校长期间又兼任北大汉字信息处理研究室主任,直至1985年生产样机研制成功,随后批量推广,在我国印刷界引起了一次革命。北大后来成立了方正集团,专门经营这一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81—1984年,张龙翔任北大校长,更是积极拥护和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尊重并推行党委的集体领导,进一步加强了北大的团结和稳定。他根据新形势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工作,增强了北大与世界各国著名大学的联系,稳步地进行校内各项改革。

  张龙翔还一贯热心学术团体和社会工作。他是中国生物化学会(现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发起人之一,历任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和理事长。1982年北京生物化学会成立,他连任三届理事长。他连续三届任《生物化学杂志》常务编委。他还被选为中国科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0年任国务院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成员。1981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物学科评议组副组长。1985年任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考选委员会委员及学务委员会委员。1986—1992年任中英友好奖学金资格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受国家教委的委托多次赴英国考察,与英方代表哈塞尔(CHassall)教授共同提出有关的规划。1987—1990年任国家发展高技术(863)生物技术领域蛋白质工程主题评审委员。1991—1992年任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评估员。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