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流派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戏剧流派汉语拼音:Xiju Liupai;英语:Dramatic Schools),以风格类型区分的戏剧群体现象。各种戏剧流派的形成,都是多种因素的融合,它们都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潮、某种哲学观念有密切联系。在人的本体观、戏剧观以及戏剧的表现方式等方面,它们都有自己的主张,这些因素在创作实践中的综合体现,形成某些鲜明的风格特点。在这一层面上区分历史上的戏剧流派有:古典主义戏剧,兴盛于17世纪,以法国为代表,主要作家有P.高乃依、J.拉辛和莫里哀,布瓦洛的《诗的艺术》则是集中阐明古典主义戏剧原则的经典性著作;浪漫主义戏剧,在19世纪前期兴起于欧洲,是古典主义戏剧的反叛者,主要作家有法国的V.雨果、A.de缪塞,德国的H.von克莱斯特,也包括英国的G.G.拜伦、P.B.雪莱,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被认为是这一戏剧流派的宣言;现实主义戏剧作为一个流派,于19世纪后半叶在欧洲各国兴盛并居于剧坛的主导地位,主要作家有H.易卜生、G.豪普特 曼、萧伯纳、J.高尔斯华绥以及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E.奥 尼尔等,这一流派被继承下来,并与其他流派相互对立、相互影响,在20世纪形成多种风格并存竞荣的局面;自然主义戏剧由法国作家E.左拉于1881年确立名称 ,他是这一流派的倡导者和主要作家,豪普特曼、苏德尔曼、H.贝克、J.A.斯特林堡的某些作品也属于这一流派;象征主义戏剧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各国,主要作家有M.梅特林克、J.M.辛格以及俄国的安德烈也夫等;表现主义戏剧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欧美,主要作家有斯特林堡、G.凯泽 、E.托勒尔、卡佩克、奥尼尔等;未来主义戏剧由意大利的F.T3马里内蒂于1909年创立,流行时间较短,俄国的 B.B.马 雅可夫斯基也曾属于这一流派;超现实主义戏剧源于G.阿波 利奈尔于 1917年创作的剧本《蒂雷西亚的乳房》,作为一个流派形成的标志,是1924年勃勒东的《超现实主义宣言》。主要流行于20~30年代的法国;存在主义戏剧20世纪30年代兴起于法国,主要作家J.-P.萨特、A.加缪都是存在主义哲学家 ;荒诞派戏剧,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欧美,主要作家有S.贝克特、E.尤内斯库、H.品特、A.阿达莫夫、E.阿尔 比、J.热内等,这一名称最早见于马丁·艾斯林于1962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一书。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未来主义戏剧、超现实主义戏剧、存在主义戏剧和荒诞派戏剧,又总称为现代派戏剧。在戏剧表演艺术中,由于观念和方法不同,也可以区分为不同的流派,如体验派与表现派之别,有人把它们称为表演艺术的不同形态。